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飛飛:《追夢人》成絕唱,巔峰紅過鄧麗君,去世後卻被隱瞞消息
她在臺灣被譽為「寶島天后」,她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和鄧麗君作媲美的歌手,甚至在當時的臺灣,她比鄧麗君還受歡迎,可她卻在巔峰時悄然離世,死訊被隱瞞了30多天才被昭告世人,這讓不少歌迷為之不解,她在此前到底經歷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華語樂壇的「 帽子天后」鳳飛飛。
1953年鳳飛飛出生於臺灣,原名叫林秋鸞,是家中獨女,所以自小便備受寵愛,1967年14歲的鳳飛飛參加了歌唱訓練班,並在15歲時報名參加了一個歌唱比賽,最終憑藉歌曲《王昭君》獲得了冠軍,從那時候起,林秋鸞改為藝名林茜,懷著對民謠的熱愛,鳳飛飛離開老家前往臺北追尋夢想,並開始了駐唱生涯,在嘗盡了世間的冷暖後。她終於迎來了機會。
1971年,鳳飛飛發行單曲《初見一日》,她也因此被著名的製作人張宗榮相中,在閩南話劇《燕雙飛》中飾演俠女「劉上燕」並演唱主題曲,張榮宗還給她起了一個藝名鳳飛飛,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鳳飛飛這個名字會在歌壇一飛沖天,1974年,鳳飛飛在駐場表演時,由於來不及做頭髮。由於來不及做頭髮,情急之下她順手戴上一頂鴨舌帽登臺演唱,結果竟然出乎意料的好,也是從那時起,她每一次登臺都會戴著帽子搭配不同的故事,不管是到什麼場合,她都冒不離身,"帽子天后"的稱號也是因此得來,據說鳳飛飛有60多頂帽子,而且她還為這些帽子編輯了一本檔案,這也成了她一生的標籤。
1977年,鳳飛飛發行專輯《我只一片雲》,此專輯中的同名歌曲還被瓊瑤相中用作她電影的主題曲,所以隨著次電影的爆火也讓鳳飛飛也一戰成名,這張專輯在當年銷量高達15萬張,並獲得了金唱片獎。
1978年,鳳飛飛發行了《月朦朧霧朦朧》,正是這張專輯奠定了鳳飛飛朦朧唯美的演唱風格,1990年,鳳飛飛發行專輯《浮世情懷》,這張專輯也標誌著鳳飛飛的音樂走向更人文,此專輯中的歌曲《追夢人》是武俠劇《雪山飛狐》的片尾曲,這首歌曲不僅在發行後受到廣泛關注。也成為是鳳飛飛歌唱生涯的代表作。
除了在歌壇上有所成就,鳳飛飛還在影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從1979年到1983年,鳳飛飛主演了六部影視劇,這些影視劇也成為了日後的經典劇目,而在臺灣,有著「第一天後」稱號的她難免會拿來和鄧麗君作比較,但兩人的風格完全不同,不過有不少樂評人都認為,鳳飛飛的「江湖地位」應該更勝鄧麗君一籌。
可是在事業上如日中天的鳳飛飛,在生活中卻接二連三地遭受打擊,2006年,鳳飛飛的弟弟鳳飛揚因肝癌去世,還沒走出悲痛的她3年後又失去了摯愛。2009年丈夫趙宏崎因肺癌去世,丈夫的去世另鳳飛飛悲傷至極。
2011年鳳飛飛在演唱會的中途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於是三場演唱會被全部取消,就在歌迷盼望著鳳飛飛痊癒歸來的時候,卻突然傳來了不幸的消息,2012年1月3日,鳳飛飛因肺癌離世終年59歲,當歌迷們知道這個消息後,已經是一個月以後了,她住院時已經臨近春節,她不希望歌迷知道後而難過,於是交代過完春節後才公布去世的消息。
2013年鳳飛飛獲得了第24屆金曲獎貢獻獎,十月獲得第48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帽子歌后鳳飛飛連死亡都選擇了異常的低調,正如從她剛出道時壓低的帽簷,低調地遮住了她耀眼的光芒,她死後並沒有選擇跟丈夫一起埋到在香港,而是依照她的意思埋在了臺灣大溪鎮,那片生她養她的樸實家鄉,而她的墓碑上低調的連照片都沒有貼,只是簡單地寫著它曾經的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