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抄底諾基亞後走向Google還是蘋果?

2021-01-09 雷鋒網

特洛伊木馬的故事再度上演。微軟今天宣布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在微軟原高管埃洛普赴諾基亞擔任CEO時,人們便說這或許是微軟精心設計的一個局,坐等諾基亞手機業務入甕。

埃洛普將諾基亞帶到谷底,帶回微軟

埃洛普未能拯救諾基亞,他全盤推翻了前任CEO康培凱亡羊補牢的系列計劃。例如邊緣化塞班系統、與Intel聯盟研發基於Linux的Megoo,大力推進開發者工具包Qt聚攏開發者。可能等不及驗證這些計劃能否追上Google和蘋果,埃洛普上任後所有計劃都成為「微軟計劃」,最終成為微軟的一項業務。

埃洛普入主諾基亞後已經加大與微軟的整合力度。除了系統上高度依賴Windows Phone外,還將地圖、渠道等拱手交給微軟支配,儘管其獲得了一定的廣告分成,但微軟卻通過授權的方式在HTC、三星等處拿到了更多的好處。諾基亞一樣需要支付授權費。

對諾基亞來說更難以接受的或許是微軟自己滲入硬體業務。繞過諾基亞推出自己的Surface平板就給了諾基亞一記耳光,微軟宣稱不為現有的WP7提供下一代系統的升級,給了諾基亞第二記耳光。諾基亞並沒被打醒,反而死心塌地追隨微軟,直到今天成為微軟的一部分。

諾基亞遭遇寒冬,清倉大甩賣

諾基亞收入、利潤和股票向坐過山車一樣急速下滑,已經接近最近16年的谷底,且沒有任何爬升的跡象。去年底還在出售總部大樓。現在則將手機業務直接清倉大甩賣。另人唏噓。

諾基亞最輝煌時市值高達1100億歐元。這次出售價格為55億歐元約合72億美元, 07年諾基亞收購世界第二大地圖業務 NAVTEQ則花了91億美金。更可悲的是,中國成立不到兩年的智慧型手機服務商小米估值已達到100億美元。

這也是諾基亞沒有選擇的選擇。這個冬天對諾基亞異常艱難。放眼望去,需要諾基亞的公司有兩家。微軟和華為。華為從通信設備起家,滲入智慧型手機業務後在全球發展勢頭甚猛。良好的業績也給華為帶來了擴張需求。此前黑莓、諾基亞等業務均傳出可能被華為收購。

華為負責終端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在微博透露:

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在其正式公布之前,微軟高層團隊Terry等一起向我電話通報了其收購的決策。記得上次見到Terry時,他還跟我開玩笑說:「要麼你們收購,要麼我們收購」。現在看來還是微軟買下了。

微軟收購諾基亞轉型設備與服務公司

鮑爾默和埃洛普的聯合聲明郵件透露了微軟收購諾基亞的動機。 1、手機份額和利潤;2、WINDOWS 生態系統;3、設備和服務;4、移動領域新的疆界;5、諾基亞的硬體設計、供應鏈;微軟的WINDOWS和用戶。

前不久,微軟CEO鮑爾默也宣布將在一年內退休,微軟將向「設備與服務公司」轉型。而現在收購正是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業務。那麼諾基亞能幫微軟到哪裡呢?

微軟難以走向Google模式,Windows將成Nokia專屬

可以看看兩年前Google收購Motorola的舉動。當時Google憑藉安卓系統和Google服務,藉助OHA聯盟橫向整合的方式,已成功構建了與Apple抗衡的移動生態系統。但Motorola擁有的眾多專利卻對Google擁有很大的價值,此前Google面臨過多次專利勒索。實際上,收購初期透露的將會利用Moto的硬體、供應鏈和渠道能力,在接下來2年並未真正發揮力量。

由於Google拉了眾多小夥伴入夥,除了諾基亞幾乎所有手機製造商都擁抱了安卓系統。Google太支持自家的硬體業務勢必會破壞聯盟平衡。Moto主要承擔了硬體能力支持和防禦作用,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幾乎不再有存在感,Google推出的Nexus系列產品則是找華碩、三星等廠商合作。

接下來微軟是否面臨這個困境呢?Windows Phone系統,諾基亞的份額達到80%,HTC大約佔到10%不到,三星、華為以及其他廠家的份額則更小。再加上HTC每況愈下,WINDOWS PHONE接下來或許會成為諾基亞的專有系統。

微軟在收購公布前提前向華為通報情況,又耐人尋味,這是暗示華為別拋棄別放棄?不過用戶和開發者提不起對WINDOWS的興趣,廠商再怎麼配合也沒用。 如果微軟收購諾基亞後繼續加大智慧型手機的扶持力度,其他廠商對WINDOWS的興趣會再度下降。微軟的模式是軟體賣錢,需要硬體廠商貢獻利潤,而安卓則是免費的。因此我估計微軟接下來基本不會走Google模式。

微軟走向服務或將開始收購網際網路公司

當然微軟如果要向上打通服務,更接近Google的話,還需要加強自己的服務能力。這是蘋果和微軟都缺乏的。諾基亞能給微軟提供的也就地圖,微軟自己的網際網路業務除了SKYPE,其他都乏善可陳。鑑於微軟喜歡抄低的作風,爭取將之前錯過的雅虎收入囊中也不是沒有可能。

設備與服務,微軟先向下打通設備,但軟硬體結合的蘋果模式也難。

這更加接近蘋果的模式。蘋果從設備為起點,軟硬體、內容和服務完美閉環,塑造了PC端和移動端,硬體、系統、應用和內容層面都近乎一致的體驗。這一切的支撐是產品和體驗。價格優勢反而會弱一些。蘋果不斷升級新品,讓用戶自願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儘管蘋果也將推出廉價版IPhone進入低端市場,但價格不會是蘋果低端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點。

微軟要做到蘋果這樣卻異常艱難。鮑爾默時代的微軟是市場導向。而蘋果則是產品導向,賈伯斯離開後蘋果有所轉變,但基因和氣質還在。微軟是以軟體為基礎去整合硬體和服務,而蘋果則是以硬體為基礎在用戶ID至上整合系統、應用和內容。微軟與設備、晶片等廠商形成聯盟,越來越需要平衡;蘋果更傾向於能自己幹的就自己幹,掌握絕對控制權和話語權。

關鍵是PC端和移動端本身就是難以分離的。微軟在PC端延續老微軟模式,在移動端又走向蘋果模式,走起來會一瘸一拐,難以協調。

因此微軟與Nokia設備與服務部門走到一起,對微軟轉型到設備與服務公司能帶來多大幫助,並不明朗。至少,微軟接下來即難以成為Google一樣的服務型公司,也難以成為蘋果一樣的設備公司。轉型勢必會帶來陣痛,微軟還需要拿出更多的招數才行。

不過說回來收購諾基亞對微軟真是一筆好生意。1/3之一的費用是專利,虧不到哪裡去。抄底的價錢買來一家100多年的百年老店,做收藏品也值了。Google當年買Moto可花了125億美元。埃洛普功勞巨大,同時了解諾基亞和微軟,對微軟無比忠誠,看上去是微軟轉型設備與服務公司最適合的領導人了。

作者為愛科技網阿超,他的微博為@廣州阿超,微信為SuperSofter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諾基亞手機,為什麼寧可走向衰弱,也不願採用谷歌的安卓系統
    諾基亞手機,為什麼寧可走向衰弱,也不願採用谷歌的安卓系統?哈哈,這樣說諾基亞,那就有點冤枉它了,其實,諾基亞後期跟安卓(谷歌)是有接觸的,誰不想繼續生存下去呀,只是雙方沒有談攏罷了。那麼,諾基亞是什麼原因導致沒有選擇安卓系統呢?
  • 痛失手機業務之後,諾基亞依然榮耀
    誰也沒想到,那個從高處摔不壞、汽車碾不壞、錘子砸不壞的諾基亞會這樣崩壞。 他們討論著,或許這個悲劇從賈伯斯帶領智能機和觸控螢幕時代呼嘯而來的時候;從諾基亞堅持要在蘋果和安卓之外打造第三個系統的時候;在它病急亂投醫選擇牽手微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一切塵埃落定。 在更多人心裡,從那一天起,諾基亞已經「宣告死亡」。
  • 歷經10年,老王者回歸,諾基亞登上雙十一電商榜單!
    若要說起手機界質量最好、最硬的品牌,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同一個答案:諾基亞。作為手機界的老大哥,創立於1865年的諾基亞的輝煌是那些沒有經歷過得人無法想像的。1998年,諾基亞推出了全球首款內置遊戲的手機:諾基亞6110,它不僅將經典的貪吃蛇遊戲推向了世界,而且還成功地取代了摩託羅拉,成為全球手機領域的新霸主。隨後, 1999年,塞班系統的到來,更是將諾基亞推上了神壇。但可惜,就像老話說的那樣,沒有永恆的國度, 只有永恆的神話。
  • 老牌霸主諾基亞最後的絕唱:你還記得N9機型嗎?曾守住了20%的市場
    回首十年前,諾基亞風頭無兩,即便是在2006年蘋果上市時,諾基亞依然佔據著高達6成的手機市場份額。諾基亞陪伴了我的青春,我也見證著他從輝煌的山巔一步步走向低谷,甚至被陷入被收購的境地,這番境遇著實讓人不勝唏噓。
  • 諾基亞手機質量如何 優勢分析【圖文】
    諾基亞的渠道已經下探到中國的三四級市場,在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有著良好的布局,不需要在另外的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4.諾基亞手機有強大的專利庫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諾基亞擁有大量手機和通信相關專利,這也成為諾基亞牽制對手的最好武器。 蘋果 已經與諾基亞達成專利和解,每部iPhone手機要支付5美元專利費,這間接地增加了蘋果手機的成本,提高了消費的難度。
  • 曾經的諾基亞手機
    Apple 手機和Android 手機逐漸在手機市場上超越了自己,諾基亞開始嘗試與其他公司合作推出新系統,但是在與兩家公司合作一段時間後,看來並沒有實現期望。因此,可以認為諾基亞手機的業務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這就是曾經改變了世界通信工具和通信設備的諾基亞最終被微軟以低價收購的方式。
  • 3M進口中國口罩、李嘉誠「抄底」長實、蘋果再遭集體訴訟
    【前蘋果高管加盟微軟研發混合現實設備】7.【特斯拉用汽車零部件製造呼吸機:與Model 3共用零件】8.【因iPhone XR信號差:蘋果攤上官司】9.【三星多條生產線停工,疫情殃及韓國手機製造商】10.
  • 歷史回顧:諾基亞N97本應是「 iPhone殺手」 但它反而殺死了諾基亞
    這項任務絕非易事,至今,微軟仍在努力平衡Windows 10的界面,使其在平板電腦的觸控螢幕上與在傳統筆記本電腦上同樣出色地工作。你可能還記得UIQ,它是Symbian專為觸控螢幕手機設計的分支,但UIQ也沒成為最終答案。相比iOS它更接近Windows Mobile,其背後的公司也在不久後陷入困境,並在2009年初破產。
  • 歷史回顧:諾基亞 N97 本應是 「iPhone 殺手」,但它反而殺死了諾基亞
    這項任務絕非易事,至今,微軟仍在努力平衡 Windows 10 的界面,使其在平板電腦的觸控螢幕上與在傳統筆記本電腦上同樣出色地工作。你可能還記得 UIQ,它是 Symbian 專為觸控螢幕手機設計的分支,但 UIQ 也沒成為最終答案。相比 iOS 它更接近 Windows Mobile,其背後的公司也在不久後陷入困境,並在 2009 年初破產。N97 怎麼就失敗了?
  • 趙耀華老師經驗學院:痛失手機業務之後,諾基亞依然榮耀
    他們討論著,或許這個悲劇從賈伯斯帶領智能機和觸控螢幕年代吼叫而來的時分;從諾基亞堅持要在蘋果和安卓之外打造第三個體系的時分;在它病急亂投醫挑選牽手微軟的時分就現已註定了。在更多人心裡,從那一天起,諾基亞現已「宣告逝世」。成王敗寇。
  • 曾經「砸核桃」的諾基亞又回來了,全新一代5G手機,相機是亮點!
    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對諾基亞手機並不熟悉,但對於很多80後和90後的人來說,諾基亞手機就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想當初諾基亞的5230系列手機可以說在國內是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人的第一部手機就是諾基亞手機,可以說諾基亞手機曾經在功能手機時代的時候,其地位就相當於是現在的蘋果手機,但諾基亞萬萬沒有想到,賈伯斯所創立的蘋果公司竟然重新定義了手機,在蘋果發布大屏幕的觸控
  • 諾基亞發新機,價格僅699元:紫光晶片+安卓10!
    而在後智慧型手機時代,諾基亞也是選擇和微軟合作,並且在旗艦機上搭載Windows系統,但最終還是無法叫板三星和蘋果,如今的諾基亞手機已經跌下神壇,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不到1%,可在巔峰時期的諾基亞,就連三星和蘋果都不是他的對手,10個人裡面有6個人用的是諾基亞手機。
  • 諾基亞宣布推出4款新機,復刻機型亮相,是致敬還是懷舊?
    HMD宣布諾基亞推出4款新機,其中有功能機、智能機、也有復刻版的情懷機。【Nokia 5310】:作為諾基亞5310 Xpress Music的復刻版,巧妙的採用了立體聲揚聲器設計,續航高達 30天,支持雙卡雙待。可以說是情懷之作,零售價為 39 歐元。
  • Windows Phone遭棄,微軟的移動生態為何總是失敗?
    在智慧型手機剛剛開始加速起步的時候,微軟在2013年9月收購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但是這兩個巨頭的聯姻並沒有帶來預想的結果,直到一年之後既2014年11月份才發布支持微軟作業系統手機。但是諾基亞在手機領域的經驗、渠道、品牌並沒有與微軟形成合力,以至於錯失2014年開始的智慧型手機大爆發黃金時代。
  • 5G和懷舊兩手抓,諾基亞發布首款5G手機和塞班機型復刻版
    作為功能機時代不折不扣的王者,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時代逐漸迷失,在沉寂了幾年後,如今攜首款5G手機捲土重來,在即將全面開啟的5G時代,諾基亞能否上演「老兵新傳」的傳奇?【1865年】諾基亞成立。諾基亞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百年老店,以伐木、造紙起家,逐步向膠鞋、輪胎、電纜等領域擴展,後發展成為一家手機製造商,並一點點完善在通信領域的布局。
  • ...Google、微軟、蘋果、Facebook近10萬名員工回家辦公,取消技術...
    四月份將在舊金山舉行的雲計算大會Cloud Next的線下活動也已經取消在六月份蘋果也將舉行WWDC開發者大會,不知道會不會也受到影響。目前的種種跡象也表明,此次疫情已經影響到了世界各國的科技公司。而三星、LG等韓國企業受疫情影響,三星電子在韓國龜尾市的一座智慧型手機工廠已經累計出現四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不得不關閉工廠,為此三星要求員工每周將接受一次網絡問卷調查,涉及到身體是否發燒,或是否前往了發生疫情的國家地區蘋果本周五,蘋果公司建議在矽谷總部 Cupertino所有的12000名員工在家中工作。
  • 復刻經典 諾基亞8000/6300 4G版入網:搭載驍龍晶片
    諾基亞這個昔日的王者,對於很多70、80、90後而言,是曾經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從1996年開始就穩坐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寶座,而這一坐便是整整15年。可突然有一天,一個名叫「Android」的綠色小機器人橫空出世,搶走了諾基亞的寶座,據悉,谷歌Android平臺在2010年第四季度超越諾基亞Symbian系統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平臺。
  • 急速潰敗的巨頭 | 諾基亞何以絕地反彈
    7年後,李思拓在他的新書《偏執樂觀—— 諾基亞轉型的創業式領導力》中回顧了諾基亞自2007年在手機市場潰敗這一段艱難的歷史,分析了諾基亞深陷絕境的種種原因,並分享了最終做出向微軟出售手機業務,通過收購、重組轉戰網絡通信行業的幕後決策和經驗。
  • 蘋果被判賠300萬 索尼被索賠800萬 與諾基亞何關?
    反倒是類似諾基亞等,這些經常被國產手機廠商「唱衰」或「瞧不起」的傳統手機巨頭,雖然不再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手機的生產、製造或銷售,但是,其依然能藉助自身此前積累的專利或技術,通過影響其他智慧型手機廠商,進而影響到最終用戶。而這才是真正應該引起國產手機廠商重視和警惕的焦點所在,是賺營銷差價,還是品牌差價,抑或是技術差價。
  • 熱聞辣評:微軟蘋果不給安卓Pad留機會
    一句話點評:打安卓追蘋果,Win8是微軟的翻身之作,容不得半點閃失。   淘米網人士建議,因為用戶付款時在App Store上進行,所付資金是由蘋果分成後給開發商的,像Shirley這種特殊情況可以同時向App Store申請退款,之前有過先例退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