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喬治
誰能想到,有一天,神秘的日本樂隊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主唱ACAね,居然出現在了國內音樂平臺上,還叫中國粉絲推薦好吃的擔擔麵。
9月25日19:00,ACAね空降QQ音樂的「日音社區小組」,這位只聞其聲,從未露過面的日本新生代主唱,帶著「JPOP藝人團建中」話題,與粉絲互動。
開始於9月14日的#JPOP藝人團建中#,當然不只有ACAね。
還有日本超人氣歌手CHANMINA、創作型「厭世歌姬」——愛繆,以及同樣在日本擁有超高人氣的majiko。
他們空降QQ音樂,聚在撲通社區,與樂迷們聊音樂、聊線上演唱會、分享作品,也聊美食和創作靈感,掀起了一場日音迷的狂歡。在主流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新一波JPOP熱,這場剛結束,大家就開始期待著下一場了。
從拿下19家日音廠牌,囊括了各類童年必備日漫ost以及新生代廠牌,到「JPOP藝人團建中」的互動活動的設置。
QQ音樂有在用心做日音內容,對於國內日音迷來說,何其快樂 。
提前「過年」,
QQ音樂為何能成為日音迷的「同好聚集地」?
儘管距離愛繆、ACAね等日本歌手的空降,已經過去了數天,但撲通社區上「日音社區小組」依然不斷有新的帖子出現。
樂迷們對於日音的熱情可見一斑。
數據顯示,就QQ音樂平臺內,話題「JPOP藝人團建中」已引發近156萬的閱讀,微博同名話題近300萬,整個日音社小組的閱讀也近720萬,由此可見,日音愛好者在QQ音樂上的活躍與粘性。
在Billboard Japan2020上半年最受歡迎歌手排行榜中,被稱為「厭世歌姬」的愛繆位列第三。甚至排在了近幾年憑藉《Lemon》在國內聲名大噪的米津玄師之前,2016年以日劇《只想住在吉祥寺嗎》的主題曲——《她曾活過啊》橫空出世,酷喪且治癒的風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被認為是可以扛起令和時代JPOP的音樂人。
當她出現在QQ音樂的日音社小組,瞬間就激起了日音樂迷們的熱情,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在欣賞音樂之外,樂迷們得以聚在一起,對同好文化發起討論,發散圈層的情感共鳴。
他們在《她曾活過啊》評論區討論校園暴力、抑鬱症和家庭等等,他們活躍在互動裡詢問愛繆的創作靈感,表達歌曲對自己的鼓舞。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普通日音消費者,重度日音樂迷相對小眾,其消費的音樂可能在國內並不熱門。
以CHANMINA為例,這個出生於1998年的日本女rapper,唱著「和她交往吧,被扣綠帽吧」的硬核神仙歌詞,曲風多變,既有硬核爆發暢快淋漓的hip-hop,也有傾訴小女生心事的少女感pop情歌。
她的音樂在B站有著較高的傳播度,但就國內音樂消費市場而言,大眾層面的認知還比較少。
而相比B站UGC層面的安利,QQ音樂作為音樂流媒體平臺更加聚焦於為音樂本身服務,也就更能夠滿足日音愛好者們對多場景音樂消費的需求。
而類似空降QQ音樂的「JPOP藝人團建中」,不僅能夠吸引原始樂迷的注意,給歌迷一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更有助於CHANMINA這樣才華橫溢的歌手,進一步打開市場認知度,讓好音樂觸達到更多的平臺用戶。
Z世代興起、版權正版化、日漫層出不窮,日本音樂和日本歌手也在逐步借勢"出圈"。國內的日本音樂內容領域,從一片荒蕪貧瘠之地走到如今流媒體平臺成為新老日音樂迷聽歌首選的百花齊放。
這不僅僅是政策層面的開放與文化包容的擴展,也是QQ音樂在內容深度、廣度上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如何讓歌曲找到聽眾、如何讓樂迷與歌手達成溝通,也正考驗著流媒體音樂平臺對曲庫的運營能力。
撲通社區與日音互動,
內容為王的生態鏈條建設
作為全球第二大錄製音樂市場,近年來,日本音樂市場對流媒體等新興消費方式的警惕態度逐漸放鬆。
這意味著,從線下實體轉向網絡流媒體趨勢愈加顯著,同時伴隨著數位音樂消費的良好增長態勢,日本音樂也進一步走向了全球市場。
就日音在中國市場的推廣與運營而言,伴隨著國內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日音也成為了在線音樂市場的新潛力和流媒體版權爭奪戰的下半場核心區。正版日音、衍生內容、線下運營和日音的圈層文化,都給平臺帶來了更多商業紅利和用戶的增量。
截至目前,近九成大型日本音樂廠牌已基本與國內音樂平臺達成了內容合作。
就國內音樂平臺對日音版權的引進歷史來看,QQ音樂方面,僅用2年的時間就收攬了包括Being、新海誠全曲庫、TOHO東寶、Spaceshower等在內的19家日音廠牌,囊括了各類年輕一代童年必備的日漫ost以及各類日本新生代廠牌。
動作迅速、儲備量大、類型涵蓋齊全。光是ACG音樂領域就已經幾乎將國內用戶耳熟能詳的動漫ost、歌手盡收囊中。
構建內容壁壘,當然不只是版權而已。
伴隨著數位音樂市場的發展,在版權、產品、運營和年輕圈層音樂價值基礎之上,內容維度已經被大大延展。平臺的競爭已經在真正意義上進入到生態比拼環節,這考驗著平臺在產品、運營等等多維度的合力。
今年7月,QQ音樂正式上線撲通社區,正式將社區版塊獨立出來,將此前通過《見面吧》直播、"櫻花團戰"等日語歌曲翻唱大賽等系列互動活動構建出來的互動生態聚合在一起,形成更有針對性的圈子。社區內包括撲通廣場、撲通小組、花式撲通話題等等。
其最直接的產品價值,在於提高了用戶粘性,佔據了更多的用戶時長。
運營方面,QQ音樂不可謂不用心。
JPOP藝人空降之前,華語創作型歌手胡彥斌、新生代張鈺、乘風破浪的張含韻、韓國當紅偶像組合BLACKPINK、歐美人氣青年歌手Selena Gomes等藝人都已"空降"過。
如此大陣仗,目的很明確——通過用戶、音樂與場景的結合,為音樂人與用戶群體提供新的連接通道,並創造更多的互動場景保持用戶活躍度,完善音樂內容平臺的消費鏈條。
一如更早之前,QQ音樂早早地就推出了動漫專區,為ACG音樂愛好者提供專屬集合區。作用與社區類似,效果顯著。
以柯南主題曲合集和宮崎駿動畫合集為例,兩個合集的播放量均接近500萬,收藏量也都超過了6萬;而在國內十分熱門的花澤香菜的作品——《戀愛循環》的評論數量也輕鬆就超過了2萬條。
不定期的「大牌空降」 評論區,也為撲通的誕生,培育了良好的互動基因。此前,小鬼(王琳凱)在空降QQ音樂《解脫》歌曲評論區後的45分鐘內,粉絲評論數就直接衝破20萬。
而一旦用戶音樂分享、社區互動成為使用習慣,建立撲通社區並讓它成為新音樂分發出口,就能串聯起QQ音樂各模塊的功能,成為閉環。
日本音樂種類繁多,加之語言的差異,一直比較難精準及時地獲取信息。對於日音曲庫而言,如「JPOP團建中」這樣的活動,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日音用戶獲取音樂的時間成本。 另一方面,就版權曲庫而言,這樣的活動能夠儘可能的擴大原始的愛好者群體,讓優質的歌曲找到聽眾。
同時,在用戶畫像方面,根據相關報告顯示,日音用戶以95後年輕人群為主,佔比超9成,00後佔比為74.41%。而QQ音樂營造出的日音藝人與樂迷齊聚一堂的社區氛圍,對注重個性與圈層文化的Z世代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QQ音樂逐漸能成為大家公認的日音愛好者的聚集落腳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