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哪個朋友家缺了啥物件,我可以第一時間找出來閃送給她。小到益生菌、大到廚房電器。更換下來的舊款,就安利給我媽,所以她常年自己不買廚房用品。
為啥要重複買?因為功能各異啊,產品會升級,時代會進步。有朋友進我的廚房,第一反應就是:哇,實驗室啊?
第一款,時間太久,做酸奶的照片現在都找不到了。當時最火的easiyo,現在tb還能找到這款。其實就是個不插電的保溫外桶,把一個放了發酵菌乳的內桶放進去,靠熱水的保溫,第二天就有酸奶吃了。
玩多了,就興趣缺缺。有一次,竟然忘了把酸奶拿出來,一直以為廚房的角落裡放了個空桶。幾周後倒是想起來了,直接無防備打開…
瞬間,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被開啟。
那個臭啊,深入骨髓,直到現在我想起來都能打個激靈——就像特別陳釀的goat cheese(更甚!)。偏偏還沒腦子,直接把內桶扔到了樓道的垃圾桶裡,感覺足足一個禮拜味道才散掉。還好,這件事後來就再沒人提,但造成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第二款,是為了正兒八經做希臘酸奶買噠。當時在一片千篇一律的酸奶機裡,看到一個是自帶過濾盒的。這個在當時非常符合我心意:因為新買了冰淇淋機,可以自制酸奶冰淇淋。
但這個酸奶機的缺點是,它的邊緣都是透明玻璃,所以加熱完全集中在底盤,可想而知活菌還能剩多少。可能也是因為作,於是我又買了第三個。
第三款,是當年最火的立體加熱酸奶機。基本上所有關於做酸奶的經驗都在這個酸奶機的階段得出。
除了小瓶子小罐子消毒起來略麻煩,做出的酸奶質感還是很不錯,直到有一天,它成了孵鳥蛋的窩。
第四款,前段時間發掘的。當時在tb買了個氮氣咖啡機(這又是後話),沒想到被強大的大數據推送了酸奶機。這才後知後覺get到,原來酸奶機已經進化到直立款了?
直立款除了省地兒,最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拿牛奶紙盒當容器,往裡面添加菌種就行。
大概思考了1分鐘之後,果斷下單並且準備淘汰孵過鳥蛋的前酸奶機——畢竟鳥會一直生蛋,總要個專用孵蛋機不是嗎?(又一次成功說服自己)
1、直立的後來我搜到過三個。除去一個號稱出口的之外,一個是我買的tiger,一款是IRIS。IRIS可以放1L的牛奶。tiger可以放500ml和1L。
實際用下來,覺得500ml超高溫奶其實不容易買,一般都是1L居多。所以tiger所謂的賣點,其實有點雞肋。
2、性價比是妥妥的IRIS高,tiger貴了前者4倍。
4、我這個tiger沒有定時(有一個沒有功能的假定時旋鈕,讓你自己記得幾點可以關閉電源🤦♀️),對老手其實無所謂,但新手是絕對需要定時功能的。
5、兩者其實都可以做裏海酸奶,原諒我對裏海酸奶沒啥研究,平時只用希臘酸奶菌。暫時不會特地去買裏海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