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MO
10月25日,本應該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周末,卻因為韓國三星會長李健熙的離世變得不再普通。作為佔韓國GDP 20%的三星集團的掌門人,李健熙曾收穫過這樣一句評價:「他說話輕聲細語,但只要李健熙咳嗽,整個韓國就會感冒。」
三星會長李健熙(圖源網)
世界就是這樣的,對我們既不公平又公平——即使是富如李健熙也無法阻擋生老病死。10月25日,韓聯社報導稱,李健熙在首爾三星醫院去世,享年78歲。
但是話說回來,李健熙的去世其實也並不突然。早在2014年,他就出現過呼吸困難的症狀,當時醫生表示,李健熙病情顯示出心臟停博的症狀,醫院對其進行了心臟復甦手術。此後,李健熙便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截止近期,韓聯社報導稱,李健熙仍能自主呼吸,每天清醒時間為15-19個小時並持續接受康復治療,後因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去世。
出生在低谷時期的李健熙
三星的發展歷史悠久,是由李健熙之父李秉喆在1938年創辦的,後來李健熙從父親手中接手過來後,把三星從一家二流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了電子巨頭。但李秉喆在創辦三星的路上也遇到過不少挫折,並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最終走上封神之路,被譽為韓國「創業之神」。
李秉喆(圖源網)
李秉喆並非白手起家。他於1910年出生在韓國慶尚南道宜寧郡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自小聰明伶俐,但也十分貪玩。李秉喆的第一次創業是在父親的幫助下開了一個糧食加工廠,並獲得了盈利。但不久後,日軍開始侵華,凍結了所有日本銀行的資金。沒有銀行貸款的李秉喆只得賣掉所有土地、轉讓糧食加工廠和運輸會社,償還全部債務。
後來,李秉喆考察市場後做起了向中國東北出口果品、蔬菜、乾魚這種本小利大的貿易,並於1938年成立了「三星商會」,獲得了第一桶金。但好景不長,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使得三星商會無利可圖。
1938年的三星商會(圖源網)
這裡需要插一嘴的是,戰爭爆發的第二年,也就是1942年,李健熙出生了。因為出生在父親李秉喆創業的低谷時期,李健熙出生後不久便被送去了姥姥家。
1948年,李秉喆成立「三星物產公司」,繼續原先的出口政策,一年多的時間獲利1.2億元,成為了韓國商界一顆迅速升起的新星。但是正當李秉喆準備放手大幹之際,韓戰爆發了,他丟失了苦心經營的企業和財產。在1951年,李秉喆建立了「三星產物」株式會社,並在一年之間,使3億元的資本變成了60億元。
隨後,在韓國總統樸正熙的扶持下,三星迅猛發展,並擔任了代表家庭財閥企業立場與利益的專門組織——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的首任會長。至此,奠定了財閥之首的地位。
而作為家中的小兒子,李健熙小時候成長並沒有受到李秉喆的過多寵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透明人」。
上文說到李健熙出生沒多久後便被寄養在了姥姥家。而在李健熙長大後交友的年紀,韓戰爆發了,李健熙因為被貼上了反動資本家兒子的標籤而交不到同齡好友。五年級的時候,李健熙被李秉喆送到了日本留學。但因為李健熙本身「孤僻」的性格加上韓國當時並不發達的背景,李健熙並沒有受到同學們的歡迎。這使得李健熙養成了害羞、孤獨、專注的性格,也更不受風風火火的李秉喆的待見。
在求學歸國後,李健熙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電視臺做播音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廣播裡介紹三星的產品,直到34歲才出任三星物產副會長,並且一幹就是10年。
那麼,既不受李秉喆待見又是家中三子的李健熙是如何當上三星會長的?其中的緣由又有的說了。
李健熙坐收「漁翁之利」成為三星會長
韓國權利和財產有著「傳長不傳嫡」的傳統,在李健熙正式接班三星電子前20年,李秉喆就已傳位長子李孟熙。不過雖然有父親的扶持,但李孟熙還是沒少因為資質平庸而受到李秉喆指責。於是李孟熙悄悄舉報了父親走私,迫使李秉喆辭去了三星會長職務。
從左到右依次為:李孟熙、李秉喆、李健熙
「糖精走私門」曝光後,次子李昌熙主動背鍋替父親入獄。同時,李孟熙上位後,便開始排擠父親親信,並將三星經營的一塌糊塗。出獄後不久,李昌熙便向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舉報父親李秉喆私藏利潤。樸正熙藉此大做文章,最終使三星集團落入國家手中。
1973年,李昌熙再次向樸正熙遞交了父親多項「違法」材料,此舉徹底激怒李秉喆。他下令流放李昌熙至美國,而在劫難逃的李孟熙也經殊死搏鬥,最終定居北京。在對兩個兒子失望後,李健熙被李秉喆確立為了家族企業繼承人。
李健熙升任三星副總裁後,被安排在了父李秉喆總裁辦公室旁的房間裡,以便隨時接受父親嚴酷的培訓。每當李秉喆出門,李健熙總會緊跟其後。不僅如此,他還堅持每天前往父親的住所陪伴、照料父親,聆聽父親關於商戰和管理的諸多教誨,直到父親就寢後再回家。
1987年李秉哲去世當日,董事會成員全票通過了李健熙出任三星會長的決定,三星也由此進入李健熙時代。
李健熙帶領三星成為電子巨頭
李健熙剛接手三星時,當時三星集團年銷售額不足10萬億韓元(88億美元),而2013年,三星電子全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780億美元。回顧李健熙在工作上做的決定,「自研半導體」和對三星進行改革恐怕是李健熙最有前瞻性的兩個決定。
上個世紀60、70年代,全球半導體業務主要在美國和日本。而在1974年,敏銳的李健熙意識到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當時他就建議三星進入半導體行業,不過被父親拒絕了。有魄力的李健熙隨後用自己的個人財產收購了韓國一家半導體公司50%的股權。這家公司也成為了三星半導體部門的前身。
三星
到1983年,李秉喆意識到了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同意了李健熙的判斷,開始持續對半導體業務進行投入。不過在美國和日本遙遙領先的情況下,三星想趕上去又談何容易。為了學習製造半導體的技術和獲得半導體的研發人才,李健熙曾多次前往日本和美國矽谷挖人,並吃了無數閉門羹。但最終,李健熙以超高的薪資挖到了大量人才組建了三星半導體隊伍。
1983年,三星研發出了64K的DRAM,落後了產業四年。1992年三星研發出了64M的DRAM,做到了與全球同步。1993年,三星一躍成為半導體存儲器市場領域第一,並此後20多年至今,一直沒有從這個位置退下來過。如今三星的半導體業務涵蓋存儲晶片、智慧型手機晶片、圖像傳感器、晶圓代工等眾多業務,擁有著超強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決定發展半導體,在父親李秉喆去世後,李健熙還宣布啟動三星集團變革。這些舉動直接使得三星從一家二流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世界領先的創新者和工業強國。李健熙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還得從二十幾年前的一次視察說起。
1993年,李健熙帶領各個分公司社長到美國洛杉磯考察三星產品在美國的銷售情況,結果發現國際市場只把三星的產品當做二流貨來賣。受到刺激的李健熙決定對三星進行變革,並提出了「新經營」的宣言。在法蘭克福的會議上,李健熙表示生產不合格的產品就是在犯罪,從現在開始,三星將果斷放棄以數量為主的經營,而走以質量為主的路線。
從法蘭克福回來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李健熙到三星的各個部門瘋狂地做了共計48次350多個小時的演講,並編製成了《三星新經營》一書到處分發。從此,改革氣氛擴散至了整個三星。直到現在,三星的經理們還不時把手機扔出窗外,用卡車軋或是冬天埋進雪裡,以此來檢查質量。
三星Note20系列
從法蘭克福會議當年起,三星每年都將銷售額的7%用於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注重技術創新和啟用人才由此一直貫穿於整個「新經營」計劃的全過程。2002年3月,美國《時代》周刊根據品牌的認知度預測三星電子將在三年之內超越當時還是世界最大的家電企業——索尼公司。
到今天,三星成為了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旗下公司包括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人壽保險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甚至韓國有句話說到,韓國人一生無法避免三件事,那就是死亡、稅收和三星。
總結
回顧李健熙這一生,我們可以發現,這個人是一位真正的遠見卓識者,他擁有頑強的意志、冒險精神以及對未來敏銳的判斷力。他創造了一個屬於三星的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