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MGI華大智造。
7月3日,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與北京戴納實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正式確認互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在實驗室建設和實驗室應用解決方案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同開發集成式核酸檢測實驗室,進一步助力「火眼」實驗室成為我國公共衛生新基建的有力支撐。
華大智造與北京戴納實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集成式核酸檢測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由裝配式技術發展而來,將實驗功能、輔助區域、機電系統高度集成,專供核酸檢測使用。
該方案將有效補充和拓展華大基因所運營「火眼」實驗室的應用場景,具有整體可移動、在戶外環境運轉、小通量快速出結果等特色,滿足我國在疾病防控體系「平戰結合」中「戰時」迫切需求。
集成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在北京大興體育中心戶外落成,華大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右四)與戴納科技總經理遲海鵬(右三)見證籤約儀式。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華大智造總裁餘德健(左三),華大基因執行長尹燁(左四),戴納科技高級合伙人祝銘澤(右一)等雙方領導出席。
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臺,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在全球戰疫中,「火眼」實驗室從中國走向世界,以華大為代表的中國科技抗疫力量正為全球防疫作出貢獻。
在國內,「火眼」實驗室已在北京、武漢、深圳、天津等全國13個主要城市落地,全國「火眼」日檢測通量超16萬人份。在海外,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個「火眼」實驗室將陸續啟動,預計總檢測日通量超過30萬人份,在全球範圍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快速解決部分地區沒有生物安全P2級別以上的實驗室的問題,再加上對實驗室進行物理改造的難度因地而異,因此,華大基因聯合合作夥伴,在今年4月就設計出充氣式P2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氣膜版),並在加彭、哈薩克斯坦等國啟用。
6月下旬,為落實北京「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疫情防控要求,在北京大興體育中心,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建成並啟用,日檢測通量已達到10萬人份,成為當前全球日檢測通量最大的氣膜「火眼」實驗室。該實驗室建成後,極大提升了北京地區核酸檢測能力,目前,華大基因北京地區檢測總量已達百萬例。
此次華大智造集成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則具有整體可移動、在戶外環境運轉、小通量快速出結果等特色,可以滿足專門針對社區的快速病毒核酸檢測。
氣膜版「火眼」實驗室配備了華大智造最新研發的秘密武器——全自動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較之傳統用人工進行信息核對、開蓋、移液、關蓋等操作模式不同,MGISTP-7000支持滅活後的樣本採集管「原管帶蓋上樣」,擁有自動化開蓋和關蓋、自動化條碼信息錄入等功能,同時內置負壓過濾系統,安全可靠,單臺設備每天處理的樣本量最高可達到7000份。
華大智造最新研發的全自動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
利用MGISTP-7000輸出的樣本板可與下一工序的核酸提取設備如MGISP-960無縫連結,避免操作人員和病原樣本的接觸,大大降低了出錯概率和生物風險。
華大智造致力於推動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完整解決方案,裝備了MGISTP-7000和MGISP-960的集成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和極強的生存能力,完善的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流程和空間,可布置到港口、碼頭、機場甚至每個社區。
視頻來源:央視網
拍攝地點:北京大興火眼實驗室
第0'56"-1'16",全自動MGISTP-7000分杯處理系統亮相時間
集成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單艙」樣本處理量可提高至1000人份/日,「雙艙」實驗室的樣本處理量可提高到3000人份/日,能夠幫助社區、醫院、疾控和檢測機構在極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檢測通量,對於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戴納公司的單艙版核酸檢測實驗室可實現8小時內完成安裝、調試、驗收工作,雙艙版核酸檢測實驗室可實現24小時內完成安裝、調試、驗收工作。
註:全自動 MGISTP-7000 分杯處理系統是華大智造針對樣本採集管全自動化前處理環節而特別開發的一款設備,可在 40 分鐘內完成 192 例樣本的全自動樣本分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