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閆妮」怒懟鄰居:我是一個更年期女人 | 度過更年期,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

2021-02-23 KnowYourself


 

KY作者 / Li

編輯 / KY主創們

 

昨天下班,我看了幾集《少年派》,剛好播到林妙妙和錢三一兩家家長第一次接觸。妙妙媽媽在家裡剁肉餡,沒想到吵到了樓上錢三一的媽媽,引得三一媽媽來敲門,請她小點聲。可妙妙媽媽並不覺得自己理虧,反而邏輯清晰、氣勢逼人地反駁了回去。

當妙妙爸爸說不必要對人這麼厲害時,妙妙媽媽理直氣壯強調:「我是一個更年期女人!」,讓妙妙爸爸立刻噤了聲。

後來兩位媽媽成了朋友,晚上一起在小區散步時,三一媽媽對妙妙媽媽說:「我都更了。」妙妙媽媽特別驚訝,說「你才多大呀,一般要五十以後!」隨後自己也緊張起來,說最近脾氣特別不好,是不是也快了。

我這才知道,妙妙媽媽之前說自己更年期,可能只是給發脾氣找一個正當藉口。

和劇情的設定很類似,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更年期似乎等於暴脾氣。但事實是這樣嗎?女性更年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期?她們會經歷哪些身心變化,又承受著哪些壓力?為了平穩度過更年期,我們可以為她們做些什麼?來看今天的文章。


 

更年期,其實是從英文的絕經期(Menopause)翻譯而來,是指以女性最後一次月經為起始,往後的12個月,是用來確認女性是否再也不會來月經的12個月。

從世界範圍內來說,女性最有可能在49-52歲進入更年期,有的女性會在45歲時就進入,也有一些女性會推遲到55歲左右才出現更年期的症狀。相對來說,中國女性進入更年期的時間比較晚,通常在51.7歲左右。

 

但是,我們平常談論更年期時,說的不僅僅是這12個月,而是泛指女性人到中年時,由於卵巢老化、雌性激素下降等原因,出現生理狀態紊亂、心理狀態波動的一段時期。這個波動時期通常從45歲開始,持續到60歲甚至更久。我們這次討論的,就是這個整體時期。

 

*更年期的汙名化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更年期」這個詞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人們會將更年期的特徵簡化為脾氣差、討人厭,給任何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女性扣上「更年期」的帽子,或者用「你最近是不是更年期!」來指責別人。在這樣的對話中,「更年期」不再是中立的,不再具備本身的複雜含義,而是被當做一個標籤,用來發洩情緒,或侮辱他人。

 

 

「失眠和頭疼,讓我狼狽得像個『癮君子』」

D,57歲,退休教師


我在更年期時嚴重失眠。一個晚上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而且睡得很淺。為了改善睡眠,我試過褪黑素、中藥,都沒有效果,最後實在沒辦法,去買了安眠藥。一開始隔幾天吃一次,後來必須每天都吃,不然就完全無法入睡。我不願意被安眠藥綁住,有一回把它藏在廚房的小柜子裡,逼自己不靠安眠藥入睡。結果努力到半夜,還是起床翻箱倒櫃找藥。終於找出那個小瓶子時,我覺得見到了救命的仙丹。

失眠會導致頭痛,為了止頭痛,我又去買止疼藥。那個藥是每次頭疼時吃一粒的,可我頭疼太頻繁,吃的次數太多,身體產生了抗藥性,現在每次要兩、三粒才有效。有一次在外面突然頭疼,疼得像要裂開。我沒有帶藥,急的用頭撞樹。我猜,我當時狼狽的程度,恐怕和電視裡演的癮君子差不多吧。

女性在更年期時會經歷許多生理變化。除了失眠和頭疼,經期紊亂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有的女性在更年期時,兩次月經之間的間隔會延長,有的則會在兩次月經之間出現不規則出血。除此之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障礙,也經常在女性的更年期出現。

 


*更年期女性的心理變化

「更年期時,我脾氣差得不像自己」

L,55歲,會計

我以前是一個很溫和的人,可是更年期時,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最嚴重的一次,我一個上午和丈夫吵了4次。一開始是吃早飯時,他一邊喝粥一邊隨口說想吃油條,我登時無名火起,衝他吼說「不想吃就別吃」,然後把他的碗拿走了。後來我叫他幫我晾被罩,他在回復女兒的微信,就沒有立刻答話,我又不分青紅皂白地罵他是不是聾了。然後我掃地、拖地的時候,他站著坐著我都看不順眼,把他反覆從一個房間趕去另一個房間。最後一次,我下樓倒垃圾,看見隔壁鄰居是丈夫出來倒,回去後又跟我丈夫發脾氣。

更年期時女性的心理變化,會比生理變化更加明顯。最先出現的症狀,是知功能受損(cognitive dysfunction),最常見的表現是記憶力減退(memory decline)。有研究顯示,女性在更年期初期(40-50歲時)會出現輕度的記憶力減退,比如偶爾忘記事情。但在更年期後期,也就是55歲左右,會出現明顯的記憶力下降(Hoffman, 2012),比如記不住剛剛過發生的事,或者收拾妥當準備出門,卻想不起來自己要去做什麼。

 

心理社會變化(psychosocial change)也是女性在更年期的主要心理變化。比較常見的是易怒(irretability),也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總因為一點小事大發雷霆。一項調查顯示,70%的女性認為,易怒是她們在更年期最主要的困擾(Born, 2004)。因為她們會頻繁地發脾氣,令家庭成員和朋友感到受傷和冒犯,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Fava & Tossani, 2007)。

除了易怒,抑鬱(depression)是更年期女性的另一個心理困擾。更年期的女性時常感受到情緒低落,對生活提不起興趣,而這種狀態甚至會隨著更年期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嚴重(Maarten et al., 2002)。有調查發現,停經的女性出現抑鬱症狀的可能性是未停經女性的2.5-3倍(Freeman et al, 2006; Hoffman, 2012)。

很多女性在更年期還會體會到焦慮(anxiety),整天心神不寧。這主要是因為更年期正是女性的中年時期,在這一階段,她們本就面對照顧父母子女、平衡家庭與工作等多方面的負擔,更年期的到來,在她們已有的生活壓力上又增加一層,令他們感到,每天都有很多事需要操心,並因此產生焦慮感(Bromberger et al., 2001)

 

女性進入更年期時,性衝動也會有所減退(Libido Change),她們對性生活的興趣和對性的渴望程度都有明顯下降,對性行為的滿意度也會明顯降低(McCoy, 1985)。

但是,這種下降並非完全由更年期造成,而是與社會環境對性的認識相關。在大部分文化中,性似乎只屬於年輕人,處在更年期的人如果仍然表現出對性的渴望,會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經」的行為,這種觀點可能令更年期女性主動壓抑對性的渴望。關於這一點,KY之前的文章有過詳細論述(點擊查看找一個能和你一輩子做愛的人有多難? | 一個被社會遺忘的問題:老年性生活 

 

總體而言,更年期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個生理功能退化、心理狀態紊亂、性衝動消減的階段。

 

*更年期的壓力,源自人們對更年期的認識不足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更年期沒有被承認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生理階段。這就導致人們會將女性在這一階段的變化歸因在個人性格,甚至是個人道德,而不去理解、關心更年期女性的需求。


「直到媽媽生了場大病,我們才意識到,應該在更年期多體諒她」

Sherry,27歲,銷售

我媽媽一直很強勢,更年期時變本加厲,必須要我和我姐姐按她規劃的路走。我們姐妹倆動輒和她吵架,我姐覺得煩了,就去了南方,我還怪我媽,說她把姐姐給逼走了。

後來,有親戚提醒,說媽媽的樣子很像更年期到了。因為她體會到了自己的衰弱,擔心以後無法照顧我們,所以要趕緊安排好相關的事才能放心,要我們多體諒她。我們不以為意,覺得怎麼別人的媽媽沒有這樣,肯定是她自己的問題。

又過了一兩年,我媽查出了不太好的病。醫生說這種病跟心情有很大關聯,問我們,媽媽平常是不是常生氣。我們那時才意識到,親戚的提醒也許是對的。如果當時我們多體諒她一些,她是不是就不會生病了?

*更年期的壓力,是因為社會過度看重女性的生育價值


我們的社會在看待女性時,依然會將生育價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認為不能生育的女性是沒有價值的。很多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內化了這種觀點。當她們進入更年期,月經停止,她們開始擔心,自己會因為失去生育能力,而失去身為女性的價值,並因此不再被需要(LeBoeuf , 1996)。

「確定不能生孩子後,我時常擔心丈夫和我離婚」

湖藍,45歲,汽車美容公司經理

我39歲時和現在的丈夫再婚。開始幾年,全家都沒有想再要孩子。可是後來,我丈夫的女兒跟著他前妻出國了,我婆婆思念孫女,於是開始勸我們再要一個孩子。

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說我已經有了更年期徵兆,不太可能懷孕,也不建議懷孕。可是我當時才43歲,應該沒有到更年期。為了完成婆婆的心願,我和我丈夫輾轉幾家醫院,試了一年多,可是都沒有效果,最後終於還是放棄了。

確定不能生孩子之後,我和他們的相處多了些小心。雖然他們對我還和以前一樣,我的心裡卻一直有一個疙瘩,時常擔心我丈夫因為想要孩子,再和我離婚。

*更年期壓力,來自人們對於變老的恐懼


更年期處在壯年與老年之間。因此,經歷更年期就是在慢慢變老。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會退休,還可能經歷孩子長大離家、父母年老甚至去世。這些變化會破壞人們持續幾十年的生活習慣,打破人的行為方式,讓人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生活。因此,我們對變老充滿恐懼。

但在心理學家Waddell看來,變老恰恰是人們回歸本真的機會。Waddell認為,我們從成年開始,就被種種外在身份限制了思想和行動。比如,我們要像一個職場人那樣穿著,要像一個母親那樣照顧家庭,卻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了,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的。當我們步入老年,這些外在的身份逐漸從身上剝除,我們不用再去上班,不用每天照顧孩子,將獲得足夠的空間,去體察自己的內心。變老的過程,會讓我們以最純粹、最本質的方式與世界相見(Waddell, 2002)。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更年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人生階段,並對它的到來有所準備。當身邊有中年女性出現身體、性格的變化時,我們不要簡單粗暴地責怪她「怎麼能這樣」,而要冷靜地想想,她有沒有可能正在經歷更年期。

其次,我們可以對症下藥,根據她們的更年期表現,適當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我的一位訪談對象告訴我,他的媽媽更年期時常常覺得自己「沒用」,情緒低落。他便故意犯一些小錯讓媽媽來補救,讓媽媽體會價值感。比如主動請纓去做飯,卻錯將糖當成鹽,拜託媽媽來收場。

最後,我們要保持積極的溝通。確實,與更年期女性的相處中,她們不穩定的情緒常常傷害我們。為了避免被傷害或引發衝突,我們可能會選擇遠離她們,迴避與她們溝通。但這樣只會讓雙方隔閡更深。我們可以在合適的時機與她們談一談自己的體會,並聆聽她們的想法,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次訪談中,我接觸了許多女性。她們在身份、性格、生活水平上各有不同。可是,她們都希望有人能理解她們更年期的辛苦。她們希望有人與她們共同應對身體的變化,理解她們的煩躁和失落,明白她們對變老的恐懼。我想,這也許是所有更年期女性共同的心聲。

 

更年期的女性在慢慢走向衰老。在這個過程中,她們逐漸體會到,自己不再能勝任一個職場人、一個母親、一個妻子或者女兒的角色。於是她們想要和時間賽跑,想盡辦法逃脫歲月,再為他人多做一些。而身為親人,我們也許不能對他們的辛苦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告訴她們:你們為我們做的夠多了,接下來,請好好為自己生活。


今日互動:你身邊有哪位女性長輩已經到了更年期嗎?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有什麼話想對她說?來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Reference

Hoffman, Barbara. Williams gynecology.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2012

Waddell, M. (2002). Inside lives: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Karnac Books.

Bromberger, J. T., Meyer, P. M., Kravitz,H. M., Sommer, B., Cordal, A., Powell, L., & Sutton-Tyrrell, K. (2001).Psychologic distress and natural menopause: a multiethnic community study. American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1(9), 1435-1442.

Fava, G. A., & Tossani, E. (2007).Prodromal stage of major depression. Early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y,1(1), 9-18.

Freeman, E. W., Sammel, M. D., Lin, H.,& Nelson, D. B. (2006). Associations of hormones and menopausal status withdepressed mood in women with no history of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psychiatry, 63(4), 375-382.

LeBoeuf, F. J., & Carter, S. G. (1996).Discomforts of the perimenopause.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Neonatal Nursing, 25(2), 173-180.

Mauas, V., Kopala-Sibley, D. C., &Zuroff, D. C. (2014).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transition to menopause: theroles of irritability,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and self-regulation. Archives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7(4), 279-289.

McCoy, N. L., & Davidson, J. M. (1985).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enopause on sexuality. Maturitas,7(3), 203-210.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相關焦點

  • 女人更年期,度過更年期的方法
    更年期是很多害怕的時期,有人是害怕衰老,有人是害怕身體受到影響,其實,更年期就是生理的自然現象,如果保持好自己的心態,更年期對於自身的生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 現年46歲,一個月沒有來例假了,已經到了更年期嗎?
    #龐教授每日答疑# 謝謝你醫生,我現在四十六,我有一個月沒有來例假了,請問是不是已經到了更年期?請回復謝謝了【龐教授分析】:梳理一下問題:46歲是不是就已經到了更年期?答案——是的!【龐教授建議】:希望姐妹們可以搞清楚更年期和圍絕經期這兩個名稱!
  • 女性更年期年齡和症狀 5招度過更年期
    那么女性更年期年齡和症狀是怎樣的呢?女人如何度過更年期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供大家參考。女性更年期年齡一般來說平均女性更年期年齡在45歲左右,但是更年期的年齡差距是比較大的,有些女性剛到四十幾歲來進入了更年期,而有些女性則要到五十幾歲甚至六十歲才進入更年期。
  • 暴躁易怒=更年期?錯!更年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提到「更年期」,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熟悉,很多人認為更年期=脾氣暴躁、容易發火。然而,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30年,全世界會有12億以上的更年期婦女人口,我國的更年期女性將超過2.1億,約佔總人口的1/7。➤何為更年期?
  • 女人更年期年齡是幾歲
    女人更年期年齡是幾歲女性更年期是在40歲~45歲之間,女性更年期是女性成熟至老年衰萎的過渡時期,以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完全消失為標誌.更年期的開始年齡因人而異,可始於40歲,歷時20年左右.更年期分成絕經前期,絕經期及絕經後期3個階段.
  • 女人更年期年齡到底是多少歲?
    更年期症狀一般表現為煩燥,看什麼都不順眼,脾氣很臭,易怒,遇到一點小事也要嘮叨個沒完。        故而導致大多數人發現女人生氣,嘮叨時,都開玩笑說,你是更年期嗎?那麼,女人更年期年齡到底是幾歲呢?多大年齡應該開始做好健康度過更年期的準備?
  • 女人更年期失眠、多汗,該怎麼辦?教你調理方,安穩度過更年期
    大多數女性都會遭遇更年期,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更年期到來的表現也就會產生差異,有的人反應比較強烈,有的人就沒有太多不適,很快會度過更年期。為什么女性進入更年期容易失眠、多汗?女性迎來更年期以後,意味著衰老來臨,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下降,經期也沒有規律。體內激素分泌會逐漸變少,尤其是雌激素,分泌量會越來越少。
  • 女人進入更年期,經常全身疼痛?忠告:教你幾招,輕鬆度過更年期
    說起更年期,相信很多女性都是不願意面對的,都不希望更年期提前的找上自己,但是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過了45歲之後,逐漸進入更年期,身體各項器官功能也在逐漸下降
  • 女人更年期什麼症狀 4招做好更年期保養
    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如果自己不能夠及時的調理,很可能給自己的健康帶來大麻煩,所以,希望所有的女性對於更年期要及時做好保健工作
  • 女人絕經多久,更年期會消失?更年期女性容易患上什麼病?
    但是,絕經期和更年期的時間非常接近,所以人們就想知道自己絕經後多長時間,更年期才會消失。女人絕經後多長時間,更年期會消失?研究發現,女人的絕經年齡多數在是44歲到54歲之間,女人進入更年期的年紀,也是在45歲到55歲之間。也就是說,女性的絕經期和更年期一起來的可能性很大,雖然來得日期雖然很接近,但是並不是意味著絕經期結束,更年期也結束。
  • 女性進入更年期,該如何平穩度過?吃豆製品可調節更年期症候群?
    女性在50歲左右,就會迎來更年期。更年期帶給女性的困擾也是蠻多的,會讓女性出現很多的不適。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情緒很多變,睡眠上也會出現問題,容易失眠多夢,還有潮熱、多汗的情況,種種情況都會讓女性很不習慣,很難受。
  • 女人一到更年期,幾種病就會「虎視眈眈」,平穩度過很關鍵
    女性在50歲左右會陸續進入更年期,更年期的到來,也意味著女性進入了一個快速衰老的階段。
  • 女人45歲後,如何正確度過「更年期」,堅持做到它,身體不發胖
    但是很多女性朋友不能正確對待更年期,心態和行為都存在問題。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女性朋友更年期的那些事!第一,女人45歲後,如何正確度過「更年期」,堅持做到它,身體不發胖。女性朋友四十五歲後會進入更年期,但是對更年期的認知不清的情況下,很多行為會導致身體出現一些問題,其中人至更年期,身體發福發胖這件事情一直是女性朋友的禁忌,但是如果更年期女性朋友能做到這件事情,那麼你的身體發胖的機率會更小——
  • 女性更年期年齡不斷提前 35歲開始要注意更年期保健
    但是憑藉著暴躁的情緒就可以判斷是否到更年期,女性的更年期年齡到底是幾歲?多大年齡就可以開始做好健康度過更年期的準備? 女人更年期年齡因人而異我國平均49.5歲 更年期是指女性一生中性成熟至老年期的一個過渡時期,指月經完全停止前數月至絕經後若干年的一段時間,是女性由生育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必經生命階段。
  • 為什麼更年期的人容易情緒失控?
    更年期就是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從正常水平到衰竭的過度時期,大概從41歲開始到60歲結束,歷時約20年,有明顯不適症狀的是45~55歲這十年。女人進入更年期後,受體內激素的變化影響,身心也會出現比較大的改變,此時若是沒有及時作出調整,很容易遺留一些病症或是其他後遺症。一般來說,女人進入更年期後,會有比較痛苦的2個地方,那該如何改善呢?下面就來一起來解一下。更年期的女人,會有2個比較痛苦的地方,這些小妙招教給你。
  • 我敢說關於更年期的這個秘密,你絕對不知道,平穩度過更年期必備
    在這個充滿愛與幸福的時代,更年期症候群正成為中國女性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礙,而且是嚴重的。有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女性都對更年期綜合症充滿了恐懼,也妨礙了她們的幸福生活。那麼,究竟該如何面對更年期綜合症?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平穩的度過更年期,讓每個女性都幸福的生活?本文將詳細的介紹更年期的症狀以及更年期的調養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更年期應該如何度過?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人的生活壓力都變越來越大,因此,無論男人、女人都會多多少少的遇上更年期的一些症狀,更年期時種種精神上、身體上的不適,不但會讓生活品質下降
  • 女人更年期年齡多少歲才正常,有多長時間結束算合適,如何度過是關鍵?
    女人更年期年齡多少歲才正常,多長時間結束算合適,如何度過?很多女性朋友對這個問題都是一知半解,此問題不可以一概而論,不是到了更年期年齡就得有症狀,也不是想多少年結束就能結束。這是因為女性更年期是以圍絕經期來界定的,並不完全由年齡來界定。據調查,中國女性更年期的年齡從45歲開始55歲左右,平均為49.5歲。女性更年期的年齡是因人而異的。
  • 更年期常識 | 熬不過的更年期,中醫調理解除煩惱
    月經量越來越少,會不會閉經,可是我才40歲。我總感覺腰膝酸軟,手腳冰涼,全身沒勁。
  • 女性更年期的年齡!
    現在一些人,一看到脾氣不太好的女人,就會說「她更年期到了」。那麼,女人更年期年齡到底是幾歲呢?多大年齡應該開始做好健康度過更年期的準備?女人更年期年齡因人而異 我國平均49.5歲更年期是指女性一生中性成熟至老年期的一個過渡時期,指月經完全停止前數月至絕經後若干年的一段時間,是女性由生育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必經生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