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金錢買不到的?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因為金錢在人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活動中被賦予了交換價值,面對貪得無厭和流逝的時間是難於買得到的。
要使金錢失去使用價值,就是擁有金錢而使不出去的時候,或者是貶值到一文不值的時候。愛情不是一種東西,但金錢可以通過交換創造條件來實現,有了婚姻也會創造下一代,新的親情也能夠擁有。把陌生人變為友情也可以用金錢去創造條件。健康上,你去看病首先要交錢,醫生也是靠掙錢來養活一家人。
所有對於金錢這個命題,用相對的說法來解釋要好一些。金錢只是一個概念上的東西,當你一個人獨立在某一個地與外界無關聯的時候,金錢就失去了交換的功都,也就貶值到一文不值了。比如一個人走到了沙漠裡,飢餓與口渴在威脅著自己,金錢就無用武之地。
當一個人身文皆無的時候,飢餓威脅著生命,有人可憐自己,良心好給了一碗飯解決了飢餓問題,這時金錢衡量不了這個良心問題。貪慾會左右著我們的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才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快樂與否重要心念。
錢是身外之物,說不定哪天就會失去,真愛面前,有的時候金錢也無能為力,幫助你的唯有正念的活好,金錢買不到正念的心靈慰藉。
在這個世界上,心病還需心藥醫,金錢救急不救心。《華嚴經》上有一句:「不執著身,不執著身業。不執著心,不執著意。」意思是在身體、身份、行為、內心、意念等,什麼都不要太過於偏執,要適可而止的看待生命,執念的痛苦、糾結、爭吵、爭執、焦慮、迷茫、斤斤計較、抑鬱、恐懼等不良情緒隨時困擾著我們的身心健康。我們擁有的金錢是難於應付生活的壓力,但我們放下執念,苦樂無二境,同修全在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也。
佛學上有擯棄怨念,身處苦中亦可作樂。黃瓜亦苦也亦甜,辣子雖辣心不辣,苦瓜雖苦心不苦。《無量壽經》上:「不計眾苦,少欲知足。」莫要計較吃了多少苦,欲望少了,才會知足。無盡的欲望是金錢買不到的,擁有了一分想兩分。不是好高騖遠的欲望可以引領自己向前的勇氣和動力。過多的欲望是我們產生怨念的源泉,報怨催毀著我們的意志。生命與信念兩者缺一不可,不要抱怨上帝對自己的不公平。老天給了我們來到世間體驗酸甜苦辣,不是要我們來報怨生活,天天讓你泡在蜜糖裡也吃不消的,只有酸甜苦辣才有滋有味。
拋棄痴念,痴迷到心尖上就無可救藥了,很多網蟲連吃口飯也時間也痴。《金剛經》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世間一切都是因緣而聚的產物,是夢幻一般的泡影,就像清晨凝結的露水,片刻便會消散。也如划過天際的閃電,轉眼便會消失,人應該這樣看待這個世界,痴念迷,蒙心智,讓我們看不清世界的本相。參不透世界的真理,不懂得萬事萬物皆是因緣而聚,因緣而散,讓我們失去了本應該擁有的從容淡定。為情所困不快樂,為賭癮而散盡家產,為毒癮而家庭消散,為抑鬱而寡歡,真是迷悟非兩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擯棄貪念,欲望的海水越喝越渴,渴到止不住的時候,金錢也敗其手下。《佛說八大人覺經》上:「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心身自在。」世間所有的苦難都源自貪慾,清心寡欲,無欲無求,觀自在心,人間皆平和少苦。
錢是衡量的標準,卻不是人生意義的唯一標準,二十歲的煩惱,三十歲攀比,四十歲的迷茫,五十歲的無奈,人生的黃金時間就是這麼被金錢困擾著,人生還真需要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