3歲孩子冬天裸跑,做針線活……日本幼兒園這幾個「變態」細節,震撼了無數人

2021-01-14 有品生活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很多朋友都沉浸在被窩的溫柔鄉,

以此抵擋外頭呼呼的寒風,

不得已出個門也一定要「全副武裝」。



同樣是北風呼嘯的日子裡,

日本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正光著膀子,

在接近零度的寒風中準備冬季長跑。



用幹毛巾摩擦、熱身運動後,

一群最大不過5歲的孩子們邁開了步子,

哪怕冷到大哭,

還是要走完全程。



成年人都很難完成的事情,

卻是這群孩子們的固定傳統,

每年冬天,他們都會接受這樣的鍛鍊,

而日本幼兒園的「變態」之處,

還遠遠不止於此……



側空翻、倒立走,

專業體操運動員的訓練項目,

竟然只是這群小朋友的日常,



小女生們也沒有絲毫膽怯,

走起來一點不比男孩子慢。



下腰已經很不容易了,

還要站上同齡的小朋友疊羅漢,

既要膽量,又要力量。



比自己高一大截的跳馬也不在話下,

一蹦一撐就過去了。



除了高強度的身體鍛鍊外,

幼兒園孩子們的標配就是各種袋子,

用來裝不同的物品。



和我們常見的大人背包、孩子空手不同,

日本都是大人空手、小孩背包,

哪怕袋子超重,

也要孩子自己拎著慢慢走。



日本皇室的小公主也沒有例外,

下雨天也是自己乖乖背包撐傘上幼兒園。



除了袋子外,孩子們還配有5-6套制服,

根據不同場合、不同課程及時更換,



沒有家人幫忙穿,全靠自己動手,

努力做到整齊有效率。



孩子們進校前,

幼兒園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工作。



來到幼兒園的第一件事,

不做早操,不用晨讀,不收作業,

唯一要做的就是打赤腳、放肆玩!



可以比賽爬欄杆



和老師一起青蛙跳



也可以安安靜靜玩沙子



同樣是對一日之計在於晨的重視,

日本幼兒園會更願意給孩子們釋放的空間。



熊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吵鬧,

比起壓抑、指責,

園長更希望教他們用正確的方法去「大吵大鬧」。



日本著名的藤幼兒園

更是把玩耍的空間建到了屋頂上,

環形的設計讓孩子們可以自由奔跑,



精心設置了不同的障礙,

根據孩子們設計圍欄寬度。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讓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

能感受風和陽光,能看見遠方的景色。



幼兒園的操場並不平整,

反而有各種小土坡,

校長還會在裡頭種種菜,



特意製造不方便,去為難孩子們,

讓孩子們從「不方便」中有所思考。



幼兒園裡門的設計也有小心機,

它不會自動關嚴實。

如果不用雙手把門關好,就會留一條縫。

天冷的時候,靠近門的同學會被風吹到。

這麼一個小設計,

為的就是從細枝末節去培養孩子們。



在門口擺放拖鞋的地方,

會有畫好的拖鞋印記,

讓小朋友自覺地學會整齊擺放物品。



操場邊的水池特地去除了下方的水槽,

如果不及時關水龍頭,就會濺到自己身上,

也因此孩子們會下意識地關閉水龍頭,

隨手節約水資源。



幼兒園裡擺放著的蔬菜

並不像超市貨架上一樣乾淨整齊,

而是帶著泥土、枝葉,

用最真實的樣子展現在孩子眼前。




藤幼兒園還建設了「微笑農場」,

由孩子與老師們共同種植蔬菜,

親近自然的同時感受它們的來之不易。



發現不認識的蔬菜時,

老師們不會直接地告訴孩子們這是什麼

讓他們先去看、觸摸,也可能會咬一口,

當自己發現蔬果的結構時,

他們眼裡就會充滿驚訝又自豪的神情。



幼兒園裡還養了兩匹小馬,

同學們課間可以用園裡種的蔬菜去餵養,

生日的時候還能獲得專屬騎馬體驗,

這樣的禮物可受孩子們歡迎啦!



我們經常會鼓勵孩子吃飯要快,

「比賽誰吃得快誰就是好孩子。」

孩子們就會搶著扒飯爭第一。



但在日本幼兒園的食育中,

不僅強調菜單的營養搭配,

還特別要求孩子們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咽。

既是餐桌禮儀,

也為了令食物的營養更容易吸收,

避免吃太快造成的消化不良。



午餐時間,除了學校的餐食外,

孩子們也會分享家裡帶來的便當,

調皮的園長會假裝要嘗孩子們的食物,

但得到的回應往往是拒絕。



「飲食」是孩子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

也是孩子們學習分享與自我保護的課堂,



飯後孩子們需要按照不同的碗碟自行分區,

收拾好後才會離開。



同時幼兒園也會定期邀請家長們入園體驗,

讓家長們親身感受到食育的重要,

然後在家庭中更好地教育孩子們。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大多是開放空間,

簡單的木製桌椅布置,

孩子們可以方便地和其他班的同學玩耍交流,

結交更多朋友。



從幼兒園的「大便教室」中,

孩子們會在「大便老師」的幫助下,

通過黏土去了解自己的飲食健康,

學習正確的如廁清潔。



縫補、手工這樣的技能也不是女生專屬,

拿起針線用心去縫補,

人人都可以是手工小達人。



準備升入小學前,

幼兒園會為孩子們準備正式的畢業典禮,

每個小朋友親自從園長那裡接過畢業證書,

感受一份莊嚴的儀式感。



曾經感動過無數網友的日本小朋友凌,

因為家裡原因需要轉學,

於是幼兒園特地為他舉行了一個人的畢業典禮,



才6歲的凌在發表畢業感想時,

已然是一副小男子漢的樣子,

大聲喊出「爸爸媽媽,我們三個人要一起加油啊!」



在跳箱挑戰上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奔跑,

最後小小的身體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完成了挑戰!



還有參加自行車賽時,

因為跌倒而落後的孩子,



在穩住心態,堅持到底的情況下

成功逆襲成冠軍,

一路上也有其他孩子摔倒,

但大家都沒有放棄地完成了比賽。



獨自外出進行第一次購物的浬愛,

沒有家人的陪伴,

但還是鼓起勇氣出發。



在完成任務見到等待著的爸爸後,

提著袋子的小人才敢放聲哭出來,

爸爸也在這頭抹淚等待,

為孩子的進步而感動~



讓品品姐印象深刻的是

在蓮花幼兒園門口的牆上,

園長每周手寫寄語的其中一句:

「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當我們讓孩子們自由地去嘗試、去想像時,

他們能反饋給我們的力量往往難以想像地強大。



過多的保護往往會限制了孩子們的成長,

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

後退一步,

或許才是更好的愛。



你支持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嗎?

歡迎留言區嘮一嘮~


文中圖片來源:藤幼兒園官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ins#Fujikids#


她是中國第一「醜模」,貧苦出身的鄉下醜女,卻上演逆襲人生,徵服世界!

相關焦點

  • 3歲雪地裸跑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如何看待「鷹式教育」?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有多幸福,不管是爺爺奶奶疼愛有加,父母更是在各方面傾其所有的培養著。那你知道,有一個人因曾讓4歲兒子在暴雪中裸跑,這在大家看來是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下面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日本幼兒園,在這5個細節上的把控,很多中國學校做不到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古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意思就是,兒童時期的性格對孩子未來會產生長久而重大的影響。教育事業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很多地區乃至大多數國家對幼兒園教育十分重視。說起幼教,不得不令人佩服的一個國家要數日本了。
  • 當年被逼迫在雪地「裸跑」的3歲男孩,9年過去了,如今過得怎麼樣
    還記得在12年那個在雪地裡「裸跑」的3歲小男孩嗎?如今9年過去後他怎麼樣了?讓我們把目光回到2012年的那個除夕,一名三歲的小男孩吸引了我們的關注,就在我們大家穿新衣拜新年的時候他用在雪地裡「裸跑」來迎接他的新年,此視頻一出就得到了大家萬分關注,視頻背後也不得不了解一下他的父母還有為何要這樣做?
  • 3-6歲孩子吃飯毛病多?看看日本幼兒園的食育教育,一定有啟發
    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於中國家庭裡,尤其集中在3-6歲的孩子身上。這是因為3歲之前,大人會給孩子餵飯,孩子自主性差的弱勢體現不出來。3歲以後孩子接觸的輔食、零食比較多,對口味有了自己的選擇,不愛吃的東西就也多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時期,把握好就可以培養出好習慣,把握不好,很多壞習慣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01:耐寒教育日本教育有段時間被稱為「變態教育」,這個稱呼是因為他們的耐寒教育而得名。我們經常能從動畫片、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不管冬夏都穿著短褲、短裙,其實這在日本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日本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被要求穿短褲、短裙。
  • 「神童」何宜德:4歲雪地裸跑,5歲開飛機,11歲大學畢業
    一個孩子的潛力究竟有多大?也許江蘇南京何宜德的經歷最能說明這個問題。這個2008年2月出生的孩子,因一段2012年除夕清晨在美國紐約零下13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視頻而走紅。零下13度,雪地裸跑,這樣的事情不消說對一個4歲的孩子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即使是身體狀況正常的成年人,又能有幾個人可以承受?但是,何宜德的驚人之處決不止於此。他四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行一周,6歲開始寫自傳,10歲的時候一年通過南京大學銷售管理專業20門自考課程,11歲從南京大學自考畢業,取得大學學歷。
  • 日本小學生火了,這3方面的教育細節,建議中國家長們收藏學習
    其實這跟日本的教育也不無關係,我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在日本,即使是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是自己提著自己的包包。對於教育,日本他們有自己的一套,不吹不黑,我們應該認真審視。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不過,關於孩子什麼年齡上學至今都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學晚,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有的家長認為上學早,對孩子的成長有害,前不久哈佛大學解決的這個難題,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如今,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就被家長送上了幼兒園,想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樣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還比較小,正處於依賴期,想到了4歲再將其送到幼兒園中,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都一樣,其實則不然。
  • 日本孩子上幼兒園教育已免費?可中國孩子卻還要交各種費用
    一般來說,孩子在幼兒園主要是為了培養他們的社會屬性,在和同齡孩子們交往過程中,慢慢開始自己的「社交圈」,而這也是為了之後的學習生涯做準備。可日本的孩子,幼兒園時期不僅學習社交,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學習技能,這一點就遠超中國多年。
  • 日本兒童教育的這20個細節,看完令人嘆服!
    而日本人對垃圾分類極為嚴苛,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也跟從小這樣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3 小人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長在接孩子下幼兒園的時候,手裡基本都空著,各種包都是由小孩子拿著。
  • 幼兒園畢業季 | 疫情之下,這場有溫度的畢業典禮感動無數人
    對他們來說,這是人生第一次面臨告別,也是再一次揚帆起航勇敢前行的起點。所以如何設計一場溫馨又有意義的畢業典禮來作為和孩子的告別?在日本有這樣一家幼兒園,老師們決定在疫情期為孩子們舉辦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感動了無數家長老師……3月18號一早,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參加了女兒在東京的幼稚園畢業式,日文叫「修了式」,代表了整個幼兒園階段就這樣全部結束了。今天就來記錄一下全過程和一些細節,也算給女兒的幼兒園生涯留個紀念。
  • 兩歲獨自出門、冬天洗冷水澡,日本教育真這麼冷酷?
    蓮花幼兒園:注重孩子集體性 這所幼兒園以「變態」的身體素質課聞名,過去60年來,始終堅持讓孩子四季赤裸上身,鍛鍊身體。近兩年,因受社會輿論壓力,中止了這一傳統,改為每日清晨自由活動,讓孩子們光腳奔跑,以此喚醒沉睡的身體。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日本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看後值得深思!
    很多去過日本或者接觸過日本的人都會驚訝於這個國家高度的秩序,文明的禮儀和孩子的獨立意識。在日本電車上,時常能看到小朋友自己背著書包,獨自一人或者二三人結伴乘車上學,身邊沒有家長陪同。即使是日本的皇室的小公主,下雨天也要自己打傘背書包。
  • 日本幼兒園的體育課,中國爸媽們看了「瑟瑟發抖」 ……
    在日本,更是全民看重幼兒的體育教育。這裡,就有一家被很多父母認為「變態」的幼兒園,光體育課就有二十多種,每項都是必修課,除了室內體育課、一年一度的滑雪和運動會外,還有個極具挑戰甚至有點「虐」的夏令營——高強度長距離徒步。
  • 日本又現「變態」教育,幼兒園不分男女赤身上課,稱有助大腦發育
    文丨美媽很帥朋友莉莉幾年前隨丈夫定居日本,現在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她卻發起愁來,因為離她最近的名為「第二光學園」的幼兒園實行「裸教育」,也就是孩子每天入園後不分男女都要脫掉上衣,都要這家幼兒園明文規定,除非孩子生病了,不然在4-10月份這期間,不管男女生,入園的那一刻脫掉上衣,直到下午回家之前都只能穿一條短褲。
  • 看完日本幼兒園的午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嚮往中國幼兒園
    之前我的同學去了日本生活,在那裡結婚生子後,到了孩子妞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令我同學特別苦惱,日本的幼兒園中午沒有午餐,需要孩子自己帶飯吃,這讓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新手媽媽,感到十分為難,況且孩子帶的便當都是父母用心製作過的。
  • 孩子有「幼兒園恐懼症」?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緩解孩子哭鬧
    1.孩子處於「衣角期」,易產生分離焦慮凌凌快三歲了,喜歡粘著媽媽,不管媽媽做什麼,都必須在凌凌的視線範圍內,有時候媽媽忙著做飯,讓別的家人照看凌凌,也會引發凌凌的哭鬧,眼看孩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凌凌媽媽開始給凌凌做思想工作,哪知道凌凌一聽要去幼兒園便哭鬧不止,這讓凌凌媽媽不知該如何是好。
  • 「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資深幼師解釋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當孩子到了3歲左右,家長就要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這麼歸來的,家裡人也不會覺得不妥,但是,最近有位從業10年幼師的王老師卻表示: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原因分析得很有道理!王老師家的小兒子已經3歲半了,按理來說應該送它去上學了,但是王老師認為幼兒園並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判斷。王老師又說,現在很多的幼兒園基本上都是程式化,隨著早教掀起的風潮,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都教給孩子小學的知識,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