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你的自主人生,離不開高價值感

2020-12-14 彌小木

文|彌小木

馬路上,垃圾桶邊,時常會看到一位彎著腰的老人,在撿一些紙板。覺得她這樣90度的身體,一定很不方便,從未細想。直到新聞上有46歲李華摺疊人的報導,才明白他們應該是同一種疾病。李華不幸中的萬幸,是終於得到治療,能抬起頭,讓他不可能的人生,在未來活成另一種可能。

3歲半時被診斷為腦癱的汪強,因為父母的堅持,一步步走來,成了令人敬佩的拳王。從不可能到可能,汪強的人生,離不開父母的堅持。

而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到可能,有時只是因為自己的限制。終究,回顧一生,我們想做的,是人生的主人。正如《如何活出自主人生》的作者莫妮卡·A.波爾提到的:我們要做生活的創造者,而非犧牲品

有大量經驗的理療師莫妮卡·A.波爾,在她的《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分享如何深入了解自己,如何掃除障礙,最終活出屬於自己的自主人生。每個人的自主人生,離不開高價值感,而高價值感的本質,由自省和人際關係兩部分組成。

認清你自己——自省

相貌平平的酒店前臺接待員索菲亞,因為友善的個性,而廣受顧客喜愛。在一次事故後,她不再能隨意展現笑容,但是她努力克服,終究靠著個人魅力,重獲大家的喜愛。這是莫妮卡·A.波爾,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分享的真實案例。意外無法預知,但索菲亞的人生,由她自己掌控。她的內心,有一套屬於她的自主模型。有時,可能我們都沒意識到自己的一些特質,也並未深入考慮這些特質,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影響。

曾在紅綠燈處,看到過一男子,不顧紅綠燈處的車流,停下來非常認真地擦拭他被滴水的鞋子。25度的天氣,這位男子已經做好騎電瓶車的全副武裝,從頭到腳,帽子、圍巾、護膝,一件不落。對比自己擦鞋一擦而過的場景,想著或許這位男士,平時做事也是非常仔細的。

他人看自己,是片面的,只有自己看自己,才能更準確。自主模型,可以分成主客觀兩部分。莫妮卡·A.波爾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分享的主觀方面,總結起來,有我們常說的,你是樂觀的還是悲觀主義。骨子裡,你是完美主義嗎?這些可能旁邊的人,比自己還了解自己,比如紅綠燈處的男子,一定覺得擦鞋就是要這樣擦,而在旁人的我看來,過了紅綠燈,停在某處安全的地方,不是更好嗎?了解自己的特質,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都有相應地提問來深入覺察。比如自由還是完美?

除了這些,還有感受。我們關注過自己的感受嗎?在小說《抓落葉》中,男孩小時候不高興,發脾氣的時候,不是被理解,而是被壓抑,不允許悲傷。這種壓抑,給他帶來一生的困惑。如同兒童圖畫書《探索不可思議的心》一樣,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情緒。

莫妮卡·A.波爾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也分享了如何去感受我們的感受。比如身體共振器、轉換呼吸的方法。

有主觀,相對應的,當然還有客觀。長短處有哪些,性格的內外向如何。了解這些,都是為了能更好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學會真正地愛自己,展現真實地自我。

界限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金鑰匙

高價值感,還離不開舒適的人際關係。有人的地方,就有評價。

講一個我家老大的事情。對於她小時候的一些細節,確實記不太清楚,因為這件事,她的老師說,我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結果有意思了,某次因為一件小事,女兒脫口而出:你果然不負責任啊。

姑且不論,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怎樣的。從老師對家長的片面評價,到孩子在生活中找「媽媽是個不負責任」的證據。一個人所受到的評價,可能是無時無刻的。如果我接受了,「我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那就是在自我否定的天平上,加了一個砝碼。事實上,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自認為還是用心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有句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

每個人都有權力,而如何運用這份權力,需要的是一份界限感。有對自己的,也有對他人的界限感。除了評價,還有時間,比如有的人會佔用別人的時間不自知,有人會隨意給他人壓力。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在公司是個大好人,什麼事都攬過來做,結果大家習以為常,但是當她學會拒絕之後,體會到了說「不」的快樂。

這種說「不」的能力,就是莫妮卡·A.波爾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提倡的明確說「不」。說「不」的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兒童繪本《西奧和不先生》中的小男孩,按照以往的習慣,面對小朋友的不合理要求,不敢拒絕,但是體會到說「不」的力量之後,覺得說「不」,也不是很難。

懂得說「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說「不」,需要學習,也需要一點勇氣,不隨意接受他人的評價,不隨意利用自己的權力去評價他人,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感,建立健康的邊界。《如何停止不開心》中,分享過一句話: 健康的邊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意識的、以一種友好的方式劃定的。如此,在通往自主的人生上,我們會活得更愜意一些。

在甲骨文中的「限」,左邊是山崖,右邊是被大眼睛壓著的人。

我們要跳出這個「限」,不僅跳出對自己的限制,還有他人對自己的限制。了解自己,建立正確的認知,好好愛自己。與世界舒服地相處,將不可能的人生,變得可能。真正創造自己的人生,享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魅力。

我是@彌小木,如果內容對您有啟發,歡迎分享,並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如何活出自主人生》:那些有魅力的人,通常做到了這9點
    面對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和茫然的小劉,調解員柏燕誼一針見血:「人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學會自救。」柏燕誼的話,跟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如何活出自主人生》裡,提到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處。作者指出:「如果你不想成為困境的犧牲品,而是成為人生的創造者,你應當堅信,自我責任感和自律能力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如何活出自主人生》的書封上寫著:5大步驟x21則個案x45個練習。
  • 不做「數字時代的奴隸」,要做就要活出快樂的自主人生
    莫妮卡·A波爾的《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中,說到了關於"數字時代的奴隸"這一話題,它給出的答案,我覺得十分入心。"數字工具也是有好處的它們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且帶來了進步。但前提是,我們要明白其中的利害,不讓自己被數碼工具支配。如今很多人很難做到這一點。
  • 請放手你的孩子: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孩子,未來人生更幸運
    事後,我問閨蜜:「一般父母聽到孩子先享樂,都會和孩子進行一番思想建設,你怎麼這麼快就爽快答應?」 閨蜜笑笑說:「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不涉及原則性問題,我們都會讓孩子自主選擇,很少幹預他的想法,孩子嘛,還是要多鍛鍊這種能力,畢竟父母,總不能一輩子度陪在孩子身邊幫他選擇。」
  •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讀後小結
    是一本寫給中國青年的幸福枕邊書,直擊工作、愛情、婚姻、人際交往、親子等人生課題。  你幸福嗎?
  • 「初視界」榮膺「中國自主創新品牌」
    知名短視頻帶貨服務品牌「初視界」獲評「中國自主創新品牌」稱號。這是行業專家和機構對初視界深耕自主品牌,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的肯定 。創新是企業經營發展的引擎,品牌則是企業口碑的標誌,企業的進步與成長更是離不開創新發展與品牌建設。
  • 等了十年 自主轎車終於起勢 明年自主將與合資對等了
    並且從銷量上也可以看出來,2010年全年中,國內轎車銷量榜前五中僅有一款自主品牌車型。而當時的這款瑞麒M1也早已停產,並且這個2009年新成立的新品牌還活了不到4年就閉門歇業了。
  • 人生怎麼活、才會活出自己的意義與價值?(值得深思)
    對於人生的理解關於人生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你問十個人,十個人的回答,也許都各不相同,因為性格與生活軌跡都不同,個人的理解與見解也見解,也就各不相同.做自己想做的,但有的時候現實會給你潑一盆冷水,告訴你夢想可以有,但首先你得活著、得生活、為了責任,為了養家餬口去奔波去拼搏,其實、現實就是這樣,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但夢想還是要有的,我們只能去一點一點努力,像夢想靠近尤其是現在的80後,90後,面對家庭、生活,車貸、房貸、信用卡,有的時候真的活的讓人喘不過氣,有的人說我們不那麼物質,不那麼攀比,活的不就會輕鬆一點嗎
  • 探索人生真諦,活出精彩人生
    世人都在努力得到更多,而實際上人生價值卻是付出和給予! 明明外物是虛而不實的,卻苦苦追求;明明真心最可靠,卻不好好保護而迷失初心!人生迷茫的最根本原因是不知道世界的本質!世界萬物皆能量,人的思想語言行為都在釋放能量,釋放什麼樣的能量就糾纏什麼樣的能量! 釋放了才會糾纏! 付出了才會得到! 給予越多,得到越多!
  • 不要遲疑,從現在開始思考,《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這位就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所著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在日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和家長,宮崎駿爺爺在自傳《折返點》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講述這本書對他的影響。他寫道:《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創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時的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正在抬頭,吉野源三郎或許已經感知到社會的異常與瘋狂,預感到戰爭即將爆發,無法阻擋戰爭趨勢的他,似乎在用這本書做最後的抵抗,試圖傳達給讀者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請始終作為一個「人」而活著。
  • 餘生,願你擁有支配人生的勇氣,活出自我價值
    後來,她形容自己這段婚姻經歷為「面目模糊的賢內助」,有人評論這句話應該讀解為「我是一個在婚姻裡沒有自我,為別人而活,在別人眼裡卻沒有任何價值的人」。2013年,劉敏濤選擇結束了這段心酸又卑微的婚姻,獨自帶著女兒開始了自己的中年叛逆生活。復出後的她,剪短了自己的頭髮,穿上了以前從未敢想的露背裝,選角只要求個性不能重複。
  • 自主品牌汽車2020關鍵詞
    威爾森高級分析師曹光宇此前在接受採訪時直言,放眼全球,近些年保持高增長的汽車市場只有中國而已。「在歐美、日韓等成熟的汽車市場中,『平穩』才是常態。因此我認為一味唱衰自主品牌是不理智的。」正如曹光宇在今年年初時預測的那樣,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國內汽車市場的銷量表現逐漸回暖。
  • 讀書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宮崎駿認為,這本書最讓他感動的是它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作為家長,我們傾聽、交談,也在學習如何更好地陪伴她開啟壯闊的人生之旅。前段時間,很高興地遇見了吉野源三郎的這本《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這是一個嚴肅的提問,它讓我想起小時候被問到「你長大之後想幹什麼?」,但又不同。它不僅僅是對未來的美好願景,更是對自我的審視、思考和承諾。
  • 周國平 | 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人生匆匆數十載,我們該怎樣對待如此珍貴的人生,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世俗的成功和內心的高尚,到底孰輕孰重? 又能否兼得? 本期《對白》收官之作,著名作家周國平老師,將分享他的三段人生故事,帶我們一同思考,如何過好我們擁有的、唯一的人生。
  • 和雅共育,自主成長
    他曾有多次機會可以到條件更好的城市、待遇更優渥的崗位工作,「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離不開學校,離不開老師和學生。」從「一支粉筆、三尺講臺」誨人不倦的師者,到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沉思的一校之長,他不斷思考、感悟,不斷探索、創新,提出「和雅教育」的辦學理念和主張,把關注點投向學校中最重要的人——教師和學生,不僅讓百年名校歷久彌新,更讓詩意充滿校園。
  • 你是什麼性格?如何活出自己的獨特人生?
    你是什麼性格?外向還是內向?外向,內向,既外向又內向還是不確定?近日讀了一本有意思的書《性格拼圖——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適圈》(以下簡稱《性格拼圖》)就是談論這個話題的。這本《性格拼圖》不僅幫我們認識自己,還指出了外向和內向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應該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生活方式,活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並給出了具體建議。你是什麼性格?你是什麼性格?
  • 感謝自主擇業,感恩最美好的時代!
    執筆復轉圈 垃圾桶內你與我兵役法修訂完成之後,自主擇業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在近二十年的時間段內,近三十萬軍官選擇自主擇業,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軍內具有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人才。他們在軍營保家衛國,回到社會積極支援建設,他們創辦的企業創造了巨量社會價值,解決了大量退役軍人,大學生和下崗失業人群的再就業問題。自主擇業政策,運行了二十多年。雖然其中有些許風波,但總得來說,給了退役軍人一條新的出路,成功地探索出了退役軍官市場化就業的路子,為下一步改革積累了經驗。
  • 曾國藩人生智慧,自己努力能做好的就這兩件事,功名富貴不能自主
    人生在世千事萬事,不如做好這兩件事,曾國藩一生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用他那獨到的人生智慧,告訴我們人生自己能把握的,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進德和修業,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文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同您一同感受曾國藩過人的處世智慧和人生哲學。
  • 自主品牌,適合往高端化發展嗎?
    在這個趨勢下,高端車型的佔有率會越來越高,中低端車型的份額將日漸縮減。 正如魏建軍所言,「全球化競爭,將來打的就是品牌戰。」只有品牌價值提升上去了,自主車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若要提升品牌價值,向高端領域進擊,是必經之路。 什麼叫做高端品牌?
  • 讀書 | 女性如何活出精彩而豐富的人生《人生由我》
    我們如何活出精彩而又豐富的人生呢?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追逐一生的課題。今天由我來給大家分享《人生由我》這本自傳書。
  • 做好人生的「選擇題」
    人的一生,有些東西與生俱來、難以改變,有些東西則可以自主選擇、自我把握。選擇對了、把握住了,則人生沒有虛度,相反就可能枉度一生,不可不慎。針對一些人的思想糾結,我們應做好這樣四道人生「選擇題」。  不圖「背景」,當有辛苦勤勞的「背影」。有的人總盼望能有點「背景」,背靠大樹走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