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耕藝術簡歷
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
從事書法研究30餘年,書法入選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展、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展、全國第五屆書法展以及全軍第一、二、三、四、五屆書法展等百餘次,多次榮獲全國書法比賽一等獎,其作收藏故宮、中南海、國家博物館,亮相法國羅浮宮,並曾作為國家文化符號先後於2008年,2011年分別搭載中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中國神舟八號飛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飛越太空。曾在法、德等歐洲8國進行書法交流。
漢字是書法的本源,書法是漢字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書法也是華夏文化展現在世界面前特殊藝術形式,是世界文化之林中比較少見的藝術種類。書法藝術跟文化也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而書法藝術的勃興,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那麼,什麼是書法藝術的精髓呢?
文化交流傳承的視覺性表現藝術
書法作為世界獨一份的文化藝術,可以通過視覺藝術表現形式,是中國書法在世界上享有的特殊標籤。書法家把自己領悟到的文化內容,通過精煉歸納再把它書寫成書法作品,就完成了一個內容通過視覺藝術傳承的傳播的價值實體,而欣賞者通過這個價值實體再來了解回味文化中的內涵。一方面傳承了中國的文化,另一方面,又通過書法的表現讓人們領略中國書法表現出來的精神張力和視覺衝擊,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傳薪久遠的文化密碼!
雄渾的文化基因和深邃的歷史感。
伴隨文字的出現,中國書法經歷了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到草書歷史進程。從甲骨文的濫觴、書法審美日漸的成熟的金文、中國書法的精神自覺的篆書、雄強的氣勢宏闊的隸書、大氣中正之楷書、婉轉流美而不失剛健的行書到精神之舞點劃成仙的草書! 幾千年的時間跨度,書法伴隨經典的文化,從象形到會意的智慧演進,從簡單的空間造型一步一步的發展到今天的最高全方位審美境界!
民族精神生態和文化傳承的風向標
隨著書法的本體延伸,以文化作為內核的中國書法,不斷地吸取有贏有營養的價值成分,自覺摒棄一些非文化價值體現的書法糟粕。書法家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自我修為,不斷的深耕文化的精神領地,引領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書法審美觀點。因此,在書法文化傳承中,一些狂躁的、粗暴的與傳統相悖的非文化類書法作品,在有意無意之中就被人們的驅趕出去了思想領地,自動的保留了自由中和、積極向上的審美傾向!
最有價值的藝術傳承
中國書法是書法人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見證和記錄,以對文化精髓的帶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呈現,讓人感覺時代的文化藝術的脈動,社會變革進步的氣息,歷久而彌新的殘存書法史料,也彰顯了人們對書法藝術的審美格調,是集文化,歷史,以及藝術大成的三位一體的權重史料。
具有無可替代的文飾作用
中國書法的裝飾性作用也不容小覷,由南至北的名勝古蹟、從古至今的雕梁畫棟、文人雅士的精緻小居,到處可見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書法牌匾、意趣橫生的各式對聯和催人奮進的勵志條幅!
書法是什麼?書法就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自古以來,不同的書家對書法的認識各有不同,同一個書家,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書法的理解也不一樣。所以,書法的真諦是什麼?這是一個需要永遠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從古至今,那些偉大的書法作品都是具備陰陽兩重表現形式。一種是外在的表現,一種是內在的情緒傳遞。
中國書協的主席們對丁嘉耕書法主要評價摘要:
(一)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評:「思逸神超。」
(二)第一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沙孟海評其書:「師古能化,陳中出新,典雅秀勁,擒縱有度」。「堅持數年,定有大成」。
(三)中國書協副主席劉炳森評:「丁嘉耕的書法碑帖兼容,沉著痛快,儒雅秀逸,風格獨特,多有創意,富有貴族氣息。」。
(四)中國書協副主席、北京市書協主席林岫評:「取法臻乎上,馳毫雅且新」。
(五)第三屆中國書協副主席、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主任劉藝評:「丁嘉耕書法既有六朝碑刻的震撼力,也有北宋帖學的感染力。既有『駿馬朔風漠北』那風雨如磐的壯美;也有『杏花春雨江南』那似水柔情的優美;既有『大江東去』的豪放,也有『寒蟬悽泣』的婉約。這說明香港媒體曾報導丁嘉耕書法在香港拍賣價四尺中堂1.8萬元的高價絕非偶然」。
(六)第三屆中國書協副主席李鐸評:丁嘉耕的書法「捃碑納帖,取博用宏。氣勢恢宏,老辣蒼勁。出唐入晉,絢麗多姿。#藝惠藏#
徐朝江小楷書法賞析——深度解析書法的真諦是什麼?
徐朝江小楷書法欣賞——學楷書只能先學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嗎
徐朝江小楷書法欣賞——深度解析如何寫好小楷書法
為什麼現代大多有名的書法家所寫的楷書都是歐體——朱非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