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家是貧困戶,現在已經脫貧了。丈夫現在在縣城打工,我在村裡的時代地毯廠織地毯,我們倆每月合計收入7000元左右。依靠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經過我們的努力,如今家裡蓋了新房子,日子越過越紅火。以後,我們會努力工作,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6月16日,洛浦縣布亞鄉歐吐拉昆孜亞村時代地毯廠員工吾格麗尼亞孜·熱西丁邊織地毯邊對記者說。
6月16日上午,員工在洛浦縣布亞鄉歐吐拉昆孜亞村時代手工地毯廠編織地毯。-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影
和田地區有著手工編織地毯的悠久歷史,如今,依靠政府主導、地毯傳承人帶頭,這門傳統手藝開啟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歐吐拉昆孜亞村時代地毯廠廠長麥吐送·胡皮丁是手工編織地毯第三代傳承人之一,他從小就對和田手工編織地毯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1975年,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編織地毯技術之後,他就堅信和田手工編織地毯會有無限美好的前景。1990年,麥吐送開始招收學徒,廣泛推廣這門傳統手藝。從1990年至今,他累計培訓150多人,其中17人已經獨立經營手工編織地毯企業。
6月16日上午,洛浦縣稅務局駐該縣布亞鄉歐吐拉昆孜亞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木塔力甫·艾白(右一)在該村時代手工地毯廠裡,正在掌握生產情況。
-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影
2001年,為了推廣手工編織地毯技術,麥吐送註冊了「時代」商標,建成「時代地毯廠」。如今,麥吐送的時代地毯廠有45人就業,平均月收入1700元,每年能編織出800平方米的手工地毯。
近年來,和田地區把地毯編織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得到了大力發展。歐吐拉昆孜亞村時代地毯廠緊緊抓住市場,讓歷史悠久的和田地毯煥發出勃勃生機,手工地毯也織出了和田農民美好的新生活。
「當前,地毯廠編織的地毯不僅在疆內,而且在北京、廈門、青海、廣州等地得到客商的青睞。今後,時代地毯廠將更好利用黨和國家給我們的優惠政策,帶動更多的村民就業,把和田地毯推向全世界。」麥吐送說。
(古哈爾,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