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剛大夫,編輯 強哥
糖尿病病人越來越多。
維生素D的研究也越來越「引人注目」。
糖尿病和維生素D有著"諸多"關係。
我建議糖尿病友要去醫院監測下,維生素D。
在人們古老的認識中,維生素D與骨代謝、骨病密切相關。現讓我們看看她的作用:
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
1)調節體內鈣磷代謝,維持血磷和血鈣濃度;
2)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健全;
3)促進骨形成,刺激骨吸收,促進鈣鹽沉著;
4)減少多種骨疾病的發生風險;
可見,Vit D缺乏與佝僂病、軟骨病和骨質疏鬆有著密切的關係。Vit D水平充足可降低跌倒及骨折風險(這也是老年人要注意的地方)。
隨著研究的進展,醫學界越來越傾向於「維生素D不是維生素,而是一種激素」的認識,她還參與著眾多的健康問題:Vit D缺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慢病腎病、自身免疫疾病、常見腫瘤的患病風險。
大量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Vit D缺乏比Vit D充足人群的血壓上升幅度高20%;Vit D水平低的人群5年內發生首次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明顯提高,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2倍;Vit D水平充足可有效降低結腸腫瘤、乳腺腫瘤、卵巢腫瘤罹患風險。研究證實Vit D水平與胰島素敏感性呈正相關,2型糖尿病發病率與Vit D水平呈負相關,可見確保Vit D水平充足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此外,Vit D還能夠調控基因表達並且進一步發揮對免疫細胞的調節作用,與多發性硬化病(MS)、1型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溼關節炎(RA)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
有學者提出,為什麼流感總是圍繞冬季發病?-----冬季維生素D合成減少可能是因素之一。
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的疾病,一般認為有哪些呢?
1)癌症: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
2)肝腎疾病:腎性骨營養不良、慢性腎疾病、血液透析、慢性肝炎、肝硬化;
3)骨疾病:骨軟化症、佝僂病、骨質疏鬆;
4)其它疾病:心血管、高血壓、呼吸道感染與哮喘、皮膚病(如過敏)、神經系統疾病(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抑鬱、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等。
縱觀現狀,維生素D最受關注的還是預防新生兒、兒童佝僂病和骨質疏鬆症防治的兩大領域。
糖尿病友,我建議您要監測一下這個指標,因為:
1、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中國迎來新的生育高峰,高齡孕婦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人數明顯增加。有研究顯示,妊娠期高血糖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同時,維生素D可以調節胎盤的發育和功能,這表明孕婦維持較好的維生素D水平可預防如流產、先兆子癇,和早產等妊娠併發症的發生。
有研究顯示,孕中晚期維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是普遍現象,母親血清25-羥基D3水平小於37.5nmol/L,剖腹產率增加4倍。
2、糖尿病患者的腫瘤發生概率是正常人的4倍,而維生素D不足與乳腺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常見癌症有密切相關性;
3、糖尿病並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疾病、慢性腎病的可能性更高,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更多、更嚴重。
4、老年糖尿病,並發骨質疏鬆等骨代謝異常的疾病風險更高。
所以,真的應該檢查一下。
維生素D的來源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維生素D就是通過皮膚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合成,約佔人體維生素D的90%。外源性維生素D主要來源於食物和補充劑。
皮膚被太陽有效曬20分鐘(只需裸露胳膊、腿,或手、手臂和臉部),就可以生成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但是這個有效曬太陽是需要很多要求的。有一個「影子學說」,即,太陽照射下產生的身影要小於身高的時候,合成維生素D的紫外線才夠強度,否則就要大打折扣,照射的時間就需要延長。所以,北方人相對南方人,冬天相比夏天而言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 。
隔著玻璃曬太陽只是無用功----孕婦媽媽要注意哦;
雲層、濃煙、霧霾,會阻擋紫外線;
厚衣服,甚至窗簾,也會使得紫外線穿透乏力;
如果您害怕「暴曬」而出門前使用防曬霜、遮陽傘,效果也是大打折扣。據測定,SPF15防曬霜可以使維生素D光合成減少98%。
美女保健,有時候真的不容易啊!
所以,「萬物生長靠太陽」的製造「能量」,還是需要技巧的。
天有不測風雲,颳風下雨有霧霾,「蜀犬吠日」的天,那可怎麼辦?
當然就要儘量食補外源性的啦。
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比較低。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中,含量甚少。植物性食物中,可以選擇被紫外線照射的蘑菇類,而動物性食物中則是含脂肪很高的食物,如魚卵、蛋黃、奶酪等。而這些食物,要想保證足夠的維生素D,常常食量過大,比如,雞蛋黃要吃10個以上,而這常常是被醫生告知要限量食用的。
所以,補充維生素D的產品,在維生素D 的諸多研究下,很是盛行。尤其是:兒童、孕婦、更年期婦女、老年人骨質疏鬆症者。
但即使如此,維生素D不足,仍然很是普遍。
當然,維生素D超量危害還是很大的。
我只是告訴糖尿病友,維生素D缺乏很常見,在一個人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需要一定量的維生素D的補充。而作為糖友,您可能更是一位維生素D 的缺乏者。
識別是不是缺乏它,很容易:就是到醫院檢測「25-OH維生素D」---金標準!
如果是糖尿病友的您,是妊娠期、或是更年期、或是老年人,或有焦慮、抑鬱、易激惹,或是愛出汗、睡眠差,或是戶外活動較少,及時出門也是「全副武裝防曬設施」,就去監測下這個指標吧。如果檢測這個指標並沒有低於30ng/ml,您也可以試驗性的用一些維生素D補充,有專家建議25-OH維生素D維持30-45ng/ml或許更好。
記住:冬夏有別!可能要化驗幾次哦。
我是醫生,不賣藥的,
近日有一位病齡20年的74歲老糖住院,血糖高飄不說,全身內衣都溼漉漉的(都能擰出汗來,她說已經好幾年了)。監測25-OH維生素D缺乏,補充維生素D幾天後,出汗好多了,血糖也降了下來。
就想到了要寫這篇文章(時間太短了,雖然可能是巧合)
偶爾是治癒,常常是安慰,總是去幫助!
我只是提醒大家如何關注健康。
多曬太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