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3種跑鉛線組,哪個好用?子線雙鉛用過嗎?

2020-12-21 野釣人老高

雙鉛釣法在野釣中應用廣泛,主要是為克服小河走水、颳風,而導致的浮漂移動。雙鉛釣法在實踐應用中不斷演進,逐步形成了:母線雙鉛、母子雙鉛、子線雙鉛三種形式,且各有特色。那麼他們分別是什麼結構,又是如何垂釣的,以及釣友的問題,子線雙鉛到底好用與否。

雙鉛線組簡介

三種雙鉛線組在實際中頻率是不同的,下文由多至少,分別展開介紹。

1、母線雙鉛:即兩個鉛墜分別在主線上,下鉛墜緊靠8字環,上下兩個太空豆打開,大約相隔5公分的的距離,鉛墜可在主線自由滑行;上鉛墜上移至與下鉛墜10-15公分的位置,兩端太空豆鎖死。其中下鉛墜沉底,穩定浮漂以免被流水衝擊;上鉛墜懸浮,起到調節浮漂靈敏度的作用。當咬餌後,魚拉動子線動作,在通過水線將信號反饋給浮漂,浮漂上下起伏,提竿上魚。

2、母子雙鉛:與母線雙鉛類似,只是上鉛墜在主線,下鉛墜在雙子線的其中一根,根據魚情及靈敏度選擇是長子線或短子線,動作原理與母線雙鉛一樣,這裡不再贅述。

3、子線雙鉛:同樣與母線雙鉛的動作原理一致,區別在於兩個鉛墜都在其中一根子線上,另一個子線沒有鉛墜的束縛,同時子線不宜過短,否則雙鉛距離太近,鉛墜的懸浮、著底不宜實現。具體細節,優缺點下文講述。

不難看出,三種雙鉛線組,儘管鉛墜位置有所差異,但動作原理一致,區別在於子線靈敏度的不同,並且可通過子線釣餌的不同狀態真的不同的目標魚。

子線雙鉛的製作方法

子線雙鉛製作的難易程度也是評價「是否好用」的標準,如果製作過程麻煩、繁瑣,那麼難以推廣,也很少人使用,自然不好用。

加鉛皮座:通常短子線那段選用穿過兩個鉛皮座,分布包裹鉛皮,其中上鉛墜小於下鉛墜,這樣保證下鉛墜與水底有足夠的附著力,但使用兩個鉛皮座因為質量偏大、過於笨重,所以常用兩個太空豆代替,當使用時直接將鉛皮包裹上即可使用。

加太空豆:一般雙鉛用在較短的子線,但有時想進一步提高浮漂的靈敏度,也會用在較長的子線,這樣短子線鉤餌懸浮,當魚吃餌後,拉動浮漂動作,而上鉛墜懸浮抵消了一部分浮漂浮力,所以浮漂靈敏提高,許多微小信號也能顯示。

子線雙鉛的優缺點

除去製作是否難易外,重要的是子線雙鉛使用過程中是否順暢,這才是好用與否的關鍵。

優點:子線雙鉛的目的,便是它的優點,穩定浮漂,避免流水的衝擊;同時兼顧靈敏性,能夠抓住輕微細口。

缺點:容易繞線,當拋竿時,如果操作不準確,有鉛墜的子線與沒鉛墜的子線容易糾纏在一起。當上魚後,提竿後魚在掙扎的過程用也容易纏繞,這樣經常損失子線,而還需要重新製作雙鉛。

子線雙鉛使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拋竿:使用過過程中建議,儘量拋滿竿,這樣因鉛墜的重力,子線下落過程中,做鐘擺運動,這樣發生纏繞的概率小一些。

2、加工鉛墜:鉛墜穿入子線之前,將鉛墜邊緣的毛刺清理乾淨,加工成類似橄欖形狀,這樣可進一步降低纏繞的可能。

寫在後面

不難看出,不管是母線雙鉛、母子雙鉛,還是子線雙鉛,區別不算明顯,只是鉛墜的位置發生變化,但基本原理一致。所以筆者建議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具體水情、魚情選擇最佳方案。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野釣必殺技:雙鉛線組和雙墜跑鉛,有啥神奇之處?
    不過鉛墜到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要求,但是靈敏度不夠,採用雙鉛的好處就是既能讓鉛墜很重,又能提升鉛墜到底的靈敏度,實在是野釣中非常實用的釣法。介紹下雙鉛線組和雙墜跑鉛,供各位釣友參考下。一、雙鉛線組的原理野釣環境複雜,導致我們有時候調漂不得不調整到鉛墜躺底,這個是調漂的最鈍狀態,雖然可以防止走漂鬧小魚,但是可能過鈍了,中等大小的魚都可能拉不動浮漂。或者部分情況只是因為大風不好拋竿,或者流水走漂,但是魚情可能是小魚基本沒有,這也不需要過鈍。
  • 野釣筆記第四篇線組
    線組是我們垂釣中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們簡單說一下臺釣線組。1、我們垂釣線組一般有太空豆、漂座、鉛皮座、八字環、主線、子線組成。現在比較常用的雙鉤線組和通線單鉤線組。通線單鉤一般主要用於傳統釣,雙鉤用於臺釣,臺釣還有一種通線單鉤線組一般用於釣大魚,單鉤溜魚的時候不容易掛底和搭橋發生斷線跑魚情況。2、線組搭配:一般我們在垂釣過程中主線大於子線,小於竿子最大拉力值,這樣搭配是為了掛底上大物的時候,首先斷的是子線,這樣我們損失會小很多,畢竟子線只要一個鉤子,主線還有漂,竿子更貴。
  • 【釣魚技巧】雙鉛線組的製作和使用技巧
    我們通常在釣魚中使用的線組基本都是一個鉛墜,這個鉛墜的目的是平衡浮漂的浮力,讓線組能到底,鉛墜的大小影響線組下降的速度,也影響了線組的靈敏度。雙鉛線組,顧名思義,是兩個鉛墜,兩個鉛墜有兩個鉛墜的妙處。今天聊聊雙鉛線組,雙鉛線組在臺釣和傳統釣中都有使用,原理相同,但是應對的魚情稍有差別。
  • 腳墜大跑鉛線組的製作及調釣
    一、 腳墜大跑鉛的應用   在以臺釣為主的手竿垂釣中,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如比賽中使用3米6的竿,想拋到4米的窩點、使用4米5的竿子想拋到5米的窩點,在限定漂長50公分以內,子線不得超過竿長20公分後,你是無法實現的;當有風波,逆光時,野釣走水時,以上這些情況臺釣很難應付時,腳墜大跑鉛釣法就可以適當彌補這些缺陷了。
  • 雙鉛釣法:擺脫雙鉤著底的固定模式,鉤餌懸浮,穩定兼顧靈敏性!
    即使如此,雙鉛釣法在實踐中依然問題多多,那麼有沒有好的方法,對雙鉛釣法做進一步升級、改造呢?雙鉛釣法實踐中的不足之處與跑鉛釣法不同,雙鉛釣法主線有兩個鉛墜,一個上鉛墜、一個下鉛墜,其中下鉛墜緊靠8字環,鉤餌沉底後,下鉛墜同樣著底,起到穩定浮漂的作用,避免隨流水走動;上鉛墜懸浮,調節浮漂的靈敏性。
  • 釣魚用3加2的線組,野釣能夠大小通殺嗎?
    野釣3加2線能大小通殺嗎?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機率不大的。我們先來看看3+2的線組搭配可以釣上來多少斤重的魚兒?從上圖釣友的的留言上來看3+2是可以釣上來10斤以上的魚兒的。3+2的線組垂釣於大水面3+2的線組垂釣於小水面從問題3+2的線組的選擇上,個人猜想題主您是玩大水面的釣友,因為在我身邊玩小水面的釣友基本上沒有用這麼大線組的
  • 伊豆單鉤、子線PE、主線尼龍!這便是我的野釣線組,只追求實用
    看清楚標題,是「伊豆單鉤」,也就是說我用的這個線組是單鉤釣法,主線很普通,尼龍材質主線,但子線不是尼龍而是PE,所謂PE就是大力馬,二者雖有區別,但對我們野釣人來說,完全沒必要知道!既然敢標榜這個線組搭配只追求實用,那麼就得說出個所以然來,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建議大家都這樣搭配去野釣,是給大家一個線組搭配的思路,更主要的是想提醒廣大的野釣人,不要被臺釣思想禁錮!
  • 野釣遇上小魚鬧窩,這些釣法可以「擇優錄取」,過濾小魚釣大魚!
    或者使用較大的魚鉤和子線,都可以增加小魚的進食難度。餌料重而且大,也能快速到底,讓小魚追不上,增加餌料比重也是一種方法。除了這些用餌的方法以外,還有一些增加浮漂產生漂相的釣法,在小魚鬧窩時都可以使用,小魚拉不動浮漂,自然也就過濾了小魚,達到只釣大魚的目的。
  • 冬釣鯽魚,用0.8子線好還是0.4子線好?看完此文一目了然
    就拿釣鯽魚來說,有人覺得0.4算細,0.8算粗,而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用過2號以下的線,在他們眼裡5號、10號才算粗!冬季野釣鯽魚該用多粗的線?如果只談野釣,不談季節和魚種,那麼在線組的搭配上可以是3+2、2+1.5或者1.5+1.2,這樣的搭配相對來說可以大小兼顧,遇到三五斤的鯉魚不虛,一二兩的鯽魚也釣得上來。
  • 是一鉤到底一鉤懸浮好,還是一鉛到底更合適?
    當然了,你選擇的浮漂吃鉛量和線組粗細、魚鉤重量也要掛鈎,還是以一兩斤重的魚舉例,假設我們用到1號、1.2號的主線,四五號的鉤子,但如果浮漂用的是5克,那明顯就不合適了;反過來,釣很大的魚比如十幾斤,你用四五號的線去配合一兩克吃鉛的浮漂,那也是不合適,可能連線組都繃不直。
  • 防止子線纏繞,還是這招最有效!
    yeweiyan:野釣時,一不小心就纏線,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子線纏繞嗎?在拋竿時不要將竿尖拉彎,避免竿尖往裡彈或往裡繃,而是藉助竿的特效,把整個線組拋出去,形成一種往裡的動作然後慢慢送出去的感覺,按照正確的基本動作練習,才能養成良好的拋竿習慣,避免子線纏繞。  zc:競技比賽使用飛鉛釣法,常常遇到子線纏繞,然後導致斷線跑魚的現場,請問該如何避免子線纏繞?
  • 釣魚技巧誤區:雙墜跑鉛線組,基本就是個笑話,原因是這些!
    前段時間介紹了雙墜釣組,這個釣組在野釣中非常實用,傳統釣和臺釣都能使用的上。核心要點是小魚多或者走水的時候,不得不調整到鉛墜到底,這樣可以過濾小魚口,也能固定住釣組,但是缺點是如果躺底的鉛墜過大,靈敏度就非常低,很多時候釣組觸底可能就能固定住釣組,往往不需要太大的鉛墜躺底。
  • 夏季釣魚不得不說的事兒——子線雙鉤
    臺釣子線雙鉤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個成品線組都少不了它!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子線雙鉤的知識!有些人會說了,兩個魚鉤,一段魚線,綁起來不就完事兒了,作者是不是標題黨為了吸引流量唬人的。在這裡,我必須跟大家說一點,一副好的子線雙鉤是一定能讓你在釣魚的時候如虎添翼的!
  • 野釣時如何選擇適合的釣線,根據這幾點配置合適的線組
    野釣怎麼選擇線組搭配,這個是很多新手釣友頭疼的事。對釣魚不知道如何的配線組。在垂釣時,選擇的線組過大,影響魚吃餌時候的漂相,不能急時體現出吃口。如果線組過小,在中魚會頻繁的切線。那麼野釣如何選擇線組,今天海王與大家一起分享如何選擇線組。
  • 半斤左右的鯽魚用多大的線組?用幾號魚鉤?
    (絕對原創分享)現在這個季節,魚兒覓食慾望高,正是野釣鯽魚的旺季。一、線組搭配野釣時,在線組選擇搭配上,我一般都是用2.0的主線+1.2的子線,6號赤秀魚鉤進行作釣,因為這個季節,鯽魚相比以往個體偏大,都是成兩的較多,一場魚下來,基本都是2兩、三兩、四兩較多,半斤八兩也很常見。
  • 腳墜和跑鉛線組綁線、調漂技巧
    米的窩點、使用4米5的竿子想拋到5米的窩點,在限定漂長50公分以內,子線不得超過竿長20公分後,你是無法實現的;當有風波,逆光時,野釣走水時,以上這些情況臺釣很難應付時,腳墜大跑鉛釣法就可以適當彌補這些缺陷了。
  • 野釣鰱鱅子線如何選擇,尼龍線、PE線誰更勝一籌?很多釣友選錯
    釣友提問:一位釣友2年執著釣鰱鱅,有時候遇到魚口不好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調整,子線不知道用尼龍線還是PE線,有的釣友說尼龍線好用,也有釣友說PE線比尼龍線好用,直接把我弄懵圈了,希望大溼解惑。大溼分析:關於子線的選用,尼龍線和PE線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想必很多釣友都不是十分清楚,其實不能說哪種子線更好用,而是在不同的作釣情況搭配有所不同,一般野釣的話建議用尼龍線,由於野外水域環境比較複雜,容易掛到一些樹枝或石頭,子線選用尼龍線有利於保護魚竿和主線不易拉斷。想釣大魚如何選擇子線呢?
  • 細說野釣用線:別只關心魚線粗細,搭配、操作和保養也重要
    比如鯽魚坑,放的是8兩至1斤的體型,那我用1.0或1.2的大線,0.6或0.8的子線就行了,要變動也是根據這個線號標準,像魚的密度高、皮毛好或者該黑坑出魚率很穩定,那我搶魚可以用更粗的線甚至用大力馬來飛磕操作;偷驢時魚少了、魚滑了、口輕了,我就換成0.8+0.4或0.6+0.3。再舉個例子,如果這是個大物坑,老闆放的是二十多斤的青魚,那麼線組就得用到8+6、10+8了甚至更粗,這和暴力的操作有關。
  • 野釣鯽魚如何搭配線組?鉤線漂一次跟你講清楚,從細節提升漁獲
    臺釣的釣組搭配分為漂、線、鉤三部分,咱們先從最簡單的線開始吧。這裡必須說句實話,釣鯽魚的線組搭配要比釣鯉魚的簡單很多,畢竟前者的個體差距比較小,用不著先特意去劃分目標魚的重量範圍。釣鯽魚使用的線組通常為06和08,推薦釣友各備一套。
  • 輕鬆學臺釣:臺釣線組的正確搭配技巧,線組得當,多上魚少跑魚
    本期介紹下臺釣的線組搭配問題,都是入門的內容,個人經驗,供各位釣友參考!一、線組組成製作線組的時候需要準備6顆太空豆,一個鉛皮座,一個浮漂座。浮漂座用前後2顆,總4顆來固定住,這個太空豆的作用除了固定住浮漂座,還有定位的作用。因為野釣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水底不平的情況,所以很多釣友喜歡釣一個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