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會「說話」?最新的人體模型,給孩子有趣的生理科學啟蒙!

2022-01-09 悅讀進化論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過程中有那麼一個階段,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特別好奇。我兒子大概從2歲開始就喜歡指著自己和別人的眼睛嘴巴問這是什麼;大概4歲左右,就會提出更具體一點的問題:比如跟他說不能用湯拌飯,這樣子對胃不好。他就會問,胃是什麼?在哪裡?為什麼湯拌飯對胃不好?
孩子的好奇是探索世界的開始,但問題在於面對一個3、4歲左右的小屁孩,要回答清楚這些科普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的方法是直觀地展示給孩子看,如果能讓孩子動手,真切地感受一下那就更好。但是,生活中能接觸到人體結構的機會很少,跟著科普書、紀錄片的學習往往又不能直觀演示說明,而一些人體模型都只能算是教具,放在教室裡用用差不多,所以可能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頭疼:用什麼來直觀展示?之前我們曾經給大家推薦過一款超逼真的人體玩具,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深受爸爸媽媽和孩子們的喜愛。不過曾聽到有麻麻感嘆道,如果有語音就更好了,於是尖叫君又給大家尋摸到了這款——科學罐頭「我們的身體」語音百科 器官模型益智玩具。這是個「會說話」的人體模型,功能強大,仿真可拆裝,語音百科+知識問答兩種模式,給孩子做趣味生理知識啟蒙,啟發孩子去探索人體奧秘。這套人體模型玩具,讓我眼睛一亮的是:可以讓孩子360°地觀察、了解人的身體部位。
可拆可裝,比例真實,一些器官還能打開;小朋友可以親手摸一摸,進行組裝。小朋友親身體驗,邊觀察、邊拆裝,才能更深刻的去了解藏在我們身體內部器官組織的形態和位置。▼辦公室小夥伴瑤瑤的女兒,非常喜歡這個模型;拿回家後自己安裝,看她一副專注的神情,它一定「俘獲」了小朋友的心。但是,了解了身體器官的外形,那各個器官的知識點,小朋友怎麼會知道呢?
去查書?百度?這些都太費爸媽啦!有了它,這統統不需要!只要插入卡片,輕輕一點,人體模型就能「活」起來,開始說話,枯燥的生物知識也跟著鮮活起來~含有8張卡片,40條專業語音講解,插入卡片,輕輕一點,就能了解相應的器官知識。人體的八大系統一一語音講解,哪裡不懂點哪裡,就能詳細講解哪裡。實時解答小朋友的好奇心,無需爸爸媽媽焦頭爛額去查找資料,省事省心地去學習人體知識。共有32道趣味問答題,插上卡片,開啟『?』問答模式,人體模型就會進行提問:例如,「請聽題,如果我們身體中缺少什麼系統,就會像麵團一樣軟趴趴的?」小朋友只需點擊卡片上的圖片,答對人體模型就會亮燈,答錯滅燈,一輪4道題。學習好之後就可以通過互動遊戲+闖關問答的形式,來檢驗學習成效,還能幫助孩子鞏固知識。

同事的朋友給娃入手了一套之後,感嘆道:有了它,感覺以後上初中之後,生物課有一半都不用愁了。


許多孩子甚至是家長,會覺得人體模型會有點可怖,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它是按照孩子認知心理研發的,加上互動模式,孩子都很喜歡!這款「我們的身體語音百科」,採用透明外觀,下面有一個360°旋轉底座,讓孩子觀察更仔細。看起來都是非常專業的,放在家裡、學校、實驗室都是可以,既有質感,又能時時溫故知新。在測評樣品時,我特意研究了一下初中生物課本,發現:人體系統是必考知識點,各器官的結構、功能,都是必考題。我想,提前玩過這個模型的小朋友,會比其它孩子頭腦中有更多感性知識。這個玩具由美國專業兒童科學教育品牌——科學罐頭出品,很多學校在給孩子講人體的時候,會選擇這款玩具。這套科學罐頭人體認知的玩教具,原價389元,尖叫團購價139元。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學習人體知識,從這套『我們自己的身體』開始!這個玩具,最具特色的就是:具象性,孩子可親身組裝,觀察每個「器官」的樣子,建立早期的感性認識。試想一下:假如兩個人,一個是聽人講知識,而另一個人是己動手操作,則兩個人的知識理解完全不同,後者秒勝前者。
除了動手玩,它有百科和問答模式便於與孩子互動。只需要把知識卡,放到卡槽裡就可以學習。配套的視頻和手冊講解,帶孩子了解人體的各個器官,提前學習了解人體科學知識。

還提供了實驗記錄小貼紙,撕下教案背後的各個器官貼紙,貼到對應的器官位置,及時鞏固孩子學習成果。

北美教育協會推薦,STEAM團隊研發

3C認證,符合國家標準

科學罐頭Science can,是一個專注於5-12歲兒童科學思維培養,及學習能力提升的科學教育品牌。旗下產品由美國專家團隊研發,匯聚多學科智慧。北美教育協會推薦,為小學課程量身定做的產品。依託於美國成熟的STEAM教育理論,研發涵蓋了「科學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s、藝術arts」五大領域數十個科目的數百款產品。下圖是科學罐頭品牌,基於美國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設計的符合中國孩子進行科學探究、學習HIBL做中學圖譜。採用了ABS、PP環保材質,經國家質量3C認證,符合安全標準,可以放心交給娃玩。


身體外殼*1、頭部前外殼*1、頭部後外殼*1、頭骨&腦*1、肌肉*1、手臂骨骼*1、胸肋骨*1、肺*4、肝*1、心臟*1、喉管*1、胃*1、腎*2、小腸&大腸*1、底座*1、卡片*8。

最後給大家附上產品與包裝尺寸,大小合適,容易攜帶,擺在哪裡都能觀察。
「雙減」政策之後,新教育部長上任,中科院院士,他會更加注重科學教育,希望這個玩教具,滿足孩子好奇心同時,從小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 步驟二:打開開關,選擇百科模式,選擇卡片並在底座卡片槽處插入卡片,一次插一張,了解人體系統知識;👉 步驟三:觸摸卡片觸摸點,對照人體模型中器官模型,認識各個器官及功能知識點;👉 步驟四:替換不同卡片,重複以上操作,認識不同人體系統和器官功能知識點。👉 步驟一:打開開關、選擇問答模式、產品開始播放問題;👉 步驟二:根據產品問題,選擇對應卡片插入底座,觸摸對應觸摸點;Q4:問答答對模型會有什麼反應?答錯模型會有什麼反應A4:答對播放正確音效,亮一顆燈,答錯或超時15秒播放錯誤音效,不亮燈。

須知

1、發貨時間:一般下單後,3個工作日內發貨,周末及節假日不發貨。2、特別說明:全國包郵(偏遠補運費,港澳臺新疆西藏不發貨)。

3、售後服務:質量問題免費退換貨;非質量問題在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支持商品收到貨內7天無理由退貨,費用自理,介意慎拍。

相關焦點

  • 器官會「說話」?最新的人體模型,給娃生理科學啟蒙,更有趣了!
    這是個「會說話」的人體模型,功能強大,仿真可拆裝,語音百科+知識問答兩種模式,給孩子做趣味生理知識啟蒙,啟發孩子去探索人體奧秘。這套人體模型玩具,讓我眼睛一亮的是:可以讓孩子360°地觀察、了解人的身體部位。
  • 補團 | 美亞NO.1暢銷的超逼真人體模型玩具,生理科學啟蒙從這裡開始!
    通過逼真的人體模型,和每個器官的說明書,教小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身體,而且形象化的以「吃下一塊披薩」為例,帶孩子認識各器官是如何運作消化的。對於人體的學習屬於生命科學,國外學校會在課堂上講解人體,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食物和水如何使自己茁壯成長。
  • 158元丨《人體探索實驗》創意玩具,人體器官模型,科學製作,換一種方式認識身體!
    如今Batbunny團隊又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人體認知實驗,相比彩虹實驗的功能性說明書,它多了一本80多頁的人體繪本故事,每一個器官的科普故事配合一個動手的器官實驗,讓人體認知學習變得非常有趣和直觀。肺部會不斷吸進空氣,排出濁氣,讓身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器官。看看繪本中他們是如何介紹自己的:
  • 美女老師太大膽,穿「人體器官服」上生物課,直言:一切為了孩子
    大膽美女老師穿「人體器官服」上課,走紅網絡引起爭議之前,網上就有一位西班牙的美女老師,因為其獨特的教學方式,瞬間走紅了網絡,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作為一名生物老師,讓學生們了解人體結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位資深教師維羅妮卡,為了這件事煞費苦心!
  • 女教師穿人體器官服上課,學生都不好意思看,專家質疑:尺度過大
    在西班牙有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叫做維羅妮卡,她是一名生物老師,之前上課的時候都是和我國很多生物老師一樣,拿著簡易的人體模型對著孩子進行講解,很多時候孩子都是雲裡霧裡,甚至完全沒有興趣。當她發現了學生們的這些反應之後,便開始考慮轉換教學方式,以便讓孩子能夠儘可能的愛上生物這門學科。
  • 最近這些雜誌封面很難懂:雷佳音抱人體器官模型,李易峰變機器人
    比如說李宇春最新為《芭莎男士》拍攝的封面,要是不認真看封面上的文字,估計真沒多少人會認出這是李宇春吧?臉都遮成這樣了,有必要找李宇春本人來拍嗎?其實一直不太懂這種將大部分臉都遮起來的照片想表達什麼,像蔡徐坤在《精彩OK》的雜誌內頁也嘗試過。不過即使蔡徐坤不遮臉,他這套紅色羽毛造型也是讓人很難懂,有種不知道在cos哪種鳥類的感覺。
  • 3D人體模型醫學版禮包
    PC版3D人體模型醫學版免費領取。
  • MIT教授開發「晶片上的器官」模型,和「人造器官」不太一...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生物工程師們創建了一種被稱為「晶片上的器官」的模型。這是一種多組織模型,讓他們能夠在一個專門的微流控平臺上研究不同器官和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早在大約20年前,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工程學院教學創新教授、生物工程與機械工程教授Linda Griffith的實驗室就首次開始研究一種被稱為「肝晶片」的人類肝臟模型。該系統由在特殊支架上生長的人工肝組織組成,可用於藥物毒性測試。最近,她一直在研究許多相互關聯的器官的小型複製品,這些器官也被稱為微生理系統(MPS)。
  • 我童年做夢都想要的人體模型玩具,竟然這麼逼真了!
    有人建議,如果書籍知識能夠搭配一個人體模型會更加好玩,孩子就能更好的理解書本內容。在美國,有一款Smartlab出品的人體模型玩具《Squishy Human Body 探索人體器官》非常有名,很多學校在給孩子講人體、性教育時都會選擇這款玩具。
  • 女教師穿人體器官服上課,學生低頭不敢看,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
    記得初一上生物課的時候,講到人體生理衛生,女生低頭,男生偷笑,那場面真是一言難盡啊。生物課考人體構造,有個男生交了白卷,老師氣得捶胸頓足,「你自己是怎麼長得都不知道嗎?不知道低頭看,作弊會不會?」真是氣瘋了。
  • 3D生物列印全尺寸人體心臟的模型
    「我們現在可以建立一個模型,該模型不僅可以進行視覺規劃,還可以進行體育鍛鍊。」 一種「新鮮」的新型3D列印方法 越來越多的外科醫生正在採用3D列印作為開發定製模型的方法,這些模型可以使他們向患者解釋心臟程序。
  • 孩子認識身體的第一課——法國Janod磁力人體拼圖
    小時候嗷嗷總是會抱著一堆拼圖碎片和家人一起一坐就是一的下午那時候娛樂的項目少耐心也比現在都要好每次和父母一起完成一張拼圖的時候成就感帶來的喜悅能讓我開心好幾天呢~但是如今的拼圖玩具層出不窮選擇一款家長孩子都能一起玩的拼圖也變得更加重要嗷嗷今天就想給大家推薦一款來自法國的拼圖玩具法國Janod磁力人體拼圖
  • 補團 | 法國大獎人體磁力拼圖,帶孩子了解身體構造,認識自己
    ,通過遊戲拼圖的形式,帶孩子了解人體構造,認識真正的自己,也可以作為兩性教育啟蒙的第一課!關鍵是,拼出的每個造型,不僅是可愛,而是實實在在能讓孩子學到知識,包括了人體、器官、骨骼、肌肉...人體結構——
  • 孩子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1歲多不會喊爸爸、媽媽,2歲多不會說句子等等,均是孩子說話晚的表現。孩子說話晚是指其語言發育沒有達到與其年齡相應的水平,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好。那麼孩子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造成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 孩子英語啟蒙也有黃金期,了解這3種方法,讓孩子學好英語
    在這個階段,塑造孩子的發音訓練相對容易。許多父母還將擔心在英語和漢語的教學下孩子會不會感到困惑。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很小。能夠發展這種情況的人通常會有語言發展的延遲,表達能力低下或語言障礙的人很少進入這兩種語言環境的時間越早,他們學習母語的能力就越強。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走好英語啟蒙的第一步?這四個技巧,輕鬆搞定
    還是學不好,吃了不少虧,所以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最看重的也就是孩子的英語啟蒙,那麼家長到底如何走好少兒英語啟蒙的第一步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英語啟蒙最重要的是什麼?1.聽說能力的培養我們之所以能夠流利地表達母語。
  • 聊聊孩子的英語啟蒙
    這自然不能跟一眾雞娃牛蛙們相比,但我們自始就有一個原則,就是不攀比不炫耀,因為我們深知每個孩子的特點和發育情況非常不同,孩子也不應該是父母攀比的手段和炫耀的資本,我們只堅持默默地陪娃成長,其餘就交給時間,靜待花開。為什麼要英語啟蒙?
  • 醫療器械、器官模型……3D列印會有多少可能?
    掃描獲取三維數據、通過電腦編程,將模型導入印表機,一個與真肺一模一樣的肺部模型就可以從3D印表機裡列印出來。今年6月,貴州省人民醫院胸外科首次利用3D列印技術完成了三維模型下的精準肺段切除術。這一模型,不僅精準再現了病人肺部的病灶位置,甚至連每根血管都栩栩如生。
  • 西班牙美女老師穿人體器官服上課,有點辣眼睛~我咋沒碰上
    話說最近,這位歪果小姐姐結結實實地火了~猛滴看到這張照片,是不是會被嚇一跳?這是西班牙的一名小學生物老師,她因穿著3D「人體器官服」給學生們上課,照片被傳上推特之後被瘋傳。她畢業於英語和教學專業,已從事了15年的教學工作,目前是 María Teresa igo de Toro 學校三年級孩子們的藝術、科學、英語、西班牙語及自然科學等科目的老師。Verónica表示,她在教學中偶然發現:對小學生而言,人體器官的知識光憑講解和看圖片和模型還是比較難懂,他們需要更加直觀、更加立體的了解才行。
  • 家長不懂得傾聽,可能會導致孩子自卑又叛逆,別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每個家長都盼望著孩子儘快學會說話,當聽到孩子說的第一句爸爸媽媽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務必的興奮、歡喜。可是在孩子真正學會說話想要表達的時候,家長又失去了傾聽孩子說話的欲望。經常會出現孩子從學校回來想要跟家長分享自己在學校裡遇到的事情的時候,或者是跟家長訴說自己剛發現的道理時,父母就會因為忙碌或者不耐煩打斷孩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