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流媒體看劇的小夥伴們可能都知道,網飛一直有一個「優良傳統」。
那就是多數的劇只要在網飛上映,就會一次性放出全集。
而屏幕前的我們,不僅看得爽,看得飽。
而且一不小心就直接通宵。
比如在看前幾天剛更新續集的這部劇——
《麻木不仁》第二季
編劇由曾獲艾美獎的創劇人,《破產姐妹》的編劇麗茲·費爾德曼出任。
同樣是一個雙女主劇。
兩位女主演分別是曾在《老友記》中飾演Rachel的妹妹Amy的克裡斯蒂娜·艾伯蓋特;
和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中德洛瑞絲的扮演者琳達·卡德裡尼。
第一季剛開播的時候,就被宣傳為喜劇版《大小謊言》,新晉<這樣的老公不殺留著過年嗎>系列。
第二季播出不久,各個平臺的評分也相繼出爐。
豆瓣8.2,IMDB8.1,爛番茄新鮮度更是高達91%。
但在很多觀眾看來,《麻木不仁》可比《大小謊言》好看多了。
第一季的故事,從一場車禍開始。
詹(克裡斯蒂娜·艾伯蓋特 飾),是一個脾氣暴躁的房地產經紀人,也是個單親媽媽。
半年前,因為一場車禍,她失去了深愛的丈夫,生活從此變得越發糟糕。
肇事逃逸的兇手一直沒有線索,警方也並未全力搜捕,總是一拖再拖。
兩個兒子都還未成年,時不時叛逆地和她對著幹。
周圍人的同情更是讓她覺得比以往更孤獨。
再加上本身就難以從深愛的丈夫的去世中走出來,她本就不好的脾氣變得越發暴躁。
將頭埋進枕頭尖叫,拿棒球棍打碎飆車人的車子,聽能把耳朵震聾的音樂。
詹想盡辦法讓自己振作起來生活。
包括參加「天堂之友哀痛座談」互助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互助會還是蠻有效果的。
詹在這裡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朱迪(琳達·卡德裡尼 飾)。
朱迪是個有些神經質的人。
她相信詛咒,巫術,靈魂,所以總會做出一些無釐頭的事情。
但同時,她也是個流產五次,並且在幾周前失去了未婚夫的不幸的女人。
同樣有痛失自己愛人的經歷,一來二去,詹和朱迪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兩人會在失眠的夜晚電話聊天,會一起邊看電視劇邊吐槽,也會趁著孩子們熟睡坐在泳池邊喝酒閒聊。
朱迪會很大方的包容詹的悲傷和脾氣。
詹也將她視為知心好友。
她甚至主動邀請這個相識不久的女人搬到自己家,和自己一起生活。
有了朱迪,詹的生活似乎開始慢慢轉好。
但她沒想到的是,這個剛剛闖入自己生活的人,卻是有備而來。
朱迪的確流產過五次,但她的未婚夫並沒有去世,只是和她分了手。
分手的原因,除了兩人無法擁有孩子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在於半年前的一場車禍。
半年前的一個深夜,朱迪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撞到了詹的丈夫。
驚慌失措之下,朱迪的第一反應還是報警救人。
但當時,她坐在副駕的未婚夫,一個幫希臘黑手黨洗錢的男人卻阻止了她。
如果被警方查到,未婚夫的資產就會被盡數沒收,且有可能性命不保。
所以在他的慌張催促之下,本來想要回去救人的朱迪只能駕車逃離了車禍現場。
時值深夜,路上沒有行人,也沒有監控。
調查幾乎是不可能有進展的。
雖然警察沒有證據查到自己,但朱迪仍對自己奪去了一條生命而感到愧疚和耿耿於懷。
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讓自己不被愧疚吞噬,朱迪有了計劃。
補償他的家人。
於是她伺機接近詹,包容她的脾氣,和她成為了朋友。
並順理成章的住進她的家裡,住進了詹丈夫的工作室。
可以想像,這並不是什麼愉快的經歷。
她搬進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這間屋子「做法事」。
但這似乎並沒有什麼用。
每次當詹提到車禍線索的時候,朱迪都免不了一陣驚慌。
要麼支支吾吾語無倫次,要麼被盤子劃傷手指,要麼不小心撞倒什麼東西。
詹對她傾訴得越多,她心中的愧疚就越多。
有好幾次她甚至都想乾脆直接坦白,但卻因為害怕仍舊在最後一刻撒謊掩蓋。
之後還要強迫自己裝出無所謂的樣子。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執著且暴躁的女人,詹一直在找尋肇事兇手的蛛絲馬跡。
車速過快的司機、有撞擊痕跡的保險槓、有肇事前科的人......都是她的目標。
詹並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柔軟和脆弱。
所以她一直在用一種強硬的方式去發洩自己的怒氣,。
直到一次告別會上,她偶然間看到了兒子寫給亡夫的信。
「爸爸,我想再和你玩兒一次遊戲。」
她雖然一向強硬,但面對家裡的兩個兒子卻還是很柔軟的。
當看到大兒子的這條留言後,詹便找出丈夫的筆記本,登上了他的遊戲帳號。
不出所料。
詹的兒子很高興的答應和她一起玩聯機遊戲。
但意料之外的是,有另外一個暱稱斑比的帳號,也發了一些消息過來。
「我什麼時候能再見到你?」
「我好想你。」
完全就是女友的口吻。
言語粗鄙,下流,不堪入目。
很顯然,在詹的丈夫去世之前,他就已經出軌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當詹和朱迪去找斑比當面對峙的時候才知道,她也只是另一個受害者。
在和她交往的一年半時間內,詹的丈夫一直謊稱詹因乳腺癌身亡。
而他只是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鰥夫。
在他自己因為車禍身亡之前,他就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殺了」詹。
突然之間,詹覺得自己之前的付出全沒有了意義。
為了支持丈夫的夢想,她放棄了舞蹈夢想,生了兩個孩子,像拼命三娘一樣工作。
所以也許,丈夫死亡這個結果並沒有那麼糟糕。
但是,無論詹的丈夫是否死得其所,她仍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而線索很快就找上門來。
第一發現者是個有些反社會人格傾向的小女孩,而她從事發地拿走了一個肇事車輛的零部件做紀念。
聽到這個消息的朱迪,則趕忙去將自己當晚駕駛的車輛處理掉。
一段時間以後,她接到了詹的電話。
她的渣男前男友,那個催促她肇事逃逸的男人,死在了詹家的泳池裡。
第一季,以兩個女人殺死了對方的丈夫/男友結束。
但生活的不如意和性格的契合,卻使兩個本該敵視的女人惺惺相惜。
第二季開始,詹和朱迪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
他們不但要想辦法處理泳池內的屍體,想方設法躲開警探們的追查。
還要在在最害怕你各種不利的情況下,採取極端措施,保護自己的家人和彼此。
不得不吐槽一下的是,美劇是真的喜歡搞些人命案子。
《致命女人》專盯著自家老公;《殺死伊芙》一集至少死一個;《權力的遊戲》更是按打領盒飯。
噱頭滿滿。
但在《麻木不仁》中,死亡實際上只是編劇的一個工具。
如果說人生是張愛玲筆下華美的袍子,死亡就是掀開華美露出蝨子的那隻手。
和《大小謊言》類似,這部劇講述的也是成年女性的操蛋生活。
為家庭奉獻,結果兩個兒子各有各的叛逆問題;為丈夫申冤,結果愛侶卻是個出軌渣男;和朋友交心,但對方卻是一個謊話連篇的騙子。
缺錢,缺理解,缺支持。
正應了網上流傳的一個梗。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長胖,其他什麼都不容易。
生活免不了是一地雞毛。
於是有的人選擇割地賠款,乖乖被生活奴役;有的人選擇直面南牆,頭破血流不罷休;有的人選擇封閉內心,畫地為牢。
成年人的遊戲規則很簡單,也很複雜。
太陽照常升起,傷口不會自愈。
但這部劇卻告訴了我們:
即使身陷囹圄,四面楚歌,也千萬不能忘記看看周圍,還有在乎的人陪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