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街邊不到10元的大雞排「比臉還大」?真相曝光,不忍直視!

2021-02-23 姜堰人網

街邊的炸裡脊肉、大雞排

很多人都喜歡吃

尤其是大雞排,簡直比臉還大

一塊可以吃好久.

圖源 視覺中國

但你有想過這麼鮮嫩的肉

是用添加劑合成出來的嗎?

最近,蘇州突擊查處了一家裡脊肉黑作坊,執法人員發現作坊內的一個大盆裡還沒有串好的肉,都被泡在一種鮮紅的液體裡面,冰櫃裡存放著店主剛剛買回來的7箱雞胸脯,上面的生產日期竟然全部為手寫,店主拿出的食品許可經營證已經過期。

據了解,這些冰凍的雞胸,都是要放到大盆裡用水浸泡2到3個小時,然後再切片,切片放置半個小時之後再加入一種名為紅曲粉的添加劑和各種各樣的調料,就變成「新鮮的裡脊肉了」!

雞肉添加了一種名為紅曲粉的添加劑

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裡脊肉嗎?

為了弄清楚市面上小攤小販賣的

是不是真的裡脊肉

記者也進行了調查、實驗

點擊視頻,看詳情↓↓↓



為了檢測這些顏色鮮豔的裡脊肉裡頭是不是含有化學合成的添加劑,專程從市場上三家不同的小商販那裡,購買了三份裡脊肉做實驗。

實驗過程:分別將三份裡脊肉浸泡在清水中

一個小時以後,幾杯水的顏色已經都變成了紅色。

實驗證明

三份所謂的裡脊肉裡

都添加了一定量的添加劑

其實不止是顏色有問題

可能你吃到嘴裡的裡脊肉

根本就不是豬肉!

隨後,又請專業的實驗員按照物種基因鑑定的標準流程,做了鑑定。

結果得出結論:這三種來源的肉質均不是豬肉,都是雞肉。

裡脊肉是不能隨便吃了

那麼

大家常在街邊購買的雞排

又是否安全呢?

我們做了第二個調查實驗

相信大家都聽過合成肉,就是用雞肉肉質不太好的部位加上肉膠粘在一起製作而成的。街邊的炸雞排有可能是合成肉嗎?

記者在網上買來了肉膠,然後又從市場上買了雞肉,取出雞肉身上的碎片,大雞排製作馬上開始。

真沒想到加了肉膠之後,真的可以把碎片的雞肉變成這麼一大塊。

購買肉膠的時候,網上的賣家告訴我們,市面上很多雞排店的雞排都是用這種肉膠加工而成的。


這肉膠的學名叫做轉穀氨醯胺酵素,是從豬或牛的血液中提煉出來的,它的作用是讓不同的蛋白質發生交聯,把它加到零散的碎肉中,就能像膠水那樣把碎肉粘成大塊。

這種肉膠吃了以後對我們的身體是否會造成危害呢?隨後,我們把購買來的肉膠送到了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進行檢測。

通過檢測發現,這些肉膠裡都含有重金屬鉛和汞。其中,鉛的含量為567.2mg/kg,超出國家標準1mg/kg,有500多倍。

專家表示,長期食用這種添加了肉膠的雞排會對我們人體的肝腎功能造成損害。

看完之後

吃貨表示,心都碎了

你呢?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