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文 竹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金惠真
「太油膩了」,這是由靳東、李宗翰、李乃文三位「中年男人」主演的《如果歲月可回頭》獲得最多的評價。該劇近日在電視臺和網絡同步開播,講述三個意外「失婚」的中年男性面對中年危機,在陌生城市進行治癒的故事。該劇不僅劇情被批「假大空」,主演也遭棄,豆瓣評分僅為4.1。中年危機是東亞影視圈常拍常新的題材,有油膩,有奇葩,也有溫情,可以合成一部「中年男子圖鑑」。
40歲裝嫩想回頭
《如果歲月可回頭》中,三位中年男人的生活因婚姻失敗陷入混亂,選擇來到另一個城市「放飛自我」。編劇雖然有意藉此創造笑料,卻無法獲得觀眾認同。這部原本走親民路線的都市情感劇,反而成為耍貧嘴和「懸浮劇」的代名詞,編劇單憑想像的中年男人生活虛構笑點。
按理說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雖然事業有成但也背負巨大壓力,偶爾聚會放鬆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歲月可回頭》中三個男人的行為和現實差距甚遠,天天喝酒吹牛,行為舉止幼稚又尷尬,劇中偶遇美女等橋段俗套又狗血。靳東、李宗翰、李乃文三位主演平均年齡超過40歲,還在劇中染髮裝嫩「凹造型」。這非但無法體現他們的演技,還讓觀眾出戲,也更加體現劇集人物設定缺乏合理性。
之前國產影視劇中的中年男人形象大多取材現實,看起來並不油膩。例如電影和電視劇版的《手機》中,葛優、張國立、陳道明和王志文等曾塑造經典中年男人形象,他們在外事業有成、侃侃而談,私下卻有難以啟齒的小秘密,最終陷入家庭和事業的兩難困境。2004年的電視劇《居家男人》中,傅彪扮演一個獨自撫養女兒、心裡掛著初戀女友的中年老爸,劇中有關中年危機的那些家長裡短也變得妙趣橫生。
韓劇:「大叔」引發共鳴
韓劇裡的中年男人可分為「大叔」和「狗不理大叔」兩類。前者是中性詞,角色包括「鑽石王老五型」「抑鬱落魄型」和「風流型」等。而「狗不理大叔」則是韓國年輕人議論上司時常用的貶義詞,韓劇中的他們動不動就把「大叔我當年」掛在嘴邊,惹人嫌棄。
鑽石王老五型大叔的代表是2012年播出的《紳士的品格》,該劇平均收視率高達20%,講述四名中年男子的感情生活。其中兩人是多金單身男,一人則是喪偶的鑽石王老五,這三人歷經波折後找到良緣。還有一人則是早已成家的「妻管嚴」,進入豪門後看老婆臉色過日子。《紳士的品格》以中年男人的感情世界為主線,融入「單身不婚主義」「大叔戀」等多種元素,引起觀眾共鳴。
在事業和婚姻中遇到瓶頸的抑鬱、落魄型大叔形象也很常見,例如2018年播出的《我的大叔》,講述少女與落魄三兄弟相遇後治癒彼此的故事。劇中老二是個在公司被同事擠對、回家又被有能力的老婆擠對的大叔,而49歲的老大則是被炒魷魚後又被老婆逼著離婚的落魄大叔,但他一直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期待。
風流型大叔則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後迎來第二春,進而出軌。這類韓劇數量較多,比較經典的是2007年播出的《丈夫的情人》,講述有家室、有社會地位的大學教授陷入不倫之戀的故事,該劇吸引平均超過30%的收視率成為當年「劇王」。「狗不理大叔」最喜歡倚老賣老,動不動責罵下屬。描述韓國職場百態的韓劇《未生》中,就有一眾能力有限,卻喜歡擺譜欺負下屬的大叔。這類大叔在韓國社會中無處不在,因此同類角色也是韓劇「常客」。
日劇:腦洞大開
日劇素來以腦洞大開而聞名,描述中年男人遭遇危機的日劇也是如此。《黃昏流星群》講述一對中年夫妻各自陷入複雜情感的故事,男主平淡的家庭生活突然被降職打破,他開始懷疑人生,為了療傷來到阿爾卑斯山,與一名女性邂逅陷入婚外戀,而男主妻子居然和女兒的未婚夫開始禁忌之戀。令人大跌眼鏡的劇情也與劇名契合,即人生黃昏時開始轉瞬即逝的戀情。
而《邊緣人:教你製作情婦的方法》的主人公則是三名「渣男」。三人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找小三,之後結識本劇核心人物——情婦專家井伏真澄。雖然井伏長相猥瑣,但21歲結婚的他22歲就有了情婦,最多時甚至同時擁有11個情婦,把找情婦作為一種事業。隨後,四人成立婚外情聯盟,上演一出出鬧劇。這部劇通過所謂「出軌理論」展現出軌的本質與荒誕,正如劇中臺詞所說,「出軌是最危險的遊戲,但遊戲必將終結。婚外情中只要有一步出錯,一生就毀了」。
《人生I字路》講述中年職場男性的苦澀人生。男主是一個普通中年男人,在普通公司做普通工作,妻子也對他漠不關心。隨後他被降職,在另一個城市艱難開展新工作。後來男主角的客戶邀請他去風化場所,但男主不願背叛妻子,毅然拒絕。有日本網友評論,也許這就是中年愛情的模樣——雖然激情被日復一日的疲憊所消磨,但依然在平淡生活中閃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