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大家都為購買口罩、酒精等疫情防控醫藥物資而發愁。雖然貴州省並不是醫療衛生用品生產的主要省份,但是省市縣三級工信部門聯動,選派12個幫扶組進駐省內生產口罩、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當前急需物資的12家重點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穩定生產、保障供應。
各幫扶組進駐企業後,全力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原料採購、運輸,以及用工、資金和擴產轉產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難,讓企業安心生產,最大可能挖掘生產潛力,最大限度保障市場供應。2月4日,貴州綜合廣播特別節目《眾志成城抗疫情》中連線了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民爆物品監管處副處長楊開倫:
此次疫情爆發以來,特別是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作為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藥物資保障組組長單位,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從廳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各處室負責人到普通工作人員,全體參與、全員行動、全力以赴,千方百計做好醫藥物資保障工作。
不僅如此,還從全省省市縣三級工信部門抽調幹部,組成12個幫扶工作組,按照一廠一個駐點幫扶組,一組就是一個戰鬥隊的要求,進駐12家疫情防控應急醫藥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其中5戶是口罩生產企業,6戶是消殺用品生產企業,1戶是藥品生產企業。
我們這個12駐點幫扶企業的任務,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督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決服從和服務疫情防控大局,為全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最大努力和積極貢獻;
二是督促指導企業在確保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加速復工復產,加速達到滿負荷生產,加速形成企業所能達到的最大的保障能力;
三是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幫助企業解決在原料採購運輸、資金短缺、擴產改造和緊急轉產等方面存在的困難。
你駐點這家企業和發現主要困難是什麼?你們為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做了哪些工作?
困難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料採購運輸,二是緊急轉產需要辦理的相關手續。針對這些困難我們依靠組織、依託屬地,政企合力,積極協調解決。
高澄公司生產的免洗洗手凝膠,屬於消殺類產品,所需的丙二醇等生產原料和泵頭、吹瓶等包裝材料,均從廣東購進。由於在年前,企業儲備的原材料已全部用完,在疫情爆發,接到工信部門復工復產的通知後,由於正值春節期間,許多企業已停產運輸公司已停運,企業主動作為,經多方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難,將原材料從廠家送到廣州物流公司,計劃於1月31日晚上,由廣州起運,2月1日運達並組織生產。
我們是1月31日入駐企業的,入駐後,也是在期待原材料的運達。但在2月1日早上9點得知,企業所購原材料還在廣州,原地未動,這一來,我們和企業責任人,全部都著急了,醫藥物資保障是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的關鍵,生產出產品是做好保障的前提。
時間不等人,我立即以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藥物資保障組組長單位駐企業幫扶人員的身份,主動聯繫貴州圓通公司負責人陳霞女士,請她們幫助優先保障高澄公司託運的用於抗擊疫情所需的原材料。陳女士馬上答應向圓通公司總部報告,幫助協調調度,優先起運。我與陳女士以前從來沒有聯繫過,沒有見過面,對她答覆的優先起運心中也沒有底,就在我們焦急等待的過程中,大約在中午12點的時候,陳女士來電說貨已起運。聽到這個消息,當時我們駐點的人和企業的人還是相當激動的。
這批原材料於2月2日凌晨2點左右運達廠裡面,我們連夜卸貨當即組織生產,在按工藝發泡24小時後,於昨天生產出第一批產品。這個過程中還協調龍裡縣交通局和高新產業園區幫助出具通行證,保障了承運車輛一路順利通行。第二個困難就是辦理緊急轉產所需的許可證。
1月31日,省委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千方百計做好物資保障工作。為落實省委要求,1月31日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織書記、廳長何剛組織相關企業召開了緊急轉產座談會,動員具有生產能力的企業為保障醫藥物資需求,緊急生產口罩和消殺用品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高澄公司響應號召,擬依託現有場地、人員、技術和設備,緊急轉產75%的醫用酒精和次氯酸消毒液,但沒有取得生產消毒用品所需的許可證,希望幫助協調辦理。
這個情況,我於2月2日向省工信廳消費品處張鳳處長做了匯報,張鳳處長立即向廳領導匯報,2月3日也就是昨天,省工信廳何剛廳長,黨組織成員汪家強會同省藥監局、省衛生監督局相關負責同志先後到高澄公司,實地指導,現場辦公,幫助解決問題。一同到高澄公司現場辦公的省衛生監督局劉輝處長就企業通過綠色通道辦理消毒品進行了現場輔導。目前高澄公司緊急轉產所需手續正在抓緊辦理。
在進駐企業的這幾天時間裡,我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我們12個組中,有很多組的同志都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在駐企的過程中,我們有個共同感受,就是高澄在原料短缺運輸緊張的情況下,決定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不因產品稀缺需求爆漲而漲一分錢;圓通公司陳霞霞女士雖素未謀面,但仍然向總部積極協調調度幫助解決運輸困難,這些企業的職工放棄休假放棄家人團聚,奔赴各自的抗疫陣地,衛生健康、交通和我們工信等政府部門積極主動密切協作幫助企業解決難題。雖然這些從全省範圍來說是很小很小的一個點,但從這個點,體現了全省4千多萬民眾在危難面前人民的眾志成城,體現了政企合力全民行動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我堅信,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堅強領導,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都提升更大的抗疫自覺行為,都獻出更多的愛心,都投入更多的感情,就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這個魔鬼。
貴州高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重點生產企業,生產的消毒衛生用品「免洗手凝膠」屬應急急需產品。駐點幫扶小組入駐貴州高澄公司後,與企業緊密協作、共同努力,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復工復產、生產運輸、緊急轉產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加速形成了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2月4號節目中我們也連線了貴州高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晁兵:
參與抗疫情企業做了哪些安排部署?
高澄公司原來是一家器械廠,原來主要生產醫用手術耗材以及公司研發的系列的雷射方面的產品。疫情爆發時,我們把這些生產都停下來了,全力生產免洗手凝膠,馬上準備轉產次氯酸和75%酒精。次氯酸發生器設備現在在雲南那邊,已經在裝車了。我們生產的免洗手凝膠主要成分是乙醇和三氯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2月3號包裝的免洗手凝膠有多少?將投向哪裡?此後產能能達到多少?如何投放幫助公眾做好衛生防疫?
免洗手凝膠2月3號已經生產100多件,今天可能會是200多件,產能正在逐漸恢復,主要還是取決於原材料。現在生產的產品主要是保一線,在不漲一分錢的情況下供到醫院。
來源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編輯 劉振梁
編審 胡燕妮 馮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