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年味」傳統手工花生糖 傳承兒時老味道

2021-01-08 南寧頭條資訊

垃圾要分類 生活要品位

在你印象裡,新年是怎麼樣的?是兒時震耳的鞭炮?是煙花閃耀的一股幽香?是因人垂涎的年夜飯還是攥在手裡的壓歲錢?在咱們南寧,年味又是什麼呢?在春節來臨之際,我們新聞夜班將從今天開始,推出「尋找年味」特別報導,帶您一塊尋找舌尖上的傳統味道,感受記憶裡的過年情懷。

春節期間,熱鬧的節日氣氛瀰漫在街頭巷尾。而濃鬱的年味少不了各種各樣口味和包裝的糖果。而傳統手工製作的糖果更是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在壯志路,經營著花生糖老店的滕治政和愛人黃燕芳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因為門口一直有顧客在等著他們現做的花生糖。

滕治政

現在就在煮糖了

煮到這樣的程度

然後就可以放花生進去

放花生進去之後就撈均勻

撈均勻以後就用來壓平

整平之後就可以切了

糖漿在鍋裡不斷翻滾,散發出濃鬱的芬芳,很快,滕治政夫妻倆分工配合將烤熟並脫了皮的花生倒入鍋中,趁熱不斷攪拌,花生的清香和糖漿的甜蜜相互碰撞,完美融為一體,在燈光下折射出琥珀般的色澤。接下來,就要在合適的溫度之後把花生糖倒入模具,等到差不多凝固的時候均勻的切片,封裝,一袋熱乎乎的「古早味」花生糖就新鮮出爐了。趁熱咬上一口,香甜酥脆,寄託著過年的喜悅和幸福。

顧客

買這麼多 你看

(你這是拿回去做年貨還是怎麼啊)

拿回去過年的

做年貨

(你買了好多哦)

(這裡多少斤啊)

這裡20斤

都是以前小時候經常吃的

滕治政的愛人 黃燕芳

每一年我們都是

準備到春節的時候都是排隊的

有時候有的等了幾個小時都等不到

他們想吃這個

過年也有這種年味啊

甜甜蜜蜜的

雖然滕治政兩口子多年從事這個「甜蜜」的生意,但在現在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的衝擊下,要將這份製糖的手藝堅守下去,並不簡單。光是切糖這個步驟,就十分考驗操作者的刀工,一旦一刀切不準,花生糖的品相就得大打折扣;而煮糖、攪拌等工序也需要體力和耐力,一般人輕易幹不來。

滕治政

沒有手力的人怎麼可能翻得那麼多

一次做出來有十幾斤

以前剛開始做花生糖

一次只能攪拌幾斤

但是現在做習慣了

一下子就能做十幾斤了

所以現在滕治政夫妻他們也希望把這份傳統的手藝傳下去,為咱們南寧留下這份記憶中的春節年味。

滕治政的愛人 黃燕芳

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做這種了

反正

這種手藝應該傳承下去吧

相關焦點

  • 溫州匠心的老味道:三代人傳承,純手工製作幾十年傳統糕點!
    到此肯定有人想問,這味道還是傳統老溫州原來的味道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蘇老爹年事已高,而他製作冰糖炒米的手藝在他兒子蘇錦達手上得到傳承。 ✔老味道:執著堅守多年這些具有特色的中華傳統美味,在這家店得到了保留和傳承。
  • 【壇友發帖】農家傳統手工花生糖的記憶
    之所以我還歸結在兒時記憶中的味道,那是因為在我們這一代人還是小孩子的那個時候,更多的只有花生糖,作為糖來說,花生糖也真的佔據了很多孩子的心。花生糖在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包裝,簡簡單單的在一個堆滿零食的小車或者木板上,在當時也算比較昂貴的零食了,小時候想吃吧,家長們也不給買,說是吃多了怕壞了牙齒,其實更多的因為價格。
  • 美食物語 | 記憶中的拱辰街老味道——花生糖
    花生芝麻的原始口味,凝聚了一方人民舌尖的記憶,並在記憶中沉澱,經過時間的洗禮愈發醇厚。一顆純正的花生糖入口,令人回味悠長。 聽聞拱辰街要拆遷,十多年不逛菜市場的我,動身去了隱藏在拱辰街的合肥知名老字號小吃店——「張阿姨花生糖」,去尋找兒時記憶中的味道,還和做糖的張阿姨聊了聊!
  • 大白兔旗下百花牌花生牛軋糖風味奶茶店跨界來襲
    百花牌花生牛軋糖,最早誕生於解放前的華山糖果廠,在國內歷次展銷會上,受到廣泛好評,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和輕工業部的優質產品。「牛軋糖」是英語「nougat」的音譯,當年從糖紙上看,多譯為「鳥結糖」、「紐結糖」,而當時的華山糖果廠在生產時,由於出口任務的需要採用外來語,稱其為「花生牛軋糖」,一直沿用到現在,算是當年較有名的「花生牛軋糖」。
  • 老上海味道|追糖:大白兔、花生牛軋、太妃糖
    見當時米老鼠卡通片在滬吃香,決定借船出海,創作了一個米奇老鼠形象,把新奶糖命名為「ABC米老鼠糖」,俗稱「米老鼠奶糖」。它一炮打紅上海,迅速風行全國。圖說:大白兔的前世米老鼠奶糖。新奶糖是手工生產,一顆顆搓出來。旁的不說,就在手工攪拌原料這道工序,花力多少和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奶糖的口感。這樣的手工操作,一直延續到製作大白兔。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興文美食,四川興文建武傳統手工糖,這就是...
    今日美食建武傳統手工糖,這就是家鄉的味道!▲花生糖以前的手工雜糖是九絲人家中必不可少的年貨食品提前一個月,好多人家就會開始準備▲蘇麻糖建武街上的張師傅還堅持著傳統的工藝製作手工糖除了味道純正之外,更多的是
  • 傳統手工石磨,記憶中的巷仔味道!
    「清暉糖潮」保留了最原始製作豆花的工序,採用傳統手工石磨的方法,還原豆花最原始的味道,給各位吃貨帶來最純正的口感和體驗。每一塊豆花經過精心的炮製後,數小時才能放入碗裡,這裡已經蘊含了無數先輩們的智慧結晶。加上三款配料:手工芋圓、紅豆、小麥,就這樣一款傳統的豆花便大功告成了。
  • 尋味青陽丨米糖——兒時的味道
    冬至剛過,年味就漸漸地濃了。清晨,陵陽鎮青泉裡阿寶家鄉特產店裡香味四溢,謝師傅正在利用傳統手藝製作米糖。熟悉的味道,瀰漫在小山村的各個角落。 米糖是往年流行於江南一帶農家自製的食品。記得兒時,物資還相對缺乏,每到年尾,諸如花生糖、凍米糖、芝麻糖等各種由米糖加工而成的食品便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 【新年零食】無鹽低糖、100%「手工純素」的曲奇才是我的最愛!
    HEALTHY「無鹽低糖」更健康為了對身體更友好,照顧血壓血糖有異常的人,這款純素曲奇特意不添加鹽,也不添加白砂糖,而是採用更健康的甜菜糖作為替代,讓老人、孩子都能放心享用美味。HAND MADE「100%純手工製作」多道工藝 造就柔香這款純素0添加曲奇的烘焙工藝很繁複
  • 「老頑童」百花牌花生牛軋糖跨界來襲
    「牛軋糖」是英語「nougat」的音譯,當年從糖紙上看,多譯為「鳥結糖」、「紐結糖」,而當時的華山糖果廠在生產時,由於出口任務的需要採用外來語,稱其為「花生牛軋糖」,一直沿用到現在,算是當年較有名的「花生牛軋糖」。藍色的像西洋棋棋盤般圖案的小型糖紙,包著一塊夾著花生,嚼勁十足、具有濃鬱奶香和花生味的花生牛軋糖,深得市民喜愛。後來有許多模仿它的藍白色的花生牛軋出現,都達不到那個水平。
  • 東莞90後辣媽開店創業,年銷花生糖300000包,「內幕」竟然是...
    雖然沒什麼文採,字又有點醜,但看得出是肺腑之言,真心話;當外人以「歧視」的眼光看她們時,他們已經幹了起來,而且一幹就幹了接近3年,今年是第三個年頭,在零食這個行業,她們是後來者,但幹得比很多人都出色,當然她們也付出很多很多...人家在吃飯時,她們在發貨...
  • 【傳統手工桂花米糕】百年工藝傳承!竟然能吃出奶奶輩的味道!
    小編是一個糕點界的重度愛好者,那麼多年來每去一個地方,都會尋找當地特色糕點。因為小小的糕點更能體現出當地美食的精緻和精髓,能體現出製作人的匠心與工藝。而在眾多糕點,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的是溫州傳統桂花米糕。記憶中是最具有古早味道的一款糕點。 什麼是古早味道?就是在媽媽或奶奶輩才會出現,現在快被人忘卻的味道。
  • 「老頑童」百花牌花生牛軋糖跨界來襲,全國首家登錄魔都
    「牛軋糖」是英語「nougat」的音譯,當年從糖紙上看,多譯為「鳥結糖」、「紐結糖」,而當時的華山糖果廠在生產時,由於出口任務的需要採用外來語,稱其為「花生牛軋糖」,一直沿用到現在,算是當年較有名的「花生牛軋糖」。藍色的像西洋棋棋盤般圖案的小型糖紙,包著一塊夾著花生,嚼勁十足、具有濃鬱奶香和花生味的花生牛軋糖,深得市民喜愛。後來有許多模仿它的藍白色的花生牛軋出現,都達不到那個水平。
  • 年貨必備的花生糖,親手做,酥脆好吃,兒時的味道,比買的還香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會忙著提前辦年貨,說到年貨,糖類肯定不能少,有了這些糖顯得喜慶,牙齒再不好的人,都想含一兩顆糖,不過糖果不一定要買來的,我們也可以自己做,年貨親手做的才有年味,記得小時候,到姑姑家,吃了她親手做的糖,一種是芝麻糖,一種是花生糖,當時我對花生糖非常感興趣,吃了好多
  • 用心做的花生糖,可以吃出千年前的味道
    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味道,經過一雙雙巧手,可以組合出千變萬化的味道。花生糖可以是很簡單的花生+糖,也可以是很複雜的花生+秘方,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喜歡吃甜食嗎?如果喜歡,那就和我一起來場一樣的花生不一樣的味蕾體驗吧~普通的花生糖,我們自己也能做,就是用一口鍋,把花生炒到酥脆,放一旁冷卻去皮,然後接著炒糖,等白砂糖融合成液體時,再將去皮的花生倒進去,攪拌均勻,最後倒出、冷卻、切塊。其實這個樓主自己也嘗試過,但最後是流著眼淚吃下去的,實在是太甜了,賣不出去。
  • 大馬弄,杭州離年味最近的地方
    ▲ 大馬弄牌坊,據說這三個字是從毛主席書法裡扣出來的。他來自安徽,卻從杭州老師傅那裡學了手藝,做出了傳統的杭州味道。 「做得醜的就是我的」,老闆謙虛地介紹自己家的醬肉。大馬弄做醬貨的小老闆們看天吃飯,每一批醬貨的成色、狀態,就算富有經驗也不能完全把握。
  • 1碗糖1碗花生米自製花生糖,複製小時候的味道,比牛軋糖好吃多了
    牛軋糖牛軋糖的口味多種多樣,其中最為經典的口味之一就是花生牛軋糖。第一次吃到花生牛軋糖時,一下子就懷念起了我小時候經常吃的花生糖。同樣都是花生作主料的糖,花生糖和牛軋糖的味道和口感都有較大區別。牛軋糖口感偏軟,並且有奶香味,顏色看起來也更白,相比之下花生糖的口感更加酥脆,焦糖味更加濃鬱。比起口感和味道都似乎都更加高級的花生牛軋糖,我還是更喜歡樸實無華的花生糖啊。小時候每年臨近過年,就特別期盼和媽媽一起去「趕場」(逛市集買東西之意),因為我知道,媽媽一定會買的年貨,除了瓜子花生,肯定還有花生糖。
  • 這裡是「餓」意滿滿的福利時間 舌尖上的新年特輯
    家味,不是餐廳裡量化生產的食物,而是料理人賦予食材熱騰騰的心意。我們有幸,在這座城裡,為你找到「家」。看得到吃不到怎麼能忍!文末兩種參與方式贏嘴角送出的「舌尖上的新年」特輯圖書一本~外婆棗香紅燒肉/水晶蝦仁/老上海雞骨醬/蒜子烤鱔背/雞火煮乾絲/松子桂魚/薺菜肉絲炒年糕/時蔬/醃篤鮮/酒釀小圓子料理人 - 喜悅社每一個味道都有小時侯的故事;每一道菜餚都有媽媽的影子;每一次體驗都有上海弄堂的時光;只願人生永如初見;童年四味 / 鄉村滋味 / 古法滷熟蟹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在洪州凍米糖的生產車間,手工凍米糖傳承人遊兵幹正在給記者介紹手工凍米糖的製作流程。遊兵幹從1997年開始做手工糕點生意,生意最好的時候門口排隊排起了長龍。
  • 我被天團編輯部的家鄉土味特產嚇到了
    「鴿鴿豆角幹」,江西人兒時零食的回憶美味,一個吃辣低調的省份,用這份零食向全國人證明他們自帶中上級別的史高維爾度。本次團長大人一共買了兩種:「蒜香味」和「麻辣味」。前者蒜香突出,後者麻辣適宜,辣與甜相互融合,很有嚼勁,午後休閒來一條,越嚼越有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