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家米線店吧,在一中對面的小巷口內,大牌子赫然寫道一品飄香,開店十幾年間,不少徐州人吃過這家米線。幾年前還是個老舊滄桑的巷子,和那間總是飄著米線香氣的小破屋,如今已煥然一新。十幾年過去了,一品飄香依然秒殺所有米線店,中午的時候喝碗米線再加顆滷蛋和烤腸簡直爽歪歪!
不知道啥時候起,徐州的黃燜雞米飯也開始紅火了起來,一品對面就有一家,中午的時候點一份小份雞米飯,就能吃的飽飽的了。每次都要中辣的,湯汁澆在米飯上別提有多香了,雞肉燉的很入味,米飯味道也很香!不夠吃還可以讓服務人員給加的!很香、鹹甜適中,雞肉很軟很滑很嫩。
如果中午想小資一點,可以換種口味去嘗嘗日料。說實話環境不錯,菜品很豐盛,價格也合理,蔬菜沙拉很好吃,壽司也不錯,在徐州也算是數一數二的日料店,味道很好,食材非常新鮮,新推出的198和298套餐挺實惠的,道道精品,兩三個人根本吃不完,打發午餐的好地方!去的時候還真的遇到了日本大叔。
彭城一號和富國街都有這家店,有拌飯、湯飯、鐵板飯等。這家有團購,比較合適。中午去的話人很多,但上菜的速度也不慢。上次去點了一份五花肉拌飯和大醬湯,還有那甜辣Q軟的炒年糕,味道很不錯!除此之外,他家的芒果班戟也很好吃哦。
阿戴餐廳在徐州已經開了三家分店了,可見他的人氣是有多火爆,小編還是喜歡吃富國街那家的老店,口味很正宗,這家地中海餐廳開了也有好久了,很小清新的風格,菜品也是千變萬化的,從蓋澆飯到煲仔飯還有牛排和披薩,每次來都要糾結半天根本不知道要點什麼。中午的來吃飯的人還好,因為一般上班族的午休時間和學生是錯開來的,所以不用擔心沒有位子。
金地旁邊那條美食街上的這家菜煎餅,中午的時候人特別的多,菜煎餅脆而香,攤的比較均勻,味道很特別!再說一下雜糧粥,能看的出是電飯煲熬出來的,沒有放澱粉,足夠的時間熬出的比較軟軟的飯,搭配著菜煎餅吃,很不錯的感覺。除此之外,他家的菜應該是比較乾淨的,阿姨單獨挑菜,做的比較乾淨吧!吃著也算綠色和放心的吧!
歡樂思必客感覺在徐州是最受歡迎的店鋪啊,實惠不說還特別好吃,辣的不辣的都有,菜品種類也很豐富,午餐的時間拉著自己的小姐妹去大吃一頓根本用不著擔心自己長胖啦~就著米飯吃很下飯!不想吃得太清淡中午來這吃些重口味的也不錯!
易初蓮花一樓的這家妯娌鴨血粉絲很受歡迎, 湯頭很鮮,分量也挺實在的,還有團購,對於上班一族來說的確實很划算, 中午吃飯的時間去人特別多,需要排隊等候,服務員服務態度很好。推薦在礦大附近的上班族們。
這家餐廳很有特色,和之前介紹的小吃快餐的格調有些不同。有點兒屬於川菜系。午飯的時候,拉上公司的幾個小姐妹一起去嘗嘗也不樂乎。幹煸菜花特別地道。玉米羹太有創意了味道很好。木耳雞蛋加了很多木耳。辣子雞泡饃口味濃鬱!
這裡的面和粉都真心不錯,面首推重慶小面,口感和味道都是一絕,確實有正宗重慶的味道。面裡的醬料真的有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味道,美味無可抵擋。粉的話,酸辣粉應該是最應該嘗試的一種食物了。午餐一碗酸辣粉就能搞定啦。粉煮的恰到好處,不硬不軟,價錢也不是很貴,團購的話更是超值,這家店除了有面之外還有套飯所以不會顯得很單調啦。
礦大西門對面小巷子裡的美食。吃的招牌香拌麵,一份簡單的水麵條配上一小撮黃瓜和香菜,切開的滷蛋。味道確實不錯,看起來就很有食慾,吃起來口感很好,尤其是雞蛋太好吃了!去的時候人已經很多了,端著面站了好久才等到座位。但是吃到嘴巴裡的時候,感覺這一切都值得了。這條小巷除了這家之外還有很多美食哦。
偶爾換個小清新風格的午飯也是不錯的選擇哦~如果有朋友來找你吃飯,你把她帶到這家來就對了~看起來比較像住宅改建成的咖啡館,店面比較狹小,座位也不算很多,主打溫情牌吧;因為貓咪眾多,所以吸引了很多女孩子去消費,有很多很精緻的套餐,還有下午茶。吃完飯還能點上一份甜品來吃吃。
萬達金街的這家涼皮環境不錯,夏天的時候每天都要排隊等位子。麵皮很筋道,口味偏甜,辣椒挺辣的還微微帶些麻,在徐州很少吃到這麼夠勁的味道。他家豆粥也不錯,中午的時候吃碗麵皮喝碗豆粥,才恣!
中午人超多,搶個座位不容易,因為都是附近的學生還有上班族來的,味道什麼的很不錯,自選的樣子特別多尤其是面類比很多自選麻辣燙都多,調料自主的辣椒麻椒粗和蒜,麻椒是麻油的比很多地方用的粉要香。
老滋味算不上是傳統菜煎餅,但在徐州也稱得上是老牌子了。環境挺不錯的,原始木質的裝修,給人很淳樸清新的感覺。這家菜品種類很多,除了傳統菜煎餅都有的菜之外還有牛肉的、培根的等。酥脆的煎餅裡卷上白嫩嫩的豆腐丁,翠綠綠的白菜,肉粉粉的火腿腸等,配上一碗濃稠的紅米粥吃得真暢快!
店面不大,每天飯點都是客滿。炸串和麻辣燙超好吃,只要想吃串了就會來這家!食材也新鮮,湯底也是真材實料,建議點原湯的湯濃味厚超好吃,自己喜歡吃辣的自己加,吃得美翻啦。碗好大,略霸氣,十多塊錢就能吃得肚子圓滾滾。好吃又划算,阿姨人也很好,很喜歡要這家店。這家有團購,團購價更給力!若是雞蛋裡挑骨頭那就是人略多,站了好久才等到位子。
略顯擁擠的潮汕風味小店,最拿手的要數砂鍋粥,潮汕砂鍋粥味道要好必須加上乘膏蟹,這兒用的蟹特別肥美,經過翻滾還能吃到整塊的蟹膏。連粥的顏色也比其他家更金黃些。蟹身分成兩半,蟹鉗殼被雜碎,粥在吸取它的精華的同時,也沒有破壞蟹肉的口感,同時還要搭配開了背的鮮蝦,點睛的小乾貝,吃起來才叫溫暖又幸福。
這家湯包早就聽說了,一直沒有時間過來吃,就在西苑,家住的也很近,自從西苑小吃街從新裝修過後,感覺比以前乾淨多了,裡邊店家店面也很敞亮,一進去就感覺整個小吃街都特別衛生,現在在這邊吃飯的人也比較多,在外面吃東西最重要的就是衛生。再說說這家湯包,皮薄餡大,湯汁也多,口感很好,湯多油多,但我覺得吃的不膩,這點挺好的,再加上團購裡邊有小米稀飯或者辣湯,一個人足夠吃了,早餐這樣吃還是挺好的,家離得近,以後會常來。
我超愛吃這家,一去我就會點藕荷,我是個不能吃辣的人,可是還好,我配著米飯吃就覺不到辣味了,很香,像它們家還有涼菜之類的,我們一般都在屋裡吃的。
在水漫橋路楓林綠洲東門斜對面,店面不大但是很乾淨敞亮,中午快一點去的,人不是特別多,但是老闆很熱情,菜上的很快,當時真是餓極了,老闆還多給了一塊排骨那,但是好長時間麼有去了,還有點懷念咧!但是我也要吐槽一下啊,說說不足,米飯少點,冬瓜硬點,再說說優點,環境還行,音樂還蠻好聽,排骨味道不錯,稀飯,稀飯只是大米但挺到味!美團確實較一般吃飯實惠,看他們都沒冬瓜,土豆或豆芽送的之類的,好吃徐州也就幾家,這家還說的過去!
我平時喜歡在西苑大棚裡喝板面,但是上次我朋友帶我去的它們家,我覺得真是麼得說,店面不是很大,但起碼響應了大眾的需求很乾淨,吃板面一般肯定都喜歡放辣,這家你放心,料很足,在菜市場西門對面,你只要去了肯定可以找到的啦。
從財富廣場沿建國西路往東走,走到路北第一個巷口就能看到一間小平房,簡易的推拉門,上方是寫著「桂林蓋澆飯」的門頭。推門而入,斑駁的牆壁上貼著豐富的菜單和價格,沿牆一圈侷促地擺著四五張長方小桌,幾把椅子,東面連通著滿是油漬的廚房。雖是陋室,但中午時生意好到不行,我們等了20多分鐘才吃上。還有不少人沒有位子便打包帶回去吃的。相比一般蓋澆飯,這家做得菜量大不說,關鍵是味道,不論葷素都汁濃味厚恰到好處,我想用華麗來形容蓋澆飯的口感也無可厚非!
中華板面王歐洲商城南邊路口往西,到T字路口處報亭斜對面,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面。這家也是老字號的店鋪了,每天中午都客滿。油辣子一潑,一碗寬面就熱騰騰的端上來了,看著就舒服。這家板面喝了會上癮,油又嗆又辣,辣椒已經沒有多少辣味,只剩下酥香。5元一碗一般人都能吃飽。店裡還有麵筋、海帶等小菜可以加在面裡。
千家惠餃子永安廣場的七岔路口往西路北有一家不起眼的餃子店。在這一帶說到餃子館,千家惠是首屈一指。店面不大,人氣很旺。三兩餃子,一碗雞蛋湯。這樣的搭配保準吃完就想美美的睡上一覺。忽略服務態度和上菜速度,小編還是很喜歡這家店啦!
十三中蓋澆飯十三中巷口正對面的這家蓋澆飯在這條路上可是有些年頭了。有學生,有白領,有附近的鄰居光顧。這家蓋澆飯很有特色,好多菜品都是老闆自家研發的。飯點兒的時候一推門老闆會告訴你需要等半個小時是或一個小時什麼的,問你是否能等,吃貨們都是願意耐心等待的主,不是嗎!
蕭縣羊肉館在王陵路餘窯段的這家蕭縣羊肉館,有羊肉湯有燒餅做得還不錯,中午暖暖的來一碗還是很愜意的。
王陵街道辦事處對面,王陵路靠近七岔口的那頭。有小區圍牆擋住了招牌,不注意可能還發現不了。老字號!隔壁那家麵館一直競爭了很多年也沒有打敗老字號,味道槓槓的,推薦刀削餛飩麵、乾拌麵、手擀麵、餛飩。
這家蓋澆飯在文亭街雙七快餐對面小巷裡,地方不太明顯。青椒肉絲、炒三丁都不錯。菜味偏辣,但辣的帶勁!菜量也非常足,一份蓋澆飯吃得飽飽的。
大象米線新開的一家店,就在文亭街布衣侯旁邊,淮海銀行斜對面,是一個很搶眼的黃字門頭。有麵食、蓋澆飯和炒菜等。雲南米線、貴州米線是特色,價格略貴了些但分量很大,一個人吃不完。大象米線在南京頗有名氣,是南京十八頻道標點美食推薦名小吃。
陝西麵館在悠客下面,臊子麵和廖糟蛋湯做得很辦肆!這家肉夾饃也不錯,皮酥肉多,還基本上都是瘦的。
老北京炸醬麵在悠沃時尚街區負2層,吃的人很多,飯點需要排隊。炸醬麵拌起來以後色香味俱全,還送了一碗粥,一個人吃足夠啦,就是人有點多,需要排隊等候。喜歡吃麵的朋友有口福了,這家味道絕對正宗,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這家的粥也煮的很粘稠,很好喝!
肉夾饃就在文亭街國美對面的巷口裡,很窄的門臉,在這條繁華的街道上極不顯眼。饃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味道好都能被吃貨挖掘出來。這家肉夾饃在這美食雲集的地段並沒有被埋沒,甚至小有名氣呢。趕上飯點去得排隊,不光有肉,還能加饊子吃成徐州本土風格的肉夾饃呢。
建國小區西門南側有家砂鍋,好吃的不得了。麻辣牛肉那切得細長的朝天椒,還有那過油後金黃的辣椒籽,又香又辣略微帶著麻!大盤雞汁濃肉美,就著米飯吃很下飯!不想吃得太清淡中午來這吃些重口味的也不錯!
曉市水餃徐州師大北門對面的蓮花小區33號樓有家曉市水餃館,是一對40多歲的聾啞夫婦開的。一套一室一廳的民房,七入張桌子沿牆擺開,乾淨而整潔。牆上貼著價目表,還有一句廣告語:「做人不能摻假,質量更不能摻假。」他們用智慧型手機與客人溝通,兩口子都很實在,回頭客很多。他們聽不到聲音,如果上菜慢了不要大聲喧譁,輕拍老闆肩膀即可。
十八號米線在師大北門對面巷口上方有一條大橫幅上面寫著「十八號米線」,巷子裡幾米處便是路人皆知的十八號米線店。開店十幾年間,不少徐州人吃過這家米線。幾年前還是個老舊滄桑的巷子,和那間總是飄著米線香氣的小破屋,如今已煥然一新。十幾年過去了,在這一帶十八號米線依然秒殺所有米線店。
師大蓋澆飯就在師大斜對過帝都大廈隔壁的巷子裡,沒有招牌,因近師大故而有了「師大蓋澆飯」之名。每天都排著大長隊,無論你啥時去永遠都是浩浩蕩蕩陣勢。老闆、大廚是一個人,是位退役的炊事班軍人。小店看上去更像個食堂,大師傅炒一大鍋端過去,客人自己看著點,菜打好給你蓋在飯上。這炒菜的架勢,也只有這位人高馬大兵哥哥出身的大廚掂的起來。紅燒肉、辣子雞、油茄子是他們家的看家菜。
這家店在戶部山步行街上,淮海銀行往南,開了好些年了,上大學時很喜歡去。店面不大,但是很有特色,黑色的做舊牆面,還掛著畫框,紅格子的桌布。蓋澆飯擺盤很漂亮,反扣的米飯,上面還有小番茄點綴。飯的味道不錯。量也很大,半個滷蛋跟一碗粥。女孩子要很大胃口才能吃光。我喜歡大腸蓋澆飯,有湯贈送。
小院子家常菜這個小館子在戶部山三溫暖往南路東巷口內,雖是很大的紅底黃字門頭,但很不起眼,從外面看也不像個館子。小院子在這很多年了,口碑一直很好。還是那七八張桌子,生意一直很火爆,不預定的話要等好久才有位子。板筋、辣炒仔烏、蒜爆魚等農家菜做得很符合徐州人的口味。味道好,自然也會得到朋友間的口耳相傳。
酒碗伴步行街蓬萊閣斜對面,是個十來年老店了,位置很好找。我和朋友經常去,每次去店裡都滿滿的人。店面很小但環境乾淨整潔,中午大多是周邊上班族。招牌乾鍋魚頭、手撕包菜、乾鍋大腸還有那豆腐湯燒得也很不錯!菜量大,中午和幾個同事一塊去,好吃又划算!
戶部山步行街淮海農商銀行斜對面這家小店,很有韓味。有拌飯、湯飯、鐵板飯等。這家有團購,比較合適。飯點客人略多,但上菜也不慢。上次去點了一份五花肉拌飯和大醬湯,還有那甜辣Q軟的炒年糕,味道很不錯!
淨婆婆蘇州麵館戶部山澳門豆撈西邊有家麵館,整體味道比較清淡。店面寬敞,環境挺好,裝修得古色古香的。爆魚面、牛肉麵都不錯,很有蘇州面的感覺。不僅有面還有快餐。喜歡清淡的朋友不妨來這吃頓午餐。
回復「黃河」查看徐州黃河新街的那些美食,屬於老街窄巷的味道回復「豐儲街」查看只有1%徐州人去過的美食小街!但你每天都會路過她回復「西苑」查看徐州有個神秘的小吃城,居然可以承包你的早中晚餐回復「家常菜」查看徐州人最愛的10道家常菜!家裡來客人了就做這些給他們吃回復「胡同」查看徐州有一條你不知道的美食胡同!居然隱藏著那麼多好吃的回覆「螃蟹」查看微山湖大閘蟹上市啦!徐州這些地方吃螃蟹最爽回復「蓋澆」查看傳說中徐州最牛B的蓋澆飯,每天幾百人排長龍回復「米線」查看這家米線館火爆了徐州朋友圈!排隊排到你想哭回復「無名」查看徐州有家老味菜館,連個店名都沒有,卻悄悄地紅遍全城回復「牛肉湯」查看徐州最正宗的牛肉湯沒有之一,一家排隊排了20多年的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