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得扔東西也是病!你是重度囤積狂嗎?

2021-02-07 中國日報英語點津

家中衣物堆積如山,仿佛生活在垃圾堆裡,但哪一樣也捨不得扔,而且仿佛永遠也停不下來囤積的腳步……這並不是自理能力差或者犯懶,其實這也是一種病。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將囤積症單獨列為一種精神疾病。來看看英國《每日郵報》對一位患者的採訪故事。

Many of us struggle to part with treasured belongings, but for years Stephanie Evans felt compelled to hang on to just about everything she』d ever bought.

我們很多人都不願捨棄一些珍貴的物品,但多年以來,史蒂芬妮-埃文斯總覺得必須把買回來的沒見東西都留下來。

As a result her hallway and living room were crammed with towering stacks of books and magazines. Her bedroom, meanwhile, was so full of piles of clothes that, until recently, she had to sleep on the sofa in the living room.

結果就是,她家的門廳和客廳塞滿了高高摞起的書本雜誌,臥室裡的衣服堆積如山,最近她不得不睡在客廳沙發上。

『I hated the way the clutter made me feel but I just couldn’t throw anything away —even if something broke I couldn’t part with it,』 says Stephanie, 51, a teaching assistant from Birmingham.

51歲的史蒂芬妮是伯明罕的一名助教。她說:「我討厭周圍亂七八糟的感覺,但我就是沒辦法扔掉任何一樣東西,即使有些東西已經壞掉了,我也不想扔。」

『I just told myself I needed more shelves and storage space and that one day I would sort it all out. Family would sometimes help me clear it, but I would fill the space again and this left me feeling even more of a failure.』

「我只是告訴自己,我需要更多的架子和儲物空間,總有一天我能整理好。家人有時會幫我清理,但我會再一次把家裡塞滿,這讓我感覺很失敗。」

Stephanie, who is divorced, has a daughter aged 28, and only close family and friends had any idea of her problem as she ensured she always looked immaculate when she left for work.

史蒂芬妮離異,有一個28歲的女兒。只有親朋好友知道她有囤積症,因為她出門上班時總能把自己收拾得乾淨利落。

『When I stepped outside the front door, no one would have guessed that I was living in such chaos,』 she says. 『It was like I was leading a double life. But I dreaded having to go back to the flat at the end of the day.』

她說:「我走出家門之後,沒人會想到我生活在垃圾堆裡。感覺我像是在過雙重生活。但每天下班時我都很害怕回家。」

Stephanie suffers from hoarding disorder, thought to affect an estimated 3.4 million people in the UK to some degree.

史蒂芬妮患有囤積症。據估計,英國有340萬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囤積症的影響。

But, like many, she didn’t think it was something doctors would treat, so she didn’t seek help.

但就像很多人那樣,史蒂芬妮並不認為這是需要醫生治療的症狀,所以她從未就醫。

In fact, hoarding is a recognized medical disorder — previously classed as a type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where people repeat certain behaviors or thoughts. But last month hoarding was recognized as a psychiatric disorder in its own right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其實,囤積是醫學上確認的失調症狀,之前曾被歸類為強迫症(重複某種行為或想法)的一種。但就在上月,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單獨列為一種精神疾病。

Hoarding disorder is defined as having an excessive number of items, having persistent difficulty throwing possessions away and storing them in a chaotic manner,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is interferes with everyday living and causes significant distress or affects quality of life.

囤積症的定義是,擁有的物品數量過多、一直很難扔掉物品以及雜亂地囤積物品,且到達了擾亂日常生活的程度,造成嚴重的痛苦或影響到生活質量。

Those affected will collect anything, such as clothes, newspapers, photos, even printouts of emails, till receipts and grass cuttings, says Dr Stuart Whomsley, an NHS clinical psychologist who practises in Corby, Northamptonshire.

在(英國)北安普敦郡的科比工作的英國國民保健體系臨床心理學家斯圖亞特-霍姆斯裡博士說,囤積症患者會囤積任何東西,比如衣服、報紙、照片,甚至列印出的電郵、收據和碎草屑。

While some hang on to pretty much everything they have, others collect specific items. 『Hoarders fear making the wrong decision about what to keep and what to throw out, so they keep everything,』 says Dr Whomsley.

一些囤積症患者什麼都囤,還有一些則囤積特定的物品。「什麼該留什麼該扔,囤積症患者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他們囤積所有的物品。」

『It is a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and not a lifestyle choice,』 he adds. 『I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oth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social anxiety,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or OCD.』

他補充說:「這是一種心理學病症,而不是一種生活方式。囤積症可能與其他的精神疾病有關,比如抑鬱症、社交焦慮症、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或者強迫症。」

Hoarders may also have perfectionist tendencies, be prone to procrastination and have problems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囤積狂也可能有完美主義傾向,易患拖延症,無法做到有條不紊。

『Many of those affected will have had hoarding tendencies since childhood but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or a partner meant that it wasn’t allowed to get out of hand,』 says Dr Whomsley.

霍姆斯裡博士說:「很多患有囤積症的人打小就喜歡囤積物品,但和父母或伴侶一起居住意味著情況還不至於失控。」

『The most common time for it to come to a head is when people are middle-aged or older and living alone.』 The condition is often triggered by a traumatic event such as a bereavement or divorce.

「一般這些人到中年以後或開始獨居時會失控。」囤積症常由創傷事件引發,比如喪親或者離異。

『One theory is that having experienced loss in the past, a person is primed to resist any further losses, hence their reluctance to part with things,』 adds Dr Whomsley. Hoarding can 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on a person’s life. Heather Matuozzo, who runs the Clouds End hoarders support group in Solihull, West Midlands, says people can lose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homes due to hoarding.

霍姆斯裡博士補充說:「一種理論認為,如果一個人在過去經歷過失去,那麼他在今後就不願失去任何東西,所以就無法扔掉東西。」囤積症可能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希瑟-馬拓佐說,人們可能因為囤積症與孩子和家人分開。希瑟-馬拓佐在英國西米德蘭茲郡經營「雲端」囤積症支持機構。

『It can be very serious and yet people with this condition don’t get much sympathy as it is seen as self-inflicted rather than an illness. Hopefully, that will now change.』

「囤積症可能會很嚴重,但囤積症患者得不到多少同情,因為人們認為這是他們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一種病。希望人們能改變這種看法。」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e a mix of phased decluttering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ncluding individual an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a talking therapy to encourage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ir reactions to everyday events differently.

囤積症的療法包括分階段進行的多種整理操作和心理治療,比如個人和群體認知行為療法、通過談話療法鼓勵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他們對日常事件的反應等。

Clearing out someone’s cluttered house is rarely effective on its own, says Dr Whomsley.

霍姆斯裡博士說,清理雜亂的房間本身很難奏效。

『That won’t solve the problem because they will just fill it up again, and there’s nearly always an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cause that needs addressing,』 he says.

他說:「這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他們會把房間再次塞滿,而且總是有潛在的心理問題需要解決。」

英文來源:每日郵報

翻譯&編輯:yaning

相關焦點

  • 「不捨得扔東西」是病,你中招了嗎?三招拯救囤積控!
    不知道你有沒有和我類似的經歷:住的房子不管是大是小,總是莫名其妙的就塞滿了。家裡不管怎麼收拾,都感覺亂,很多東西只能藏起來,眼不見為淨。家裡沒有「無用」的物品,任何東西都是進門容易出門難。快遞盒不捨得扔,鞋盒不捨得扔、包裝袋不捨得扔,連超市裝菜的塑膠袋都攢了一大把.
  • 什麼都不捨得扔,是一種病
    直到後來我後來知道了一種病叫「囤積症」,才瞬間覺得自己原來不是勤儉持家,而是——有病。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裡說:「不用的東西充滿了咒語般束縛的能量。」才發現曾經的自己,既執著於回不去的過去,又焦慮於不可知的未來,總之就是成功地讓自己沒有全心全意地活在當下。有病就得治。
  • 什麼,舊東西不捨得扔原來是種「病」?之前還真不知道
    小人物要有大智慧很多人喜歡亂買東西,又不捨得扔舊的。多年下來越攢越多,外加喜歡囤日用品,最後家裡到處亂糟糟。想處理,但轉賣二手的貨好價賤,想想划不來,又算了。打掃衛生拖個地免不了東挪西挪,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很少有人算過成本帳,房價如此之貴,一堆破爛久居其處過細算算租金也不少的。你可能說自己家,閒著也是閒著,誰算這帳,太財迷了。小人物要有大智慧,東西愈少愈幸福,把家裡不用的東西都丟光吧。
  • 不停買買買!東西不捨得扔……警惕囤積症!
    在渴望知識的驅使下買一堆書,但幾乎不看,總認為以後會看;手機裝了數不清的APP,相冊裡存著永不刪除的照片;過度囤貨、總是捨不得扔東西,可能是得了一種病——囤積症。囤積上癮的人,往往陷入強迫性收集的怪圈,無論是金錢,物品還是虛擬物質,如果囤積程度超出了合理的範圍,就會成為「囤積症」,在心理學上稱「強迫性囤積症」。
  • 心理學家:如果有一天,你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說明你病了
    很多人都有收集物品的習慣,他們捨不得扔東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遲早有一天可以用上,事實上,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囤積行為心理學上把捨不得扔東西,囤積各種物品的行為定義為為囤積症,Smith學院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和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蓋爾·斯泰吉蒂用了20年時間,對患有囤積症的人群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行為動機研究,並在《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中,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剖析。
  • 舊東西捨不得丟,是病?
    你或你身邊的人,是否有過以下這樣的體驗?新衣服在不停的買,舊衣服卻永遠不捨得丟棄或捐出。即使已經閒置一兩年沒穿過了,偶然翻出來還是會覺得:「呀,我竟然忽略了它這麼久!有機會一定要再穿!」「在不停添置新東西的同時,人們還不捨得扔掉,他(她)們囤積的大量沒用的東西,有人甚至因此無法正常生活。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學名叫強迫性囤積症,俗稱「囤積狂」。從其詞源來看是指『無節制囤積的興趣』。」
  • 舊東西不捨得扔?這幾樣東西沒必要攢,過了使用期限就該扔
    舊東西不捨得扔?這幾樣東西沒必要攢,過了使用期限就該扔 嗨嘍大家好,對於家中的很多日用品,習慣就是用著順手就一直用著,除非是壞掉了或者是實在不能夠使用了才會換新,其實對於生活中大多數的日用品,並不能使用很長的時間,有些使用到了一定的時間就需要更換了,繼續使用的話反而對身體不好。
  • 【有一種病大家一定沒有聽過,叫「囤積症」】什麼都捨不得扔是一種病
    直到後來,我知道了一種病叫「囤積症」,才瞬間覺得自己原來不是勤儉持家,而是——有病。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裡說:不用的東西充滿了咒語般束縛的能量。「這些在居住環境裡放了好幾個月,甚至放了好幾年的東西,只不過因為不是生鮮食品所以才沒有爛掉。
  • 「囤積症」也是一種病
    面對這一堆沒有用又似乎很有意義的東西,簡直是比雞肋還要尷尬。而只要時間君提出要丟掉,媽媽的守舊主義就要發作:「這些東西留著還有用呢」,或者「哎呀,這都是老東西了,都有感情了。」最後只好不了了之,家裡的東西也一如既往的越堆越多。這種不停的添置新東西,同時又不捨得丟棄無用之物的現象,被心理學家們稱為「囤積症」。你以為只有媽媽輩的人才有這種症狀麼?
  • 很多東西捨不得扔?看看日本扔物狂的家吧,來學會斷舍離!
    很多東西捨不得扔?看看日本扔物狂的家吧,來學會斷舍離!大家是不是都捨不得扔掉自己的東西呢?明明有些知道沒有什麼大的用處了,還是堆在那裡捨不得扔掉,但是我們的家裡又沒有那麼多的位置去放這些雜物,時間長了家裡就會變得有些雜亂了。
  • 扔不扔我媽說了算!
    但是扔不扔,還得看我媽。 「敗家玩意兒,都給你扔光了!你怎麼不把自己扔了算了!」 這倆人在準備丟棄的物件裡,左看看右看看,覺得雜物堆裡都是寶,一件都不能扔!
  • 人生最沒用的一樣「東西」,別不捨得扔
    餘生不長,請收起你的抱怨。01缺什麼就補什麼,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有個女孩身體不是很好,明明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但是還是四肢不勤,每天除了上下班之後就是躺在床上,完全不會考慮,自己身體不好是因為自己不愛鍛鍊。
  • 老喜歡收藏東西?小心,你這可能是「松鼠症」,是病,得治!
    和一般的收藏愛好者不一樣,有「松鼠症」的人囤積的東西大多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物品,並且擺放混亂,使日常生活無比糟心。過度的囤積很可能伴有強迫症,收集時既愉悅又痛苦,扔掉時既解脫又焦慮,內心不斷處於矛盾中。
  • 什麼都捨不得扔是一種病
    買了新的東西,舊的又沒有及時處理,所以家裡東西越來越多,心情也越來越壓抑。我曾經也一度認為是家裡不夠地方收納,於是買了一個又一個收納箱包,煞費苦心地花了大把時間精力分門別類地整理——我一直以為家裡東西多又雜亂僅僅是因為沒有整理好。
  • 這種進入「黑名單」的廚房用品,你家有嗎?別不捨得,該扔就扔
    我們廚房裡用到的東西有很多,每一樣都很我們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有好用的,也有不好用的。這一種早該進入「黑名單」的廚房用品,你家有嗎?如果有,趕緊扔了。砧板家家戶戶都要用到,我們平時無論是切菜切肉都需要用到砧板。砧板有很多種類,按照材質來分,有木質、竹製、塑料的、不鏽鋼的等等。
  • 五個你不知道的氣泡膜小妙用,看完之後還捨得扔嗎?
    雙十二一過,相信大家又買了很多東西吧,最開心的時候莫過於拿到快遞的那一刻了,拆開快遞盒,很多時候裡面都會有一層甚至幾層氣泡膜,這是商家用來防止物品在搬運過程中受到損壞而使用的。很多人都無視這層氣泡膜,要麼是隨快遞盒一起扔了,要麼是像小編一樣享受那種捏泡泡的感覺,捏完也扔了,但其實這個氣泡膜在生活中有很多用處,我們大可不必那麼快扔掉它,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都捨不得扔掉它了。
  • 扔掉「囤積癖」媽媽的東西會怎樣?日本70歲老太太豪宅無處下腳,女兒花7天斷舍離,怒扔170袋舊衣服
    每一間亂糟糟的屋裡,沒有一個「囤積癖」是無辜的。如果不聽媽媽的話,執意要將她們囤的東西扔掉會怎樣?在最新一期的《我家進行斷舍離》中,一位日本老太太就曾因為大女兒幫她收拾屋子,扔掉了她的很多東西,幾乎跟女兒斷絕母女關係!
  • 心理學: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這是一種病態的囤積強迫症
    精緻的生活,不應該是物質的堆砌,而應該是一種從容不迫的狀態,可面對堆積如山的雜物,又怎麼從容的起來呢?心理學專家曾說,這是一種病態的囤積強迫症,只有通過不斷囤積新的東西來得到滿足,得到一種虛幻的快感。那麼該如何走出這種困境呢,今天深度剖析「斷-舍-離」。
  • 斷舍離:東西要用才有價值,從清理住所到整理內心,一切從扔開始
    各種優惠券和商家的促銷手段,很難有人能夠真的不受幹擾的購買自己真的想要的東西,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因為打折而買,但是買回來卻一直放在那裡幾乎沒有用得上的時候。家裡變成了倉庫,到處堆積著根本就用不上的東西,但是卻不捨得扔掉,總覺得有一天這個東西可以派上用場。還有的東西帶著回憶,不捨得扔,有的則是免費贈送的,比如外賣的一次性手套,塑料勺子等等。
  • 囤積癖太奇葩:吳尊留著過期十年的飲料,楊迪強行吃過期食品
    吳尊囤積的東西一樣比一樣可怕,林麗吟最先找到的是過期十四天的蛋糕,然而吳尊還是不想扔,因為是女兒親手做的,林麗吟非常無奈,過期食品對健康不好。吳尊還試圖解釋過期十四天的蛋糕沒什麼,於是自曝出了過期三個月的蛋糕,太令人驚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