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而非旗袍……

2020-12-06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書,ID:Book-of-Lif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楊於涵同學每日不輟地分享著國學知識,令人感動。我曾經說過,你發多久,我們就讀多久。而實際上,我真正讀的不太多。她有沒有每天都發,我也不能確定;感覺好像沒有吧——我不知道我這麼說是否不負責任、是否構成「污衊」——抹殺別人的功德——當然,別人的功德非我可抹殺的,因果律不因我的話而改變。

楊於涵同學發的「國學日報」,有一些我還是真的認真讀過,尤其是一些與佛教相關的知識,以及陽明心學相關的條目。

【國學日報】

【漢服】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任何民族的建築、文字、語言、舞蹈等等都充滿魅力,無不如此。服裝就更是如此,漢服就曾是漢族的民族服飾。其實,漢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是漢族人穿著的服裝和配飾體系,也被稱為「漢衣冠」、「華服」。遺憾的是,漢服的發展和傳承受到歷史的影響,在流行上也受到時間的局限,僅從黃帝時期發展到明末清初之際;

﹢﹢﹢﹢﹢﹢

■據《左傳》記載:「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美輪美奐的華夏衣冠文化,使中國有「衣冠上國」的稱謂。大體上,各朝代都極為重視衣冠文化,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所以歷朝均有「輿服志」以要求帝王及官員的服飾禮儀;

﹢﹢﹢﹢﹢﹢

■約五千年前,嫘祖發明飼蠶和絲紡,讓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古人崇尚天人合一,這種思想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易經》中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蓋取諸乾坤」,是說漢服的形制(上衣下裳)是仿照天地而設定的,所以是神聖無比的;

﹢﹢﹢﹢﹢﹢

■「深衣制」是漢服的主要形制,「被體深邃」,故稱深衣。大體有三種:一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非常實用;二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有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上衣是顏色端正而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這種方式好比「天玄地黃」,常為帝王百官正式的禮服;第三為「襦裙」制(襦即短衣),一般是百姓常服;

﹢﹢﹢﹢﹢﹢

■漢服以「交領」,「右衽」為主要特點,無口、系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動,飄逸靈動,典雅莊重。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

■清軍入關後,發布「剃髮易服」的政令,引起了全國性的憤怒,清王朝為此進行了血腥的鎮壓與屠殺,最終使漢服逐漸消亡。如今流行的唐裝、旗袍,長衫馬褂都是滿族服飾或是其改良服飾。今日的漢族人逐漸忘記了祖先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少有的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種族。進入二十一世紀,民間自發的興起了「復興漢服運動」,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再次穿起了漢服。

﹢﹢﹢﹢﹢﹢

今天看到這篇關於漢服的文字,我想起了一首歌:《重回漢唐》,第一次聽到就很喜歡,後來才知道是為了推廣漢服而做的,感覺真好!我真的希望,每一個做企業的、做產品的生意人,都能借鑑這推廣漢服的人的做法,要有企業歌、產品歌、品牌故事、等等。「讓你的宣傳品,變成藝術品」,這是我設想的六度文化創意工作室的口號。

因著我一貫的發散思維,寫東西總愛洋洋灑灑——這是好聽的說法;難聽的評價是「羅裡吧嗦」。我想回到正題: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梁剛老師教給我們唱的:

老師教我們唱的時候,就有人穿著漢服。我們一群人在山水之間,唱這首歌的時候,滿身都是豪情,眼看得山水多情可愛,小雨落在身上,仿若甘霖,無須躲避,一任其恣意飄灑,仿佛享受可人兒的親吻,又似嬰孩時期被母親輕撫摩挲,無限愛意。

如今,好多人喜歡穿旗袍。

旗袍固然也很美,但我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

有人說,現在的漢族人,早已不是漢代時候的漢人——那時候的漢人很純,而現在的漢族人,則很「雜」——數不清多少次的雜交了。說白了,就是「雜交品種」唄。聽到這兒,我蒙了。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如果剔除掉我身體裡非「純種漢人」的部分,我是否還活著,都很難說了吧!究竟我們要不要保持「純種」,要不要「雜交」,限於所學,我真的不知道。記得初一時候剛接觸生物學科,周五放學背不會相關章節不讓回家,那時候我背書還挺厲害。但是中學幾年並沒有學到多少生物學知識,而現在我們說到的大概算是「人種學」的知識吧!這對於大眾來講算是比較生僻的學科。我簡直就是文盲一顆。正如有人給我說:有些民族的人,你可以和他交朋友,但是不要和他們合夥做生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對此毫無概念,在我最真實的內心裡,更希望各族人民親如手足、不分彼此,反而能夠享受不同文化、習俗的美好與趣味。——可能我又跑題了?

我們今天穿旗袍,算不算是對漢民族的「背叛」?

這個作為前提的漢民族,到底是否存在呢? 滿漢一家,回漢一家,漢藏一家……我們和哪個不是一家呢?

是不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有的時候,忘掉「人種學」,只品味文化,只審美……

只是,當你出席重要場合,當你在漢服和旗袍之間猶豫不決時,還是選擇漢服,比較穩妥。哈哈。

相關焦點

  • 漢服被說不倫不類,旗袍卻成了「民族服」?這3點註定漢服輸了!
    相反漢服的接受程度就遠遠不如旗袍了,現在還有很多人將漢服當成日本和服或韓國漢服,甚至無法分辨古裝和漢服的不同。獨自一人身穿漢服走在街上,其實也是需要勇氣的,畢竟要面對別人好奇的目光。都說傳統服裝,旗袍得到大眾的追捧成了「民族服」,漢服卻被說不倫不類,其實不是沒有原因,這3點就註定漢服要輸給旗袍了。旗袍對女性身材曲線的凸顯是漢服無非做到的,漢服一旦太過修身或露胳膊露腿,那就必然成了漢元素或改良漢服了。
  • 漢服、唐裝、旗袍中您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袖寬且長是漢服中制服袖型的一個顯赫特色。寬袖表現出雍容大方、高雅、持重、蕭灑靈活的風採。4;漢服承載了中原的染織繡等卓異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資文明遺產以及受護衛的中國工藝美術。二;唐裝1;咱們當今所的唐裝實在並不是唐朝時分的裝束,真確唐裝是" 幞頭紗帽"和圓領袍衫",是唐朝鬚眉非常要緊的衣飾。
  • 漢服VS旗袍,你更PICK哪一個?
    如果說循環往復的美是時尚的演變,那麼漢服和旗袍都是某些時代的代表產物。那麼對於漢服和旗袍,這兩者誰更美呢?誰更能展現東方女性的特點? 那麼,漢服和旗袍到底哪個更具有代表性呢?更能展示東方之美呢?其實這個答案是不固定的。在特定的時期中,旗袍和漢服都是展現東方服飾之美的代表。
  • 鄂州旗袍佳麗美豔嘉年珠寶城,旗袍與漢服秀格外青春飛揚
    鄂州市旗袍文化藝術研究會精心編排節目助力此次公益活動,為理事單位嘉年珠寶、友情合作單位陌上花開婚戀服務中心年度首次大型活動添彩。共青團鄂州市委書記胡曉炎親臨會場指導工作,鄂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鄂州市工商聯副主席、鄂州市嘉年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家年致歡迎辭,對團市委、市新媒體分會、陌上花開、風信子花藝、鄂州市旗袍文化藝術研究會、鄂州微拍等單位和到場志願者表示衷心感謝。
  • 為何漢服逐漸復興,旗袍卻愈發落寞?絕大多數女孩穿不起!
    大體來看,四坑少女的數量相較於三坑少女要少得多得多,其主要的差異就在於和旗袍比起來漢服更受人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錢包問題!池魚認為漢服和旗袍同樣是中國傳統服裝,既然漢服和旗袍都是我們國家比較有代表性的服裝,為何現在漢服逐漸復興,而旗袍卻愈發落寞呢?
  •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女生都喜歡穿漢服,不喜歡穿旗袍?
    漢服,洛麗塔,JK制服和旗袍、COS服裝已經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喜好,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把它們穿上大街,這已經不是罕見的現象了。在這其中,漢服和旗袍還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兩者都具有中國特有的元素,是極具古風古韻的,穿上之後就宛若變了一個人。
  • 為什麼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穿旗袍的卻越來越少了?原因太真實
    但是漢服和旗袍卻依然屬於小眾愛好,尤其是漢服作為傳統文化,但是因為其太過於華麗、端莊的風格讓大眾很難將其作為日常出街的服裝,能不能接受服裝風格是一回事,十分不便利的行動才是漢服難推廣的原因。、jk和洛麗塔都在日常裡都能看到,唯獨旗袍少之甚少,讓人不禁發問「為什麼漢服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但是旗袍卻越來越少呢?」
  • 旗袍由滿族旗人服裝演變而來?不,旗袍是根正苗紅的漢服
    【重點】其實,旗袍是根正苗紅的漢服,與滿族的格格裝或旗裝沒有交集和直接聯繫。 如果實在要「攀親戚」,那就是格格裝/旗裝是受到了明朝服飾的影響,滿族結合自己生產生活需要加以改進的一種民族服裝。 二者走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路徑,雖然看起來有幾分相似。
  • 絕美旗袍漢服安利!楊冪也pick的「新國風」太太太好看了吧
    喜歡復古風的仙女們一定不能錯過本期內容哦~01改良漢服說到最能代表中國風的衣服首先想到的就是漢服現我們所看到的漢服如果想要復古風更濃一點可以pick傳統元素較多的漢服閒暇之時和閨蜜穿上同款漢服
  • 復古又驚豔,漢服唯美,旗袍優雅!
    從古至今,出現很多各式各樣的服裝,其中最為人知的是漢服和旗袍。漢服和旗袍在它起源的時代都是一種文化,現如今,這種文化也是被流傳於世,加入現代化元素,改良漢服和旗袍,使它們適應社會的發展,更加的發揚光大,成為國家的優秀文化。你喜歡的國風衣服,美得驚豔,漢服唯美,旗袍優雅!輕盈的復古連衣裙,雪紡紗面料柔軟,垂感好舒適,不易變形,上身是獨特的抹胸設計,靚麗而優雅。
  • 漢服,旗袍、jk,lolita,在這裡你想穿什麼穿什麼
    漢服,旗袍、jk,lolita,在這裡你想穿什麼穿什麼現在社會對文化差異性的包容度可以說是越來越高,走在街上,人們穿著的服飾也是各式各樣。漢服文化可以說是近些年最火爆的復古風了,各大短視頻平臺只要有關於漢服的話題,點讚量都是非常可觀的。在大唐芙蓉園裡,每走十步就能遇到一個穿著漢服的小姐姐,清新飄逸,灑脫自然。近些年來,政府都有支持舉辦各類漢服文化節等活動,再加上網絡媒體的不斷助推,使漢服文化逐漸走出小眾圈子,逐步向大眾滲透。
  • 【漢服討論】清裝與漢服的深刻討論
    觀點陳述:漢服活動可以出現清漢,不可以出現旗袍。這個邏輯非常奇葩,裡面包含了許多預設前提,然後又做了循環論證。要撕也不知從何撕起。對現象描述的解讀:清漢被撕,是漢服圈亂的理由之一。也許還撕別的事情,所以漢服圈真亂。從中可以看到預設前提為,清漢一旦被撕,那麼就證明漢服圈亂。現象中得不出後面的觀點,權當這個觀點是沒有依據,隨便說的。
  • 為什麼大部分女生喜歡漢服,不喜歡旗袍?
    現在的女生偶爾還穿漢服上街,但是身穿旗袍的倒是看不到,難道女孩子不喜歡更有女人味的旗袍嗎?其實不然,很多女孩子十分喜歡旗袍的韻味,但是沒有好的身材和氣質,真的不敢穿出門,感覺配不上旗袍,在男生眼裡,女孩子穿旗袍能吸引你的注意嗎?
  • 日本和服,韓國韓服,滿人的旗袍都延續了下來,那我們的漢服呢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衣服,比如說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滿人的旗袍等等,雖然現在並不是主要服飾,但是在一些節日和慶典上都會用來穿著,有些人甚至平時也會穿,那我們自己的漢服,為什麼就不見了呢?,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
  • 旗袍的身世之謎:不是滿族服飾,是正兒八經的「漢服」
    歐界報導:旗袍,是中國特色服飾,細緻的裁剪勾勒出中國的東方美,上至明星走紅毯,下至普通人參加正式場合,旗袍都是首選。範冰冰一襲龍紋旗袍驚豔了外國記者,鞏俐章子怡等走向國際的中國女星都喜歡在活動上身著旗袍,旗袍將中國女性的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旗袍是哪個民族的服飾,你知道嗎?
  • 漢服也能與時裝「混搭」?那些常見的漢服混搭造型,時尚又日常
    旗袍和漢服都是比較有傳統氣息的民族服飾,只不過漢服看起來更加古典,旗袍則是多了幾分古典氣息。那麼當漢服和旗袍搭配在一起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因為旗袍款式比較修身,所以下半身不適合搭配太過蓬鬆的下裙,褶子精緻的馬面裙是最合適的選擇。
  • 這個夏天姐倆最愛的「年衣」旗袍、裙子和漢服,舒適又仙氣十足
    走在蔥蔥鬱鬱的林間,穿著旗袍的姐妹倆也算是過了一把森女的癮。團品3:天宮七仙女改良漢服面料:亂麻雪紡顏色:七彩尺碼:90-120價格:吊牌價449元,日銷價314元,團購價219天宮七仙女改良漢服團購價:219元面料:亂麻雪紡這款漢服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原創插畫《水晶宮》,七仙女中的黃衣仙女,自由又美好。
  • 「為何大部分女生喜好漢服,不喜好旗袍?」哈哈哈哈神評真相了啊
    「為何大部分女生喜好漢服,不喜好旗袍?」哈哈哈哈神評真相了啊!現在的女生偶然還穿漢服上街,但是身穿旗袍的倒是看不到,莫非女孩子不喜好更有女人味的旗袍嗎其實不然,好多女孩子非常喜好旗袍的風韻,但是沒有好的身段和氣質,真的不敢穿出門,感覺配不上旗袍,在男生眼裡,女孩子穿旗袍能吸引你的留意嗎?
  • 為音樂誕生的女歌手馮提莫,穿漢服旗袍這麼好看?新歌引起熱議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音樂領域也出了很多優秀的女歌手,其中馮提莫也是一個優秀的女歌手,她的聲音十分好聽,也可以說是為音樂誕生的女歌手,在平時她也不僅僅是很喜歡唱歌,更重要的是馮提莫也很喜歡各種扮相,像是穿漢服旗袍等等,不管是哪一種服裝都很吸引人,每一套衣服都很好聽,也讓馮提莫變得更加有吸引力了
  • 漢服科普|超級小白的入門級漢服概念解讀
    1、漢服是什麼?漢服,顧名思義,即「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在款式和服裝體系上有別於其他民族,但現代漢服不再拘泥於漢族內,是一種美的符號,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氣象的外在體現。4、漢服和古裝的區別?古裝是經過現代藝術加工後,具有中國古典氣息的服裝,不一定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上,影樓裝、影視裝等都屬於古裝,在款式上大部分與漢服相差甚遠,雖然也有少部分相似,但細節不同。5、旗袍、唐裝可以稱為漢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