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與黃體支持

2021-02-22 廈門174生殖中心

黃體支持與孕激素補充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1 適應證

       ①應用超促排卵方案行體外受精/卵泡質內單精子注射一胚胎移植(IVF/ICSI-ET)等助孕治療,移植後存在一定程度的內源性黃體功能不足;②自然周期排卵後實施凍融胚胎移植(FET)時,部分婦女存在自身黃體功能不全的可能;③促排卵周期實施 FET 時,存在潛在的內源性黃體功能不足;④雌、孕激素藥物替代周期(人工周期)FET,完全使用外源性雌、孕激素藥物替代黃體功能;⑤既往有復發性流產病史;⑥先兆流產;⑦先兆早產。

1.2 禁忌證

       ①存在或疑似發生動、靜脈血栓的患者,有靜脈炎、腦中風等既往病史患者應慎用;②乳腺惡性腫瘤或生殖器激素依賴性腫瘤有明確孕激素治療禁忌證患者;③黃體酮過敏者。

2 黃體支持常用藥物

目前黃體支持藥物包括:黃體酮類、hCG、雌激素及 GnRH-a。

3.1 黃體酮類別

黃體酮(孕酮)是由卵巢黃體和胎盤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孕激素類藥物分為天然孕激素和合成孕激素。合成孕激素多為孕酮或睪酮衍生物,具有雄激素樣作用,可能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風險。黃體酮是目前用於黃體支持的主要孕激素。

黃體酮主要通過發揮以下三方面的作用達到支持黃體的目的:①促使子宮內膜在雌激素作用的增生期基礎上向分泌期轉化,為受精卵植入做好準備;②降低子宮平滑肌的興奮性及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保持子宮肌層靜止,減少子宮收縮;使子宮頸口閉合,黏液減少並變稠,精子不易穿透;抑制輸卵管肌節律收縮的振幅等,以保證受精卵及胎兒在子宮腔內安全生長;③妊娠後通過促進母 - 胎界面 CD56+ 淋巴細胞分泌孕酮誘導封閉因子(PIBF),促進母一胎界面的免疫耐受,防止胚胎排斥。

3.2常用給藥途徑肌肉注射、經陰道及口服,不同給藥途徑在體內吸收和代謝過程是不同的。

3.2.1 肌肉注射黃體酮      油劑型黃體酮,肌肉注射後迅速吸收,無肝臟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高,肌肉注射後血中孕酮濃度明顯增高,血藥濃度 6~8h 達峰值,以後逐漸下降,可持續 48h~72h 消失。通常劑量為 20~100mg/d。優點:療效確切,價格低廉,屬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RT)黃體支持傳統用藥。缺點:不良反應多,過敏反應,每日注射不方便,注射部位疼痛和刺激,易形成局部硬結,偶有發生局部無菌膿腫和損傷坐骨神經等,通常形成的局部硬結、無菌膿腫的吸收恢復需較長時間。

3.2.2 陰道黃體酮       在 ART 黃體支持中,黃體酮經陰道途徑給予是目前唯一可替代肌肉注射黃體酮的製劑。劑型主要有黃體酮緩釋凝膠和微粒化黃體酮膠囊,經陰道途徑給予黃體酮後,陰道上皮細胞迅速吸收並擴散至宮頸、宮體,並完成從子宮內膜向肌層的擴散,即「子宮首過效應」。

3.2.3 口服黃體酮      劑型包括微粒化黃體酮膠囊和地屈孕酮,均存在肝臟首過效應。

①微粒化黃體酮膠囊:微粒化黃體酮膠囊口服後,由於肝臟首過效應,有效成分大部分經肝臟代謝分解,生物利用度低,僅有 10% 產生孕激素活性,口服後血中孕酮濃度顯著低於肌肉注射黃體酮,而且不穩定。由於其生物利用度低,需要較大劑量,副作用大,經肝臟代謝分解後產生的代謝產物多,產生明顯的頭暈、嗜睡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以及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

        目前研究顯示,口服微粒化黃體酮膠囊不能充分支持子宮內膜發育,在 ART 黃體支持中的有效性低於黃體酮肌肉注射和陰道給藥,同時,副作用較黃體酮肌肉注射和陰道給藥增加。因此,口服微粒化黃體酮膠囊在 IVF 中不推薦作為常規的黃體支持藥物。

②地屈孕酮:地屈孕酮並非真正的天然孕激素,它屬逆轉黃體酮,在碳原子6和7之間多了一個雙鍵,9、10 位碳原子上的氫原子和甲基與天然孕激素反向,使地屈孕酮分子擁有彎曲的立體結構,稱為「逆轉」結構。

該「逆轉」結構使它對孕激素受體具有高度選擇性,全部作用均由孕酮受體介導,與其他受體結合少,不良反應小,口服易吸收,口服後 0.5~2.5 h 達血藥濃度峰值,服藥 3d 後血藥濃度達穩態,5~20 mg/d 範圍內藥代動力學呈線性關係,平均生物利用度為 28%,高於微粒化黃體酮膠囊 10~20 倍,有效劑量 10~20 mg/d,肝臟負荷小,主要代謝產物經尿排出。

        地屈孕酮半衰期為 5~7h。口服地屈孕酮後不改變原血清孕酮水平,與陰道黃體酮相比更方便,耐受性更好;與口服微粒化黃體酮相比,低劑量生效,生物利用度高,代謝產物仍具孕激素活性,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好等。

黃體支持對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

     子宮內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是指子宮內膜接受受精卵著床,並且發育成胚胎的能力。在正常月經周期中,受精卵著床開始發生於月經第 19 日,持續 4~5 d,即月經第 19~24 日,臨床上將其稱為種植窗(window of implantation,WOI)。ART 中,通過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能獲得多個較高質量的胚胎,但每次胚胎移植的著床率仍然只有 20%~30%,ER 受損被認為是導致胚胎著床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常女性排卵後黃體顆粒細胞分泌孕酮,子宮內膜分泌各類細胞因子,並發生轉化以適應胚胎的植入。超促排卵在 IVF 過程中應用,多卵泡同時發育,多個卵和胚胎的獲得使得臨床妊娠機率大大增加,但由於激素導致多卵泡發育及超生理量的類固醇激素水平,可能會干擾卵子胞質和核的成熟,並且可能影響內膜的發育。

黃體支持對內膜容受性至關重要,雌、孕激素使用劑量、時間及給藥方式應該更多地考慮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個體化特點。近年使用子宮內膜容受性晶片(ERA)診斷子宮內膜種植窗,對於反覆著床失敗患者治療後的臨床結局改善明顯,使之與正常 ART 人群相當。

由於控制性促排卵抑制內源性LH分泌,抽吸取卵術時又將一定數量的卵泡顆粒細胞帶出,以及多個卵泡發育引起雌、孕激素比例失調等,在IVF-ET後一般都採用添加黃體酮的方法進行黃體支持。

我中心新鮮取卵周期常規黃體支持方案:

1.肌肉注射:黃體酮60mg/d

2.陰道內置入:雪諾酮凝膠 90mg/天+口服:地屈孕酮  20mg  2次/天

黃體支持從取卵日開始,取卵術後當日即使用黃體酮,若該周期移植後未懷孕,在移植後2周經過血HCG測定為陰性時可以停藥,如診斷懷孕後最好要用至移植後8-10周,無出血、腹痛等不適,應逐漸減量至停用。



相關焦點

  • 黃體支持解析
    黃體支持在成功受孕後會有什麼好處??自然受孕的女性是不需要進行黃體支持的,而絕大多數試管嬰兒治療都會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進行降調節,抑制垂體的分泌功能,即使降調結束,垂體功能的恢復也會非常遲緩,導致黃體功能缺損。且卵泡是黃體的主要來源,在取卵的過程中卵泡穿刺對卵泡的結構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造成黃體的缺乏。
  • 黃體是個什麼東東?黃體支持需要多久?
    ,造成促黃體生成素的水平下降,導致黃體發育不良、功能不全,從而孕酮水平下降。★由此可見,為了提高試管嬰兒技術能讓準媽咪懷上,準媽媽們都需要補充黃體酮進行黃體支持!●一般在妊娠的第七周時(即胚胎移植的第五周)胎盤形成,初具分泌雌孕激素的功能,此後黃體的功能也逐漸減退。
  • 【孕激素保胎不是劑量越大越好】
    如果懷孕,黃體變為妊娠黃體,分泌孕早期胚胎發育生長所需的孕激素。孕6~7周是妊娠黃體和胎盤分泌的孕激素相互接替的時間,從這個時間點之後胎盤逐漸取代妊娠黃體,而成為維持妊娠的主要激素來源,胎盤在孕10~12周時完全取代黃體分泌孕激素。這也是臨床上為什麼建議孕激素從孕10周即可減藥至停藥的原因。儘管如此,孕激素並不是萬能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補充孕激素。
  • 做試管嬰兒流程中的黃體支持是什麼?
    不少讓診斷出不孕不育,就把目光轉向試管嬰兒,但是初次接觸會發現試管嬰兒流程裡面有很多不懂名詞,比如:做試管嬰兒流程中的黃體支持是什麼?   隨著試管嬰兒的技術逐步發展,這項成熟的技術也幫助了不少不孕不育家庭,帶來了屬於他們可愛的小寶寶。
  • 黃體不足的表現
    那麼,黃體不足的表現是什麼呢?黃體不足表現為月經周期過短(少於21天),經前淋漓出血或經期時間過長,持續不斷分泌褐色分泌物,不孕或習慣性流產等。黃體不足的表現黃體就是成熟卵子排出後留下的卵泡的殘餘物,它的作用是幫助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繼續生長,為受精卵的著床做好一切準備。黃體功能不好,包括黃體不足(黃體發育不全)以及黃體萎縮不全。
  • 備孕,關於促黃體生成素的幾個問題
    迷茫的備孕每一天都很不容易,但備孕要是找到科學的方法,好孕很快就會降臨的哦,今天我們就「當備孕遭遇促黃體生成因素問題」來給大家解答疑惑哦~!  瀋陽曙光醫院孕育專家提示:促黃體生成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使排卵,形成黃體並分泌孕激素,可以預測排卵。如果促黃體生成素不正常(偏高、偏低),那麼,它就會影響雌激素功能從而導致女性不能正常排卵。
  • 什麼是促黃體生成素?黃體生成素高會影響正常生育嗎?
    促黃體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黃體生成素參與促卵泡激素的促排卵,促進女性的雌激素、孕激素的形成和分泌;促進男性的睪丸合成,分泌雄激素。黃體生成素正常值:男性為l.2~7.8U/L;女性卵泡期為l.65~15U/L, 黃體期為0.61~16.3U/L ,排卵期為21.9~56.6U/L ,絕經期為14.2~52.3U/L。黃體生成素高會影響正常生育嗎?
  • 女人「孕」氣差,可能只是黃體功能不足!
    隨著醫學的飛速發展,檢查出導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也越來越多,其中黃體功能不全很容易被忽視。據統計,黃體功能不足約佔不孕病因的3%-8%!黃體期是備孕和懷孕常談的話題,因為黃體是否正常,影響能否懷孕、胎兒是否穩定。黃體酮又稱孕酮激素、黃體激素,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孕激素。
  • 【婦產科常識】女性黃體不足的表現有哪些?
    黃體不足的表現有哪些 黃體功能不全的症狀 黃體期是什麼時候黃體是女性排卵之後,由卵泡迅速轉變成的富有血管的腺體樣結構。黃體和懷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黃體能夠產生孕激素,產生的孕激素能夠支持妊娠。如果黃體功能不足,會導致子宮內膜分泌不良,不能使受精卵著床,或者是受精卵著床後容易導致懷孕早期流產。
  • 不孕症之黃體功能不全
    結婚多年卻遲遲不能懷孕,經醫院檢查發現由於排卵後的黃體功能不全,不能分泌足夠的孕激素,使得分泌期子宮內膜發育遲緩或停滯而致使受精卵不能順利地在內膜上著床導致不孕佔到不孕症的
  • 促黃體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什麼是促黃體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LH)由腺垂體嗜鹼粒細胞分泌。促黃體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促黃體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專家明確指出,其中,促黃體生成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使排卵,形成黃體並分泌孕激素,可以預測排卵。如果促黃體生成素不正常(偏高、偏低),那麼,它就會影響雌激素功能從而導致女性不能正常排卵。那麼,促黃體生成素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 南昌華兒山醫院洪芙蓉科普|黃體與懷孕什麼關係,黃體功能不足影響...
    成年女性要懷孕,除有排卵、輸卵管通暢、子宮正常等條件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黃體功能。 黃體功能不全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一旦黃體功能不全可引起雌、孕激素不足,結果導致分泌期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受精卵不易著床、早期流產等情況。
  • 黃體功能,你重視了嗎?
    女性排卵後,在黃體生成素作用下,卵巢細胞進一步分裂,細胞質會有黃色色素顆粒和脂滴,肉眼看上去呈黃色,所以我們把這個新的內分泌腺體稱為黃體。黃體的發育及結果如何,取決於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沒有受精,則維持14天左右後退化,這時表現為女性月經來潮。如卵子已受精,黃體則可維持到妊娠6個月時才開始退化。黃體功能不全的症狀
  • 黃體不足,如何提高受孕率?
    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張小姐,由於她排卵後黃體功能不全,不能分泌足夠的孕激素,使得分泌期子宮內膜發育遲緩或停滯,而致使受精卵不能順利在子宮內膜上著床,所以導致她遲遲不能受孕。通俗地說,就是排卵後剩下的卵泡壁細胞發育形成的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腺體。可別小看了這種黃體,它的作用可大了——能分泌雌、孕激素來調節子宮內膜狀態。
  • 黃體不足...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後形成的黃體內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分泌轉化不足,出現排卵性功血,且不利於受精卵的著床,可導致不孕或習慣性流產。什麼原因導致黃體功能不足呢?1、卵巢發育和黃體形成缺陷:患者因內分泌紊亂導致卵泡期卵泡刺激素缺乏,卵泡發育緩慢,導致黃體發育不良;卵泡成熟時促性腺激素排卵峰分泌量不足,促進黃體形成的功能減弱,出現黃體發育不全。2、高泌乳素血症: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亦可直接作用於卵巢,使卵泡發育不全或黃體發育不全。
  • 黃體在俄羅斯試管嬰兒中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在試管嬰兒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妊娠過程的安全、順利,黃體支持這個環節很重要。滔滔顧問就帶你們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黃體  黃體是排卵後卵泡壁上的顆粒細胞、內膜細胞和血管向卵泡內侵入形成的外觀黃色的腺體樣結構。它的功能是分泌孕激素,雌激素和其他的一些內分泌因子,那麼黃體支持便是維持黃體分泌孕激素等的功能。
  • 「黃體」是啥?黃體功能不全竟也能導致不孕,應該怎麼辦?
    醫學上通常將排卵後黃體分泌孕酮不足或黃體過早萎縮致使子宮內膜發育延遲,稱為黃體功能不足或黃體功能不全。首先,由於黃體是卵泡壁細胞發育而來,所以,任何能導致較為嚴重排卵紊亂的因素,都可引起黃體功能不足。如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功能不完善、卵巢排卵功能障礙、卵泡本身不成熟等。
  • 促黃體生成素低,該如何備孕?
    首先來看看促黃體生成素的正常值: 黃體生成素參與促卵泡激素的促排卵,促進雌激素,孕激素的形成和分泌,促進睪丸合成,分泌雄激素。男性 l.2~7.8U/L。黃體生成激素值低,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如果黃體生成激素升高,同時卵泡生成激素也升高,則可以確診該患者卵巢功能衰竭。黃體生成激素值低,提示促性腺激素功不足,催乳素偏低多見於垂體功能減退。
  • 黃體功能不全症狀表現有哪些?要做什麼檢查?
    是指卵巢排卵後沒有完全形成黃體,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未能及時轉換,而不利於受精卵的著床。當黃體功能異常時,女性體內會無法分泌出適當的孕激素來促進女性受孕。卵泡本身發育不好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問題會使前列腺素的釋放明顯增加,另外患者容易出現腹腔液增多的情況,都會對黃體功能有所影響。孕激素檢測在月經18~28天測血液內孕激素。
  • 女性黃體功能不足會出現哪些症狀?
    黃體不足是指卵巢排卵後沒有完全形成黃體,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未能及時轉換,而不利於受精卵的著床。因此往往導致不孕或習慣性流產。黃體功能不足會給女性帶來傷害,那麼,女性黃體功能不足有哪些症狀呢?一起來了解下。專家表示:患有黃體功能不足的女性平時沒有什麼明顯不適的症狀,若出現臨床症狀,黃體功能不足的女性較主要表現為月經期不規律、不孕或者早期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