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碳纖維的低成本應用技術

2020-12-17 汽車材料網

汽車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可以說是汽車輕量化發展中的明星材料,近年來,行業對於這一「黑色黃金」材料的應用研究也在不斷發展。隨著國內前途K50和蔚來ES6兩款量產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車型的亮相,自主品牌已進入碳纖維應用的量產時代!與此同時,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展。從車身、內外飾系統向底盤、動力總成系統延伸;從外覆蓋件材料向結構件材料或結構增強材料擴展。但是,碳纖維的高成本仍是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商業級的汽車碳纖維主要為PAN基碳纖維,其高成本問題主要集中在較高的PAN 原絲生產成本和較長的生產流程。因此,降低車用CFRP成本的主要路徑是降低汽車碳纖維原絲成本,尋求低成本纖維生產工藝以及低成本的CFRP製備工藝。

低成本碳纖維技術

1. 大絲束生產工藝

一般48K以上的碳纖維稱為大絲束碳纖維,大絲束碳纖維的性能優點主要在以下兩方面:(1)大絲束碳纖維對PAN原絲的質量要求相對小絲束要低,可以採用民用PAN絲。(2)大絲束碳纖維的製造成本是小絲束的60%左右。

但是大絲束碳纖維的生產難點在於:大絲束纖維聚積,展紗效果不好,紗片難以均勻浸潤,紗片厚度和質量很難達到產品結構設計的要求; 在展紗過程中經常出現紗毛,導致亂紗和斷紗,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外觀,材料性能得不到有效轉換,產品性能不穩定。

日本三菱和東麗公司是較早掌握大絲束碳纖維低成本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近年來,國內上海石化、吉利石化、光威復材、蘭州纖維等企業也相繼進行這一前端技術的開發,目前已實現大絲束碳纖維的國產化。

48k碳纖維大絲束

2. 低成本碳纖維前體開發

相關數據顯示,PAN的價格約佔碳纖維生產成本的50%。因此,國內外碳纖維生產商也開始尋求PAN以外的更低成本的原料來製備碳纖維。美國、日本等汽車碳纖維主要製造國家已經開發出了包括聚烯烴類聚合物、木質素纖維素、電紡酚醛纖維、輻射丙烯酸紡織物等在內的低成本代替材料。如: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從紙漿廢液中提取的木質素,通過熔紡和碳化製成了低成本碳纖維,生產成本可控制在4~5$/kg。陶氏化學將聚乙烯等纖維以無氧狀態「蒸烤」炭化,把碳纖維在平面上排列或編織成片,再用樹脂加固之後才成為CFRP。瑞典的研究機構Innventia和Swerea SICOMP也聲稱可以基於100%軟木木質素前體製造出重約1.8g的編織CFRP層壓板。

3. 混雜碳纖維技術

將碳纖維與其他纖維進行混雜,在性能上可以互補,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如,將碳纖維與玻璃纖維、芳綸纖維等混合,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可在保持材料原本高性能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

4. 預氧化工藝

碳纖維生產過程中預氧化時間長,導致生產周期長也是造成碳纖維生產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已有研究對PAN原絲進行紫外線、X射線等物理處理或採用KMnO4、C6H5COOH等化學處理降低環化溫度,縮短預氧化時間。工藝方面,可改變溫度、時間、氣體氣氛等工藝參數,提升碳纖維的性能。

高效率成型樹脂及成型工藝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製造成本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源於熱壓罐、自動鋪層等成 型設備價格昂貴,二是因為複合材料較長的成型時間,造成人力物力的消耗。因此,基於高效成型的樹脂材料和新型成型工藝將是碳纖維複合材料低成本優化的重要途徑。

環氧樹脂因其優異的粘合強度和模量、耐蠕變性、高韌性和良好的抗疲勞性能,是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首選。美國Hexion(瀚森)和陶氏汽車系統先後推出了2種60s可「瞬間固化」的環氧樹脂。其中,Hexion針對樹脂傳遞模塑成型(RTM)和液體壓縮成型(LCM)工藝推出EPIKOTE TRAC06170環氧樹脂與EPIKURE TRAC06170固化劑,僅需20s樹脂注入時間(RTM或LCM)和40s固化時間就可完成複合材料成型。

而陶氏推出的用於LCM工藝的VORAFORCE樹脂,可以直接將樹脂均勻地塗敷在幹的纖維預製件上,並通過壓強使樹脂織物在厚度方向上均勻浸潤。

Gurit UK(英國固瑞特)也推出了「瞬間固化」環氧樹脂,其樹脂配方主要用於成套預浸料和熱進/熱出衝壓成型工藝。雖然該工藝固化周期需要 5min,但報導稱其製造的部件表面可達A級,無需模具後處理。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亨斯邁先進材料)公司也宣布推出了一款快速固化的環氧樹脂。據亨斯邁介紹,該樹脂在140℃下僅30s就可固化,這使得1min內複合材料成型工藝成為可能。為此,亨斯邁還開發了與該樹脂配套的動態流體壓縮成型(DFCM),該工藝可以省去高壓注塑工藝,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也可省略纖維預浸料工藝。與常規溼發壓縮成型(WCM)相比,該工藝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可以減少層壓板層間縫隙,複合材料孔隙率低於1%,性能可媲美高壓的RTM工藝,且高達66%纖維體積含量(FVC)的複合材料可以在沒有特殊處理的條件來實現。

碳纖維回收技術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是降低碳纖維使用成本,提升其經濟附加值的一種有效方法。目前,對碳纖維回收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斷更新,如,高溫熱裂解、氧化流化床法、超臨界流體技術等。

應用方面,福特在其2018年款的探索者運動型多用途車SUV中使用了再生碳纖維增強聚丙烯PP複合材料,用於A柱支架的剛性部分,代替原來使用的ASA材料。

相關焦點

  • 加點石墨烯,強度提高2.25倍,低成本碳纖維值得期待!
    導讀:雖然碳纖維性能出色,但是價格昂貴,一般只在軍事、跑車等高端領域使用。本文發現少量的石墨烯能夠降低孔隙率並增強碳纖維的機械性能,含0.075wt%石墨烯的碳纖維的拉伸強度為1916 MPa,楊氏模量為233 GPa,與不添加石墨烯的相比,強度提高了225%,模量增加了184%。
  • 汽車碳纖維電池箱體有什麼實際應用意義?
    碳纖維電池箱體一般情況下,車身自重約消耗70%的燃油,因此降低汽車油耗的首要問題就是減輕汽車的自重,碳纖維的比重為1.5~2.0g/cm3,將碳纖維材料應用在汽車中不僅減輕了自身重量,提高了燃油的應用效率,並且間接的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夠響應國家「綠色出行」的口號。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上)
    碳纖維是非常重要的無機高性能纖維,其首個市場化應用是1972年市售的碳纖維增強樹脂釣魚竿。此後,碳纖維應用快速向以航空航天材料為代表的高端化發展。碳纖維最主要的應用形式是作為樹脂材料的增強體,所形成的碳纖維增強樹脂(CFRP)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其在飛彈、空間平臺和運載火箭,航空器,先進艦船,軌道交通車輛,電動汽車,卡車,風電葉片,燃料電池,電力電纜,壓力容器,鈾濃縮超高速離心機,特種管筒,公共基礎設施,醫療和工業設備,體育休閒產品,以及時尚生活用具等十六個領域,有著實際和潛在的應用。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隨著碳纖維在一般工業領域,特別是汽車工業內的應用展開,SMC配合模壓成型技術一起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成為備受關注的一種成型技術.3.4.1 預浸料預浸料是將增強纖維與樹脂一體化後,以提高品質和作業效率為目的的二次加工產品。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下)
    20世紀30年代,義大利率先將天然氣用做汽車燃料。早期車用氣均使用鋼質氣瓶,其厚重問題始終限制著鋼質氣瓶的擴大應用。20世紀80年代初,玻璃纖維環向增強鋁(或鋼)內膽的複合氣瓶誕生。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壓氣瓶的應用主要是燃料電池動力汽車用高壓儲氫氣瓶,其壓力已到達70 MPa。(圖26)
  • 碳纖維:新材料中的一匹「黑馬」,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的發明最早起源於美國,以大絲束為主;生產技術成熟於日本,以小絲束為主。在當今世界,碳纖維複合材料因其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強度等優良特性被譽為新材料中的一匹「黑馬」,尤其是在輕量化的技術領域中,碳纖維複合材料成為首選材料。
  • FDM 3D列印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3D列印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各種列印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現已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包括工業、航天航空、軍事、醫療等。工業行業眾多,為了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3D列印應用越來越多,尤其在汽車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的3D列印技術。
  • 【復材資訊】如何用瀝青生產汽車用碳纖維
    汽車製造商要實現這一目標將使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採用輕量化材料例如碳纖維。如果三大主要汽車製造商在他們生產的每輛汽車中使用8.2千克碳纖維,那麼全球碳纖維的生產能力至少需要翻一番才有可能滿足需求。碳纖維的成本必須削減一半,才能達到汽車行業可接受的價格水平,採用便宜的前驅體是降低碳纖維成本的一種方法。
  • 了解CFRP碳纖維複合材料
    儘管在CFRP複合材料中使用了熱塑性樹脂,但「碳纖維增強的熱塑性複合材料」通常以其首字母縮寫CFRTP複合材料形式出現。當使用複合材料或在複合材料行業中使用時,了解術語和首字母縮寫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必要了解FRP複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各種增強材料(例如碳纖維)的性能。
  • 碳纖維複合材料箱體在軍民領域的應用
    博實碳纖維是江蘇省為數不多專注碳纖維箱體結構設計及加工定製的企業,其加工定製的碳纖維箱體不僅有民用領域,在軍用領域也有很多,比如為某軍工單位研發定製的碳纖維方艙(門)、電磁屏蔽軍用物資周裝箱箱、設備箱體等。在民用方面,碳纖維箱體為人熟知的應用非碳纖維行李箱(旅行箱)莫屬。隨著碳纖維技術的發展與需求的增加,廠商們已經開始將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於旅行箱的製造中。
  • 碳纖維行業產業鏈及市場應用分析報告-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全球碳纖維行業市場規模2018年全球風電和軍工市場碳纖維需求量均在2萬噸左右,預計2020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將超過11萬噸。碳纖維是軍民兩用材料,在風電葉片、航空航天、體育休閒、汽車、壓力容器、建築等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而傳統的CFRP成型工藝來源於多品種、小批量、高成本生產的航空航天軍工領域,其普遍採用熱壓罐等小規模生產技術,一個常規環氧類CFRP部件的完整固化周期通常大於4 h,實施周期長、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車用CFRP對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自動化製造技術的迫切需求。
  • 添加原始石墨烯方法或將為汽車行業帶來更低價、更高強的碳纖維
    石墨烯增強的碳纖維可能會帶來價格實惠、強度更高的汽車材料(圖片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Margaret Kowalik和Adri Van Duin提供)因此,PAN的價格大約佔碳纖維生產成本的50%。 由來自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介紹了一種製備碳纖維的新方法,該方法可能會在某一天引發利用這些輕質高強材料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並降低汽車的生產成本。
  • 碳纖維材料在檢具製造中的應用是否可行?
    江蘇博實科技:隨著中國國內汽車需求量的日漸增長,各大整車廠不斷加大其生產產能,在產量增加的同時,質量控制更顯關鍵,除了有效檢測整車質量,如何快速檢測更加顯得重要。於是近幾年白車身開口檢具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成為各大整車廠用來快速檢測白車身的有效工具。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這是因為有了新的發現和新的技術,科學家們能夠發明出從未想過的新型材料。碳纖維就是這樣一種用途廣泛的材料。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碳纖維如何促進世界建築業發展。為何碳纖維能夠取得如此高效的應用,我們就要確定哪些因素有助於碳纖維獲得廣泛應用。碳纖維具有高剛度、高拉伸強度、高耐化學性、耐高溫、低熱膨脹等多種性能。
  • 「軍工」出生的碳纖維材料做嬰兒車?Cybex Melio的「噱頭」你看出...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方向堆砌而成。1960年代發明被發明出來,最初是為實現軍用航空器、太空飛行器對減重的需求。後期隨著碳纖維在航空太空飛行器領域應用的逐漸成熟,將這種新型材料推廣至民用領域成為了廣大碳纖維企業發展的目標。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醫療器械中的具體應用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質量輕,力學性能優異,這使得它在製造工藝要求頗為嚴格的醫療器械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博實作為一家從事碳纖維製品定製生產的企業,碳纖維醫療器械相關的產品一直都是有增無減,與我司合作的醫療器械廠家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供貨合作。
  • 蓋世汽車│除了碳纖維 這些纖維材料亦是汽車「減肥利器」
    其中,幾種纖維材料在輕量化方面的應用引起了諸多關注。針對此,蓋世汽車記者對部分演講嘉賓進行了採訪,現將相關內容匯整如下,與業界共享! 以熱塑性樹脂為基體,以長纖維(主要為玻璃纖維和碳纖維,10-25mm)為纖維增強材料的熱塑性渡河材料,具有質量輕、強度高、抗衝擊熱性強、耐腐蝕、成型加工性能優、可設計與重複回收利用、綠色環保等性能,並具有高的性價比和較低的密度,在汽車輕量化應用中展示了較好前景。 LFT的機械特性與增強纖維的長度有著密切的關係。
  • 為滿足軍用需求,可將碳纖維應用於軍用運輸箱體的製作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自問世以來就一直在軍事領域尤其是航空航天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應用研究的發展,國內外對其在軍用物資運輸包裝上的應用越來越重視。物資運輸是軍事物流的中心環節和運作核心,隨著戰爭物資的消耗增加,對箱體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
  • 軍民兩用碳纖維龍頭,風電搶裝基礎,再切入10倍空間的新材料市場
    整個行業來看,公司在技術性能、穩定生產、產業鏈一體化、和生產成本4個方面綜合優勢顯著。碳纖維業務前景廣闊,軍民業務有望加速增長。公司作為國內碳纖維領域龍頭企業,在軍民應用領域均有廣闊增長。另一方面,光威利用軍品業務帶來的穩定現金流進行民用技術、低成本碳纖維技術、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技術開發,可以更高概率地抓住下遊需求爆發帶來的機遇。②光威的風電碳纖維業務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