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要控制熱量,相信這句話大家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可是經過春語對身邊朋友的實際觀察後卻發現,大家對於熱量要控制到多少,降低到多少,並沒有一個明確有的概念。
甚至有人認為,熱量就應該越低越好——要是能不吃了,那就更棒了。
這真的是對減肥熱量最大的誤解了,正確的觀念是,每天既要控制熱量攝入的上限,比如最起碼不能超過每日的基礎代謝量;同時也要控制下限,即要滿足每天最基本的熱量需求,製造的熱量缺口不能大於500大卡。
不能超過上限,大家都理解。因為只有攝入熱量小於消耗熱量,我們的身體才會漸漸的瘦下來。
那為什麼還要控制下限呢?在不餓的前提下,不是熱量攝入越少越好麼?
當然不是,過低的熱量,無論你是不是感覺到餓,實質上都是節食減肥。因為我們的身體是有基礎的熱量消耗的,這就好比汽車,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方法在駕駛過程中省油,但是如果你一滴油都不給,車子無論如何也是開不起來的。
身體也是如此,雖然我們有脂肪、蛋白質作為能源儲備,但是長期的低熱量攝入,身體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拼命地燃燒脂肪來維持原有的新陳代謝水平,而是會先降低身體各處的能源消耗,然後再一點點使用身體裡的儲備能源(可以理解為手機的低電量模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基礎代謝率降低。
當基礎代謝率降低後,且不說身體的狀態會大不如減肥之前,一旦恢復正常飲食就會快速反彈,畢竟低熱量的飲食模式是不可能長久的。另外,基礎代謝率想升回來,可要比降下去難得多。
所以為了避免基礎代謝率的降低,同時避免損傷身體健康,我們在對熱量的上限進行管控時,對熱量下限也要控制。合理的減肥餐熱量應該是在一個數值範圍內波動,突破上限與突破下限都不可取。
那麼下限應該是多少呢?答案是熱量缺口不應該大於500卡。假設你每天的基礎代謝率是2000大卡(具體算法可上網搜索毛德倩公式),那麼你每天就至少要攝入1500大卡的熱量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另外,如果你本來的基礎代謝率就不高,比如每天只有1800大卡,那就不要強求500大卡的能量缺口,200、300大卡才是比較合理的數字。另外,減肥初期也不建議直接製造500大卡的缺口,循序漸進才是正途。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春語個人非常喜歡、也經常做來喝的番茄豆腐菌菇湯,簡單好做,低卡又美味。適合作為晚餐或加餐。
主料:番茄、蟹味菇、內酯豆腐
配料:香菜
雖說菌類都可以用來做湯,但是經過春語自己的實踐,蟹味菇是最適合這種番茄豆腐湯的,其他像白玉菇、金針菇、鮮蘑等,味道均不如蟹味菇鮮美。
做法:
1. 番茄切塊,蟹味菇洗淨,香菜切末。
2. 內酯豆腐切成長條,處理時可以倒扣在案板上,橫豎切上數刀,就可以切出長條形了。
3. 起鍋燒水,倒入番茄塊與蟹味菇。大火燒開,煮上5分鐘左右。然後下入豆腐條。
4. 再次煮上3分鐘左右,倒入適量的水澱粉勾薄芡,然後加鹽、生抽調味出鍋。
這樣做出的番茄豆腐菌菇湯非常的低熱量,同時又能補充維生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無論是作為減肥期的晚餐,還是加餐都非常不錯。
減肥時,很多人都不自覺的會心急,希望自己快點瘦下來,進而對於每日攝入的熱量壓榨過狠。豈不知,這樣過多的壓縮自己每日的攝入熱量,才是真正的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