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清氣化痰丸:痰多而黃稠的咳嗽常用方

2021-02-07 杏林飛仙

【名方出處】明代吳昆《醫方考》。

【使用歷史】約450年。

【主要成分】黃芩,瓜蔞仁,杏仁,膽南星,半夏,陳皮,枳實,茯苓。

【整體藥性】平。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用於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黃稠黏、胸腹滿悶。

【典型徵象】痰稠色黃,咯之不爽。

【禁忌人群】風寒咳嗽,痰溼阻肺者不適用。

清氣化痰丸由瓜蔞仁、黃芩、茯苓、枳實、杏仁、陳皮、膽南星、制半夏諸藥組成,薑汁為丸。因為其有清順氣機、化痰除熱之功,故名之清氣化痰丸。《丹溪心法》中說:「見痰休治痰,善治痰,不治痰而治氣。」《證治準繩》也說過:「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也隨之而順。」本方諸藥相合,氣順而火自降,熱清而痰也消,痰消而火無所附,用於痰熱內結導致的咳嗽、痰黃且黏稠難咯,以及氣急嘔惡,胸膈痞滿,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

大量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清氣化痰丸有鎮咳、祛痰、抗菌消炎、平喘和免疫調節等作用。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該藥還可用於肺結核的治療。

清氣化痰丸是痰火通用方,出自《醫方考》,原本是清肺化痰止咳之名方。其方歌如下:

清氣化痰杏瓜蔞,茯苓芩枳膽星投。

陳夏薑汁糊丸服,專治肺熱咳痰稠。

古人說:「氣之不清,痰之故也。能夠治其痰,則氣清也。」方中夏、星燥痰溼,杏、陳利痰滯,枳實攻痰積,黃芩消痰熱,茯苓滲痰溼,瓜蔞下氣利痰而潤燥。

清氣化痰丸是為了痰熱壅肺之證而創立的,對於火熱導致的肺部問題,尤其是灼津為痰,痰熱互結,阻礙氣機的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痰熱壅肺證又稱痰熱阻肺證,症狀一定是裡證,比如咳嗽、胸悶、咯黃稠痰等。所以如果咳嗽的時候痰稠色黃、胸膈不快、氣急嘔惡等,就可以用此方,達到清熱化痰、理氣止咳的目的。

《醫方集解》中曾經說:「氣有餘則為火,液有餘則為痰,所以治痰的必先降其火,治火的必順其氣也。」方中以膽南星為君,取其味苦性涼,清熱化痰,治痰熱之壅閉。以瓜蔞仁、黃芩為臣,瓜蔞仁甘寒,長於清肺化痰;黃芩苦寒,善能夠清肺瀉火,兩者合用,瀉肺火,化痰熱,以助膽南星之力。

治痰當須理氣,所以用枳實來下氣消痞,「除胸脅痰癖」;陳皮能夠理氣寬中,也可燥溼化痰。脾是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所以又加上茯苓健脾滲溼,杏仁針對於肺部咳嗽可以宣利肺氣,半夏燥溼化痰:諸藥配伍,清熱化痰,理氣止咳,能夠讓熱清火降,氣順痰消,諸症自愈。本方現代主要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出血、腔隙性腦梗死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藥是治療痰熱咳嗽的常用方劑,以痰稠色黃、苔黃脈數為證治要點,性偏苦燥,陰虛燥咳的人應當忌用。如果感到身熱口渴,肺熱比較強,可再加上加石膏、知母來清瀉肺熱;如果感到痰多氣急,容易喘,可加桑白皮、魚腥草等來增強下氣祛痰。

現代藥理學認為,膽南星能夠顯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所以表示其具有明顯的祛痰作用;而黃芩也對多種致病細菌都有抑制作用,即使是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也難逃它的天羅地網。而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則能夠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達到鎮咳、平喘的作用。

由此可見,加減清氣化痰丸對於痰熱壅肺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咳嗽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更是有強大的理論科研依據的,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清氣化痰丸為痰火通用方。究竟什麼是痰火呢?古人說過,痰就是有形之火,火就是無形之痰。痰隨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橫行,變生諸症。也就是說,痰是體內有火的表現形式,水溼火熱都是身體生痰的原因。由此可見,化痰一定要以清氣為先,火退了,正氣就回來了,「而安其位」。綜觀全方,主要有解熱、抗菌、祛痰、鎮咳及平喘作用,所以能夠清熱化痰,下氣止咳,常用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耳源性眩暈、哮喘、腦血管意外等,以及多見之慢性咽炎、扁桃體炎。臨床上多用在久咳、乾咳、無痰、少痰、痰黃黏膩稠難咳的病患中,舌苔見黃厚、灰黃,舌質紅絳,療效顯著。

所謂「暴病非熱,久病非寒」,久病都是因為身體內的火熱之邪(心火、肝火、胃火等)往上走,一直上攻到肺臟。本方對於西醫久治不愈的咳嗽患者,能夠有明顯的療效。凡是有痰黃、苔黃的人,此方都可以放心用。受涼之後出現的痰白、苔白則應當另選別方。

擴而充之,其實「五臟皆能夠令人咳」。對於肺熱之咳、心咳,原方基本適用,肝腎同源引發的咳,加用知柏地黃丸同治之效佳。脾引發的咳,原方因為中焦不和,也有調中的藥。會針灸的,加刺(灸)大椎、足三裡、三陰交、列缺等穴更佳。因為它久病人絡,臟腑經絡同治,針藥並進效更神。。

《成方便讀》中曾經說要「治熱痰」。而清代的大家汪切庵則說:「熱痰者,痰因火而成也,痰就是有形的火,火就是無形的痰,痰隨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橫行,變生諸證,不可紀極。火借氣於五臟,痰借液於五味,氣有餘則為火,液有餘則為痰,所以治痰的必降其火,治火的必順其氣,此方所由設也。」

既然治痰必降其火,治火的須順其氣也,可見火、氣確實是致痰的原因。

熱痰因為熱邪灼津而成,熱愈甚痰愈稠,所以用黃芩、蔞仁、膽星清化痰熱,熱去則痰化;治痰須治氣,所以配杏仁宣開肺氣、止咳平喘,半夏下氣降逆,陳皮、枳實行氣通腑、消脹除滿;脾為生痰的源,所以用茯苓健脾利溼,脾健則痰無以生。諸藥嚴密配合,共奏清熱化痰、理氣寬胸、下氣降逆、通暢腑氣的功效。而使用本方藥的辨證要點在於咳吐黃痰稠粘不爽,或咯吐膿腥臭痰,舌苔黃膩,脈象滑數。臨床只要掌握辨證要點,都能收到奇效。

「治痰必降其火」,火於氣,氣有餘便是火,以陳皮、枳實下氣化痰,苦杏仁下氣平喘止咳,使氣順火必降;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苦杏仁配瓜蔞子能夠潤腸通便,大便暢順痰熱自降;液有餘則為痰,所以用制半夏、茯苓祛溼化痰。全方配伍,能夠清熱化痰,下氣止咳。氣順則火自降,熱清則痰自消,為治療痰熱互結於肺所致咳嗽的有效方劑。

清氣化痰丸以黃芩、瓜蔞仁、半夏、苦杏仁等清熱化痰為主,所以更側重於痰熱互結於肺,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喘。清氣化痰丸中有半夏、膽南星、陳皮、苦杏仁等化痰的成分,對於痰熱互結、痰多、陰液未傷的咳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不能夠用於性質屬於寒的咳嗽。

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所以在痰熱壅肺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化火而成痰火之證。如果因為痰火壅盛而出現了面部抽筋,手足抖個不停,或者抽搐,身子發熱,咳嗽多痰,脈洪數,稱為「痰火痙」;如果出現了頭痛腦鳴,偏頭疼,胸悶嘔惡,心煩躁怒,面紅目赤,這就是痰火上頭,稱為「痰火頭疼」;如果因為痰濁來火,上蒙清竅,出現眩暈,頭目脹重,心煩而悸,噁心嘔吐,就叫作「痰火眩暈」;如果痰火擾動心神,出現了怔忡,就是「痰火怔忡」等。由此可見,痰熱其實是諸病的元兇。

清氣化痰丸因為其藥物組成的獨特性,能夠治療多種疾病。方中瓜蔞清肺化痰、利氣寬胸、潤腸通便;配以杏仁來增強其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又能夠降氣平喘;合膽南星、半夏、枳實,則增強其清化痰濁、行氣寬胸的效力;陳皮、半夏、茯苓既能夠燥溼健脾,又能夠下氣除滿;黃芩增全方清熱之力。諸藥合用,能夠清熱理氣化痰,對於上感、急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等屬於痰熱互結的病症都可以使用本方藥。

如果是熱偏重,加魚腥草、蒲公英;喘得太厲害了,加蘇子、桑白皮;氣陰兩虛,加太子參、麥冬、五味子;如果還有瘀,加丹參、桃仁、紅花;心悸、尿少、水腫,加葶藶子、澤瀉、車前子。

本方藥還可以行氣化痰、寬胸宣痺,可用於治療冠心病,對於兼有腹脹、便秘者更為合適。如果根據病情酌加丹參、山楂、川芎、桃仁、紅花、元胡、薤白等藥,效果更佳。

痰原本是人體臟腑的氣血失和、水溼津液等凝結而成的,是病理變化的產物,又是致病的因素。痰分有形無形,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氣有火,隨氣升降,全身上下,無處不到。痰為病,其證甚多,兼證挾證也不少,所以朱丹溪說「百病中多有兼痰的」。痰證的治法,張景嶽主張求因為治本,正本清源,他說:「如因風因火而生痰,但治其虛實,虛實愈而痰自平也,未聞及痰風火可自散,虛實可自愈。」

清氣化痰丸正中此意,是以治療因痰熱所致諸證而創立,尤宜切記此要。一旦痰熱得清,他證未愈的,隨證而辨證論治,以補清氣化痰丸的不足。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覺得好看,請在底部點個"贊"和"在看"吧~


溫馨提示:《千金翼方》推廣的內容只用於交流學習,請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方劑歌訣詳解——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丸由膽南星、半夏、陳皮、杏仁、枳實、瓜蔞實、黃芩、茯苓組成,以生薑汁糊丸,有清熱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
  • 清氣化痰丸和清肺化痰丸的區別
    兩種「化痰丸」的各自特色1、清氣化痰丸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用於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黃稠粘,胸腹滿悶。方解方中黃芩清瀉肺中實火,為君藥。2、清肺化痰丸功能主治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痰涎壅盛,肺氣不暢。
  • 每日學一方【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丸《中國藥典》:清氣化痰丸處方酒黃芩100g 瓜蔞仁霜
  • 方劑選萃: 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丸     (清肺化痰法)      明吳昆《醫方考》      陳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實麩炒
  • 清氣化痰丸-痰熱阻肺剛需治療用藥!
    清氣化痰丸-簡要說明:        主要成份:酒黃芩、瓜萎仁霜、半夏(制)、膽南星、陳皮、苦杏仁、枳實、茯苓。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用於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黃稠黏、胸腹滿悶。
  • 咳嗽痰多,八款止咳化痰湯飲!
    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參各25克、冰糖適量。功效主治:蘿蔔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生薑是散風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血及調和藥物使用。蜂蜜潤燥止咳,本飲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治療傷風咳嗽,以風寒感冒咳嗽為宜。
  • 止咳化痰的食物 咳嗽痰多吃這些效果好
    ,希望這些治療咳嗽痰多的食物能夠幫助大家哦。止咳化痰的食物有哪些如果你存在咳嗽痰多的情況,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食物相信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梨性寒,富含蘋果酸、檸檬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的功能。最適合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患者食用,民間常將其與中藥麻黃蒸熟食用。
  • 大棗、杏仁、做成丸、千年古方,可治多年頑固咳嗽
    所以大棗和杏仁,常常是治療咳症的基礎方。比如以杏仁10克,大棗30克,薏苡仁30克,冰糖適量做成的大棗杏仁湯,可健脾化溼,祛痰止咳,通經活絡,消食利水。主治咳嗽,腹瀉,關節炎,水腫等。而如果用大棗100枚(去核) 杏仁100枚(熬) 豉130枚,製作成大棗丸,正是治多年頑固咳嗽的良方。製法:先將豉、杏仁一起搗爛,再加入大棗,一起搗,調成丸,如棗核大。主治:30年咳用法用量:1丸含之,稍咽汁,每日2次。也可日漸增之,常用好。
  • 秋冬季節咳嗽痰多 ,中醫教你八款止咳化痰湯飲
    冬季的咳嗽,不論有痰無痰,總是伴隨咽喉明顯乾燥感,特性就是寒重,今天就教大家,自己在家裡也可以做一些化痰止咳湯。總的來說,秋咳去寒化痰外,特別要著重滋陰養肺潤燥才有良效。下面介紹一些日常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化痰止咳湯。1、玉米須橘皮治咳嗽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 一個古方:白雲換肺丸
    《素問·至真要大論》有個名言:「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氣,肺主氣。膹鬱是指呼吸氣促、胸悶痞滿不適。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的時候,會有氣喘咳嗽以及胸悶的情況發生。反過來說,輕微的胸悶,又與脾胃升降失調,胃氣壅塞或胃液逆流而上,以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氣喘等相關。
  • 痰多咳嗽就是要吃蜂蜜!這些吃法效果更好!
    痰多咳嗽可以吃蜂蜜嗎?  痰多咳嗽是可以吃蜂蜜的,而且還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治療痰多咳嗽的好食材。  在中醫學上認為,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的治療;痰多咳嗽,而且為黃稠狀的話,是因為肺熱或是體熱而導致的,那麼痰多咳嗽的情況下是可以吃蜂蜜的。  但是,對於那些正在服用退燒藥或是感冒藥的時候,切忌不可以同時服用蜂蜜哦。
  • 名老中醫屢試屢效方之各種咳嗽秘方(下)
    (功效主治)清熱化痰,宣肺寧嗽。主治邪熱犯肺,痰熱內蘊,肺失清肅而致的肺炎、支氣管炎並感染。症見咳嗽痰多,胸悶憋氣,咽痛喑啞,便幹溲黃。舌苔黃或膩,脈數有力等。(方解)肺屬清金,喜潤而惡燥,主氣,宜宣暢。邪熱犯肺,痰熱鬱黏於肺內,失其清肅宣降則為咳嗽、咳痰、胸悶、氣喘等症。
  • 養生:常用飲食——化痰止咳平喘食方
    【效用】每日飲用3次,適用於新久咳嗽,胸滿,喘息諸症。【按語】本品原用於治療頓咳不止,為脾肺氣虛咳嗽之常選方。本方涼溫並調,適用於肺熱、肺寒、新久咳喘證。白蘿蔔味辛甘,性涼,寬中下氣,潤燥止咳。飴糖甘溫,補益脾肺,二味配伍相得益彰。除用治咳喘諸證之外,尚可用治脾胃升降不調所致的胃脘脹痛,以及嘔逆洩瀉等證。
  • 對症選藥,少花冤枉錢:緩解6類咳嗽,可選用這些中成藥
    止咳寧嗽膠囊:可以疏風散寒、宣肺解表、鎮咳祛痰,能夠有效緩解風寒咳嗽引起的噁心、嘔吐、咽喉腫痛。中藥:陳皮:《名醫別錄》記載陳皮:「下氣,止嘔咳。」陳皮辛開苦降,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效果,適用於風寒咳嗽引起的咳痰不暢、胸脘脹滿。
  • 咳嗽窮追不捨,國醫大師教你如何搞定!
    《傷寒雜病論》對咳嗽的辨證施治做了具體的論述,如《傷寒論》治療傷寒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的小青龍湯,《金匱要略》治表邪夾寒飲咳喘氣逆的射幹麻黃湯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將咳嗽分為十類,即風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腎咳、膽咳、厥陰咳。金元時期《儒門事親》認為,外因六氣皆可致咳。
  • 中醫臨證治療咳嗽常用效方
    [功效]輕宣涼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涼燥,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脈弦。   2、金沸草散:本方為川中江爾遜老中醫所常用。江老早年體弱,經常咳嗽,每用止嗽散、杏蘇散、六安煎等取效。但有一次咳嗽,遍用歷驗諸方,毫無寸效。咳嗽頻頻,咽喉發癢,癢心咳嗽,遷延旬餘。
  • 心情抑鬱、胸脘痞悶、咳嗽痰多、大便乾結,5個辦法改善鬱證
    1、疏調氣機,以暢胸陽憂思喜怒,肝氣鬱結,胸陽不展,胸脅滿悶,氣滯不伸,口淡無味,舌苔白膩,脈象弦勁。用疏調氣機,以暢胸陽方法。若屬血虛肝鬱者,可考慮以養血為基礎,按逍遙散方加減。若屬寒溼阻遏者,當從溫化祛溼入手,不可單純用疏氣藥。若舌苔黃厚者,於方中加焦三仙,或保和丸。
  • 古方|大補陰丸:滋陰降火的常用方
    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耳鳴遺精。【典型徵象】心煩意熱,腰膝酸軟,足跟痛。【禁忌人群】脾胃虛寒、納少便溏者忌用。大補陰丸原名「大補丸」,它的作用是「降陰火,補腎水」。朱丹溪根據「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理論,闡述了虛勞病的病機為陰不足以配陽,水不足以制火,精血虧損,相火熬煎所致,因此自擬大補陰丸意為大補腎陰之良方。
  • 化痰止咳中草藥:枇杷葉
    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1、清肺化痰清肺化痰是枇杷葉最重要的功效,因為它本身是一種味苦性寒的中藥材,人們服用它以後能緩解肺熱也能消除炎症,能讓人類的肺炎與氣管炎很快減輕,這時人類咳嗽痰多的症狀也能明顯好轉3、消腫止痛清熱驅火消腫止痛,也是枇杷葉入藥後的主要功效,它在臨床上是治療人類痔瘡腫痛的常用藥,治療時可以把它用清水煎煮,以後燻洗患處,每天使用一到二次每次十五分鐘,就能讓痔瘡引起的腫痛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