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數字環保」是近年來,在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環境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等技術的基礎上衍生的大型系統工程。「智慧環保」可以理解為,以環保為核心,由基礎應用、延伸應用、高級應用和戰略應用的多層環保監控管理平臺集成,將信息、網絡、自動控制、通訊等高科技應用到全球、國家、省級、地市級等各層次的環保領域中,智慧環保進行數據匯集、信息處理、決策支持、信息共享等服務,實現環保的數位化。
智慧環保市場規模分析
2020年此次疫情可能會是整個環衛行業未來變革轉型的一個催化劑和比較大的一個契機。在「十三五」的環保政策熱潮以及ICT技術成熟背景下,我國智慧環保行業發展迅速。據悉,2019年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近585億元,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未來五年,智慧環保的潛在市場投資規模將會持續增加。從市場投資需求來看,如果未來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2800多個區縣都推行建設智慧環保的話,加上建成後的運營管理投資,我國智慧環保市場的投資規模必將十分宏大。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環境汙染問題,投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成本來進行大氣汙染治理,環保行業一度上升為熱門行業。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將近10萬億元。
如何解決環保物聯網難題
首先,進行環保物聯網頂層設計要明確建設理念。目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應當以服務的理念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對象包括政府的環境管理、監測和研究部門、汙染排放及治理企業、其他社會機構和社會公眾等。
其次,現階段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必須強調周密的配套設計.前些年環保部門中相對簡單、易於實現的系統已經初步實現,剩下的全是『硬骨頭』,並且與方方面面密切聯繫,涉及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體制創新等諸多方面,需要對涉及的建設、應用、運維的所有方面進行整體配套設計。
第三,要明確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的範圍,通盤考慮環保物聯網應用的服務體系、應用體系、信息資源體系、管理體系、基礎設施,統籌好各部分之間的依賴關係,使其能有效支撐、協同發揮作用;同時,要把握建設重點、合理規劃建設策略和實施路徑,確保環保物聯網建設和應用的效果。
最後,要把握好國家和地方的關係,考慮中央、地方的制度體系及其管理的優化,做好環保物聯網建設、應用和運維的財政、行政等體制、機制統籌,並通過把頂層設計上升到決策高度,保證頂層設計的落實。
環保物聯網的建設和應用關係經濟可持續發展,關係億萬民民生,需要銳意進取,周密設計,履行面向現代化、面向民生需要、面向未來的『歷史擔當』,相信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必將構建出遠大宏偉、利國利民的環保物聯網。
中國高度重視智慧環保的建設,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概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個目標之一,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更提出了「堅持共同但有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機槍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址、地震災害防禦能力」的具體要求。
一、數量結構分析
據目前智慧環保主要市場競爭參與者來看,智慧環保市場競爭主體主要有IT軟體服務商、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廠商、物聯網企業,從環保IT服務解決方案、環境監控系統以及環境在線監控系統綜合集成等領域分別切入智慧環保市場。
綜合來講,目前智慧環保市場主體IT軟體服務商涉足領域相對廣泛,環境監測和儀器廠商環保相關領域科研技術實力雄厚,物聯網企業GIS實力較強,各有所長。根據中研普華資料庫顯示,2018年我國參與智慧環保相關行業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739家,同比2017年增長18.23%。
圖表:2013-2018年智慧環保企業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環保從業人員數量分析
在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將實現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的跨越。在加強感知環境信息化與物聯網數據管理建設的同時,環境監測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2018年智慧環保行業從業人員規模數量已經超過萬人。
三、智慧環保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圖表:2013-2018年智慧環保行業資產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0-2018年智慧環保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