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審批事項透明、申報材料精簡、審批環節簡化、審批流程優化、辦事效率高效」城建檔案服務,麗水市城建檔案館優化城建檔案公共服務,通過梳理檔案公共服務事項、重新審定服務流程、轉變服務方式,打造檔案公共服務的「麗水模式」。
今年以來,該館已完成房建91個項目356個工程、市政26個項目26個工程的檔案審核,出具檔案驗收意見書95份,開出零星工程接收單2份,保質保量完成了檔案驗收工作;對驗收合格的95個項目444個工程完成檔案移交;按照規範化、標準化審查歸檔檔案6974卷。
截至今年10月底,該館館藏檔案已達185021卷。
一、劃定進館範圍,優化驗收流程
一是樹標準立門檻劃定進館範圍。根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浙江省建設工程文件進館範圍》,該市城建檔案館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本地現狀的建築、橋梁、道路、地下管線工程文件進館範圍。與此同時,進一步細化,制定企業投資工業類、政府投資類、房地產類建設工程項目檔案進館範圍,接收範圍大大縮減,如企業投資工業類檔案接收由原來的139項,縮減為現在的80項;建築工程文件由原來的308項,縮減為現在的159項。
二是重梳理強整合優化驗收流程。在審批制度改革之前,市城建檔案館的檔案預驗收和檔案移交審批事項是結合完成,即檔案預驗收通過後檔案方可接收進館。優化檔案驗收流程後,將檔案驗收與檔案移交分階段進行,由原來的受理、預審、初審、覆核、比對、抽查、辦結,簡化為受理、覆核(比對)、抽查、辦結,方便企業竣工驗收和竣工備案。最後將檔案接收形成常態化制度。今年以來,該管已接收市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8673卷業務檔案。
二、優化移交程序,探索容錯受理
一是重升級減程序優化移交程序。為解決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有關方面的城建檔案移交工作繁瑣問題,該市城建檔案館結合優化檔案驗收工作,對業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將館內原有業務系統、管理系統、掃描系統統一整合至一個平臺,以實現所有業務工作網上操作、網上查詢、網上公示,從而使驗收更規範、更快捷,也使各流程更緊湊、更直觀。升級移交流程後,紙質檔案數位化掃描、報送檔案進館,即可辦理檔案移交手續。同時針對單體工程和優質中介公司,推行簡化流程。通過優化流程,建設工程檔案驗收時間由原來的每個單位工程2-5天,縮短為現在的每個單位工程1-2天。
二是重指導求創新探索容缺受理機制。該市按照「提前告知、實時介入、全程服務、按時辦結」的要求,對預報送檔案實行全面指導服務、檢查評估,在檔案基本齊全、完整、系統的前提下,容缺受理檔案驗收。同時,簡化驗收流程,變三級審核制為受理審核、辦結制,並加強提前做好對企業的指導工作,提前介入、提前指導、適時辦結。不僅如此,該市城建檔案館還實行移交承諾制,對於部分事急檔案還欠缺點的建設單位,在對方承諾時限後,該館採取先出具驗收意見書後移交所缺檔案的移交承諾制。2018年10月以後,該市取消城建檔案備案登記環節,建設工程有關申報材料無需備案,使業主審批更快捷。
三、提升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方式
一是轉思路拓服務多業務上線優化服務。結合「最多跑一次」審批制度改革,該市城建檔案工作改變服務方式,變企業跑為本館跑,變資料跑為數據跑。實行上門服務後,檔案驗收改為由館內業務人員上門審核,方便檔案整改後業主一次性報送。同時,開通網上預約、網上預審、簡訊提醒、簡訊通知及建立QQ群等便捷服務,最大限度服務好企業。2020年疫情期間,還開設「釘釘直播間」,定期對建設工程檔案相關法律法規、規範要求、檔案驗收和移交流程等方面進行培訓和答疑。此外,2019年2月27日起,該館取消收取檔案利用工本費,檔案利用全部免費,讓檔案公共服務真正惠民利民。截至今年10月份,該館已對各檔案中介上門服務255次,並對麗水護士學校遷建工程、麗水第二汙水處理廠等重點工程進行現場「一對一」指導37次。
二是重線上強線下多渠道並行提升服務。為了使城建檔案工作深度融入網際網路+,同時有力推進審批制度改革,高效整合各方資源,該市城建館積極融入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建設,推動電子檔案的接收、移交,通過線上電子檔案直接審核、技術指導和檔案接收,實現驗收效率大幅提升。此外充分授權市行政審批中心建設規劃窗口、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城建檔案)、檔案大樓查閱窗口和檔案大樓建設工程檔案預驗收窗口,儘可能多的實現在窗口直接辦理事項,縮短辦事時限,使群眾辦事更為方便快捷。今年以來,該市城建館已接待利用者2523人次,查閱檔案5323卷次,複印資料21781張,刻錄光碟33張,發送電子郵件265次,提供電子文件38717個,收到反饋信息36份,為社會、為群眾提供詳實、可靠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