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McDougall於去年9月起擔任Skyjack的新總裁。其實,McDougall並不是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的新手,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早就與Skyjack有過交集。大約十年前他在Skyjack工作了四年,曾任總裁等職。
Skyjack的新總裁:KenMcDougall
Ken McDougall長期服務於Skyjack的母公司Linamar。他從1987年起一直在該集團任職。在隨後的幾年中,他在其中的汽車事業部擔任了一系列職務,包括亞太區開發總監一職。McDougall於2000年初首次加入Skyjack,擔任運營副總裁,從2004年至2009年擔任總裁,卸任後他又回歸旗下汽車事業部。不過,在擔任Skyjack總裁的短短數年時間內,他帶領公司從僅生產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的製造商進入高速發展期,並從Carelift和Volvo公司收購了兩條叉裝車產品線。「之前我去了最需要我的地方,但我一直想回來。」McDougall說道。「我認為前總裁Brad在打造成功團隊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帶領公司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諸多成就和發展。」
集團策略
2001年,Linamar收購Skyjack。Skyjack是一個很好的多元化經營補充,我們併購Skyjack的初衷只是試圖讓公司不要完全依賴全球汽車市場。如今的Skyjack也在尋求新的發展並擴大其全球足跡。McDougall重返Skyjack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基於「為當地市場製造產品」以及可能帶來一些汽車業務的發展思維,讓Skyjack更注重「以生產為基礎」的願景來領導企業發展。McDougall在汽車和高空作業平臺這兩個領域都有豐富的經驗。他在建立Linamar的國際基地(包括在中國的5家工廠)以及監管墨西哥的初創工廠和幾次收購業務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花費大量時間在我們歐洲分支機構的運營上,我還在Linamar的墨西哥分公司的運營方面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負責當地機構的運營。」
Skyjack公司
美國市場的銷售額構成了Skyjack收入的主要來源,McDougall希望看到年收入佔比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市場之間分布得更加均衡。他表示,目前大約20%-25%的收入來自歐洲。公司計劃通過增加產品、零件和培訓支持來改善這種情況,致力於將來自該地區的收入提升至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實際上,Skyjack在去年就已開始利用Linamar公司在匈牙利Orosháza的工廠之一製造設備。該工廠已為此目的進行了擴建,現可生產SJ45 AJ和SJ51 AJ這兩款設備。「Brad和他的團隊啟動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而我將繼續提高生產水平的計劃,將隨著工廠的發展,逐漸擴大產品線。
亞洲雄心
Skyjack對亞洲市場也同樣雄心勃勃。儘管它已於2013年在中國上海開設了一家銷售公司,2019年底又在韓國開設了另一個銷售公司,但這樣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我們的確需要奮起直追,」McDougall表示。「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我們雖然不曾忽視它,但是肯定還沒達到預想的規模,或者說,與中國新興製造廠商的規模和廣度不匹配。」McDougall補充道,「我們一直在向該地區輸入進口設備,但是進口和關稅的成本以及其他相關事務,都成為我們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正如上文所述,他的目標是在本地化生產。「我們必須從時機的角度看待規模經濟及其所需的條件,我們的確在探索各種選項,但路徑非常明確,今年我們將著手進行一些工作。」
Skyjack品牌高空作業平臺產品
縱觀目前活躍於中國市場的原廠設備製造商,其中還包括服務當地市場的大型通用建築設備製造商。這些製造商在最近幾年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高空作業平臺事業部。「他們非常看重這一市場,旗下運營機構及分銷渠道範圍很廣。我們要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並非易事,但我們對此志在必得,」 McDougall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法是為當地市場製造產品。」
本文節選自英國KHL集團網站,版權歸KHL所有。
(本文來自: SKYJACK官方微信號)
責任編輯:Yaodl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起到傳播該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繫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編輯部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