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旋倫理:重構新千年婚姻家庭的倫理本位

2021-02-12 五行天下觀

在樓主關於新千年中國文明敘事的系列思考中,雙螺旋倫理是關於新的婚姻家庭倫理本位構建的主張,內容相當豐富而新穎,當然也極富爭議性。關於雙螺旋倫理的詳細闡述,樓主本來是準備按照新千年敘事各方面的內在邏輯聯繫,按行文順序發表的。今天適逢「三八」國際婦女節,特將雙螺旋倫理的要義提前發布,作為對廣大女同胞的節日致敬。

 

●中國承運復興,正在開闢新千年發展路徑。新千年新格局,必然是文明形態、社會生活範式等等的革命性改變,很多傳統的、或約定俗成的東西,必然會面臨更新或淘汰。這些改變,我們不一定能夠預見它的清晰走勢,也不一定能夠接受它帶來的某些思維定勢的衝擊。因此,國人應當自我提醒,當我們熱切地展望中國引領新千年文明潮流時,一定不要葉公好龍,一定要在腦海裡預留頭腦風暴的空間。

 

●這其中,包括既定的人的社會關係規範,包括家庭婚姻關係規範,道德倫理規範,都必將在新的運勢中發生革命性改變。這些改變如何發生和完成,在於人的現實選擇。當然,不刻意而為、按約定俗成而順其自然,也是一個選擇。中國人在對待很多社會文化問題時,都是這麼選擇的,包括漢語漢字的發展,特別是漢字的演化與簡化。 

 

●這就是我們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對於文化或文明範式,約定俗成或順其自然,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嗎?文明體系的構建、話語體系的承載力,是通過約定俗成或順其自然達到最優結果的嗎?顯然不是。

  

●中國兩三千年的宗法禮制傳統,是經過精心設計,熱情忽悠,強力推廣而形成的,這是大一統文明形態的基礎構件之一。大一統文明形態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死而復生,不是靠約定俗成或順其自然就能夠重新開機、滿血復活的,那是一代代法家、儒家殫精竭慮的思想與行動的成果結晶。

  

●如今是新千年變局開篇,這個宗法禮制傳統,早已陳舊過時,不堪負重前行,急需更新換代了。如何更新換代,從新文化運動、到文化大革命運動,到新自由主義運動(如果稱得上的話,姑妄稱之),一直都在從內部破壞性解構,從外部資源庫裡調集資源,以短平快的方式進行重構試驗,當然,都失敗了。

 

●樓主主張,要重構新千年的中國社會倫理本位,必須批判繼承中華慎終追遠、胄衍祀延的宗法倫理文化,維護人文+血緣的文明基因傳承。而要做到批判繼承並弘揚光大,就必須剔除其中糟粕。最主要的糟粕就是男權主義,剔除的辦法就是建立雙螺旋的新社會倫理。

 

●雙螺旋是人類生命的本質DNA結構,是傳承生命的遺傳模板,同時也是華夏「太極-陰陽-和諧」文化內核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的耦合和印證。

 

●中國的易-道哲學傳統,加上後來的佛教緣起觀,本來是最符合生命遺傳本質的雙螺旋的相互糾纏、對立互補、圓融和諧的文化範式。按常理,一定的文化範式,其基本內核、基礎結構決定其外在表現。那麼,在此範式中佔重要位置的社會道德、社會倫理,也應該充分體現這樣的雙螺旋關係,這是文明同一性的要求。

 

●但是,我們看到的中國歷史演進過程,卻是在父系社會壓倒母系社會後,一面倒地在宗法、倫理關係上,把男尊女卑發揮到了極致,達到嚴重扭曲變異的地步,而這種變態的道德倫理規範又異常強大,強大到使中國成為倫理本位的類宗教國家,反過來使本來寬厚雍容的哲學宗教基礎削足適履,矮化自己的格局,成為倫理教條的衛道士。

 

●東西方文明發展到今天,出現此消彼長的新千年變局。中華文明要引領新千年文明,話語權體系必須革命性創新,打破兩級對立的低階語境語義格局。但是現在中國社會出現一個應當警惕的逆流,就是在振興傳統文化的呼聲中,裹挾大量歷史糟粕,捲土重來,其中就包括不加分析地重建宗祠、族譜,鼓吹傳統道德倫理。這是歷史的反動,是對毛澤東時代最核心遺產的顛覆。而且從文明進步性上看,也是阻礙中國文明前進的逆流。

 

●一個是鄉村傳統宗法倫理的鼓吹,一個是都市職場中資本碾壓一切的人倫異化,導致女性的社會地位受到雙重擠壓。從雙螺旋結構的穩定性看,沒有一個強大的女性地位,就沒有一個真正健康和強大的男性地位。與此同時,西方崛起的所謂女權主義,又是一種經過巧妙包裝的偽女權,在精緻的個人主義意識內,並沒有挑戰女性花瓶化、女性特徵商品化的進步意義。所以,女權主義,是一種偽裝的新式花瓶。

 

●所以,超越人類歷史母系-父系對立,男權-女權對立,同時摒棄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承擔血緣和人文傳承使命的新社會倫理規範,只能是男女平等的雙螺旋結構。具體表現形式,就是把傳統的父系血緣傳承關係,轉變為父傳子、母傳女的並列傳承關係,並體現在姓氏傳承上。

 

●雙螺旋架構重視穩定的婚姻關係的基礎性意義,但把它看做一種互旋上升的動態過程,也看重男女雙方各自人格的獨立性。所以對離婚,對單親家庭,對高齡剩女,持更加接納的包容態度。雖然主體上要求父姓子傳、母姓女傳,但對於單親家庭(包括某些抱持獨身主義立場的女性),如果後代為子,可以隨母姓。

 

●人類歷史總是不斷地正反合螺旋上升,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現在由於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的發展,男女社會經濟角色的性別差異越來越淡化,所以,未來應該是男女真正平權的雙螺旋時代。

 

●「以人為本」的社會文明尺度,如何落到實處?就是要將其貫徹落實於新社會主義制度及其思想文化體系的各個方面,落實到男女真正平權的雙螺旋微觀社會倫理結構之中。

 

●雙螺旋結構,是在社會倫理領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瞻性思路。

 

由於歷史的局限性,中國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國策方面走了很長一段彎路,留下了男女性別比例失調、人口老齡化等嚴峻的社會問題和潛在危機。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按照雙螺旋的對稱運動形態和基因傳承模式,優化供給側配置,從微觀修補的角度,減少社會創面,使人口、婚姻與家庭的社會細胞恢復健康活力。

 

父姓子傳、母姓女傳的傳承關係,有助於家庭育兒計劃按照男女性別平衡和增加下一代人口的良性循環發展。

 

雙螺旋倫理從文化根性處批判了男權主義,有助於推動障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保障,同時更加寬容地看待獨身女性的生育權和血脈傳承問題,在法律上和技術上採取更加體現開明和人性關懷的措施。

 

性別比例失調,是結構性失調,主要分布在西部農村的3000萬光棍,和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城市的眾多大齡未婚女性,同時作為兩極分布的問題存在。結構性失調不能通過強制性的拉郎配來平衡,只能遵從差異化的需求,從優化供給側發力。不能指望通過引進境外女性解決3000萬光棍問題,但有必要反思中國一直一刀切嚴控外國人偷渡入境、非法邊境通婚問題,可以政策性微調,放寬外女入境,有益無害,就可執行。

 

●雙螺旋理論,不僅適用於男女關係,而且適用於中國文明基因的傳承。

 

中國人關於生死輪迴的觀念,一直是貌似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儒家宗法文化傳統深厚,化解了生死焦慮,把個體生命的意義放置在家族乃至族群血脈的生生不息世代延續之中,慎終追遠的傳統祭祀儀式,暗含了祖先靈魂非轉世、一直以游離態飄蕩於子孫身邊的認識。另一方面,道家既有的陰陽互動觀念,加上佛家帶入的六道輪迴,因果報應思想,又深深地影響了整個民族的生死觀、終極世界觀,關於物質與意識的關係,關於靈魂來去的意識與潛意識,又基本上覆蓋於佛道的輪迴體系之中。

 

這兩種貌似相互矛盾、互不兼容的宗教體系,卻非常奇妙地相互糾纏到一起,互相適應,互相揖讓,共同構成中國人有關生命意義、生命延續的文化基因。神奇不?神奇,有缺陷不?有,而且很折磨系統的平穩運行,所以需要新的闡發,新的兼容性體系構建。

 

任重而道遠,勉之!

相關焦點

  • 現代中國婚姻倫理的價值審視
    現代中國婚姻倫理動搖了封建主義婚姻倫理制度的根基,創設了社會主義婚姻倫理制度的雛形,形成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護婦女和子女利益、保護軍人婚姻的婚姻倫理原則,為新中國婚姻倫理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具有一定的價值。
  • 家庭倫理道德與疾病的關係
    魏大夫主講:家庭倫理道德與疾病的關係
  • 拯救與復活: 《吉爾的妻子》的基督教婚姻倫理
    通過對改統影片進行基督教婚姻倫理道德的探究,對於婚姻問題叢生的當今社會在人性的提升、家庭和諧及社會穩定方面皆有深遠意義。引言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法國電影《吉爾的妻子》( 2004)講述了20 世紀70 年代一個工人家庭的婚姻故事。
  • 從聖經看家庭倫理
    第六章就看到任意離婚;家庭制度的破壞,跟著是道德觀念的喪失;善念斷絕,哪裡還會有善行﹖「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以至罪惡滿盈,招致神以洪水滅世。在洪水後的新大地上,挪亞的後代也不免於家庭問題。連神所揀選呼召的亞伯拉罕,也頻頻陷於家庭問題的困擾之間,最後一家分為數國。士師記充滿了亂民政治,亂序社會,亂紀家庭,自然還有亂真宗教。異教的邪淫崇拜,就產生敗壞家庭的惡果。
  • 17.家庭倫理講演錄· 婦德女道
    要想兒女好,家庭好,社會好,國家世界都好,非由婦德女道實行不可。婦女道有個根,本立而道自生。婦女道不講,好比水的源頭不清,老是渾濁的;想濁水變為清流,總得先清水源。婦女到了老年,稱為老太太,老太太的根在哪裡?是從多年的媳婦熬成的。媳婦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在家當姑娘來的。所以姑娘是世界的源頭。要提倡婦德女道,必先講姑娘道。  姑娘在家,是半賓半主之分位,不要說閒話,恐怕生出是非來。
  • 專家學者聚焦疫情期間科技報導的倫理問題與出路
    )、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倫理研究所協辦,旨在以數字倫理為切入口,討論和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技報導的倫理問題和出路。同時,在沈浩教授 「算法重構渠道」判斷的基礎上,他認為渠道在重構話語權、平臺渠道在信息傳播和輿論生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倫理道德的掙扎
    鄭爽的事情還在發酵,反對者和支持者之間最大的意見分歧在於:1)代孕是不是不倫理,不道德2)棄養是不是不倫理,不道德這就讓我也很好奇,倫理和道德,究竟是什麼? 在英文裡,倫理=ethics, 道德=morality.  兩者的區別是,倫理是一個群體中的行為規範,道德則是更加個人的行為規範。
  • 2019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家庭倫理電視劇排行榜TOP5
    2019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家庭倫理電視劇排行榜TOP5TOP1、少年派(搜索指數:43600)少年派主要是圍繞四個家庭,講述了家庭成員迎著陽光風雨努力奮鬥,最終收穫成長的的故事。由劉惠寧、李少飛執導,張嘉譯、閆妮、趙今麥、郭俊辰、王玉雯、姜冠南領銜主演。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基於美德倫理的激勵性倫理,並不植根於倫理章程或法律上要求的規定,而是植根於個人的美德。新標實施後,洗衣機的能效等級依然劃分為5級6【判斷題】「十二五」規劃綱要更明確提出,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發展循環經濟,要建設生態文明。
  • 代孕的倫理問題辨析
    不孕困擾著家庭,影響到夫妻關係和生活品質,還可能衍生出社會問題。代孕是當女方無法懷孕分娩時,不孕夫婦能夠得到有血緣的子女的惟一方式。但是,代孕把傳統的生(基因)、育(孕育)、養(養育)合一的生殖方式分解,由於基因母親、孕育母親、養育母親的分離,出現了「誰是母親」的倫理與法律問題,還產生了「子宮工具化」、「子宮商品化」、「生殖商業化」、「買賣嬰兒」等倫理爭議。
  • 《欲蓋弄潮》與正確的同性戀倫理
    父親成了這個家庭的累贅,姐姐讓娜在不斷變換著男朋友,以致於讓孩子的童年蒙上了陰影。她在兩性關係和家庭構建上的失敗,及失敗帶來的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只好轉嫁到了弟弟扎克身上。這個家庭的重擔和希望就落在扎克(Zach)的身上。為此,扎克推遲了自己的藝術學業。扎克的最好的朋友Gabe是個有性癮的花花公子,似乎對扎克的處境並不太了解。而扎克與女友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性挫敗,而分分合合,持久冷戰。
  • 民法典時代的婚姻家庭立法的突破與局限
    《民法典》的貢獻在於,其實現了婚姻家庭法從政治法到市民法的轉變。《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的繼承是有限的,其回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仍有待加強。法典化時代的婚姻家庭法仍然需要通過不斷修正的方式來彌合其與社會之間的張力,仍然需要藉助司法解釋和案例制度來彌補自身的局限,仍然需要藉助習慣、倫理等社會規範來解決糾紛。當代婚姻家庭立法的步伐並不會因為法典化的到來而停止。
  • 日本倫理電影推薦2018 劇荒的你不可錯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日本倫理電影推薦2018 劇荒的你不可錯過 日本倫理電影推薦2018 日本有很多 有內涵的電影,很多電影情感細膩,節奏舒緩,2018年日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倫理電影呢?倫理片主要是指倫理之間的影片 ,是電影對社會道德規範的探討。
  • 《黑鏡》第四季,無處不在的彩蛋,家庭倫理的另類討論!
    這一集的男主角由新晉演員傑西普萊蒙飾演,這位88年出生的年輕演員卻是一位演技精湛的後起之秀,不僅因為外貌被大家愛稱為「低配版馬特達蒙」,在《絕命毒師》《奧麗芙吉特裡奇》《冰血暴》第二季等熱門美劇中都出演過配角。而這次傑西終於出演了一次主角,不得不說他對於不同類型的角色掌握的非常到位。
  • 深度|案例教學在職業倫理課程中的應用
    只是職業倫理還達不到形而上的哲學層面,更關注形而下的實踐或行動,亦即將一般倫理學應用到特定領域,以解決具體的問題。不過,職業倫理課程的目標卻又不應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個具體的職業倫理難題的解決方案。作為價值塑造的一個環節,職業倫理課程是要幫助學生「正心」「誠意」,使其在面對職業場景中的挑戰時,能夠在自己的頭腦中繃緊職業倫理這根價值觀層面的弦。
  • 數據隱私保護的公共議題:從GDPR到技術倫理思辨
    換句話說,就是將人類的倫理價值觀嵌入到技術設計的過程之中,這也是我認為未來解決數據隱私和倫理問題的核心,即將行為的正義性和倫理道德的合理性通過技術來嵌入,而不是僅僅通過保守的數據隱私保護的方式去解決。數字世界運行邏輯的認知重構理解這一點後,我們認為數據隱私保護和算法決策等問題的核心在於,是否我們可以通過程序設計的範式來實現人類權利的保護,以及相應倫理道德價值觀在技術層面的落實。
  • 口罩亞文化及倫理拐彎
    口罩亞文化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此疫之後,口罩勢必成為戰略物資而被納入普通家庭的收藏清單——就像早年間家家抽屜裡面放著的蠟燭和手電筒一樣——備不住哪天就得急用!口罩引發的倫理拐彎在口罩亞文化開始後的不久,戴口罩的逆向問題又會顯現——畢竟遮蓋了半張臉,而且口罩及周邊還影響了人的生物特徵的進一步精準識別。那麼,影像識別的下一個階梯是不是會在AI識別上,怎麼能在大人群中快速篩選出目標人——即使您帶著口罩呢!
  • 保護交易安全還是保護婚姻倫理?——解讀婚姻法歷次司法解釋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女權外交政策(下):國關及關懷倫理理論 | 社論前沿
    本文基於女性主義,通過倫理外交政策、女權主義理論以及關懷倫理學學術研究,詳細探討了這些新興的外交政策實踐和話語模式的理論化。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女權外交政策的分析焦點是性別歧視、不平等、暴力、以及對婦女和其他邊緣群體的漠視,這一理論的道德性是與生俱來且毋庸置疑的。
  • 曹巧嶠:民法典體系化對婚姻家庭司法的啟示與重構
    這種思維是婚姻家庭法長期以來受立法沿革、民法教研、解釋能力等因素影響的產物,反映出民法典外在結構體系初顯,但內在價值體系未成的根本問題。婚姻家庭法納入民法典體系後,法官應調整法律適用方式,既要融入民法典的外在體系,又要貫徹其內在價值。樹立私法自治這個統領整個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將法律行為作為婚姻家庭領域自由決策行為的上位概念,承認私法自治對約束力的要求,並尊重婚姻家庭法的倫理屬性予以適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