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電影《人生果實》,我覺得這個電影的題目取得非常好。如果把人生比作果實,你想讓此生短短幾十載,結出怎麼樣的果實?以及過程中如何做可以讓果實結出你想要的樣子?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夫婦倆一個叫英子85歲,一個叫修一90歲,他們的一生閱歷豐富,追求清晰。修一先生年輕的時候是一名優秀建築師,在新城設計之初設計了一個與自然共生的設計傑作,卻因政府經濟導向而未被採用,結果讓他失望之極。那時候的他36歲。然後他通過購買1平方的土地開始,慢慢購入土地,建造小屋,種植樹林,歷經半個世紀,最終用自己的勤奮、努力、堅持,實現了他們想要的生活,而且給子後代留下了肥沃的土壤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覺得這部影片我覺得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嘗。裡面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能夠讓我們學到很多人生哲學,我大概選擇了其中4個點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一、與自然和諧共處
電影開頭、結尾和中間反覆出現了一句話。原話是:「風吹落了枯葉,枯葉滋養了土壤,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堅定的生長。」
這句話我的理解是:大自然循環往復,我們要遵循自然規律,才能和大自然更好的共生,我們的子孫才能更長居久安。同時,這句話也寓意著,人是能動積極的,我們可以像大自然學習,像落葉一樣付出、像土壤一樣耐心、包容,像果實一樣積極,緩慢而堅定的成長。
修一先生的設計、生活本質都是遵循和貫穿這一理念的,慢慢的,他的理念也被世人認可,他自己住的房子、他整個人生、還有最後階段設計的精神病院,都完全和大自然很好融合。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身心和諧、天人合一,最終壽終正寢。
現在我們越來越城市化,人也越來越浮躁,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向大自然學習,讓身心安靜和諧。
二、人世間可以擁有完美的夫妻關係
我也說不出來到底是英子奶奶滋養照顧了修一爺爺,還是修一爺爺豐富滋養了英子奶奶,讓她此生有了美好的人生。兩個人的關係同大自然一樣,渾然一體,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響,相互謙讓,相互尊重,相互呵護!他們的夫妻共處模式真的是太讓人羨慕嫉妒了!
影片有太多太多的細節和生活點滴,平凡卻感動著我。
修一的書在臺灣出版的時候他說:對我來說,她是最好的女朋友。老了,一直把她當戀愛的對象。怪不得,兩個人一輩子了,還羞澀的甜蜜。
奶奶對他的愛亦是無處不在。覺得老了的爺爺更帥氣了,會越來越傾慕他,不會說「我愛你」,卻在生活點點滴滴中做他喜歡的食物。生怕對他照顧的不夠好。
園子裡種了上百種果蔬,經過英子奶奶的巧手,都能變成美人間美味。不僅老兩口天天享用自己種的有機食蔬,還分享給家人和朋友。
有一個細節,奶奶做櫻桃酸奶盒子,先去核,白色的奶酪襯託紅色的櫻桃,漂亮極了。爺爺希望用他的木勺子來吃,奶奶馬上去拿給他,然後爺爺細細的品嘗了第一口,就露出了幸福,羞澀的甜蜜笑容。這裡,可以看出,他們兩,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奶奶從小的家庭教育,讓她都以丈夫為重,她自己也因為婚姻而有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她說:婚後讓她有了可以暢所欲言的快樂。
正因為他們倆的關係好,所以,彼此說的每一句話,對方都能聽得到。比如,做土豆,爺爺誇她做的好吃,「吃的很開心」;奶奶說:「讚美讓我很開心」。如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老公老婆也同樣誇了對方做的好吃,內心收到的禮物大小完全不一樣,有的甚至沒有感覺。而他們卻因為這一句讚美,內心收穫到了對方給與的很大的能量,彼此的眼神中是滿滿的愛意。
三、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都說他們兩老的生活是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田園,充實,知足,有愛,有伴侶,還長壽。我覺得他們詮釋給我們的就是愛生活,用心生活。爺爺有句話——你越是認真的生活,你的生活就會越美好!
他們也遇到過挫折,但並沒有打倒他們,他們用另外的方式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所以,我學習到,我們不要抱怨生活,自己想要的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和勤奮去爭取。而且要對自己有耐心和信心。
爺爺教給奶奶:你自己能做的開始一件件來,緩慢而堅定的前進,慢慢來。
奶奶記住了,做到了。
爺爺還說「人比錢重要,」
「只要我活著,我就會盡力而為。」
這些話,如果你當做心靈雞湯,你還是什麼收穫都沒有。你只有從實際行動中,去踐行,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這些話的力量。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能感染人,有力量,就是因為爺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活方式向世人真實的展現了他的思想和信念,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麼年紀那麼大了,還每天辛勤勞作,把家和果園打理的井井有條,什麼事情都自己親手做,這一點也很完美展現了人類勞動不受年齡限制,活到老做到老!
四、熱愛生活
影片中有好多細節都完美展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給每一種植物用黃色標牌表示;
用明信片和朋友聯繫,甚至給賣菜的人也長期發明信片表示感謝;
自己打年糕,這麼大年齡了,真是太健朗了,還要給年糕打上自己的烙印;
用升旗幟來家人聚會,寓意他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有愛的去生活;
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切,沒有東西可以難倒他們:織圍巾、貼窗紙……
給外孫女做的小木屋裡面都是細節,身高尺、餐碟、家人相冊、臥室、起居室、一樣一樣都是那麼溫馨……
他們的生活是那麼精緻!
最後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小鳥洗澡缸破了以後,他們的女兒依然把原先的缸修補了,還是用了父親原先的那個缸,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紀念!停在樹上的小鳥也仿佛能讀懂他們的心思
爺爺死後,奶奶生活中依然全部是他的印跡。他晚年最偉大的項目—精神病院按照他的理念建造,他不要一份酬金或設計費。奶奶去參觀,還抱著爺爺的遺相一起去,她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眼淚在框裡。他在設計稿上好幾處留言,每一句都能打動人心:「一棵樹就是天然空調,很清爽」「各種季節種各種果實」「工藝中心,自己動手製作設計」。
影片最後讓我流淚了好幾次。
他們很樂觀,看的很長遠,最後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給後代留下肥沃的土壤,豐盛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