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年代巔峰,為何星際牛仔和攻殼機動隊,不如EVA知名度高
日本動漫80年代到90年代期間,可以說是神作輩出的時代,這裡所說的《星際牛仔》,《攻殼機動隊》,《EVA》自然就是當時的代表作品之一,《EVA》的大名自然是不必多說了,作為最具有影響力的動漫之一,當年所謂的「萬物起源EVA」雖然是對於狂熱粉絲的諷刺,但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這部動漫的影響力,而《攻殼機動隊》與《星際牛仔》也是當時非常極高的作品,卻為何知名度不如《EVA》呢?這就要從多方面來說了。
首先來說,這三部動漫可謂是各有千秋,很難斷定究竟哪一部更好,只能是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與《EVA》相比,星際和攻殼無疑都有自身巨大的優勢,比如說要比浪漫的話,《星際牛仔》無疑比《EVA》更加浪漫,要比深度的話,那麼《攻殼機動隊》無疑比《EVA》更具有深度,可如果說比市場的話,那麼毫無疑問,《EVA》真的是跨世紀的作品,甚至是改革了日本動漫產業,而故事與創作手法也讓觀眾們充分感受到了這部動漫的魅力,許多的鏡頭設計,毫不誇張的說,就是站在觀眾的視角來考慮的,充分感受到二次元的魅力。
雖然這三部動漫都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喜愛,但與《EVA》相比,《星際牛仔》和《攻殼機動隊》無疑是業內人士非常喜愛的作品,《星際牛仔》更是非學院派的代表作品,我們就不難發現這些作品的偉大,而《攻殼機動隊》之所以會後來大紅大紫,很大程度上就是導演押井守對於藝術領域的追求,我們如果熟悉押井守的話,那麼就會知道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深沉且殘酷的味道,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攻殼機動隊》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門檻,更是賽博朋克標杆式的作品,所以《攻殼機動隊》不是得不到觀眾,而是抓住了一批人的眼球。
因此這些動漫作品,多年以來,尤其是以我們的視角來說,除非你真的是非常喜歡動漫才會聽說,或者是看過這樣的作品,其次是你對於這類動漫確實是情有獨鍾,那麼你自然會知道這些作品,可惜的是,相對來說無疑就是小眾的作品,而《EVA》在誕生之初無疑就是做足了市場準備,因為在此之前,庵野秀明的作品也在市場上表現不佳,再加上「御宅族」的事件後,使得宅文化在當時備受鄙視,這種風評也使得很多人不敢再去觸碰這樣的作品,而庵野秀明卻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了。
他利用了非常巧妙的辦法,他先是拉攏投資商,讓每個投資人都能夠在這部動漫各取所需,然後以電視動畫的方式與大家見面,雖然是電視動畫,EVA的製作卻向來都是不馬虎的,庵野秀明懂得利用電視這個平臺來讓觀眾感受到最為直觀的力量,換句話說,就是要讓觀眾在家裡感受電影院一樣的氛圍,因為有了贊助商,這庵野秀明的腰板自然也是硬氣,當然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劇本的打磨,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星際牛仔》與《攻殼機動隊》的氛圍營造,無論是賽博朋克也好,還是氣氛的營造,都可以感受到影片的獨特性。
這裡面自然是有製作人們對於」美「的獨特追求,也就是說,這些作品從誕生之初就不是為了觀眾而來的,而是為了自我突破和追求,這也是業內人士為什麼對於這兩部作品呼籲非常之高的原因。而《EVA》則深深地帶動了當時的市場環境,劇本上也是做到了完美的平衡,《EVA》的劇情其實也是非常有深度的,但是《EVA》要表達的姿態卻是面向普通觀眾的,劇中的主角也是以成長為主題,說得直白一些,就是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來暗藏影片中要表達的玄機。可以說是滿足了不同觀眾的需求,你甚至就是為了凌波麗來看這部動漫。
也正是這種做法,讓《EVA》也完成了許多創新性的革命,甚至是重新定義了」御宅族「,而片中的凌波麗和明日香可以說成為了新時代的女神,其性格特點也被很多人歸類到元組級的女神,什麼三無少女之類的說法也就是從《EVA》才開始的,無論是業內還是觀眾,都做到了極高的影響力,才會被大眾所熟知,而《攻殼機動隊》不得不說是好萊塢電影上映後,才真正被大眾所熟知,至於《星際牛仔》,也獲得了極高的殊榮和人氣,只不過相比較來說,還是較為小眾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