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
繼forever21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曾經火爆70後、80後的知名快銷服裝品牌Esprit也要閉店了。5月11日,Esprit在其天貓旗艦店發布公告稱,現行門店會員項目將於今年5月31日停止,並且從今年2月28日起,會員在線下店鋪、折扣店鋪、官網與天貓旗艦店購買商品將不再累計積分。
半個世紀以來,ESPRIT以大膽、勇敢、先鋒、時尚的標籤,一度走在我國快時尚品牌前沿,上世紀九十年代,因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使其成為多數80後心中潮流的代名詞。如今全面撤退,不禁引起網友唏噓:我的青春也一去不復返了。
Esprit中國關店進入倒計時
鄭州門店因業績不佳已在多年前陸續撤出
近日,知名服裝品牌Esprit的一紙關店公告,再次將其推向公眾視野。根據公告,Esprit天貓旗艦店將於本月底暫停運營,中國內地所有門店也將全面關閉。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從今年2月份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理庫存。4月份,其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綜上,可以看出,Esprit在中國市場迎來退出倒計時。
但有分析稱,此次Esprit關店或許另有轉機。「結合去年12月,Esprit母公司曾發布的一則公告來看,Esprit關閉中國門店或許是其與慕尚集團合作計劃中的一環。」業內人士表示。
2019年12月1日,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萬成資源有限公司與慕尚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訂立一項合資協議,於2019年12月2日起生效。
根據合資協議條款,慕尚集團與萬成資源已同意在中國大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目的是從事經營服裝、服裝配飾及合資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業務。公告顯示,合資公司註冊資本應為1億元,慕尚集團投入6000萬元,持有60%權益。萬成資源投入4000萬元,持有40%權益。從此,慕尚將全權負責Esprit的產品設計、營銷推廣等,將以面積為100~200平方米的新形象門店,入駐新生代購物中心渠道。
「或許從2020年6月1日起,我們將看到一個與過去28年完全不一樣的Esprit。」該人士稱。
作為曾經紅透中國半邊天的潮流品牌,其在鄭州市場目前表現如何?某導航平臺搜索結果顯示,目前Esprit在鄭州的服裝店共有丹尼斯三天地、正道花園百貨、丹尼斯百貨人民路店、丹尼斯大衛城4家門店。5月13日,記者實地走訪以上商場發現並未有營業門店,據多個商場服務臺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商場已經沒有Esprit品牌入駐。
另據鄭州商界多個招商人士透露,地圖導航信息可能有所滯後,該品牌在幾年前因業績不佳已經陸續撤出鄭州市場。
林青霞代言、引領半個世紀的時尚弄潮兒Esprit沒落
80後網友表示青春已不再
作為我國70後、80後的集體青春記憶,Esprit曾盛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其在1968年誕生於美國舊金山,1992年,香港思捷環球與華潤攜手,將Esprit帶到內地。僅僅五年時間,Esprit就在全國100多個主要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商場專櫃(專賣店)。
美國加州陽光、海灘和時尚,是Esprit曾經帶給中國消費者的印象和標籤,後因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使其成為彼時多數年輕人心中潮流的代名詞。「上世紀九十年代,Esprit不但是時尚、財經版的熱門,也常登娛樂版的頭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94年香港富商——Esprit亞洲代理邢李原迎娶華人世界的超級女星林青霞了,後來林青霞也在一段時間內被稱為Esprit的『老闆娘』。」
然而,進入本世紀後,Esprit開始走下坡路。隨著Zara、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接連進入中國,Esprit的疲軟狀態逐漸顯露。2009年,Esprit 的營業額下滑了7.4%,淨利潤暴跌27.4%,也是這一年,Esprit 結束了長達15年的雙位數高速增長。
2012年,Esprit聘請ZARA西班牙公司高管,學習其快時尚品牌轉型之路。「與ZARA擁有自己的工廠和生產線不同,Esprit多依靠代工廠生產成衣,這就決定了其很難在兩周內就完成從設計、生產、運輸,到門店售賣的可能性。」業內人士分析。
隨後,為了自救,Esprit開始瘋狂打折,同時也導致品牌辨識度逐漸降低。「盲目照搬快時尚品牌、衣服設計落伍且定位不明晰,導致其品牌形象日漸沒落。」採訪中,多個80後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後期品牌的瘋狂打折一度讓忠實粉絲們逐漸流失。
「上學的時候,Esprit、班尼路和佐丹奴就是我心中的名牌衣服。如今,Esprit閉店仿佛我的青春也真的不再了。」小張是鄭州土著,在80後的她眼裡,「牌子貨」的概念啟蒙一定程度上是從班尼路和佐丹奴開始的,2006年,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中影視演員黃渤那句「牌子,班尼路!」足以見證「班尼路們」曾經的輝煌,而隨著新一代消費市場的逐漸龐大,如今在繁華商圈的街邊已經難再見其蹤影。
Esprit、Forever 21……
那些記憶中的快時尚品牌還好嗎?
事實上,除了Esprit,近年來多個快時尚品牌紛紛撤離中國。去年,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確認退出中國市場,同樣在去年,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Topshop也相繼退出中國市場。
從多年前的瘋狂擴張開店到如今或勉強支撐或「敗走」出局,在品牌林立的時尚零售業,快時尚品牌的戰火似乎從未消停過。
「快時尚品牌快速擴張快速消亡與其定位有關,這也是快時尚品牌的特點之一。」在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看來,快時尚品牌的時尚性特徵和潮流引領性定位決定了它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年輕一族。「當一種快時尚品牌上市銷售後往往會引發市場跟風,商家會跟進進貨銷售,消費者會追趕時髦購買以彰顯自己的潮流範兒,擺酷心理突出。但快時尚品牌市場供求關係的特殊性,也必然導致其快速擴張、快速消亡現象的出現。」
但同時,並非所有的快時尚品牌都在走下坡路。5月13日,記者在花園路商圈看到,在新田360廣場國貿店、丹尼斯百貨花園路店、建業·凱旋廣場和正弘城,該商圈有不下10家快消服裝品牌。「可以選擇的品牌非常多。」前來逛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像優衣庫、H&M這些快時尚品牌,款式更新快,價格也很合適。
新田集團副總裁、河南鄭州國貿商業有限公司總裁司小偉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像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他們更新速度快、少量生產,並且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但同時,面對風雲變幻的時尚零售業及市場變化,隨著淘品牌以及中國本土設計品牌的快速成長,有著外國「基因」的快時尚品牌在國內市場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非快時尚品牌也正開疆拓土,迎來自己的發展機遇。那麼,非快時尚品牌該如何抓住機遇及時振興?
宋向清認為,在快時尚品牌寒潮來臨的時候,非快時尚品牌可以加大資金投放,加強人才引進,進行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用新理念和新的商業模式填補快時尚品牌留下的市場空缺,以便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獲取市場先機和主動。
責編:徐一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