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儲能正在成為鋁產業降低碳足跡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

2020-12-21 騰訊網

世界銀行表示,能源轉型對鋁的需求超過了其他任何金屬。為了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以下,到2050年,清潔能源技術每年需要近600萬噸的鋁。相比之下,主要應用於電池中的鋰、鈷和鎳的總需求量不會超過400萬噸。儘管只是估算,但這些數字強調了金屬在零排放道路上的重要性。

幾乎所有清潔能源行業的鋁都用在了光伏組件的邊框上。鋁的耐腐蝕和輕質量,使它成為現有元素周期表中,以及確保組件結構穩定性的最佳選擇。但是鋁產業也面臨著急需降低碳足跡的挑戰。

鋁面臨的能源挑戰

應對氣候挑戰需要鋁,然而鋁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卻自其自身對氣候的影響。冰島雷克雅未克大學的Gu rún S varsdóttir 教授表示,鋁的產量越來越高,但是生產鋁所帶來的碳排放量也越來越高了。「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鋁的產量有了大幅增長,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一倍多,但是可惜的是,這些產能大都基於煤炭發電。」

根據雷克雅未克大學教授的研究,中國新建的煉鋁廠推動了鋁產量的飆升,目前全球新增鋁產量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企業。目前中國70%的電力依靠煤炭,但鋁廠90%以上的電力都是煤炭發電。

採礦、精煉和冶煉新鋁產生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近2%。每噸鋁平均產生約15噸二氧化碳當量,這幾乎比20年前多了4噸。按照某些衡量標準,鋁產量的猛增可能意味著到2040年每年將增加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許多鋁公司正在開發新的冶煉工藝,建造新型工廠,以減少鋁行業的碳足跡,但科學家們表示,鋁生產還亟需更多的研發,才能使其溫室氣體排放與其可再生能源產品保持一致。

制鋁過程中的難題

制鋁的過程通常以鋁土礦石的形式開始,然後送到冶煉廠進行氧化鋁,從氧化鋁中分離出鋁需要近1000℃的高溫,給熔融礦物施加一個強大的電流。這個過程不僅耗費能源,而且礦物中的氧與碳陽極結合釋放出二氧化碳。直接碳排放約佔整個過程排放總量的10%,電力消耗佔71%。S varsdóttir 教授表示,「除非在這個過程中採取一些措施,否則這些二氧化碳排放是無法消除的。」

金屬回收大大減少了新增鋁進入循環所需要的能源,鋁在理論上是可以無限循環回收的。據鋁產業代表機構,鋁業協會估計,迄今為止生產的所有鋁中,有75%仍在全球流通。一些礦業公司也在向著投資回收工廠的方向邁進,例如利拓礦業集團在今年9月份宣布在加拿大投資的工廠。

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在全球升溫2℃以內的情況下,回收鋁的比例將會增長,但是仍然只能滿足61%的需求。鋁業管理倡議組織ASI預計在未來幾個月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擬定鋁業標準,但是未來要建立一項減少鋁產業碳排放的秩序,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ASI組織的Cameron Jones評論說,「鋁產業是一個複雜、多樣的供應鏈,我們不可能做到一刀切。現在很難找到一種單一的解決途徑或者辦法來應對整個行業的碳足跡,所以這才是目前真正面臨的挑戰。」

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

鋁生產企業已經採取了幾種途徑來減少碳足跡,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鋁冶煉廠與水力發電廠相連,像挪威和冰島等國都是採用這種方式。但是水力發電容量有限,而且嚴重依賴地理位置,近年來,使用水力發電的冶煉廠已經從2000年的46%下降到了2018年的26%,煤炭發電依舊在鋁生產中佔據了61%的比例。

冶煉通常要比其他生產步驟耗費多一個數量級的能源。為了確保冶煉廠得到可再生能源,中國的一些鋁冶煉廠正在討論是否將整個業務轉移到可再生能源電網為主的區域,但是目前並沒有一家冶煉廠採取行動

鋁廠的熔爐一般都是恆定功率,但是德國的Trimet公司對他們的熔爐做了一些改造,這樣使冶煉廠能夠比通常使用的功率少25%或多25%工作,增強了靈活性。當本地電網出現過剩電量時(有時是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過剩的結果),過程控制會確保電解室只在邊緣凍結,允許冶煉繼續進行,儘管產能較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熔爐很像電網上配備的一種電池。「這對穩定電網是一個重大的貢獻,所以我們不應該忽視這個機會,」研究人員表示。

降低鋁業碳排放

在過去的幾年裡,有兩家企業聲稱將用氧氣取代冶煉廠直接排放的碳。冰島的Arctus Metals公司已經開始試驗使用惰性陽極的冶煉工藝,這種陽極不會與氧化鋁中的氧氣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雷克雅未克大學的Gu rún S varsdóttir 教授也參與了這個項目,同時他還在研究用這種碳捕獲技術來治理碳排放。

利拓礦業和美國鋁業的合資公司Elysis創新研發了一種無碳冶煉工藝,目前蘋果公司等消費品公司都已經與Elysis籤訂了協議,來降低自身產品的碳足跡。美國鋁業(Alcoa)今年9月宣布推出了一個氧化鋁品牌,其生產的氧化鋁碳排放量只有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澳大利亞北部,本地礦業集團Gulkula主要採用光伏發電和儲能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生產運營,昆士蘭州的一座利拓礦業的礦山也是利用光伏發電來進行開採。這都是鋁行業在就地取材,更多地利用光伏發電趨勢的體現。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數據顯示,工業碳排放佔據全球碳排放的21%,僅次於電力碳排放(25%)。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和儲能等將是實現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關焦點

  • 配套儲能8MW/16MWh,東營墾利宏泰40MW光伏電站宣布併網
    東營墾利宏泰40MW光伏電站是由國網山東電力公司於2020年6月發布的《關於2020年擬申報競價光伏項目意見的函》中19個項目之一,根據申報項目承諾,儲能配置規模按項目裝機規模20%考慮,儲能時間2小時配置,儲能項目與光伏電站同步分期建設。
  • 聚焦金壇長蕩湖光伏峰會丨金壇直溪光採小鎮:打造光伏和儲能產業新...
    同時,直溪鎮鹽礦資源稟賦優越,已探明巖鹽礦藏儲量達163億噸,被譽為「江南第一礦」,這一得天獨厚的鹽穴基礎條件使直溪成為打造「光伏+儲能」融合發展光採特色產業體系的不二選擇。四個產業片區分為:光伏產業發展片區、電化學儲能及電池製造片區、壓縮空氣儲能部件及設備製造片區、以及光伏儲能總部及雙創研發片區。
  • 五種非典型分布式光伏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晴天科技案例分享
    11月26-27日, 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伏們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分布式光伏嘉年華在江蘇蘇州召開,會議共同探討行業趨勢、發展模式、產業和技術進步態勢等焦點話題,共迎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新契機。在應用場景及案例分析分論壇上,浙江晴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剛就非典型分布式光伏的場景應用及解決方案進行經驗分享,主要圍繞光伏車棚應用、TPO柔性屋面應用、T型彩鋼瓦屋面應用、預製混凝土屋面板應用、馬鞍板屋面應用共五個方面。
  • 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
    【展會背景】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太陽能光伏作為清潔的低碳能源在我國能源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太陽能光伏產業中國最大,新增裝機量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一,「十三五」是我國能源轉型關鍵期,也是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期。能源消耗與環境汙染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線。
  • 「光」彩奪目 合肥搶灘光伏 新能源產業
    好風憑藉力,合肥市委市政府馬不停蹄實施「借光發展」戰略,「領先一步」出臺超常規扶持政策,光伏及新能源產業從逆變器企業陽光電源起步,向前端的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後端的儲能電池、系統集成等雙向延伸,吸引通威等外來重點企業相繼落戶,一批本土企業不斷壯大,光伏產業逐步成為合肥同步參與全球競爭、響應
  • 光伏新思路,結合儲能充電協同發展
    經過大規模發展之後,我國光伏產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僅要注重安裝規模,同時要讓光伏擁有更加多樣化的使用場景。在光伏消納上,部分光伏電站在滿足自身需求外,還有剩餘電力,卻因為沒有併網而被浪費。
  • 中石化對光伏產業上下遊進行全面布局 中石化為何看中光伏生意
    這意味著,中石化不只想當光伏產業的終端客戶,還希望成為掌握話語權的光伏產業新『玩家』。」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資料顯示,以矽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光電轉換產業鏈被稱為光伏產業,光伏發電屬於清潔能源,光伏產業包括高純多晶矽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製造等環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中石化加碼光伏產業背後是其轉型的需求。
  • 打造「負碳地球」,光伏如何成為「加速器」?
    事實上,「碳排放」正在加劇。根據國際能源局(IEA)報告,到 2030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將比現在增加57%。這將使地球表面溫度提高 3 ℃;如果中國或印度繼續堅持發展以煤為主要能用,溫度則要上升 6 ℃。如何降低碳排放?降低「碳排放」,唯有從能源變革做起。而能源變革的未來在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科華恆盛:變流器龍頭企業,正在積極布局系統集成科華恆盛儲能業務歸屬於新能源業務板塊。目前,公司定位為儲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已具備完整的標準化儲能/微網解決方案體系,在發電側、電網側、用電側以及微網儲能等領域進行布局,滿足客戶及市場對於穩定、高效、綠色電能的需求。
  • 分布式光伏如何直面「平價」挑戰?
    「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為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掃清了道路,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分布式光伏的投資價值。在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分布式光伏將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世江在第四屆分布式光伏嘉年華上表示。
  • 氫能成為實現碳中和的最終解決方案!低成本制氫只是其中一環!
    被稱為「未來能源」和「終極能源」的氫能已經成為近兩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各個國家都成為了重點發展產業,在國際上,美國、歐盟、日本都出臺了相應的氫能戰略規劃,日本甚至提出了「氫能社會」的宏大構想;在國內,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等能源央企紛紛入局氫能產業鏈,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氫能發展方案和扶持政策。
  • 微電網或成全球區域電力供應「主力」 「光伏+儲能」模式優勢凸顯
    日前,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和國際組織SEforALL聯合發布《2020年全球微電網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隨著微電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微電網的推廣應用可幫助數以億計的無電及缺電人口解決用電難問題。同時在農村社區和企業供電方面,以光伏發電為主的微電網形式將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 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陳國光:未來光伏行業如何「擔當大任」?
    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陳國光受邀參加光伏領袖專家對話「過去,光伏在整個能源系統中的佔比相對較少,行業更多關註上下遊產業鏈這條線;未來,光伏行業要「擔當大任」,就必須更多地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關注視角要從一條主線擴展成跨領域的一張產業網,與其他產業協同創新,儘快使光伏行業競爭力上一個新臺階。」陳國光說到。
  • 提前規劃——NextEra布局儲能的秘密武器
    因此,儲能被認為是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與實現持續供能的可再生電力之間缺失的一環。此外,沒有任何其他電力工業技術可以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可再生能源生產平滑;能源轉換;快速提升輔助服務;峰值發電、變壓器和線路升級的替代方案;電壓和頻率支持;微型智能電網供應;電動汽車充電支持等。
  • 補貼退坡將至 屋頂光伏熱度不退
    山東龍口一戶安裝了光伏屋頂的村民告訴第一財經。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除戶用光伏以外的光伏項目將全面去補貼,進入平價時代。在補貼政策中經過十幾年快速發展的光伏產業正在告別政策「輸血」。「而隨著光伏產業通過強大的產業鏈和市場效應使成本價格大幅降低,實際上現在光伏發電已經不需要補貼了,其發電成本基本和火力發電持平。」
  • 光伏與鋰電行業哪個好?光伏發電可以用鋰電池嗎?
    光伏與鋰電池行業哪個好?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光伏行業是最近勢頭最猛的,但是從市場熱度來說,鋰電池近期也是站在風口。在我省光伏新能源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鋰電新能源產業也是風生水起,隨著一批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及建成投產,千億鋰電產業已經揚帆起航。
  • 關於5kW戶用光伏+儲能系統非典型設計的介紹和分析
    打開APP 關於5kW戶用光伏+儲能系統非典型設計的介紹和分析 發表於 2019-10-21 08:58:30 在祖國的西部有一片充滿神秘
  • 錦浪科技的「變」與「不變」|光伏匠心榜①
    尤其是在技術層面,光伏各個領域的迭代創新,是產業澎湃向前的源動力。產業格局不斷被重塑,技術加持下的產品品質,是企業最硬的「槍桿子」!如今,隨著平價上網時代的降臨,光伏產業下半場競爭也即將開啟。光伏企業必須要拿出持之以恆的真本事、真品質,以這樣的不變應萬變,方能在產業升級戰中贏得屬於自己的席位!
  • 華能清能院劉明義:華能分散式電池儲能技術未來可期
    峰會主題聚焦「聚儲能十年之勢,創產業十四五新機」,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儲能項目開發部主任劉明義認為,「華能目前在儲能技術研究這塊主要採取分散式儲能技術,通過DC-DC或DC-AC實現電池簇虛擬並聯,最近華能在安徽蒙城風電儲能項目匯總,我們承擔了其中的2.5MW/2.5MWh,這部分採取的也是我們的分散式儲能技術,目前正在系統調試,驗收後,便是國內首個商業化應用的分散式儲能電站。」
  • 「新能源+儲能」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回顧「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國內政策補貼方向主要為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風光及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補貼的幫助下迅速崛起。 對於儲能領域,儘管國內也出臺了較多支持的政策,但補貼及指標性政策仍然不足。 對比海外,多個國家、地區或州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如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德國等,成效顯著。 2021年開啟「十四五」時代,我國風電/光伏將全面進入平價階段,新能源汽車補貼也將逐漸消失,儲能大概率會是下階段的政策窗口期,「新能源+儲能」將成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