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夾雜了落葉,呼嘯著迎來了冬天~天冷的時候,除了要溫度還是需要風度,最近的各種街拍美照,諸位時尚icon都不約而同的圍上了厚實的披肩,或是披上鬥篷,保暖同時不忘凹照型,一舉兩得。
今天說起披肩、披風、或者鬥篷,給人的感覺應該就是同一類服飾,都是披在肩上的服飾。可是叱吒時尚界的流行元素,在我朝也是有歷史有來頭的。
披肩是不是披風,披風又是不是鬥篷?
讓我們傻傻分不清,到底有何不同?
披風是披用的外衣
大多直領對襟,頸部系帶,有二長袖,兩腋下開衩。流行於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內穿著。
披風盛行於明清時期,從許多畫像以及筆記資料上看,披風是明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服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裡面就提到了"披風便服",清朝入關之後,由於"男從女不從",所以披風仍然流行了一段時間。
小編理解:披風即寬鬆的外套,有袖子,可外穿也可再室內穿。然鵝鬥篷只能披在肩上
鬥篷式披在肩上的寬大無袖的禦寒外衣。
又名「蓮蓬衣」、「一口鐘」、「一裹圓」。用以防風禦寒。短者曾稱帔,長者又稱鬥篷。
其實不用糾結到底是披風還是鬥篷,
現代人的定義已經跨界為一體了。
近現代常常把鬥篷誤稱為披風。
①長"披風"(鬥篷),披到腰部以下,其中及地"披風"俗稱大鬥篷。
②短"披風",披於腰部以上。女用披在肩部的,稱小"披風",或稱披肩(前開襟以襻紐系合)。
③連帽"披風",與帽連成一體,又分連帽小"披風"、連帽鬥篷等。
是不是更暈了?
小編總結了如下
☟
披風去掉袖子
變成鬥篷
再省些布料
變成披肩
若果再省些布料
就是圍巾了
看圖說話
如今鬥篷的定義
竟然是有袖口的
如今披風的定義
已然沒有袖子
直接披在肩上就好
當然,款式也是男女通吃
其實,不管是披風、鬥篷還是披肩
只要能禦寒
一條圍脖也能擔當
關注御件
聊聊傳統那些事兒
☟
如懿傳來啦 | 龍華引發的圍巾風潮夜已深,宮裡霜降悄然而至曝光!一組解放前紫禁城老照片
遇見 x 美色 | 約嗎?調色盤裡約~
這個秋天,跟著皇帝的女人學穿衣
鼻煙有癮,鼻煙壺是真愛
聲明|
圖片出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御件整理編撰,不作商用僅為文化交流,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