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一間偌大的生產車間內,幾乎看不見幾個生產工人,可公司的產能卻不降反升,帶著這個疑惑,近日,記者來到江蘇瑞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瑞特電子是洪澤的一個老牌企業,成立於1970年,原名「洪澤曙光機械廠」,有50年生產機械、電力電子設備的歷史。公司主要生產通信網絡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電力控制櫃、安檢機等產品。2019年開票銷售約1.3億元,上繳各項稅費約2000萬元,目前正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研發5G汽車充電樁、電力配電櫃,力爭在兩年內實現開票銷售5億元。
居安思危
加快車間智能化升級
1998年以前,瑞特電子是一家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企業,經過改制及進一步深化改革,一躍成為全國鈑金行業前10強。經過幾十年發展,企業雖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卻居安思危。瑞特電子總經理胡玉忠說,近年,公司發現,缺乏高端產品支持、機器設備落後、生產成本高等,都是需要儘快解決的問題。
於是,瑞特電子從2019年開始推進工廠車間信息化再造、智能化改造。2019年投入1000多萬元購買雷射切割機、自動下線機、焊接機等,2021年計劃再投入幾百萬元更換一些設備,並將人工焊接轉化為機器人焊接,由「製造」向「智造」轉變。「機器改造升級後,我們希望在人員不變的情況下,擴大產能,增加銷售額,提高人員工資。今年在國電南瑞、山東魯能、長園深瑞等國家電網招投標中我們已經中標,明年訂單量肯定實現翻番,開票銷售比今年增長15%肯定沒問題。」胡玉忠告訴記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9年12月,中國船舶社質量認證公司公布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結果,江蘇瑞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通過認證,成為我區第一批獲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之一。
融合5G
研發自己的整機產品
取得成績的同時,瑞特電子探索新產品與5G通訊融合發展的腳步仍未停止。公司已經與北京701研究所、連雲港716研究所、淮陰師範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開發產品,努力把鈑金產品向電力整機產品轉變。目前汽車充電樁樣機已經出來,公司正在試生產。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他們下一步將把5G通訊融入產品中,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不斷凸顯「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的巨大潛力。
胡玉忠算了一筆帳:「我們現在主要幫別人生產機殼,一臺汽車充電樁機殼大概可以賣到3000—5000元,如果我們生產汽車充電樁整機,一臺大功率的汽車充電樁可以賣到50000—60000元,一臺海上風力發電櫃大概可以賣到七八十萬,如果一年生產2000臺就是若干個億。」
改革創新
與高新技術企業「聯姻」
2014年10月,南京新聯公司向瑞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注入1.01億元資金,收購該公司65.5%股權,兩家企業正式「聯姻」。企業實行資產重組後,南京新聯公司將1000套低壓成套設備投入瑞特公司生產,在2014年收官之際,就為瑞特公司增加了800萬的銷售收入。
南京新聯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京新聯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併入瑞特公司後,瑞特公司成為新聯電子的控股子公司,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各項資源。「我們將依託和新聯電子資產重組,保障和提高其在原有行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擴大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製造、計算輔助設計的規模,達到控制質量、增大產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標。」胡玉忠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瑞特電子已於2011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7年獲批省企業技術中心,2019年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連續被評為「AAA」級信用單位、優秀供應商、江蘇省中小企業ERP工程示範單位,公司擁有智慧財產權26項。
原標題:《【築牢工業底盤 激活強區引擎】瑞特電子:從「製造」到「智造」的蝶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