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競技場上也是如此,沒有誰能保持一直勝利。作為馳騁冰場二十年,縱橫成年組十年的選手,羽生結弦也不例外。
從和日野龍樹的少年組拼殺,到和高橋大輔日本一哥的才人輩出,再到國際賽場上對陳偉群的先輸後贏並在索契冬奧會奪冠,之後兩年世錦賽負於費爾南德茲,最終在平昌冬奧會帶傷衛冕。當然,羽生結弦也輸給過陳巍。
是的,羽生結弦曾經輸過了一些比賽,這又怎麼樣呢?
勝負場上,沒有人能只贏不輸。
對於比賽失利,羽生結弦慣於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媒體前說,這就是自己的實力,說自己還很弱。
他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是羽生結弦的自律和禮貌,每次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因素,這不是他的「弱」,恰恰相反,這是他的「強」。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努力拼搏練習,不斷地提升自身水平,持續地變強,讓我們看到羽生結弦一直都在「進化」。最終到奧運,像他自己說話的,奧運是四年的集大成之作,作為單人項目,拼上四年的進化,四年裡的包羞忍恥,只為賽場上不到十分鐘的演繹,最終成就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