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像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無酒不成席」、「桌上有酒,越喝越有」,酒不僅能助興,更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說,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酒已經不僅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徵。那麼,如何喝酒,如何解酒,人們對酒的認識又存在哪些誤區呢?我們將一一向您介紹,並與您探討。
話題一:如何正確飲酒
適量飲酒,有助健康,但一次喝得過多,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還會增加肝臟的氧氣消耗,從而造成急性酒精中毒。還有專家指出,如果連續5年經常過量喝酒,輕者會出現酒精性脂肪肝,嚴重的還會導致酒精性肝硬化,甚至酒精性肝炎。因此,喝酒一定要把握量和技巧。
◆適度飲酒
據《生命時報》介紹,無論哪一種酒,適度飲酒量都是以酒精攝入量為準。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協作研究指出,正常情況下,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應不超過20克,而中國現行的安全飲用標準是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克,女性攝入量應該更少一些。
低度白酒不能超過2兩,中度酒不能超過1兩,而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過25毫升;低度葡萄酒應控制在5兩以內,高度的則不要超過3兩;啤酒的一天飲用量不要超過兩聽(相當於玻璃瓶的一瓶)。
◆選擇低度酒
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世界上蒸餾酒的酒度一般多在40%vol左右,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選擇低度酒。
一般而言,白酒和黃酒溫著喝傷害更小。這是因為,在燙熱過程中,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乙醇也會揮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從而減輕對肝臟的傷害。
◆選好下酒菜
喝酒前,可吃富含澱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墊墊底,但千萬不要吃臘肉、鹹魚等,它會與酒精發生反應,更傷肝臟。飲酒過程中,應多吃牛肉、雞、魚、雞蛋,以及綠葉蔬菜、豆製品等,還要多喝白開水或西瓜汁等。同時,還可以點個蘿蔔。因為蘿蔔能解毒,可減少對肝的損傷。最後,在上果盤時,應儘量多吃西瓜,幫助酒精排出。
◆做足酒前功課
飲酒前可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幾片麵包。估計飲酒多時,可提前半小時左右服用維生素B或者維生素C。據相關研究顯示,飲酒前一次口服維C片6-10片,可預防酒精中毒。酒前點菜時,可以選擇含糖的下酒菜,例如糖醋涼拌三絲、拔絲山藥、拔絲蘋果、糖醋魚以及糖醋裡脊等。
話題二:喝酒講究「七個不」
一不與咖啡同飲 酒精傷身,咖啡因具有興奮、提神和健胃的作用,若過量亦可造成中毒。如果酒精與咖啡同飲,猶如火上澆油,可加重對大腦的傷害,並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血管負擔,造成的危害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喝酒時,也儘量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二不豪飲 喝酒應忌豪飲。不宜過快過猛,應當慢慢喝,小口喝,讓身體有時間分解體內的乙醇。
三不混飲 各種酒混在一起喝,首先就會讓人不自覺地飲酒過量。其次,兩種以上的酒混著喝還會表現出某種「協同作用」,對人體傷害更大。以白酒和啤酒為例,如果放在一起喝,由於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許多水分,可促進白酒中高濃度的酒精在全身滲透,更易對腦、肝、腎、胃造成損害。且二者混合飲用更容易使醉感提前到來,難受程度明顯大於單喝一種酒,而且更容易引起頭昏、噁心、嘔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狀。
四不飲茶 酒後飲茶不是好習慣。因為人喝酒後80%的酒精由肝臟將其逐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並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解酒作用。這種分解作用一般需2-4個小時,如果酒後立即飲茶,會使酒中的乙醛通過腎臟迅速排出體外,而使腎臟受到損傷,從而降低腎臟功能。同時,過多飲茶,入水量過多,也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對於患有高血壓、心絞痛的冠心病人更為不利。
五不服藥 喝酒後,不能服用藥物。因為酒類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有上百種藥物在酒後服用,可以增加毒副作用。如酒後服痢特靈、優降靈等藥,就會出現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反應;又如酒後服鎮靜藥、催眠藥、抗癲癇藥、抗過敏藥、降壓藥等,一方面可增加對大腦的抑制效應,而另一方面又使藥力陡增,超過人體正常耐受量,致使發生危險。特別是年老體弱或患有心、肝、腎疾病的人更應避免酒後服藥。
六不看電視 飲酒後忌看電視。飲酒使眼睛充血,若飲酒過多,酒中的有害成分則對眼睛有較重的損傷,能使視神經萎縮,嚴重的甚至可導致失明。看電視可使視力衰退,而飲酒又損害視神經,二者同時進行,等於火上澆油,對視力大有損傷。因此,飲酒後切勿急於看電視,老年人尤應注意。
七不洗澡 喝酒後儘量不要洗澡,這是因為喝酒後洗熱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環,促使體內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後洗澡易中風,宜先稍作休息。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對洋酒知識充滿了好奇與喜歡,請點擊右上角圖標,關注「洋酒知識」並且與好友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