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份做個人圖書品牌的自由
這是磨鐵的圖書牆,公司每出版一本新書,就擺在上面。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來吧,一起各自獨行。」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的陳亮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一則招聘信息,他初創的全新圖書品牌「原野文化」正在尋找和他志趣相投的同事。不到一天的時間,陳亮就收到七份簡歷,從本周開始,他要陸續和這些應聘者見面談談。
作為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的入駐企業,磨鐵從今年開始推行主編制,並提出孵化百萬年薪主編的理念,陳亮正是最新到任的那位主編。
個性化選題生長出新品牌
陳亮2013年入職磨鐵,成為一名圖書策劃編輯,今年7月他提出創立「原野文化」,致力於中外紀實文學、小說、傳記、歷史等深讀作品的出版。
此前他曾在其他出版機構工作,但他個性化的選題很多時候難以通過。陳亮喜歡尋找那些無名作者,「無名作者筆下、鏡頭下展示的個人乃至中國命運,才最有撼動人心的力量。」他的想法在磨鐵並不顯得怪異,甚至得到了賞識。他的第一個圖書選題通過簡訊發送,儘管只有幾十個字,竟然很快通過。這本書正是後來走紅的《亂時候,窮時候》,作者姜淑梅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老太太,紅遍大江南北,今年還加入了中國作協。
陳亮堅持個人品位的選題,滲透在他每一部作品中。他最近惹人注意是因為新晉諾獎得主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她在中國出過的四部中文作品最新版本的責編都是陳亮。「第一本書《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印了7000冊,賣了一年都沒賣完。」但他固執地籤下第二本《鋅皮娃娃兵》版權,結果這本書首印5500冊,一年多也沒賣完。陳亮還是繼續籤下另兩本書版權,最後算下來,四本書所付的版權預付金,連保本都不夠。
他7月提出創立「原野文化」時,還未出過什麼超級暢銷書,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書甚至還賣得很艱難,運作圖書所獲收入無力支撐一個新品牌。但北京磨鐵圖書CEO沈浩波願意為他破例,「做吧,相信你能夠做得好,公司會保證你們團隊每個人的基本收入。」
陳亮是幸運的,隨著阿列克謝耶維奇獲得諾獎,曾經賣不動的每本書都加印到20萬冊,運作新品牌的啟動資金也有了保證。
他的身旁還站著五位主編
陳亮並非磨鐵圖書的首位主編,在他的身旁已有五位圖書主編。他們在耕作「鐵葫蘆」、「大魚讀品」、「黑天鵝」、「不是」等圖書品牌,這些品牌有的知名度高,有的還是新面孔。而陳亮理解為,磨鐵其實是在打造一個平臺,這個平臺聚攏了不同風格、不同氣質的主編,青春文學、偵探小說、影視文學、網絡小說、漫畫,自己喜歡什麼就做什麼,「真有點百花齊放的感覺」。
馮倩是那種清清淡淡的女孩,她是磨鐵圖書推行主編制以來的頭一位主編。和三個同事一道,她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思和品位塑造大魚讀品,「在這樣的機制下,自由度更高一些,就像在開拓一個領地。」
外國文學是馮倩的興趣所在,她對那些深入探究人內心的作品最有感覺。最近她正操作一本引進書《我行——沙漠、一隻狗,四匹駱駝和我》(暫定名),書中寫的是一名澳大利亞女子在沙漠中經歷恣肆與冒險,最終找到自己的過程。作者試圖告訴讀者,跳脫出舊有的自己,勇敢地挑戰自己,人生有各種可能。
馮倩團隊的出書觀已經開始獲得積極反響。大魚出品的英國小說《一個人的朝聖》銷量已達20萬冊。《天空的另一半》為普利茲新聞獎得主的作品,是一部關注亞非拉女性的紀實文學作品,同樣也有不少讀者喜歡。「有壓力,但我不會著急,一個品牌的樹立要有一個過程。」馮倩說,今年大魚讀品會出10本書。
事實上,主編制已吸引精英出版人加入磨鐵。何寅3個月前從一家大型出版社辭職,成為鐵葫蘆的主編。她說,當主編更多是內容策劃、編輯、運作,但對於版權引進、合同籤署、營銷推廣等,公司都會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這樣做內容的人會更專注、更踏實。
希冀孵化出百萬年薪主編
磨鐵圖書最近剛剛發布了打造百萬年薪主編的招聘啟事,頗為直白地對奮鬥小青年、文藝詩人,以及熱愛生活的美食控們說,公司將實行提成制,做一本書就可能賺一輛寶馬。
說起來,孵化百萬年薪主編其實是磨鐵的兩位「當家人」漆峻泓與沈浩波的戰略布局。沈浩波稱,磨鐵入駐產業園區的這幾年,已從單純的圖書公司,轉型為以IP開發運營為戰略導向的娛樂公司,出版、網絡文學、影視、遊戲、動漫等產業之間的界限被打通。他還找到了佐證,覆蓋網絡文學、傳統出版物、動漫遊戲三大領域的中國IP價值榜單新近公布了30個上榜項目,磨鐵擁有其中6個項目的版權。「很明顯,IP產業的內容源頭在出版界,而打造優質內容的核心正是主編。」
首席戰略官劉傑輝負責這項戰略的具體實施。他發現,出版行業近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少優秀出版人轉行做影視、網際網路。但據他觀察,那些跳槽謀求跨界發展的出版人,很多並未達到預期,反而是沉下心來做出版的人,無論是價值提升還是收入,都增加得更快。這也催生了他加快實施主編制的節奏,「主編和產品經理是出版行業最有價值的人,他們無需焦慮,無需盲目切換自己的角色,但關鍵是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
沈浩波稱,按照目前的規劃,一年出現至少七八個年薪七八十萬元、甚至一百萬元的主編,這才是成功。
結語
在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像聯合天際韓志、時代華語朱大平、磨鐵陳亮這樣的,或自主創業,或獨闖紐約,或創個人品牌的故事還有很多。不得不說的是,他們離不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這個開發、包容和鼓勵創新的平臺,產業園以其完善的政策、規範的運營、全方位的服務,已成為出版創意業活力不斷的一方沃土,這裡註定會有更多原創精品、更多故事源源不斷地誕生。(記者 路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