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計精準扶貧 湘農動醫博士團走進湘西州

2020-12-21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7月19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通訊員 劉夢婷 首道)教授把脈問診,助力精準扶貧……近日,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暑期專業實踐博士團」4位老師和12名研究生一行從長沙奔赴湘西州花垣縣開展科技服務。

湘西州地處湖南西北部,是精準扶貧的「首倡地」。 動醫學院博士團首次走進花垣縣,致力發揮動物醫學專業優勢,助力當地黃牛養殖產業。

教授把脈問診 專題培訓解疑難

「養牛,主要就是養好牛的胃。」14日上午,博士團陳東老師的「肉牛的營養與飼養管理實用技術」專題講座在花垣縣農業科技園區開講。

農戶們對肉牛營養十分感興趣,當講到肉牛日糧組成和精粗比時,農戶紛紛舉起手機拍照記錄。陳東老師見狀,又進行採食量舉例,幫助農戶更好地理解。楊青老師則講述了湖南省四種牛病流行情況及防控要點,針對當地黃牛的養殖現狀,圍繞科學養殖、基礎設施優化等方面展開。

「我把知識存在手機裡,下課慢慢看,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課程培訓。」「還是要按著專家的法子才能致富哩!」……博士團張馬兵針對牧草種植為農戶們進行專題培訓,幫助農戶們選育優良的牧草品種。三場講座下來,不少農戶們表示,以往養殖過程中遇到問題只能自己靠經驗解決,聽了博士團講座後,不僅學習了理論知識,專家們現場一一答疑解惑,收穫頗多。

「農博」對接 「一對一」幫扶養殖

博士團走進飼養了31頭西門塔爾高代雜交牛的農戶家中,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酒味兒,大量的酒糟堆滿了一面牆。「酒糟是物美價廉的肉牛飼料,蛋白質含量高,但大量食用極易導致脹氣,更嚴重就會酸中毒。」博士團張馬兵說。

牛欄裡正是有一頭酸中毒的牛,趴在地上,身體鼓脹,農戶正試圖為其輸液。博士團成員見狀,擼起袖子連忙跑過去,兩人保定,一人靜脈注射,幾瓶液體輸完後,牛的精神逐漸好轉。「我怕這牛兒吃不好不長肉就讓它隨便吃,沒想到還吃出毛病了,感謝專家來指導,讓我少走彎路。」農戶憨笑著說。

博士團湯起武說:「這腫脹在牛身體的上三分之一是鼓氣,在下三分之一是積食。」要解決這一問題,大家紛紛獻策:「給它灌些植物油可促進瘤胃蠕動」「拉出去走走下坡路也是個好辦法」……湯起武拿起大針頭,從牛的左嵌窩灌注植物油至牛瘤胃。「這樣就能治好我的牛嗎?」農戶不解,「一到兩天就能見效,看到它拉稀就好了。」博士團成員與農戶互相留了聯繫方式,「一對一」幫扶就這麼定下來了。

政校企聯動 「科技扶貧」助推精準脫貧

通過走訪調研及與農戶交流,博士團得知花垣縣有百餘家養牛戶,大都是散戶。州畜牧局為了讓農戶放心養殖,為養殖戶建造了化糞池,提供了鍘草機等。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視湘西黃牛產業化建設,湖南省德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湘西黃牛產業的龍頭企業,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礎上,企業加強與高校合作,重視技術提升,高校可做到產學研成果轉化,企業也能提高科研水平和生產效益。

袁安文是湖南農大首批赴湘西開展牛羊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的專家,他提到:「要在本地做好繁育工作,應減少運輸過程的損耗。」後續跟德農牧業的文齊鳳總經理聊起肉牛的品種改良及保種措施,及時為企業及農戶養牛增收獻計獻策。

「依靠政府支持,高校科研力量支撐,與農戶及合作社合作,帶動散養戶共同發展。」德農牧業總經理文齊鳳表示。

政府支持、企業高校合作、帶動農戶發展這一發展模式促進湘西黃牛產業快速、高效、健康地發展。「有了地方政府支持,這麼多專家老師來指導,我相信我能將養牛產業做大做強。」農戶信心滿滿。

「我們在走訪中了解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在服務中體會養殖戶的困難和需求,在交流中感受農業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博士團成員感觸頗深,他們表示對全面提升湘西州黃牛養殖,推動地區畜牧養殖可持續發展充滿了信心。

[責編:楊斯涵]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非遺大咖齊聚乾州古城 助力湘西州精準扶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1日訊(記者莫成 通訊員向靖)12月21日下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宅「天工居」裡大咖雲集,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助力精準扶貧活動在此舉行。10多名來自省內外的知名設計師,和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湘西州非遺產業發展,助推精準扶貧。在湘西州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散落著3200多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湘西州把傳統工藝振興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
  • 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今年「湘字號」特產在濟南市銷售額...
    華聲在線4月16日(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彭亮瑜)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天,省扶貧辦統計顯示,截至4月15日,濟南市克服疫情影響,今年已幫助銷售「湘字號」特產超6070萬元。加大援助力度,加快項目實施。
  • ...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人民銀行湘西州中支「1+N」金融扶貧實踐
    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有7個在湘西州。全州1567個村,有1110個村是貧困村,是湖南省貧困程度最深、貧困覆蓋面最廣的地區。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州十八洞村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戰略思想,湘西州成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首倡地。
  • 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大篇幅發文點讚濟南東西部扶貧協作:泉潤湘西拔...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跨越千裡兄弟情,泉潤湘西拔窮根,4年來,苗家山寨換了人間,湘西州所有貧困縣摘帽,所有貧困村退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一去不復返。
  • 聚焦智慧財產權精準扶貧:桑植靠什麼打造「世界樣本」?
    桑植,曾是湖南省西北邊陲一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今,正以地理標誌產品培育為主要著力點,打造「智慧財產權精準扶貧的世界樣本」,受到境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桑植模式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桑植縣共同探索的產業扶貧新路,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的獨特優勢,開啟『造血式』扶貧新模式,具有長效性和可持續性。」專程來桑植考察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對這一樣本作出高度評價。桑植何以打造「智慧財產權精準扶貧的世界樣本」?
  • 省人民醫院「仁術心連心」博士團走進邵陽
    通訊員攝)專家團在武岡市人民醫院、邵東市人民醫院分別進行了疑難病例查房、專科講課、手術指導,搭建省—市兩級醫院「專科與專科、專家與專家」精準對接。湖南省人民醫院自2011年開始成立「仁術心連心」博士團,博士團成員由各學科帶頭人、具備一定學術影響力的專家、專業技術骨幹和行政管理負責人組成,目前已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活動179期,行程踏遍三湘四水上百個市縣,為基層進行指導幫扶、送醫送藥。
  • 茶添新香扶貧路——「精準扶貧十佳企業」新田茶業
    隨著精準扶貧的推進,田海作為一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也油然而生,開始致力於慈善事業。他利用公司銷售網絡和平臺為廣大茶農銷售茶葉,為茶農增產增收,帶領他們脫貧致富的同時,利用公司資源,為茶農提供資金、技術和物資方面的援助,並積極為弱勢群體捐款捐物。
  • 助農有道,且看白族之鄉茶園好光景——「精準扶貧十佳企業」湘豐桑植
    一片小小的茶葉,可以是「精準扶貧」的「鵲橋」,跨越400公裡,將龍頭企業「湘豐」從長沙縣湘豐村「引」來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2017年,湘豐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桑植縣人民政府籤署《桑植白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湖南湘豐桑植白茶有限公司,將桑植白茶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扶貧攻堅的突破口,做大「桑植白茶」品牌,全方位合作打造桑植白茶產業。
  • 《中國民族報》整版報導湘西文化扶貧
    中國民族報記者 周芳 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風光瑰麗獨特,文化多彩絢麗,這裡是文化資源富集地,也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十八洞村:一場「特殊」的發布會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2020年12月7日,人民銀行「湖南金融支持精準脫貧」新聞發布會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第一次提出「精準扶貧」,7年後,人民銀行走進十八洞村,邀請大家一起聆聽金融支持精準脫貧的故事。今天,我們邀請了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副行長侯加林、湘西州副州長何益群、花垣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田琰、花垣縣苗漢子果業董事長石志剛、十八洞村村委會代表龍吉隆、農戶代表龍先蘭為大家現場講述,並回答記者朋友提問。
  • 2020湖南茶葉「十大精準脫貧先進縣(市)」、「精準扶貧十佳企業...
    (市)」、「精準扶貧十佳企業」、「精準扶貧十大品牌」評選結果公示(排名不分先後)根據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組委會《 關於開展2020湖南茶葉「十大精準脫貧先進縣(市)」、「精準扶貧十佳企業」、「精準扶貧十大品牌」評選、宣傳、展示、推介、表彰活動的通知》湘茶組(〔2020〕2號 )文件精神,經過自薦、
  • 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創建扶貧新模式
    12月23日上午,由區委、區政府主辦,區農業農村局、區脫貧辦、龍巖市龍津鎮鎮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新羅區融媒體中心協辦的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開業活動在登高東路與溪畔路交接處舉行。今天的節目就讓我一起走進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感受一下那裡的熱鬧氣氛。副區長童章平出席了活動。
  • 電耀湘西,還看今朝——精準扶貧理念在湘西的七年答卷
    這一刻起,「精準扶貧」從湘西十八洞村走向全國,照亮了千村萬寨的脫貧之路。首倡之地,舉國矚目。7年後的深秋,由中國報業協會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主辦的「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在這裡舉行。
  • 光大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毅到古丈縣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網時刻湘西12月15日訊(通訊員 鄭湘)12月10日上午,光大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毅到古丈縣調研精準扶貧工作,並出席明德湘西州委常委、古丈縣委書記楊彥芳,光大集團扶貧工作辦公室主任趙保富,光大銀行長沙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周武,縣領導黎新松、鄭良武、秦綱等陪同。
  • 湘農薈大直播走進芙蓉鎮 永順專場帶貨逾30萬元
    紅網時刻記者 喻健 陳奧男 永順報導5月6日,踏著暮春的綠意,湘農薈大直播團隊走進永順縣。湘農薈平臺主播、紅網記者陳奧男採訪永順縣毛壩鄉黨委書記鄭巖清在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戰略部署下,大力推動發展莓茶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一環。
  • 精準施策 實現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推進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相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核心任務,需要及時謀劃、精準施策、創新推進。確保資產銜接,發揮產業扶貧資產最大效益。一是全面梳理清查精準扶貧以來各類扶貧資金及其形成的扶貧資產。
  • 校企合力教育扶貧:湘西孤兒「就業季」成功求職
    「青苗」班是湖南建築高級技工學校為湘西州貧困孤兒設立的技能培訓班,此外還有為易地扶貧搬遷點適齡青年開設的「訂單」班,這些技能培訓班為校企合作,培養了一批技能人才,確保學生就業,實現精準脫貧。
  • 「精準規劃」助力「精準扶貧首倡地」振興希望的田野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新華社長沙12月18日電(記者張玉潔、周楠)「精準規劃很重要,通過規劃引領,穩步推進村莊建設發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才有清晰『路線圖』。」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麻輝煌這些天忙著跟村民們籌劃來年的工作。
  • 企業引智,人才入園」 玉山籍博士團到玉山縣高新區調研
    11月12日,部分玉山籍博士、擬引進的高端人才組成的博士團來到玉山縣高新區調研。玉山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徐益海陪同,並出席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集中簽約儀式。  博士團先後走進玉山縣星牌撞球產業園、江西華麗豐科技有限公司、玉山縣德隆防水布有限公司、上饒市致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紅睿馬鋼管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眾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進車間、聽介紹、看產品,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企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