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已至
「減肥」成為愛美人士集中討論的話題
筆者近日調查發現
當下減肥市場上
減肥藥、減肥貼、塑身衣……
各種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尤其是一些帶中藥瘦身光環的減肥貼,
更是盛行於網絡
「貼貼就瘦」「貼一天,減一斤」「百分百有效,無效退款」等等,廣告宣傳非常誘人。但是,這些減肥貼真的有「神效」嗎?用減肥貼減肥有科學依據嗎?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問題,筆者近日對減肥貼市場進行了調查。相關專家表示,減肥貼效果沒那麼神奇,而且由於個體差異不同,消費者在選擇時要看清成分,勿隨意購買。
「三天狂減9斤肉」,青島消費者張女士近日看到某減肥貼的宣傳後立刻心動了,趕緊聯繫商家買了兩盒,一盒20貼,298元。用了20天後,張女士體重一斤沒減,想退貨,但商家表示「藥品屬於特殊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貨」。幾經交涉後,商家乾脆連她的電話也不接了。
提起減肥貼,西安消費者王女士也是一肚子苦水。她告訴筆者:「我前段時間看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推薦減肥貼,說每天一貼可以瘦一斤。出於對朋友的信任,我花594元買了兩盒。誰知,連貼了11天,一斤沒瘦,肚皮卻紅腫瘙癢起來。當時賣家承諾無效退款,可我聯繫賣家,對方卻一直不接電話,後來乾脆就被拉黑了。」
北京消費者蔡女士投訴稱,因電視廣告宣傳「貼耳貼可減肥,無副作用,體重能從150斤降到110斤」,她忍不住誘惑,花346元購買了一副耳貼,結果貼了兩個小時後,頭痛得厲害。本以為是個人體質差異,她讓老公試一試,結果同樣頭痛,無奈商家拒絕履行「無效退款」的承諾。
在接到多個消費者投訴後,筆者針對減肥貼市場進行了一番調查。
筆者對青島張女士提供的減肥貼產品進行了仔細查看,發現外包裝上沒有證明該產品屬於藥品的字樣及相關標識。隨後,筆者又按照西安王女士提供的電話聯繫到減肥貼賣家,剛提及產品質量問題,對方便掛掉了電話並不再接聽。筆者又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上檢索查詢,也查不到北京蔡女士所購買的減肥耳貼相關信息。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各種外貼減肥產品五花八門,貼耳朵,貼肚臍,貼大腿等等,身體各個部位的減肥貼幾乎都有,且大多數都宣稱減肥效果顯著,無效可退款。
筆者在淘寶網上看到,一款售價在98元至176元不等的瘦腿貼宣稱「一個療程告別『大象腿』」「店主親試,無效退款」,並配發了多張「真人」減肥前後的腿部效果圖片。在該店網頁上打著「韓國進口產品」「藥監局備案正規產品」的招牌,但是筆者在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上,仍未查到該產品的相關信息。
筆者在另一家網店看到某減肥貼有「中藥產品無副作用」「一天減一斤,無效退款」的宣傳,但仔細查看店家的產品許可證書後,筆者發現,該產品獲得的是化妝品許可,但這並未能妨礙店家關於產品的中藥療效宣傳。
調查發現,目前,大多減肥貼產品都集中在網店、微信朋友圈、電視購物等渠道銷售,而且大都採用誇大其詞、宣傳療效等方式誘導消費者。
除了火熱的網店銷售,筆者在一些實體藥店也發現了減肥貼的身影。這些產品用簡單的牛皮紙袋包裝,上面貼著列印的紙條,寫著「中藥肚臍貼一療程」「睡覺就能瘦,一般可減5—10斤,吸收好的10—20斤都有可能」。這些產品與網上賣的包裝相似,宣傳口號也基本一致。
減肥貼宣傳得如此神奇,減肥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安全可靠?對此,醫學專家在接受筆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效果沒那麼神奇。
以中藥減肥產品為例。筆者調查發現,很多減肥貼稱「採用決明子、白朮、茯苓、神曲、山楂、枳實、澤瀉、黃芪、當歸等中藥材製成」。對此,北京寬街中醫院的一位專家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決明子、當歸有潤腸通便功效,可以治療大便秘結;白朮、茯苓、枳實、澤瀉、黃芪有利尿作用;神曲、山楂有一定的通便、利尿、消食的作用。但這些中藥材放在一起,是否一定具有減肥效果,無法保證。」
「這幾味中藥都主要用於健脾除溼、消食導滯、益氣活血。」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主治中醫師施娟娟表示,「但就減肥而言,針對性差了許多。畢竟個體差異很大,沒有整體的辨證施治,效果也就不得而知。」
中藥減肥貼的另一大宣傳賣點是添加了磁石。如有的減肥貼廣告中宣稱:「磁石能促進新陳代謝,純天然的中藥成分配合磁石減肥,效果自然不同凡響。」
對此,北京寬街中醫院的專家認為,從中醫角度來說,磁石主要用於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驚悸失眠,腎虛氣喘等症。但這些也並不能證明磁石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更不要說有助減肥了。
針對目前減肥貼市場中的種種亂象,北京寬街中醫院的專家提醒消費者:內病外治的確是中醫的一種方法,通過經穴經絡起到作用,目前臨床上也在應用。就穴位敷貼療法而言,比較為老百姓所熟悉的就是冬病夏治,如三伏貼。其常規治療要選擇8—10個穴位,每年三伏天治療3—5次,3年為一個療程,而不是只貼敷一個穴位,一兩次就能見效。而且必須根據個人體質及症狀辨證,選取不同的穴位,並配合藥物,來發揮最大的功效。
專家提醒消費者,那些宣稱「無任何副作用」「減肥的靈丹妙藥」的減肥產品,明顯屬於誇大宣傳。消費者購買時要看清配方和主要中藥成分,皮膚敏感人群貼敷時更要考慮到會有紅、腫、癢等不適反應。同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隨時觀察,不用「三無」產品,一旦有不良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王彥豔
編輯/李曉雨
你投訴 我曝光
消費遭遇煩心事
歡迎關注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