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隊的夏天裡,追溯關於樂隊的夏天

2020-12-14 鴿子先生行走Vlog

80年代出生的一群至今看來已步入中年危機的男人,不敢臆斷絕大部分人都曾有過一個組成樂隊的夢想,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不少人或多或少與組成樂隊的基本要素,都有著些許的瓜葛吧,這裡說的不是樂手,而是樂器。身為樂器之王的鋼琴不是這代人中大部分人能夠擒獲的憧憬,這些人年少時的心中那龐然大物太過於奢侈,人們只不過沉溺於想像,那些登入大雅之堂的雍容大氣,如大提琴的華貴憂傷,小提琴的桀驁高貴,都是我等碌碌凡人皆不曾醉心潛愛的,它們如同天上明月,只可遠遠觀賞,不可近而褻玩,打羽毛球的小孩一時半會拿不起網球拍,拿起網球拍時卻往往失去了揮拍的銳氣。平民樂器的根基遠遠超越所謂雅俗之間的鴻溝,一群人圍繞著幾把廉價木吉他,從青蔥歲月到出走象牙塔,想必,每個集體中,幾乎都有那麼幾把或好或爛的吉他,伴隨著一代人,走進時光洪流裡,回頭看,似夢一場。

醉心的溺愛著某個事物,原本就虛幻得如夢一場,樂器這東西,對環境的要求特別苛刻,試想,一幫子小屁孩都各玩各的,你玩你的笛子他吹他的簫,你拉你的二胡他彈他的古箏,這就很難將人群聚攏起來,只有將節奏帶起來的,誰都可以湊過來掃上幾個和弦,團夥,哦不對,團隊,才能肇始起興,這裡並沒有貶低其他樂器的意思,單純得就像年少時的意氣用事,要參與感,要共享和同樂,吉他是這些樂器中最好的選擇。樂隊,或許就可能醞釀著萌些許芽,之所以說是萌芽,是因為太多的「樂隊」在萌芽中,胎兒剛剛捏出一個輪廓,便壽終正寢了。

也正是【樂隊的夏天】,那麼多樂隊輪番上陣一邊轟炸著我這耳鳴三年的雙耳,一邊讓我回溯起圍繞著一把吉他一夥子人成天下課就聚攏的回不去的過往,當然,樂隊這個組織,哥們這輩子從來沒有過成為其中之一份子,之後的人生,也基本上不會有可能與其靠上邊,吉他,也就留守在在幾個和弦上掃來掃去連門都不算入的階段止步不前了。樂器這個東西,從來沒有高低之分,但總有那麼一些成見,將樂器分為三六九等,吉他這種平民樂器,倒是有著一股子出身街市的混不吝之感,你們愛怎麼高貴怎麼高貴,愛怎麼雍容怎麼雍容,作為一把吉他,我自然不會在意世界的看法,登不登大雅之堂吉他不care,可燥熱,可悠揚,可作為樂隊之靈魂,但說到三六九等,音樂圈的鄙視鏈卻是客觀存在的。

音樂圈鄙視鏈,最頂端的,或許就是古典音樂,這是不管懂不懂音樂,懂不懂社會學或傳播學的人基本都會達成的共識,自中世紀以來,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我等甚至連協奏曲、奏鳴曲、交響曲都分不清楚的凡夫俗子,只敢仰望這盛裝之下的嚴肅音樂,稍微洗耳過點蕭邦巴赫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睥睨眾生於是讓我不敢狂妄近之;往下來,玩古典的鄙視玩爵士的,爵士那偶然間觸碰到的靈魂著實讓人陷入其中,但那些大概源自於黑人靈魂中的隨性自由的即興,總把我從方才沉浸的感動一腳踢開,總感覺爵士太過老謀深算,因此對其總是淺嘗輒止;玩爵士的,瞧不上玩搖滾的,這搖滾還分出無數種流派彼此之間互相瞧不起,與我而言,只要是旋律對口,管你是死亡金屬是朋克還是硬核,是新浪潮朋克還是其他,哥們從來不挑,但那些真不是搖滾卻硬要搖滾的,我還是當流行來聽,當然每個人理解的搖滾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多年後的我也學會了不要輕易鄙視,極有可能反彈回來;玩搖滾的,往下瞧不起玩民謠的,無奈哥們中毒最深的,卻還是民謠,但不是聽到真正的音樂後一開始就中意民謠,也是在搖滾裡不斷浸淫,搖不動也滾不遠之後,轉而跳進了民謠的漩渦裡,轉到現在似乎還是暈乎的;民謠下來,鄙視流行便是這成熟的生態了,搞搖滾的鄙夷民謠界扭扭捏捏,而民謠圈鄙視搞流行的無外乎就是俗不可耐,但流行圈,是最大圈子,也是群眾基礎最為雄厚的,既然圈子大,那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自然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再往下,起源於真正街頭的說唱,便無可奈何的來到了最底層,若不是愛奇藝把嘻哈帶上了臺面,芸芸眾生裡,真正愛嘻哈的可能真是鳳毛麟角了,即使愛奇藝帶火了說唱,負面新聞也難以在社會上為說唱音樂帶來一股清風,哥們第一次聽的說唱還是大學生自習室,沒有它或許哥們還不會認識埃米納姆呢。音樂類型其實還有很多,也都說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但音樂質量本來就有好差之別,差別大的不限於雲泥之間,尤其在這個神曲滿天飛的年代。

有鄙視圈,就必然有為鄙視圈添磚加瓦的人物,在樂隊的夏天裡,這群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樂迷自我標榜,到了最高境界,想必就是節目裡的專業樂評人。人性的複雜,僅僅在一個音樂素養自我維護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誰不曾對自己音樂品味無比自信,在自我意識裡,個人的音樂庫裡從來都是特立獨行唯我獨尊,我之外的他人,皆是牛鬼蛇神,毫無品味,俗不可耐,聽的都是些什麼玩意。樂評人當然需要專業性來區隔開與普通大眾的藩籬,維護自己的那一套價值觀,所以不論是節目效果也好,客觀討論音樂審美也罷,即便專業樂評人的分數加起來不過四十分,從結果論來看,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我們的大眾評審,這跟音樂市場的決定比例趨於一致,大眾審美怎麼樣,是個統計學的問題。

在這個夏天目前為止最為火紅的樂隊節目中,專業樂評團似乎看上去總在和樂隊,以及超級樂迷之間不斷死磕,當似乎所有人都覺得表現完美無瑕的樂隊表演結束,評分出來之後,節目組通過技術手段創造出詫異的氣氛和對抗的氛圍,似乎刻意將戰線一刀隔開,尤其在女神合作場,那位看上去特別油膩而孤僻的丁姓樂評人,對於海龜樂隊向下兼容的遷就有所說辭,猛一下把對立升華起來,而對於將旅行團的表現做出了作為一個樂隊創造的意義的否定,觀點和標準之狹隘,讓人們似乎將幾乎沒有太多槽點的節目,吐槽的矛頭都指向那僅僅只有40票的專業樂評人身上,這似乎不太客觀,其實我們反過來看自己,誰沒有狹隘和自我標榜過呢?

有人聽搖滾,就認為那些聽流行的是流俗的,是低端的,而他要維護自己那足以顯現出自己與眾之不同、標榜自己在眾人之上的音樂品味,不僅如此,如果有人動搖了他們心中所謂的音樂本該有的樣子的時候,這些人猶如要維繫自己的信仰一般,拼命地守衛那些在他們心裡固有的不可褻瀆的神祗,這些讓他們自認為脫離於流俗的充滿了看上去包裹了知識的話語權,一定是自私生出來的虛偽,這種虛偽,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當五月天在05年左右,【知足】那張專輯讓他們火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哥們心裡就在想,切!哥當年用磁帶聽閩南語的【雨眠】的時候你們丫在幹嘛呢,當【十年】每個人張口必來的時候,哥們就想到當年在初中寢室裡和室友撇腳地用廣東話對飈【明年今日】了,曾經自己也是個痴迷於讓耳朵在音樂世界裡貪婪,像餓狼撲食一般,在海洋裡捕撈讓自己心花怒放的美妙音樂,因為總花時間在找尋心動,猶記得在SongTaste上,搜到了初露鋒芒的逃跑計劃,【夜空中最亮的星】也真就成了哥們當時心裡最璀璨閃亮的星星,後來的音樂,版權意識越來越重,這當然是好事,但不知道為何,對於找一首好的音樂,卻變得那麼不放在心上,聽到了心動的歌曲,在單曲循環兩天之後,也就變得有些索然。在音樂審美的優越感上面,很多人其實都像是潛伏著的基因一般,人性本來就夾帶著自我彰顯優越性,只是有的人可以隱藏掉,壓抑掉這些標榜,樂評人基於職業考量和節目效果,他們也是真實的自己,其實對評分大局影響不大,我們就權當看個熱鬧,當然還有一些人,成天標榜自己高一人等的蔑視,要麼是還太年輕,不曉得世界很大,而人很渺小,要麼,這人就是特別的賤。

自從那個起始於八十年代末頂峰於94年香港紅磡的搖滾樂黃金時代被淹沒在世紀的潮水中之後,樂隊的總體生存狀態便進入了每況愈下的情境之中,能夠靠著音樂養活自己和對抗生活壓力的樂隊屈指可數。除了現實壓力,一群人能夠在一起做一件事,多麼了不起,縱觀中外,樂隊人員出走更換如同家常便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看到一個樂隊能夠十年二十年不解散,已經很牛逼,而那些三十年不解散且不換人的樂隊,更是寥若星辰。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搖滾樂隊聳人聽聞的奇聞怪事,甚至推向狂浪邊緣,離經叛道,但其實,做樂隊的人都有著單純的,純粹的一面,新褲子彭磊微信好友就100人,不想加你就不加,想刪你就刪你,神經病一般的純粹,不是誰都做得到,刺蝟的子健丫是我最佩服的程式設計師,比佩服張小龍還要佩服,旅行團真是一幫歡快的逗比,即使沒有表演就沒有飯吃,但依舊逗比的面對一切,我肅然起敬,其實所有樂隊中,我聽得最多的是痛仰,如果按照鄙視鏈那套思路,越廣泛的歌越爛俗,那在這些樂隊的樂迷中,哥們我可能得算一個俗到泥土的歌迷了。盤尼西林的小樂自然有自己藐視一切沒才華的表演,心高氣傲似乎隨心所欲,但在欣賞的人面前,卻也是掏心掏肺,偏激自然是有一些,要是中庸著,幹什麼搖滾,組什麼樂隊?對於人聚人散,其實自有天意,盤尼西林的鼓手離開,而海龜先生的吉他手出走十年還將回來,這些,都或許隨緣!

而我,就是太隨緣了,也可能是不夠熱愛,迄今也只能作為了一個聽得很雜很亂的歌迷,參與了這場樂隊的夏天裡。藉由這場夏天的狂歡,回溯那些我觸碰到的樂隊時刻,也正值燦爛的夏季。九十年代末,約莫是小學四五年級,我家就住在鄉村學校,父親同事家的孩子俊哥,以及他的夥伴松哥,他們比我大十來歲的樣子,當時在市裡讀師範,他們每次回到鄉村學校,都是我對於音樂的一次洗禮,那是真的從耳朵到心的洗禮,也就是藉由他們,我才知道原來除了少先隊隊歌之外,還有很多音樂,像是崔健,像是beyond,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觸摸吉他,起點還不低,摸的還是電吉他,那個年代電吉他還是有點小貴的,而從那之後,每年的暑假我都期望能夠俊哥和松哥能夠快點放假回來,我可以在夏夜的傍晚,寂靜的山村裡,裝備雖不全但也躁動了年少的我。

而後到縣城裡上初中高中,總有幾個學生寢室裡,在大家上課的時候,沉睡著幾把被眾人摩挲得圓潤光潔的吉他,一到放學時間,便一群孩子圍在其中有些天賦的孩子周圍,總會留出一點時間,讓每個人都可以彈奏出「皮鞋草鞋拖鞋涼鞋」的基礎指法,那時候同學之間流轉得最為流通的書,不是教科書,也不是參考書,而是吉他彈唱,諸如我這種毫無天分的孩子,對著譜,笨拙地波動琴弦,追尋過樸樹許巍,從白樺林到曾經的你,從周董的七裡香,到不知名的丁香花,從伍佰到汪峰,誒呀,那群當年一起學著撥弦掃弦的孩子,基本也都走丟失了。補習那一年,第一次觀看小城市裡的樂隊表演,那欣喜若狂,至今也不再有蹤影,後來,我竟然離樂器也越來越遠。

九連真人的出場,是最讓我驚喜的一支樂隊,在此之前,廣東的本土樂隊,我還只聽過五條人,而他們出身的小地方,竟然讓我有一次說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那感覺,就像在我家鄉的安順,或者六盤水這樣的小城市,或者更小一點的六枝、普定這樣的縣城,小地方裡的音樂追尋,更讓我想到俊哥和松哥,以及那第一次現場的樂隊表演比賽,或許並不需要走向更大的舞臺,單純炙熱地愛著,也是一種令人動容的喜悅,但人生總是充滿悖論,如九連真人一般,淳樸,但同樣期望有觀眾,也希望被認可。不知道,俊哥松哥是否還在玩他們的樂隊,當年俊哥三十幾歲沒有結婚而承受的輿論壓力,目前我正在承受著。而那小城市,是否還每年都有一個樂隊表演比賽,是否還有那麼一些人,在靜謐的小城裡,不爭不搶,內心充盈著愛與滿足,時間總是閃著光。九連的阿麥和阿龍的眼淚,我能理解,在第八期節目中,九連演唱了【北風】,歌詞裡唱到的縣城道路,叮叮鐺叮,掙夠入味的早餐食店,多麼貼近生活而又詩意,對於陷於生活的那種做事定會翻身,而又參帶著懷疑的彷徨感,藉由他們幾乎每首歌裡都會出現的阿民,裹挾出如我一般小市民在不斷與命運抗爭,一邊堅信著努力定能改變,又一邊夾帶著無可奈何的思疑,一遍又一遍地捶打我心。而他們對於家鄉的愛,對於那片土地的依戀,我能深切的體會,可我卻離我的家鄉越來越遠,似乎也越來越看不清楚家鄉的容貌,樂隊的夏天裡,很多淚水讓我感動不已,旅行團最容易被感動,阿麥最深情,淚水是多麼好的一個感情表達窗口,而我,竟然超過十五年,不曾再流過一滴眼淚。搞音樂的人如果不感性,怎麼可以感動別人,而我等凡人只顧風雨兼程,忘卻了眼淚及其類似的表達,終究把自己架構成了一副空皮囊。

李紅旗說,搖滾樂吸引他的地方有兩點,第一點是常識,搖滾樂讓人堅信常識,並認定皇帝的新衣就是沒有穿衣服,而第二點是勇氣,不管皇帝的身邊有多少兵丁或者是再多困難,仍然堅信真理。他還說,靈魂的自由,是第一自由,我們應該要保守自己最純真的那顆心,即便我們承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和工作上的壓力。勇氣這個東西,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變得昂貴,在所謂夢想面前,在曾經景仰的幻想面前,大部分人都被怯弱或散漫擊潰,勇氣離開你時,招呼都不會打一聲,可能是痛苦讓人退卻,生命裡痛苦的部分大多了,數不勝數,生活不如意,失戀,面對自己的無能,面對內在的外在的與嚮往的背道而馳的坎坷,人人都想當梵谷,卻都不想割耳朵,割耳朵的痛苦,讓絕大部分平庸的人望而退卻,當然,退卻的,也不見得都是痛苦,還有舒適,還有溫水煮青蛙一般的慢性廝殺,有行屍走肉一般由淺入深扎進靈魂的麻木。最終,我們拋棄了一些從一而終的勇氣,而你我,是否還能重拾保守純真的勇氣?

本文為然後君包先生原創寫作,轉載請聯繫公眾號「遙遙折溪」,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樂隊與《綜藝的夏天》
    《樂隊的夏天》第十一期看完了,最看舞臺效果的一期,妝容、走位、道具、小設計小心思,堆出一個個加分項。
  • 33支樂隊集結,明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啟躁燃夏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7月25日,《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將登陸愛奇藝開播,首播兩期。節目由周迅、大張偉、張亞東、馬東擔任超級大樂迷。《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強大,33支樂隊中,有「正在巡演」的人氣樂隊,有「沒聽說過」的年輕樂隊,也有「消失很久」的老炮樂隊,每一支都很有看點,讓人十分期待。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帶動了樂隊文化風潮。其中像「新褲子」「盤尼西林」「刺蝟」等樂隊,更是通過節目收穫了大量粉絲。
  • 寶安樂隊有夏天
    或許還有耀眼的舞臺與燈光躁動的鼓點與氛圍激烈的吶喊與搖擺……今年夏天大不一樣《樂隊的夏天》橫空出世讓更多人接觸到樂隊文化也讓很多優秀的樂隊進入大眾視野掀起了一輪樂隊文化的熱潮 寶安「樂隊的夏天」有這樣一批樂隊,他們長期駐紮在寶安,創作、交流、演出.持續輸出優秀作品,這些樂隊成立時間不一,主打風格不同,樂手們年齡跨度大,來自各行各業,因共同的音樂夢想相聚在寶安。今年寶安的夏天,也是「樂隊的夏天」。
  • 《樂隊的夏天》椅子樂隊VS《明日之子》水果星球樂隊
    有人說《明日之子》模仿《樂隊的夏天》做樂團季,也有人說「樂夏」模仿「明日」做創作型歌手節目。然後,小編總結一句,當下國內樂壇、綜藝、影視都是抄來抄去,大家都不喜歡創新,都是抄襲別人。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來就不是錯誤。
  • 樂隊的夏天——盤尼西林
    導語:想必看過第一期《樂隊的夏天》的朋友,一定對盤尼西林印象深刻。主唱小樂出色的表演、張揚的個性,讓他在收到很多好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非議。今天,讓老王先生帶領大家一起,走近盤尼西林,用心感受他們的「英倫搖滾」。1.樂隊的前世今生2012年,盤尼西林樂隊成立。那時候,他們還是大學生,整天「不務正業」,熱愛踢球,酷愛音樂,喜歡胡鬧。
  • 在「樂隊的夏天」中大火的刺蝟樂隊,你了解他們的故事嗎?
    去年夏天,某奇藝策劃組織了一檔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該檔綜藝節目一播出就受到了一致好評,同時也迎來了中國樂隊發展的春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一隻備受關注的樂隊:刺蝟樂隊。刺蝟樂隊專輯在節目中,刺蝟樂隊從眾多樂隊中脫穎而出,登頂中國樂隊的top5,讓他們大火了一次。
  • 《樂隊的夏天2》最可能成為黑馬的十大樂隊
    最近,《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流出了一份比較靠譜的「最終名單」。與去年的「擬邀請名單」相比,這份名單同樣星光熠熠。而在大牌樂隊之外,就像上一季讓人們記住了九連真人和Click#15這些橫空出世的黑馬名字,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也同樣有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的或者不夠出名的樂隊。
  • 從《樂隊的夏天》到《歌手》,旅行團樂隊憑什麼能贏?
    旅行團贏了,《歌手當打之年》舞臺上,他們唱了本是留給《樂隊的夏天》決賽的最後一首歌。《永遠都會在》是一種對未來的騏驥,也是許多種遺憾的圓滿。從成團到現在,遺憾對旅行團來說仿佛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北漂十幾年、貝斯手小P成員離隊、樂隊變故……所有對於樂隊來說最為不幸的事,都讓旅行團趕上了。相比於新千年後組建如今還活躍在圈子內的搖滾樂隊,他們可能是最運氣最不好的一支。旅行團和新褲子樂隊同屬摩登天空,是公司旗下樂隊中兩個「極端」代表。正如《樂隊的夏天》中馬東所說,新褲子樂隊是學校中的學霸類型。
  • 《樂隊的夏天2》定檔!33支樂隊裡有難捨的青春還有了不起的後浪
    夏天真的來了!繼官宣周迅、大張偉、張亞東、馬東擔任「超級大樂迷」及33支樂隊全陣容後,今天中午,爆款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式官宣,將於明天20:00在愛奇藝上線,首播即上線兩期。《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匯聚了野孩子、達達樂隊、木馬樂隊、聲音玩具、Joyside、水木年華、重塑雕像的權利、後海大鯊魚等33支樂隊。2019年夏天,《樂隊的夏天》熱播,新褲子、盤尼西林、旅行團等特色樂隊旋即走紅。如今,33支樂隊整齊匯聚,很多觀眾也充滿了期待。
  • 《樂隊的夏天》一周年:我們為何懷念那個爭議與認可並存的夏天?
    其中,關於EP中的一首歌曲《香油》,他們更是冒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暫時還不能相聚在一起party,所以……想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拍攝一支MV,共同創造一場同框Funk派對」。他們邀請樂迷們發送自己隨著《香油》旋律舞動的視頻,關於如何舞動,他們補充道:「舞蹈動作也不需要很複雜,兩三個動作就可以,重要的是快樂!」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海龜先生最強樂隊陣容即將來襲
    中新網6月5日電 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樂隊的夏天》於上周六播出了第二期節目。在第二期節目中,搖滾老炮痛仰樂隊帶來《再見傑克》,獲得高票數暫時位居第一。新生代樂隊九連真人表演客家搖滾《莫欺少年窮》震撼全場,成為樂隊公認的「黑馬」。
  • 樂隊的夏天,文藝F-Man是這樣俘獲人心的……
    2019年的夏天,我們被一個綜藝點燃,不懂音樂的玩家君也熱衷於八卦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關於收藏那些事兒:彭磊特別恨的事:當年收藏的KAWS賣早了。《樂隊的夏天》第一季開播的時候的確從頭到尾都掀起了熱浪,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熱——一個以冷門的樂隊為形式的音樂節目,居然可以把上世紀新浪潮和迪斯科、搖滾音樂喧鬧得沸沸揚揚,像把「草莓音樂節」當成露天大「趴梯」來看的玩家君也惡補了不少樂隊冷知識。而今年,夏季的溫度更高了些,樂隊的夏天還會延續上一季的熱度嗎?
  • 《樂隊的夏天2》開播,舞臺檔次被刷新,最高級的一支樂隊出現了
    萬眾期待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在7月25日晚迎來了首播,通過首播的兩期節目,我們發現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依然十分出彩,在音樂類綜藝節目中依舊是獨一檔的存在,甚至本季比上一季更精彩。在已經晉級的6支樂隊中,票數最高排名第一的是重塑雕像的權利,總共拿到了235票。重塑雕像的權利的加盟,也徹底刷新了《樂隊的夏天》的舞臺檔次,毫無疑問,重塑雕像的權利是《樂隊的夏天》舞臺上迎來的最高級的一支樂隊。
  • 樂隊的夏天2,淺談出圈的五條人樂隊,joysidey引起觀眾熱議
    #五條人#相信大家最近都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了,這檔節目表面是一個充滿情懷的音樂比賽,其實就是一場社畜樂隊的奮鬥史,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檔備受爭議的樂隊的夏天如果我們把馬東背後的米未和樂隊背後的摩登,天娛這樣的經紀公司比作老闆,那麼場上的樂隊無疑就是辛苦打工的社畜先來聊聊這幾支樂隊是怎麼登上舞臺的,馬東自己或許都沒有想到,前有後海大鯊魚joyside經典樂隊重組,後有白舉綱,劉忻,甚至水木年華這樣自帶熱度的歌手
  • 有樂隊才算完美夏天,Cheers
    快跟上BAZAAR的腳步一起走入關於樂隊的夏日記憶見證《樂隊的夏天》HOT5的誕生和謝幕!BAZAAR:在《樂隊的夏天》節目過程中,有沒有你之前了解不多,但在錄製中被驚豔到的樂隊?劉敏、黃錦:Mandarin。華東:從音樂性上來說,沒有。但從朋友之間相處來說,一開始我對Mandarin了解不多,但後來我們成為了朋友。
  • 盤點樂隊夏天的帽子
    盤點樂隊夏天的帽子 《樂隊的夏天》裡很多樂手 都佩戴了個性的帽子 誰戴的好?
  • 回顧《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大波浪樂隊、五條人樂隊和李佳琦的直播
    隨著《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熱播,不少樂隊開始了出圈的商業活動,據說已經有多個商業品牌,與樂隊確認了合作意向。而作為直播一哥的李佳琦,也迅速請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當紅的五條人樂隊和大波浪主唱李劍來到自己的直播間。
  • 「樂隊的夏天2」總決賽7支樂隊殘酷對決!HOT5花落誰家?
    「樂隊的夏天2」總決賽7支樂隊殘酷對決!HOT5花落誰家?時間的手悄無聲息轉眼間《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走到了總決賽時刻!達達樂隊首發出場一首《不經意間》燃燒全場換了髮型的坦坦如同解開了封印的小獸整個人嗨成GIF這個夏天的最後一次盛開吳明飛坦,感謝相遇木馬樂隊帶來《果凍帝國》
  • 樂隊的夏天:Vogue5努力證明自己,男團不能組樂隊?
    BongBong樂隊在《樂隊的夏天》中的表現,讓我對男團很失好感。因為這些人不僅唱的不好,假彈,更重要的是,他們說了一句「不能因為我們長得帥就對我們有偏見。」其實要我說,你們只是妝濃了一些。所以當Vogue5作為第二組男團登臺時,我也本能的對他們沒有好感。
  • 樂隊的夏天:看不起選秀歌手,混過地下的樂隊到底有什麼優越感
    愛奇藝打造兩款小眾音樂綜藝節目都比較成功,一個是中國新說唱,一個是樂隊的夏天。中國新說唱主要走剪輯不當人造話題路線,因此在嘻哈圈子裡風評不是很好。樂隊的夏天就要好很多,第一季來看在樂隊圈兒裡還是認可度比較高。第二季更是請到裡重塑,野孩子這樣的頂級殿堂級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