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動土、造屋、上梁、裝修、搬家、安床、立灶、開業、結婚、商業談判、籤訂合同等等,還是需要選一個合適的日子來趨吉避兇的。具體適合的日期和時辰是需要根據每個當事人的八字來計算的,在這裡就不細說了。市面上的黃曆上說的都是一些普遍性的宜忌,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不過,按這個日曆,至少可以避開普遍意義的兇日。見到紅字避開就是了。(八專日只忌婚配,其餘不忌)
2021年1月幹支日曆
2021年2月幹支日曆
2021年3月幹支日曆
2021年4月幹支日曆
2021年5月幹支日曆
2021年6月幹支日曆
2021年7月幹支日曆
2021年8月幹支日曆
2021年9月幹支日曆
2021年10月幹支日曆
2021年11月幹支日曆
2021年12月幹支日曆
不是每個黃道吉日都適合每一個人或者每一件事,也並不是非黃道吉日就不能用。具體還是要看八字分析,避衝、煞、克、耗,擇生旺。
其實古時候是以冬至作為新年的。直到西漢時期,因為指導農業生產的需要,才把春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定為新年的。直到民國時期,區別於西曆新年,才把公曆1月1號定為元旦,而把農曆正月初一規定為「春節」。這個歷史改變並不久遠,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現在很多古裝劇涉及到過年就很容易就出錯了。要是看到電視劇裡明清時期人物過年作揖喊一聲「春節吉祥!」那這人恐怕就是穿越過去的。
有沒有注意到每年的冬至都是公曆12月21號,夏至總是6月21號,前後誤差不超過一天?而冬至夏至對應農曆反倒對不上?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為啥跟老外的公曆反倒嚴絲合縫呢?
因為二十四節氣指導農業生產,是根據天象測算而得出,對應的是地球環繞太陽的周期,是太陽曆法,所以也叫「陽曆」。老外的公曆也是太陽曆,所以對的上。不得不敬佩老祖宗測算之精準,幾千年來都沒有誤差。
而農曆對應的是月圓月缺,以月望為每月十五,月朔為初一。是月球環繞地球的周期,是月曆。古人把月亮稱為「太陰」,所以農曆也叫「陰曆」。因為月曆周期與太陽周期並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剛好大約十二個周期左右約等於地球繞太陽一圈,大約360天。所以一年有十二個月。但是經常需要閏月調整。
好多人看八字以為我們喜歡用陰曆,其實錯啦,看八字使用的天幹地支曆法也是太陽曆(實際是陰陽合曆,以太陽曆為主,根據月曆調整月份),對應二十四節氣,是以每年立春為準轉換年度,也就是說:十二屬相的轉換是以立春為準而不是正月初一。我們其實更喜歡用陽曆,因為閏月等原因,陰曆更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