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街,位於新化縣上梅鎮,是靠近資江渡口東西走向的一條老街。當年資江水路航運繁榮,上通武漢,下達益陽,向東街也一直是縣城的中心街道,集家坊、商賈、集市為一體,碼頭上船來帆往,街道上人聲鼎沸。如今,因其獨特的文化和厚重的歷史,向東街在城市改造中被保存下來。斑駁的青灰色裡,藏著神秘的故事。
這條始建於宋代的街道,用古樸的青磚黑瓦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漂亮的屋簷,形成了一個個精彩的疊加。抬頭望去,總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印跡。厚實凝重的石板路已被腳步打磨得很光滑,裝滿小吃的推車沿街叫賣,有人提著新鮮蔬菜匆匆過往,深巷口總會坐著幾個拉家常的老人,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著老街的歷史與文化。這些日常生活的場景,實實在在的世俗氣質,把習慣的匆忙節奏都緩慢下來,燙平了焦躁。在老街中行走,它的寧靜安詳,會讓你變得踏實從容起來。
向東街是新化保存最完整的一條老街,這得益於它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在湘中地區,梅山飲食風味獨特,自成體系,且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歷來就有「吃在新化」的俗語。向東街是條小吃街,街上到處是百年老字號店。老店中傳統的製作手藝、精美的各類小吃,使向東街充滿人間煙火。
一眼看去,一家挨一家的牛肉麵館門口擺著一大鍋一大鍋的油炸牛肉片散發出濃濃肉香,四處飄逸,店鋪雖然矮小簡陋卻賓客滿座,要是清早,顧客排隊是排到了街心的,正是由於這旺盛的生意,這中間的馬路也不曾跑車了,再遠的客人也將車停在了離街口老遠的賓館停車場,寧可走路前來品嘗,小吃味道咋樣?湖南衛視還曾做過新聞採訪予以宣傳。街邊上的小吃應有盡有:杯子糕、蒿子粑、糝子粑、馬練王、油榨粑等等這些小吃,都是傳承了上百年的手藝,真是讓人流足了口水啊!有人說,老街的小吃都帶著大家童年的味道,逛老街,其實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裡很少有大聲叫賣聲,傳到耳朵裡的大多是買賣找零錢的嬉笑喜樂、外地遊客「好吃、好吃」的讚嘆和一對對青年戀人爭相和店主合影留念的「感謝」。在這裡,感受到的不僅有街上大爹大媽熱情迎客的歡喜與質樸,有小孩屁顛屁顛跑到攤前「奶奶奶奶我還要買五個」的貪吃勁,還有這千年古鎮上千家萬戶安居樂業的和諧與幸福。
向東街的面可是一絕。滿街的小麵館,你挨著我,我搭著你,大鍋裡升騰的白汽在流動。山胡椒油是最能體現新化人性情剛烈的調料。爽滑彈性的麵條,配上精心烹製的牛肉,純正濃鬱的豬骨湯,還有祖傳秘制的湯料,那味道真是好極了。這裡,每一個店子都是窄窄的,擺著紮實的木方桌、木長凳,灶臺、炊具、案板都靠著門檻敞開著,來吃麵的客人絡繹不絕。(婁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