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開密集的人群,特意預約了工作日上午參觀服貿會,但還是被現場的人氣所震撼。
你們感受下這排隊的人流。
我的讀者主要是網際網路從業者,咱們直奔主題,聊聊服貿會上的網際網路勢力。
這次服貿會展廳安排還是很合理的,把主要的幾家網際網路企業都放在國家會議中心一層,並且相互緊挨,觀眾不用再跑來跑去。
京東是大會的官方主合作商,陳列最豐富;騰訊只取了一瓢,主打「科技向善」;百度重點呈現AI和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吸引了大批觀眾打卡;美團無人配送車看起來是主角,其實重點是智能調度系統;國美的重點想當然的就是前不久的直播帶貨,以及生活家場景;阿里可能沒有很重視,我只看到一個菜鳥的展區。
還有好未來、值得買、曠視科技等網際網路細分領域的一眾領軍企業也紛紛參展,都呈現了能代表這些企業最新科研進展的黑科技產品,商業化的服務反而刻意做了弱化。
今天,我們一一來對這些代表企業做些點評分析。
京東:為服貿會提供基礎數據能力
可能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服貿會可以通過APP高效、快捷的在線預約,而且一點都不卡頓,這個APP看起來更像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做的產品。事實上的確如此,我們通過各大渠道下載服貿會APP,會顯示提供商為「beijing jingdong shang ke」,這家企業就是京東智聯雲。
京東智聯雲作為2020服貿會官方技術服務商,還為服貿會搭建了5000個雲端洽談間,應用5G、直播、視頻會議、在線翻譯等功能突破時間、空間、語言限制,實現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商務洽談。有這樣的價值提供,京東自然得到了更多的呈現,在所有的網際網路企業中,京東的展臺幾乎是最大的,把京東體系內的主要服務也都做了展現。
去年,京東物流和世界機器人大會合作引發關注,今年京東智聯雲又通過和服貿會的合作被更多人熟知。其實這兩年,在京舉行的很多大型活動都有京東賦能體系的身影,值得我們後續繼續關注。
百度:AI家族紛紛亮相 無人汽車最搶眼
這一屆服貿會,百度公司做了很多的工作,投入了巨大的資源來參展。
在開幕當天,百度CTO王海峰出席並在「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百度飛槳榮獲服貿會「科技創新服務示範案例」,成為深度學習平臺的代表;百度地圖亮相2020服貿會世界大城市交通發展論壇,攜手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綠動計劃」......
在百度的展臺上,展示了包括百度大腦、智能雲、Apollo、小度、智能小程序等在內的核心AI業務。不過,最受觀眾關注的還是百度和現代汽車合作的索納塔智能汽車。
這臺15萬+級的家用轎車,搭載了百度Apollo的車家互聯功能,瞬間土雞變鳳凰,變身可以和家庭電器聯動的智能黑科技汽車。
騰訊:「科技向善」是唯一的主旋律
雖然服貿會是展示服務貿易的盛會,但各大網際網路企業都拿出來一些肉眼可見的實物,來增強觀眾的互動體驗性。
對於騰訊來說,真的把服貿會當成了服貿來看待,幾乎沒有實物展出,展廳內陳列的都是基於「科技向善」展開的各大細分領域的「某某向善」,且幾乎都沒有實物,主要通過大屏幕的方式來呈現。
騰訊雖然說的不多,但關乎「科技向善」做了太多太多的實踐工作,小小展廳無法體現萬一。我之前寫了《從騰訊願景到行業共識:科技向善如何成為新「競爭力」》一文,提到科技向善的價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
今年疫情期間,騰訊更是把「科技向善」理念發揮到極致,通過多種方式助力抗疫。篇幅所限,這裡不表,感興趣的自行搜索。
阿里:菜鳥網絡偏居一隅
不知道是不是京東這次拿下服貿會官方戰略合作榮譽的緣故,阿里對服貿會就不太上心。不管從各大論壇演講環節,還是展廳陳列,都沒怎麼看到阿里的身影。PS:後來進一步了解到,京外的網際網路企業普遍沒有投入大資源參加服貿會,看來疫情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過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物流板塊,找打了一面阿里旗下菜鳥網絡的展示牆。在阿里系的所有服務中,我最關注的就是菜鳥網絡。早在2013年菜鳥草創初期,我就寫了一篇文章《丁道師:菜鳥網絡實為「第四方物流」的載體》,指出菜鳥網絡將構建一個全新的第四方服務平臺,為全球物流產業提供後端服務能力。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從一個側面考驗了菜鳥網絡的能力。疫情爆發初期,菜鳥就發揮第四方平臺價值,聯動國內主要的物流服務提供商,迅速組建全國乃至全球救援物資運抵湖北疫區的綠色通道,截至3月18日累計運輸救援醫療物資6000多萬件,為抗疫運輸線、生命線提供了重要保障。
美團:低調的智能調度系統
在美團的展區,那臺造型炫酷的無人智能配送車成為了網紅打卡地,我注意到不少觀眾在此拍照留念。
不過,無人配送在美團的體系中,更多的還是未來規劃,目前發揮的價值很有限。而真正支撐美團今天基礎服務的是這套智能調度系統,通過分析億級的歷史訂單數據、百億級的騎手軌跡數據和上千萬用戶/商戶的特徵數據,可以準確估計每個訂單的完成時間和行駛距離,從而節省送餐的時間,提高調度的效能。
結合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這套系統可以在平均55.2毫秒內計算出97%的最優配送路線,確保平均配送時長不超過28分鐘,創造了行業奇蹟。今年5月,美團宣布將智能調度全面升級為全域柔性調度,圍繞商超、買菜、茶飲等多個場景的定製化配送模式和算法,解決了商家和騎手的配送痛點,提升了配送效率和體驗。
當然,這套背後的系統很難通過服貿會的展臺讓觀眾能看明白,所以「智能調度系統」板塊只佔據了美團展廳一面牆,很不起眼。
國美:智能生活家+直播帶貨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變化最大的是哪家企業?我認為是國美。曾幾何時,國美給我們的印象是暮氣沉沉、日薄西山、早已掉隊,但2020年以來我們感覺國美忽然重新煥發了新生。一會牽手拼多多、京東,開啟了眼花繚亂的轉型;一會又牽手央視Boys,開啟了多場直播帶貨,成交金額達到幾十億人民幣......
國美又復甦了,重新回到了時代的舞臺,前不久我先後寫了兩篇文章《國美求變:牽手拼多多、京東 發力直播擁抱年輕用戶》、《從帶貨到帶生活方式國美何以打造內容直播電商NO.1》,分析正在變革的國美。
這次來到國美的展臺,我注意到核心主題有兩個,一個就是基於場景和生活的家電空間,這是國美幾年前就進行過的轉型,另外一個就是近幾個月來頻頻發力的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國美的新標籤。
曠視科技:What?曠視不是做人臉識別的嗎?
曠視科技,也就是face++,我們知道它家是做人臉識別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APP安全驗證、車站閘機等服務,很多都是曠視科技在背後提供技術支持。就連這次服貿會的通行驗證設備,也是曠視科技提供的(後來我經過驗證,很多閘機刷身份證就可以過,不需要人臉識別)。
真正到了曠視科技展區,有一種走錯場的感覺。整個展區AI人臉識別的元素極少,反而讓我們看到了一組自動化程度很高的物料搬運機器人、自動堆垛機器人,還有一臺疑似紅外測溫儀的抗疫神器。
所以,曠視到底是一家什麼企業? 我想,至少我們應該把固有的「人臉識別」的標籤撕掉,換個視角來看待這家早已經多元發展的企業。就像之於喬峰的武功一樣,我們應該撕掉「降龍十八掌」的標籤,了解功法更多元的這位大俠。
彩蛋時間:獵豹移動這次好像沒有參展服貿會,但旗下獵戶星空的機器人著實搶眼,在很多展區的展臺都看到了,雖然很多功能無法使用,只是看起來炫酷。獵豹的這個思路挺好,省下了展區的費用投入,還怒刷了一波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