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禁歌的理由常常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在1973年政府頒布的出版法中列出了12條歌曲查禁理由:違反國策、為匪宣傳、抄襲匪曲、詞意頹喪、內容荒誕、意境晦淫、曲調狂蕩、狠暴仇鬥、時代反應錯誤、文詞粗鄙、幽怨哀傷、文理不通、意識欠明朗這12個理由。
那麼,對應這些標準,有哪些歌被禁唱了呢?
《熱情的沙漠》
封禁理由:歌詞中的一聲「啊」太過淫穢,會引人遐想。
《何日君再來》
封禁理由:歌名和歌詞內容有期待共產黨的八路軍再來的意思。
《橄欖樹》
封禁理由:歌詞中的一句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會有讓聽歌的人勾起思念大陸故鄉的動機,而且歌詞中反覆出現流浪這個詞,會引起年輕人離家出走的想法。
《賣肉粽》、《收酒矸》等描寫小人物生活的歌曲
封禁理由:政府認為,這些歌暗示政府無能才導致人民生活疾苦。
《給我一個吻》
封禁理由:歌名和歌詞中提到了接吻,妨害了善良風俗不能鼓勵。
《黃昏的故鄉》
《媽媽請你也保重》
封禁理由:曲調中東洋味過重,以及會讓軍中弟兄想念媽媽而喪志。
《無頭路》
封禁理由:政府認為臺灣這麼好住的地方,怎麼可以說都找不到工作呢。
《一條日光大道》
封禁理由:提到太陽,令人聯想到被稱為紅太陽的毛澤東。
當時的唱片公司,面對這樣的審查制度,便用了偷天換日的方法,改變歌曲名稱或是改歌詞,讓被查禁的歌曲能獲得重生。
例如,姚蘇蓉的《今天不回家》,因為被認定為傳播不健康的訊息而遭禁播,唱片公司直接改名為《今天要回家》,便順利過關了;歌星謝雷的專輯《苦酒滿杯》,因為太過灰暗和憂鬱被遭到查禁,唱片公司便將專輯名稱改為《男人的眼淚》,並將專輯中的《苦酒滿杯》歌曲改名為《酒與人生》,就順利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