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近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超4200萬戶、建面約40億㎡。尤其是東部地區,改造規模佔比過半,伴隨房地產行業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型,城市更新已經成為城市群破題基建的新命題。
早在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順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公布的2020年改造項目達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2019年增加一倍。其中,涉及青島111個項目,分布在市南區8個、市北區8個、李滄區1個、嶗山區1個、西海岸新區59個、城陽區5個、即墨區3個、膠州市3個、平度市11個、萊西市12個(具體111個項目名單詳見文末)。
相較於其他區市數量少,涉及街道眾多的現象,例如市南區8個改造項目,分布在不同的7個街道(八大峽街道、江蘇路街道、金湖路街道、八大湖街道、香港中路街道、金門路街道、珠海路街道),西海岸新區數量最多、聚集度最高,多達59個項目主要集中在隱珠街道和珠海街道。
據悉,2020年青島改造工作涉及居民樓600座,建築面積達160萬平米,惠及居民超2萬戶,項目計劃總投資約6億元。
標誌著青島的城市「舊改時代」全面到來。
12月14日,青島市政府常務工作會議再次催促全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進度,強調這是一項民心工程,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協力推進。
會議不僅要求「全面推進」,而且方式方法得到進一步明確。
接下來青島將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老城區改造、歷史建築保護、文化旅遊開發等有機結合,統籌推進老舊小區周邊配套設施建設和綜合環境整治,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圍繞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拋出上百個項目的青島,顯然決心已下。
具體執行的背後,還要注意處理好五種關係,即:理順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係、城市化與國際化的關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城市有機更新的關係、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與城市有機更新的關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有機更新的關係。
也正是14日市政府工作會議提出「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老城區改造、歷史建築保護、文化旅遊開發等有機結合」的初衷。因為老舊小區所涉民居較多,從街道建築、自然人文景觀、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產業、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到。
同時,和項目徵地拆遷、棚戶區改造不同的是,老舊小區改造是對存量住房進行的綜合改造,基本不涉及大拆大建。在此類範圍的老舊小區是指城市、縣城(城關鎮)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已經影響到區域內居民的基本生活的住宅小區,當然一定是在所涉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前提下。
另外,老舊小區改造對象主要針對住宅區,舊改範圍更廣,不僅包括小區住宅,還有城市規劃布局、城市環境及道路系統等領域的更新。
今年7月25日,青島八大湖小區業主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投訴市南八大湖老舊小區改造的問題,稱有「一刀切」的現象。大致訴求點有二:
1.2020年6-7月份以來在未經廣泛徵求意見將小區內多條主幹道人行道原本完好的地磚以及樹苗保護條石莫名其妙的全部拆掉「換新」,太湖路自高郵湖路與微山湖路中間一段原本平整的路面被突然開挖然後重新回填,造成至今不能通車,嚴重妨礙周邊百姓回家。
2.據青島市南區人民政府關於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工作會議紀要,市南區發改局已經先批覆了1500萬元啟動資金。作為八大湖小區太湖路一名新進一樓業主,在未被告知情況下小區樓座突然被納入改造範圍。個人從6月份起頻繁接到居委會電話,稱我們購房時就已經存在的院內資產突然被列為違建,並明確告知要配合拆除,否則拿不到市南區發改委批的老舊小區資金。而所「違建」標準,八大湖小區內存在數以百計的類似情況住戶,因沒在改造範圍內不會被波及和制裁,是何緣故?
具體處理的回應全文,右下角顯示處理時間為今年的9月1日。
事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青島市市南區八大湖街道辦事處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調查處理,並針對道路施工問題、老舊小區改造問題、違建治理問題、改造資金問題四個方面詳盡回應業主疑問,並給出了具體澄清說明與解決辦法。
雖然投訴順利解決,但事件的背後,也反映出城區快速推進舊改項目的過程中,所暴露的部分隱患與問題,值得深思。例如太湖路提升整治工程為何沒有考慮到道路基礎較為複雜和高考因素的影響?導致比原施工計劃多出兩周工期。造成市民通行不便;「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方式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建議」的具體效果到底如何?被納入改造範圍的民居是否進行提前通知、提前溝通?改造所用資金明細是否及時、定期向社會公示?……
其實這些問題在項目執行前,都應該提前做好預案,安排妥當。避免此類投訴的發生。
誠然,青島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在保證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的前提下,首先要最大限度平衡好各方利益。畢竟老舊小區量大面廣,涉及千萬家庭的直接利益,在細節執行層面,達成共識難度大。
在改造中涉及大量業主、改造主體及相關權利人等多方利益調整,一旦協調不好,將造成工期停滯或重複改造,進而容易引發上述投訴問題。
從目前全國各地改造實踐來看,如加裝電梯高低層利益衝突、停車場改造有車無車利益博弈、上下水管道改造各方訴求差異等,常常陷入「一人反對,全員擱置」的困境。例如青島市南區閩江花園小區的加裝電梯工程,原計劃位於網點上面的小區居民,每戶交3000元左右即可完成工程的計劃(已完成業主登記),伴隨一樓業主的反對,竟無疾而終。
如何滿足各方利益訴求、減少協調和磨合成本,已成為青島突圍老舊小區改造難題的關鍵因素。
其次是完成舊改的項目維護。老舊小區改造,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如果不能形成一套管理機制,容易陷入「改造-破壞-再改造」的惡性循環。
在後續管理上,青島應在完成改造的小區設置統一的物業公司來管理和業主委員會,對小區居民進行合理的規定約束,杜絕亂倒垃圾、違建、亂停車、破壞綠化等惡習,才能逐步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城市小區治理體系。
附:2020年青島市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清單(點擊圖片查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