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和樟木是同科,楠木為樟科楠屬;樟木為樟科樟屬,大家共同的感覺就是兩者不太容易分辨。
金絲楠耐腐,埋在地裡可以幾千年不腐爛;防蟲,金絲楠木有股楠木香氣,用於存放衣物、字畫,可以避蟲;冬天不涼,夏天不熱,不傷身體;紋細密瑰麗,精美異常;不易變型,很少翹裂。金絲楠材色一般為黃中帶淺綠,也有例外,有些呈黃紅褐色。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明顯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有一種至尊至貴的高雅氣息。
黃金樟樹的硬度比較高,不易磨損,非常適合雕刻。同時,黃金樟樹含有極重的油質和鐵質,在高壓水槍衝洗或者高速打磨時會發出不同一般木材的氣味,比較特殊!這種油質和鐵質使黃金樟樹不變形,防酸鹼,而且特別防潮耐腐。由於富含「鐵」元素,黃金樟木質經過拋光、氧化後,會呈現黃金色,而且顏色隨著時光流逝更顯高貴。正因為黃金樟樹具有如此優異的特點,成了有些高檔木製工藝品的首選。
那麼,我們如何分辨這兩種高檔木材呢?
兩者外觀區別:金絲楠的顏色多為淺黃、橙黃色,有時摻雜有灰色,紋理清晰,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無收縮的紋理是很明顯的平行紋理,類似年輪紋,這是楠木弦切面和徑切面的典型特徵。樟木略有年輪紋,色淺,沒有金絲楠明顯,經常呈現金黃、赤金和咖啡色,有不規則的縱裂紋。
兩者觸感區別:楠木樹脂含量略高,而且表面略光滑、溫潤,用砂紙打磨起來,下肉很快非常容易,但千萬別以為下肉快就能省砂紙,恰恰相反,因為樹脂含量高,溺起砂紙來那是槓槓的,打磨過金絲楠的朋友一定有這個共識。金絲楠很軟,一個不經意,就能用指甲劃出痕跡,所以,金絲楠的把件或者手串,更應該得到愛護。樟木略重而略澀,相對不易打磨。
兩者氣味區別:楠木較偏清香,有股淡淡的木頭香味,或者有點草香、藥香。樟木多為樟腦的刺激性香味。
兩者癭子的區別:樟木癭子的氣味較淡,和金絲楠癭子的味道對比不明顯,僅從氣味上辨別兩者的癭子比較困難。正所謂,人無完人,木材也一樣,楠木的癭子總體上沒有樟木癭子好看,楠木癭子的花紋較為鬆散,連貫性較差,鬆散不集中。樟木癭子的花紋密集且連貫串通,多為較不規則的圓形「疤眼」狀紋理。
兩者用途區別:金絲楠韌性相對較好,可用作首飾盒、官皮箱等榫卯結構的小體積箱式家具。開裂和翹板的風險很低,做佛珠、把件也很適宜。但要注意避免見水,以免破壞表面油脂,使其失去光澤。由於見水後顏色會變得難看,吸水多了會變形,甚至退色、發白,所以製作的茶具、茶海,往往採用封閉式打蠟的方法,把木頭的棕眼、毛孔填充滿,填毛孔時採用蜂蠟,先用高溫把蠟烘化滲入木頭,再用電熱器烘烤使蠟滲入木頭,最後用柔軟的棉布、棉紗擦光滑,把多餘的蠟擦掉,以增強光滑感。
黃金樟較重而硬,花紋美麗,但由於其花紋的連續性好,所以大板較優。表面密度高,耐水,適合做茶盤、茶海,但要注意保養,以免翹板。也可做小型家具,如木墩、木桌板、條案、畫案等。由於其木料的形狀更不規則,想要製作形狀規整的木製品較難,所以大部分隨形而制。
目前,市場上很多10塊、20塊一串的「金絲楠手串」,幾乎都是黃金樟代替的,即使有朋友當金絲楠買回家,雖然「打眼」了,但是經濟上也不會虧很多,畢竟黃金樟的價格也不是很低,僅僅打磨手串的功夫錢,多少也值這個數了,畢竟我們玩兒的就是個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