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K30至尊紀念版是最近手機圈裡超火的性價比旗艦,作為小米十周年的獻禮之作,它不僅在外觀和性能兩方面基本沒槽點,而且定價也回歸初心,1999元起很有競爭力,讓很多定位3K檔的機型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它的黑科技功能有很多,比如繼承了K30 Pro的無挖孔全面屏設計、升級搭載了120Hz高刷新率屏幕、配備了超線性雙揚聲器……很多小夥伴都對它的實際體驗很感興趣,我專門收集了網上對它關注度最高的6個問題,藉由它們跟大家一起看看K30至尊版的使用表現。
1、聯發科天璣1000+的性能怎麼樣,對比高通驍龍865差距大嗎?
首先在製程工藝方面,天璣1000+和驍龍865同樣基於臺積電7nm工藝打造,沒有先天方面的差距,不同之處在於核心架構設計上,天璣1000+採用四大核四小核方案,驍龍865採用1+3+4三叢集方案。
對比安兔兔的跑分,K30至尊版超過50萬,K30 Pro最高可以跑出超過60萬的成績,同屬於旗艦處理器陣營,但K30 Pro要更勝一籌。
在讀寫速度方面,天璣1000+最高只能支持到LPDDR4X+UFS2.1,而搭載高通驍龍865的K30 Pro能夠支持LPDDR5+UFS 3.1快閃記憶體,在實際體驗中打開大型遊戲的啟動速度明顯更快。為了優化大家的體驗,紅米很良心的為至尊版配備了UFS 3.0快閃記憶體,配合Write Turbo加速引擎,它的讀寫速度遠超一般配備UFS 2.1快閃記憶體的機型。
2、至尊版的屏幕真的不支持DC調光嗎?刷新率可以調節幾檔?
在K30至尊版的系統設置中,確實沒有DC調光的開啟按鈕,但根據小米官網工程師的回覆:「它其實是支持DC調光的,不過僅在屏幕處於較高亮度時智能啟用,亮度低於一定值時將自動切換為PWM調光。」
這樣設計是為了避免DC調光影響120Hz高刷新率的正常顯示,所以沒有在正式版系統中開放手動開啟DC調光功能的入口。另外,在目前的顯示設置中,紅米K30至尊版只能切換60Hz/120Hz兩檔,沒有居中的90Hz可以選擇。
跟K30 Pro對比,這塊屏幕同樣採用三星E3發光材料,最高亮度可以達到1200尼特,對比度最高可達500百萬:1,支持100% DCI-P3色域以及HDR10+,無論是亮度、色彩表現還是顯示效果,都是旗艦機的水平。
3、K30至尊版拍照效果真的很差嗎?
K30至尊版的相機規格其實跟K30 Pro相似,都是6400萬主攝+1300萬超廣角+500萬微距+景深鏡頭,只是主攝由索尼IXM686切換到了IMX682,用它錄製4K視頻只能支持30幀,而K30 Pro能夠達到60幀,並且只有K30 Pro能夠支持8K畫質,所以縮水只是在攝影方面。
單從拍照表現來說,K30至尊版並不差,對比同價位的機型,它的拍照實力也很強勁。
在光線充足的白天,它的實際成像樣張不管是色彩還原效果、亮度、智能HDR、還是清晰度,都沒有什麼值得苛責挑剔的地方。
在夜間或者光線不佳的拍攝環境下,K30至尊紀念版支持像素四合一技術,能夠合成1.6μm的大像素進行拍照,智能提高畫面的亮度,保持照片不過曝,並且留下更清晰的暗部細節。
4、沒有3.5mm耳機孔會不會很不方便?
K30至尊版移除了3.5mm耳機孔,K30 Pro保留了這一設計,從直觀感受來說,確實好像是少了一個實用功能,但配合轉接頭,其實並不耽誤有線耳機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沒有了耳機孔,也給了大家一個理由去體驗真無線耳機,不僅可以避免日常生活中使用有線耳機被線材纏繞的苦惱,而且出行更便攜,可以輕鬆實現邊聽歌邊充電。
5、續航給力嗎?
續航方面,K30至尊版配備了4500mAh大電池,在5G手機中電池容量不算小,同時它支持33W快充,半小時可以快速回血55%左右,大約70分鐘就可以完全復活。
處理器方面,聯發科天璣1000+是7nm工藝,沒有耗電快的缺陷,唯一可能會對續航造成較大壓力的是120Hz高刷新率,不過紅米K30至尊版在屏幕解析度方面採用的是1080p,即使開啟高幀率模式持續玩遊戲,機身也不會出現過燙情況,電池消耗也在正常範圍內,非全天候開啟120Hz和5G場景,滿足一天重度使用綽綽有餘。
6、配色方面有AG磨砂玻璃版本嗎?
紅米K30至尊版一共擁有3個配色,分別為薄荷綠、極夜黑、月慕白,機身背板都是光面玻璃材質,沒有AG霧面玻璃版本。
寫在最後
紅米K30至尊紀念版是一部綜合表現很全能的2K檔「殺手級」旗艦手機,它扛起了初代小米手機問世時1999的性價比旗幟,順利得讓小米摘掉了價格桎梏,可以更從容地衝擊高端,探索前沿黑科技。雖然在機身重量和厚度方面,K30至尊版還沒有足夠精緻,握持手感會有些重,但對比同價位機型,苛責這個只能算吹毛求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